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permalink) | |
管理版主
![]() ![]() |
![]() 引用:
為了反核能蒙蔽了智慧 輻射污染是不會因人們的無知而消失 可曾聽過長崎廣島的人們因此被輻射感染了呢?? 不能說他們不知道就不會被輻射感染而生病...對嗎?? 那長崎廣島60年來有人因此被輻射感染生病了嗎?? 你說那時他們不知道...60年來都不知道嗎?? 知道了也不會恐慌嗎?? 現在都只是核能輻射外洩而已 那可能會比直接核爆來的更嚴重嗎?? 我不是要和你討論核爆是否會很可怕 而是為何那麼可怕的事..在這兩個地方卻沒發生 你越說核能輻射有多可怕..不是更讓人質疑為何這兩個地方都沒發生呢?? 我們都知道核能輻射是非常非常可怕的...而且還是幾十萬年的禍害 為何長崎廣島卻沒事一樣的??這才是我質疑的地方啦!! 不是對核能輻射的可怕質疑...而是質疑長崎廣島為何沒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沒有道理!! 依據所有的報告..長崎廣島根本不能住人才對 可是卻繼續住人...還生產各種農產品...你都不會覺得很奇怪嗎?? 就算日本人無知了60年...那也要有很多人被輻射感染生病才對呀!! 各地吃了長崎廣島的農產品生病的也要很多...不是嗎?? 別告訴我...因為不知所以就不會被感染的這種傻話 那我們還要怕核能污染嗎??大家都不要知道就可以不被感染了啦!! 哈哈!!有這種事嗎?? |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
#2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 引用:
請問哪一種可以避免,可以透過監督、教育、督導、設計 來避免 ... 引用:
依照您已對日本原爆的看法,請你說明,為何車諾比事件會有『禁區』 ... 此帖於 2011-04-17 11:12 PM 被 getter 編輯. |
||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專業主討論區」中的問題解決後,要記得按一下 ![]() 這是一種禮貌動作。 ![]() 一樣是在「專業主討論區」中發問,不管問題解決與否,都要回應別人的回答文喔。 不然搞 [斷頭文],只看不回應,下次被別人列入黑名單就不要怪人喔。 天線寶寶說再見啦~ ... 天線寶寶說再見啦~ 迪西:「再見~ 再見~」 『 Otaku Culture Party 』 關心您 ... ![]() |
|||
![]() |
送花文章: 37855,
![]() |
![]() |
#3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兩位不要爭論了,不知你們有沒有看過網路上曾流傳過一篇文章,認為美國人在二戰時投下原子彈是一場世紀大騙局,連二戰時的日本政府都被騙了,特別找了一下終於找到,沒有原始網站都是被各部落格拿來轉貼,原作者是同意的,因此沒有侵權的問題,好像出自內地人之手可信度高不高?大家參考一下吧
ps:說不定是真的,因為老美過去很愛幹這種事,像雷根時代的星戰計劃,據報導連美國國會都被蒙騙了,根本從沒有發展過,用嘴巴喊一喊就挑起軍備競賽,搞垮了蘇聯 ---------------------------------------------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案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 -- 美國在日本投原子彈的騙局 編著者:龍生 一 困惑與疑問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將近60年了,那場戰爭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深 重的災難,特別是反法西斯國家人民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但是,作為當時主要的法西斯國家的日本每當提到那場戰爭的時候,主要 都是提到他們在那場戰爭中所受到的傷害和很少提到對他國造成的巨大災難,最重要的 原因是他們有一個很好的理由———日本是第一個受到核武器,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 受到核武器攻擊的國家。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投下的原子彈給日本帶來了嚴重的 傷害,最後導致約30萬人的死亡。 日本就是借助這兩顆原子彈的“威力”來裝飾自己“受害者”的面目,每 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別在廣島和長崎都有紀念活動,所謂揭開傷口,教育下一代。 