![]()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先來看看高雄居住環境最好的高美館地區
這些大樓住宅每坪大概10~15萬元,也就是說40~50坪500、600萬含車位.. 但空屋率還蠻高的 在台北...這樣的條件..大概可以賣5000萬以上 500萬在台北只能買30年小套房吧~ 高美館旁一堆沒車的停車位 以台北觀點來看..這裡應是高級住宅區 文教區..環境不錯 車子都找不到位置停才是 結果是沒啥人跟車 以上說明什麼? 高雄人口本來就不多,加上都市性質非商業都市是工業都市。 平常上下班人潮僅集中通勤時間,勞工就都待在加工區.. 高雄有小港、前鎮、楠梓三個加工區 臺灣重工業亦都在高雄市.如中鋼、中油後勁煉油總廠、中船、南亞等等 高雄市又沒啥景點.. 高雄捷運的興建是以興建捷運來帶動地方發展..跟台北把繁榮的地方串起來的捷運不同 加上高雄停車費便宜..計時停車費每小時20~30元..計次30元 然後停車位又不難找..交通除了重要路段在上下班會塞車..平常高雄市街道是很空曠的 所以大眾運輸一直處於虧損狀況 公車除了市府的直營公車慘淡經營..民營只有一間高雄客運連接高雄縣市遠距離運輸 沒人坐..所以班次就少..等越久..如此惡性循環.. 高捷、高鐵通了之後..高市府用了很多小巴士密集發車提高班次等待時間..只是坐的人仍然不多 只要你在高雄市觀察一下..常常都是空車在跑 至於高捷的興建.. 任何重大工程建設都是必須經過可行性評估 但是臺灣的政治風氣就是政治人物決定要做了..然後再由基層去湊答案說可行 所以高捷就是這樣產生的 可行性報告是由所謂的情境式模擬所得出的樂觀評估.. 其條件為..亞太營運中心..兩岸三通..高科園區..高雄港貨櫃吞吐量達到世界前10等等 人口成長..交通需求增加..所以高捷有需要興建..而且一定會賺錢 但事實是否如此? 高捷興建是BOT..當時民間促參法不周全..所以投資的財團跟企業沒有規定要達幾成 整個高捷..高市府投資1800多億..民間資金300多億 高捷評選弊案..這是另一個話題..不在此論述 但很不平衡的BOT..財團不是傻瓜....加上當時扁政府中央執政 ..選舉考量..所以興建高捷是一定的.. 而且政治人物都是在炒短線..當時謝長廷第2任只做一年多就到中央當行政院長 之後短短兩年多..高雄經歷了謝長廷、陳其邁、葉菊蘭..至95年底又換了陳菊當選 如果不是93年高捷泰勞暴動扯出陳哲男白手套的弊案 陳菊的執政光環應都是陳其邁的..(陳其邁是正義連線,扁派人馬嫡系..若不是因為他老爸的關係而下台..那輪的到陳菊出來選) 現在高捷就如B大說的 炒短線出來的政績...不管誰當選..都要死撐..否則就會變成終結捷運的歷史罪人 PS..世運主場館...這跟高捷一樣的問題..花了幾十億..之後呢?誰關心? 此帖於 2010-09-16 04:26 PM 被 fishiii 編輯. |
__________________ 御製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 人恆勞而知逸,若安於逸,則不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由是觀之,聖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也。 ![]() |
|
![]() |
送花文章: 7076,
![]() |
![]() |
#4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其實有很多原因耶
大多原因就像上面大大們說的 還有一點就是 個人認為高捷的『支線』太少 因為剛起步的關係 高捷還不算是完全的方便 (北捷一開始也沒多優吧) 導致雖然有方便的捷運 但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 那還是得騎車或開車吧!? 如果因為這樣就不繼續開發高捷 應該是高雄人極大的損失吧 撇開政黨間老愛把這些當口水噴來噴去 (尤其是選舉日快到時) 高捷的確是有必要的存在 像我這個新竹人多希望有個捷運 在園區上班也不用每天塞的要死 但因為捷運會使地面振動太大 可能抖一下園區晶圓就破好幾千片 損失個好幾億元 羨慕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送花文章: 1393,
![]() |