但是,從1995年以來,世界各地,包括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德國 日本等國的歷史學家和科學家,以及原來的政治家和軍人,經過單獨或是聯合研究,發 現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歷史記載存在許多的疑問,無論是在文字還是圖像資料上都 有諸多的困惑。主要問題是: 一,由於B-29飛機的航程有限,原子彈的投放飛機的起飛地點選在距離日本較近的提尼安島的美國空軍基地上,從美國本土運送兩顆原子彈到提尼安島上的步驟是先運送到夏威夷,然後在運送到提尼安島,由於當時飛機的航程和安全性的限制,這兩步過程使用的只能是軍艦,這兩段路卻有很大的危險性,因為雖然日本海軍在美軍的打擊下幾乎已經沒有了戰鬥力,但是,日本海軍卻仍然相當數量的潛艇,即使在戰爭末期這些潛艇仍然偷襲美軍的軍艦,即運送原子彈的軍艦隨時有可能被日本潛艇偷襲,美國怎著會冒那麼大的風險用軍艦運送原子彈? 二,當時美國製造 出的第一批原子彈只有三顆,其中一顆已經在1945年7月16日的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彈實驗廠實驗,美國怎麼敢用僅剩的兩顆原子彈去攻擊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還手之力的日本,而且還是以平民為主的城市呢?而且,美國在未來幾個月內不要可能馬上在造出原子彈,美國難道沒有想到會有可能出現的有、突然事件嗎? 三, 當時,主要的原子物理的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費米甚至是奧本海默本人都極力反對使用這種威力過大的武器。美國政府難道一點也不尊重這些為他們研製核武器以後還得依賴的科學家的意見嗎? 四,電影和照片資料的問題。有很多人看過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的電影和照片資料,但是,你只要有少許的常識和一些思考,你就回發現這些電影和照片資料中有著諸多的問題。原子彈爆炸過後誰有能力在強烈的核輻射區進行攝影或攝像,日本當時沒有任何一種防輻射的裝備。即使是少得可憐的電影資料還是有問題,你會發現一些“幸存者”在爆炸後從廢墟中出來後排成行走路,似乎是經過訓練的。另外,能在核武器的爆炸中幸存這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事。 五, “幸存者”的迷惑。從戰爭結束到今天,從未發現過一個可以直接證明在廣島和長崎有過原子彈爆炸的人。有些“幸存者”只看到有大火逃生,另一些“幸存者”以自己所謂“受到輻射燒傷的”傷痕,實際上只是火燒傷的痕跡。沒有一個日本人能自身經歷的的證據證明在廣島和長崎曾爆炸過原子彈。 六,數位的困惑。當時由於日本的個大城市都受到美國飛機的整天狂轟濫炸,大多數市民都跑到鄉下躲避,廣島和長崎也是如此,實際上,據一個在廣島的日本老人介紹,1945年3月以後,在廣島市的市民已經不足五萬人了。當他在四月離開廣島到鄉下時,廣島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當然長崎也是如此,而日本政府最後卻稱兩顆原子彈最後造成近30萬人死亡,著實在令人費解。 七,科學證據。美國和德國科學家在廣島和長崎兩地進行了土樣品的秘密採集,拿回國後經化驗發現這些土的土質與普通土幾乎沒有區別,輻射計量並非超常。根本無法與在核實驗基地所採集的土樣品的輻射劑量相比。實際上,在受到嚴重輻射的土地上在幾百年內不可能可以生長植物,人在該地區生活也相當危險,這與今天廣島的事實相悖。這更使人們困惑。 八,最有力的證據。美國、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運用巨型電腦的有限元分析法,對在新墨西哥州、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的電影圖像資料進行分析後,其結果令他們大吃一驚——三份圖像是同一顆原子彈的,也就是三份電影資料是在同一顆原子彈爆炸的不同角度拍攝的,當然應該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那顆原子彈. 種種令人不解的疑問和新的發現令許多科學家(特別是核子物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十分困惑,但是,由於這種關於核武器的事件的極其特殊性以及對事實的謹慎態度,另外很多科學家和歷史學家都是獨立研究,使這種疑問沒有通過新聞媒體公佈於世. 二 事實與真相 但是,仍然有許多的學術人士要求知道事實真相,從1995年開始,他們通過些秘密的方式與美國政府交涉,要求美國政府解密一些文件.然而卻沒有得到任何答復.有些美國政府官員說這是些”瘋子的行為” . 但是,1999年末,一位參加過“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和一位當年美軍的上級軍官卻聯合披露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歷史——美國從來沒有在日本本土投放過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的事件是一場騙局,那只是美軍進行的一場非同尋常的資訊站和心理站,一次非常成功的“軟戰爭”。 由於這個消息是在十分保密的情況下披露的,而且受到了美國政府的壓制和否定,最後甚至對這兩位科學家和軍官進行了軟禁,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真實姓名,因此只有極少數科學家和歷史學家知道了歷史的真相。 紙終究包不住火的,這些消息終究會公佈於世,只是時間的問題。 以下就是歷史的事實與真相。這個資訊與心理戰被稱為“曼哈頓2”計劃。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實驗爆炸成功。這顆原子彈的威力之大甚至超出了科學家、工程師和軍方人士的預料。大多數的科學家也預料到了這種武器的存在將直接威脅到人類,這其中包括愛因斯坦和“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本人。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完全結束。雖然在歐洲戰場上,戰爭的火焰已經熄滅,但是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日本帝國還在利用四處環海的地理優勢進行垂死掙扎。美軍的飛機雖然對日本本土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使日本的許多工業城市(包括東京、大阪)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而且人員傷亡十分慘重,但是,日本卻沒有任何要投降的跡象,而且種種跡象表明日本準備在本土與盟軍決一死站。盟軍在1945年6月份已經著手計劃在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的登陸戰,參加的盟軍士兵大約為40萬,其中以美軍為主。美軍卻非常擔心這次登陸行動,日本已全民皆兵,這次行動必將會造成盟軍嚴重的傷亡。 但是原子彈研製成功後,美軍便似乎發現了有新的希望。因為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會對日本造成巨大的傷亡,並且還有巨大的心理作用,可以達到逼迫日本投降的 目的。那樣就不再需要冒險進行大規模的強行登陸行動以及有可能在日本進行大規模的 戰爭。這大概能避免約10萬盟軍的死亡。 因此,美國軍方極力要求對日本本土進行原子彈轟炸,以達到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這當中為首的美國軍方人士是麥克阿瑟將軍。 但是,許多科學家以及一些軍方人士卻反對使用原子彈。因為他們清楚原 子彈的威力給平民帶來巨大的傷害以及在爆炸後的輻射給土地的影響。 當然,他們也承認在日本進行登陸戰將帶來巨大的代價。因此,許多科學家和軍方人士建議對日本政府施加巨大政治壓力使其投降。不過這種想法可以說是很幼稚的,因為當時日本已經受到了世界的孤立和進攻,沒有什麼所謂“更大的壓力”。因此軍方人士甚至是美國總統杜魯門本人也贊成對日本本土使用原子彈。即使這有巨大的風險。 主張使用與主張不使用的兩種觀點進行了長達十幾天的爭辯,卻仍然沒有結果,但是,因為在戰爭中擁有強大的力量和總統的支援,主張使用原子彈占了上峰。甚至已經開始著手原子彈轟炸計劃。 其實軍方本身也有嚴重的顧慮。特別是運輸問題和投放問題。因為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彈是定點引爆,從未實驗過飛機投放,因此用飛機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的計劃就有其不確定性。況且,美國當時只有兩顆僅剩的原子彈,萬一有特別情況發生怎辦,而美國在幾個月內不可能生產出第二批原子彈。 這時候,卻有一個不知名的下層軍官提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方案。 因為在諾曼地登陸前,盟軍在英國沿岸和歐洲大陸沿岸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資訊迷惑戰,使德軍不知道盟軍最後登陸的地點是在諾曼第,沒有重兵部署在諾曼第,諾曼地登陸時盟軍沒有受到有力抵抗,從而確保了登陸的成功。