![]() |
#5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其實高捷最大的問題是路網!(或者應該說,根本沒路"網")
當初高捷剛蓋好(開始虧錢)時...... 北捷就建議高捷,依照他們過來人的經驗,要建構出"路網",讓民眾覺得便利性夠,才會轉虧為盈! (依小弟這個在台北長住過的高雄人的經驗,感覺也確實是如此。高雄的太陽毒辣,要不就下午出門怕突來的大雨,很多時候不想騎車,要去的地方卻沒捷運可搭。相對的,台北卻是去哪都有捷運可通) 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眼見台北捷運一條一條蓋,施工從來沒停過,路網越蓋越密,路線越蓋越遠 但高捷呢?接著的路網規畫就只出現在紙上和嘴巴上...... 問題當然就是出在"經費",也就是"錢"上~ ![]() 然後,追根究柢,又看到那只知惡鬥、出張嘴巴外加相互杯葛的藍綠政客的影子在其中 ![]() 身為高雄人,真是...... ![]() |
![]() |
送花文章: 53,
![]() |
![]() |
#8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高捷與北捷的問題在網路上早已引發不少口水戰
我們看到高雄人會說怎麼台北可以有,高雄人就不能有捷運?重北輕南的帽子又扣過去 我不是高雄人,平心而論,高捷網路誰敢規劃得像北捷?不怕越虧越大? 重點是"運量"的評估,到底有多少市民樂意放棄原來使用的交通工具改承捷運? 請問高雄會不會像台北沒有捷運前,天天上下班或繁忙時間嚴重塞車? 請問會不會像台北繁忙路線公車會經常客滿過站不停? 還有一個問題,高捷目前是因為網路不方便?幾乎沒看到老年人搭乘 就算大站設在主要在繁忙地段,但,以三多站為例,離85大樓還有好長的距離,忘了哪個站,要到愛河是最近的,可是走一下發現還真遠... 此帖於 2010-09-17 08:01 P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9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 捷運是百年大計
早在老蔣時代第一個黨外市長高玉樹時 就要規劃捷運 當時被很多(自以為)有高見的人封殺 捷運必須是整體的規劃下陸續一一完成 而非今天蓋一條...明天再蓋一條 捷運最後是能粽橫整個市區 那時人民自然就會以捷運為主要交通工具了 台灣自台北市捷運開始就創下惡例 官商民都拼命搞錢 搞出了世界上最貴又最爛的捷運 臺灣人太傑出偉大了!! 這樣爛的捷運系統居然都有辦法正常營運 不是捷運不好 而是那些官商民太可惡了 就像以前老蔣時代馬路可以為了特權轉彎 後面的執政者更是囂張亂來 就像高鐵一樣吧!! 反正賠光了最後政府還是要出面解決 當然還是拿人民的血汗錢來賠啦!! 高鐵能垮嗎???當然不能!! 高捷能倒嗎???用屁股的眼睛想都知道決不能倒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
#10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
![]() 引用:
雖然路網是原因之一 但最大的關鍵因素仍然不是在路網 今天即使路網蓋得密集,仍然沒有這個經濟效益,沒有高雄人會去坐 請看看高捷最精華的站點:三多、美麗島 三多一出來就是三多商圈,完全不需要走太遠,非常近走路五分鐘 美麗島一出來就是中央公園,新掘江商圈和大立百貨就在附近 高捷乘坐量在這邊確實有提升,但夠多嗎?仍然不足以支撐 那是因為高雄停車實在太方便了,道路又不會太擁擠 我騎機車去三多,都比坐捷運還來得快 更別提高捷其他站蓋在哪甚麼鬼地方 西子灣站的確是一個好站點,有中山大學和西子灣,甚至是旗津 但.....這段距離也未免太遠了吧 |
|
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背後要付出的代價是非常非常大的 但人們往往只看到幸福的假象 卻沒想著該付出的努力代價 本是浮雲隨風飄 落下凡塵惹塵埃 我究竟還要走多遠的路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
||
![]() |
送花文章: 375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