從1944年中到1945年初,德軍的V—1和V—2導彈曾給倫敦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政損失,盟軍同樣是用資訊迷惑的方法使德軍把倫敦的定位目標偏移了40公里,從而避免了更大的損失。這次兩次成功的資訊戰都運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特別是電子技術,當然,其中盟軍的間諜人員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這個下層軍官由此想到是否能再次使用資訊迷惑戰來迫使日本投降呢?即用假資訊的方法讓全日本相信美軍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給日本國民以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震撼,造成恐慌,喪失其鬥志。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這個方案提出時,受到了大量的譏笑和嘲諷。有些人甚至說他是美國軍方內的白癡。但是,當使用與不使用原子彈的爭論沒有結果時,科學家和軍方人士又想到了這個方案。並且經過一系列研究討論和可行性分析,認為這個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因為當時的日本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孤島,與外界聯繫的途徑已經很少,而且日本的通訊已經被美軍完全監聽。各個地區的通訊的損害程度也相當大,可以說,美軍完全有能力控制日本各地間的通訊和消息以及新聞系統,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美軍已經控制了日本的喉舌而日本只剩下耳朵了。美軍有能力向日本政府和國民發佈大量的虛假恐嚇消息而日本卻難以辨別其真偽,絕大多數的日本人會認為是真實的消息。 經過充分的探討和論證,大多數科學家接受了這個建議,軍方人士最後也勉強同意這個計劃,但是,軍方與科學家達成的協定是,如果計劃失敗,那麼最後還是會使用原子彈。 1945年7月28日,這個前所未有的資訊戰計劃開始制定,被命名為“曼哈頓2”計劃。 研究組對“攻擊”的城市進行了相當嚴格的篩選,在六個候選城市(大阪,京都,劄晃,小倉,廣島,長崎)經過反復嚴密的論證、比較,最後選定了兩個城市作為 “攻擊”目標,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廣島和長崎,因為廣島和長崎距離東京比較遠,在通訊被基本切斷的情況下資訊來源極少,而且,長崎和廣島實際上已經由於美國的狂轟濫炸而被孤立。把廣島和長崎作為資訊迷惑戰的目標應該是最合適的了。 1945年7月31日,“曼哈頓2”行動全面展開,大量的科學家、技術人員以及大批的先進設備被運往關島和提尼安島。美軍大量的軍艦開始駛向日本海域。其中有很多的裝備大量電子設備的資訊戰軍艦。 對於這次行動,美國當然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美軍同時在研究原子彈的投放計劃。 1945年8月5日,大量的美國軍艦已經在廣島外海域部署完畢。資訊戰即將開始。 1945年8月6日清晨,一架B—29轟炸機在提尼安島起飛,當然,它所攜帶的不是原子彈,而是幾顆美軍的新型炸彈—凝固汽油彈,這種炸彈威力與原子彈相比簡直不值一提,殺傷半徑不到100米,沒有任何輻射。 8月6日早上,這架B—29到達了廣島上空並投下了幾顆凝固汽油彈,凝固汽油彈爆炸後引起了些大火,因為廣島仍有較多的木制建築。但是引起的傷亡不是很嚴重。大概只有不到三百人喪生。 飛機上報告了炸彈已經投下炸彈。 隨後“曼哈頓2”行動全面展開。美軍馬上用電子干擾的方法切斷了廣島與外界的無線電聯繫。並偽裝日本在廣島的機構向日本全國各地發送無線電消息,用日語向日本政府和國民求救,“廣島被一顆巨型炸彈轟炸,威力極大”,同時,美軍在日本的間諜網也開始工作(這些間諜大多數是美籍華人)。特別是把資訊傳給日本的幾個特別重要的物理學家,因為這些人會認為這種巨型炸彈是原子彈,只有這些日本科學家真正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從而能對軍方和政府建議投降。 可以說“曼哈頓2“行動是比較成功的,在技術上沒有任何漏洞。廣島與東京、大阪以及京都的通訊被中斷,就連廣播也因為美軍的電波干擾而無法接聽。甚至廣島市內的人也不知道廣島“被原子彈轟炸了”。但是由於沒有確實的資料,只有大量的消息,雖然日本人相信廣島被轟炸了,但是只認為是一顆非常大的常規炸彈,知道美軍的假消息“廣島已經被毀滅”通過其控制的資訊網發送到日本各地,日本人才被這一消息驚嚇住了。當然,仍然有很多日本人不相信“廣島被毀滅”的消息,甚至有些距離廣島不遠的地方的人知道這是個假消息,但是他們卻不清楚為什麼他們的政府會發出這樣的消息,他們對此只能無奈。不過令美軍哭笑不得的是,因為他們對日本通信系統的破壞性打擊,日本很多地方,特別是在離大城市較遠的地區卻沒有收到他們發出的消息,因此日本並沒有想象中的“陷於一片混亂”。 一些日本的物理學家也對美軍使用“核裂變彈”懷疑,因為他們不相信美國擁有核裂變武器。但是日本最有名的核子物理學家之一西名吉尾卻知道美國已經完全有可能掌握了原子彈,他相信日本已經遭受到美國的原子武器的攻擊,對此他憂心忡忡。 正當“曼哈頓2”行動還在進行時,6日晚,美國總統杜魯門向全世界發佈了令人吃驚的消息,美軍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並向人們介紹了這種最新武器的強大威力,“相當於1.5萬噸TNT”,“廣島已經消失了,”這個消息迅速的傳到世界各地,包括傳到日本以及所佔領的地區。世界一片沸騰,很少人知道這顆“原子彈”是資訊戰的結果。 但是,日本在這時卻沒有顯露出任何將要投降的跡象,這令美國軍方十分惱火,甚至著手準備使用真正的原子彈轟炸日本。這當然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是正常現象,應該實行第二步計劃。 1945年8月9日,日本還被一片恐怖籠罩時,又一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了——美軍開始了第二次大規模的資訊迷惑,這次更加猛烈,因為長崎已經被美軍的軍艦給完全封鎖了,聯人與人的直接通訊的條件都沒有,美軍又給日本各地傳送資訊“長崎被原子彈轟炸”,“長崎消失了”。日本國民真正的開始陷入混亂局面。 當晚,美國總統杜魯門又向外界宣佈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了一顆原子彈,這次,他向大家展示了更令人吃驚的新聞——在長崎和廣島原子彈爆炸電影資料,當然,實際上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原子彈的電影資料,只是角度不同,另外還有美軍用模型製作的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後的電影資料,在黑白電影中很難分辨真假。 電影資料被展示後,全世界為之震驚,各大報都在頭版刊登了原子彈爆炸的照片和廣島、長崎被“毀滅”的照片。 日本國內已經陷入完全混亂。 同時,幾位原子科學家,包括阿爾瓦雷斯、阿格紐、羅伯特*瑟伯爾等人通過他們的日本朋友給日本政府了一封信,信中詳細的講述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並勸日本政府馬上投降。 1945年8月11日,日本通過第三國向美國政府表示了投降意願,不過是有條件投降。美軍也知道了這場資訊戰實際取得了成功。但是不接受日本的“有條件投降”方案,要求日本馬上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3日,美軍對日本下達了最後通牒,若不馬上投降,將在東京投放原子彈。 當然,這顆將是一顆真正的原子彈。 1945年8月14日,日本表示將接受波茨坦公告,即將投降。 1945年8月15 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這次資訊迷惑戰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勝利了。 三 結局與尾聲 “曼哈頓2”行動實際上已經取得了成功。但是,這個計劃一直被嚴格的保密。聯參加行動的絕大多數軍人也不知道他們行動的全部過程。他們只知道把資訊傳到日本各地,他們也認為美軍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美軍的資訊迷惑甚至迷惑了大多數美軍,實際上是迷惑了全世界。 日本投降以後,美軍完全而且是單獨的佔領了日本,並且控制了日本的新聞和通訊等資訊機構,完全控制了日本官方。日本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廣島和長崎仍然存在,甚至是平安無事。而知道真相的人卻沒法傳送消息,如果那時你是說廣島和長崎平安無事的話,肯定被認為是瘋子。 幾個月後,在美軍的操縱下,日本政府公佈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造成共30萬人死亡。 為了防止日本和德國的軍國主義復活,主要是為了威脅國際共和主義運動,美國沒有公佈事件真相。美國銷毀了所有“曼哈頓2”計劃資料,從而無法再讓人知道事實和真相。 日本政府也對此有過懷疑,但是因為美國的壓力和自身利益,沒有追究下去。 戰後不久,日本政府發現這了“兩顆原子彈”卻有巨大的利用價值,可以掩蓋日本“害人國”的地位,突出其“被害國”的地位,所以日本不願再懷疑那兩顆“原子彈”。現在,每年的8月6日和9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都有紀念活動,紀念從未有過的原子彈爆炸,在兩地還有紀念館,以突出日本在歷史上的“被害”,但是卻從未反省自己對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犯下的罪行。 歷史上就認可了美軍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的謊言。 歷史是公正的,今天,這段謊言被揭穿了。歷史雖然已經過去,那麼,我們在今天該說些什麼? 作者:龍生 chinadragonson@21cn.com chinadragonbaby@sohu.com chinadragonson@263.net 建議: (一)看完後盡可能多的把這篇文章貼到全國和世界個公告牌和論壇上。 (二)有心者,希望能翻譯成為各國文字,貼到世界的論壇。讓全世界人知道事實與真相。謝謝。 此帖於 2011-04-18 12:47 A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4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再補充一些感想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幾年前的電影"珍珠港",最後是美國軍機飛到日本本土轟炸,因為是殺傷力比較大的炸彈重量增加,其中燃料問題沒法補給,在航空母艦上不斷演練起飛,可惜都超重,最後把戰機不必要的裝備不斷拆除減重,後來終於成功,電影並沒有演投原子彈的戲 看電影時不知這段是否真實,後來國家地理頻道播放二戰實錄真有這段歷史,當時就想到有點怪怪的,攜帶一兩個重型炸彈風險和難度已經哪麼高,帶著原子彈又沒法演練,豈非一出差錯美軍自己先完蛋?關於這一點 ,上文分析也滿有道理 此帖於 2011-04-18 01:43 A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5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 引用: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騙局——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案- NOWnews【網路追追追】 http://examine.nownews.com/examine_detail.php?eid=4228 有人提到,原爆症,迪西也有找到一個日本網站講這個原爆症的 因為都是日文只能以中文字大概猜一下 ... 以維基百科的資料,當時的日本也有研究核武的計畫,好像因為這個原爆事件就終止了 ... 維基百科的資料 ------------------------------------------ 被爆者是日語詞彙,指臨近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時,日本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中受核輻射影響而出現身體健康狀況異常的受害者。在日本也特指依照原子彈被爆者援護法的規定持有被爆者健康證的人。 被爆者通常出現白血病、癌症等,此類由原子彈爆炸而引發的病症被稱作原爆症。被爆者的下一代被稱作被爆二世,但是核輻射能否引發遺傳病,還沒有科學的證明。 此外,受原子彈爆炸影響的建築物被稱作被爆建造物。 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 裡面有兩個網頁好像是跟原爆之後有關的吧 ... 日本被団協被爆調査 原爆被爆者数、手当受給者数 |
|
![]() |
送花文章: 37855,
![]() |
![]() |
#6 (permalink) |
管理員
![]() ![]() |
![]() 維基百科:三哩島核泄漏事故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通常簡稱「三哩島事件」,是1979年3月28日發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哈納河三哩島核電廠(Three-Miles Island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的一次部分爐心融毀事故。這是美國核電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 事故簡述 當天凌晨4時半,三哩島核電廠95萬千瓦壓水堆電站二號反應爐主給水泵停轉,輔助給水泵按照預設的程序啟動,但是由於輔助迴路中一道閥門在此前的例行檢修中沒有按規定打開,導致輔助迴路沒有正常啟動,二迴路冷卻水沒有按照程序進入蒸汽發生器,熱量在堆心聚集,堆心壓力上升。堆心壓力的上升導致減壓閥開啟,冷卻水流出,由於發生機械故障,在堆心壓力回復正常值後堆心冷卻水繼續注入減壓水槽,造成減壓水槽水滿外溢。一迴路冷卻水大量排出造成堆心溫度上升,待運行人員發現問題所在的時候,堆心燃料的47%已經融毀並發生泄漏,系統發出了放射性物質泄漏的警報,但由於當時警報蜂起,核泄漏的警報並未引起運行人員的注意,甚至現時無人能夠回憶起這個警報。直到當天晚上8點,二號堆一二迴路均恢復正常運轉,但運行人員始終沒有察覺堆心的損壞和放射性物質的泄漏。 此後,第76任賓州州長迪克·松伯(Dick Thornburgh)出於安全考慮於3月30日疏散了核電廠5英里範圍內的學齡前兒童和孕婦,並下令對事故爐心進行檢查。檢查中才發現爐心嚴重損壞,約20噸二氧化鈾堆積在反應爐壓力槽底部,大量放射性物質堆積在核反應爐安全殼內,少部分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周圍環境中。 事故後果 事故後,核子管制委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對周圍居民進行了連續追蹤研究,研究結果顯示 1.在以三哩島核電廠為圓心的50英里範圍內的220萬居民中無人發生急性輻射反應 2.周圍居民所受到的輻射相當於進行了一次胸部X光照射的輻射劑量 3.三哩島核泄漏事故對於周圍居民的癌症發生率沒有顯著性影響 4.三哩島附近未發現動植物異常現象 5.當地農作物產量未發生異常變化 但是,泄漏事故造成核電廠二號堆嚴重損毀,直接經濟損失達10億美元之鉅 事故影響 三哩島核洩漏事故是核能史上第一起反應爐爐心融毀事故,此事故的嚴重後果是在經濟上,公共安全及健康上則沒有不良影響,究其原因在於安全殼發揮了重要作用,凸現了其作為核電廠最後一道安全防線的重要作用。在整個事件中,運行人員的錯誤操作和機械故障是重要的原因,提示人們,核電廠運行人員的培訓、面對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控制系統的人性化設計等細節對核電廠的安全運行有著重要影響。 雖然此事故並沒有證明西方國家的核電廠會造成公共危害,但是也大幅提高核電廠的成本,以免核子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如此安全的核電廠並沒有競爭力,因此核電廠興建數量大減。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燃料價格大漲及全球暖化效應顯現才開始出現核能復興(只是這復興可能是短暫的,因為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似乎打破西方核電廠有圍阻體所以很安全的看法)。 ------------------------------------------------------------------------ 這跟車諾比核電廠事故一樣的部份是人為疏失 ... 但由於有圍阻體安全殼發揮了重要作用 因此,並不像車諾比核電廠事故一樣嚴重(因為車諾比核電廠的反應爐並沒有圍阻體安全 殼的設計,因此爆炸之後大量的輻射物質被噴發至空中)。 就核災發生後的經濟損失,三哩島事件直接經濟損失達10億美元之鉅,那車諾比核電廠 事故總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 因此可以證明強化安全設計措施可以提高安全度,但會增加核電廠的建造成本 ... 人員的部份,還是得靠充足的訓練、演練、演習才行 ... 有關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相關新聞,因為是看電是的,有說到『日本同一時間被海嘯襲擊 的核電廠還有兩座,其中一座是因為冷卻系統有很高的防海嘯的圍牆阻擋,確保了冷卻系 統的安全,進一步保住了該核電廠;另一座是有針對冷卻系統作檔水牆,其中兩座幫浦以 完工,受損的一座是檔水牆未完工的,也所幸保住了這兩座幫浦,得以使的核電廠安然度 過這次海嘯。反觀這次福島第一核電廠,有日本的地震、海嘯專家早對福島第一核電廠提 出警告,有機會出現大海嘯,福島第一核電廠卻置之不理 ...。』 這一則新聞的西不清楚是要凸顯啥? 是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輕忽還是那個專家想出名? 還是說這次的核災是天災外加人禍? 維基百科上面已經有了: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 裡面的部份,其他觀點 ------------------------------------------------------------------------ 官方 1972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Atomic Energy Commission)安全檢查官Stephen H. Hanauer發現,Mark 1存在難以接受的安全疑慮,同時建議Mark1停產。同年底,接掌核子管理委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前身是原子能委員會)的Jeseph Hendrie表示,禁止Mark 1的建議值得考慮。由於當時Mark 1在核能發電產業和監管官員之間的接受度頗高,Hendrie認為如果此時下達禁止令,核能發電的時代也會跟著宣告結束。 1980年間,核子管理委員會官員Harold Denton曾斷言,一旦發生事故造成燃料棒過熱、甚至熔化後,Mark 1反應爐爆炸的機率高達90%。 學者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核子工程中心主任 Robin Grimes 表示:「40年前這樣做是為了方便,當時的設計準則是,方便性比安全問題更重要」、「就我所知,Mark 1是唯一以那種方式建造的反應爐。這是很糟的決定,我們正在承受這個糟糕決定造成的後果。這真的是非常奇怪的設計」。 關於福島第一核電廠在震災發生後的一連串事件,麻省理工學院的 Dr. Josef Oehmen[172]寫了一篇文章〈Why I am not Worried about Japan's Nuclear Reactors〉,全文源於他寫給住在日本親戚的一封電郵。後被轉貼在部落格,並引起了極大的迴響,MIT核子工程科學系已將原文刊登。 專家 Dale Bridenbaugh 表示:「我為正在那裡(福島第一核電廠)設法處理問題的人感到同情。另一方面,福島核電廠目前情況不能說是Mark 1圍阻體所直接造成,而是來自地震、海嘯,以及Mark 1圍阻體的容錯性比某些其他類型反應爐低的直接影響結果」,並認為日本11日遭受的超級強震和海嘯,超出工程師所預期的風險。 ------------------------------------------------------------------------ 接下來就要看日本還要如何處理 1.會不會設立禁區。 2.已經有要賠償的新聞出來,整個處理完後會花多少? 經濟損失是多少? 3.會花多久時間處理? 雖然新聞報導說是 20 年。 4.對週邊國家或全球的影響? 此帖於 2011-04-18 01:59 PM 被 getter 編輯. |
![]() |
送花文章: 37855,
![]() |
![]() |
#7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我是純以軍事的角度來切入,當時原子彈的技術應該不是很純熟?美國會冒哪麼大的風險帶到日本投下? 戰爭都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最高指導原則,這是降低成本和減少我方傷亡,過去雷根時代的星戰計劃已經證實是假的,不動一兵一卒令蘇聯解體 如果你是老羅斯福總統,下令用原子彈炸日本,一下就死幾十萬人,以人性的角度真的做得到嗎? 事後的研究報告,假若官方希望是怎樣的結果,主流的研究自然是官方哪一派的抬頭,學者專家可以是"御用的",全世界都這樣幹 早前看電視節目,關於秦始皇兵馬俑的問題,有位民間學者研究舉出很多證據證明兵馬俑不是秦始皇的,而是秦始皇的一個長輩叫什麼太后(去年看的細節都忘了) 官方學者研究個老半天認定就是,一下被推翻豈不是多年研究變成笑話?出現官方學者與民間學者的爭辯,雙方不斷提出論據反駁,直到現在仍然是個謎,至少出現了一個可能性,哪裡有可能不是秦始皇陵墓的位置,兵馬俑也不是為秦始皇而建的 此帖於 2011-04-18 10:26 A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8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個人曾於民國66年秋到過下圖中(19秒)之廣島原爆點,記憶中的這個半圓形的建築物,好像是當地博物館(若有誤請指正﹗),當時的我很驚訝於在這原爆點的保留範圍外,竟然建築著超新穎的各種建築物,綠草如茵,都市規劃的很完美,路旁的市區植物生長得很健康,可能由於規劃良好(建徜率規範完善),陽光明媚,市區飛鳥自由飛翔。這些景象與所謂的受災後的百年內不能運用有著非常矛盾的震憾,一點都看不出任何生機受到威脅的感覺。當時的我看到該地的居民與學生們還是很健康的生活在該地,一點也看不出原爆災難後的影響與禁忌。在商業區的購買中,也利用機會與店東老闆請教過原爆後,怎還能這麼迅速的讓人們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此地?老闆很開朗的說,我們都沒感覺到任何對健康的威脅或有致癌的任何傳說,大家都生活得好好的﹗這下我更迷糊了,原本在回台後想作涉足原爆點後的健康檢查也就放棄了。當地的日本人可以長年的生活在那,而我這三日客又有何可畏懼的?
廣島原爆記錄片(真難以想像,在這片充滿輻射嚴重污染的土地上,還能被迅速的恢復與利用得如上述的個人親眼見識的那麼的盡善盡美,真是不可思議呀﹗) 草翻以下第一影片中的受影響數據重點 - 65年前於日本的廣島與長崎兩地在短暫的瞬間被從未聽聞的致命性炸彈 - 原子彈 夷為平地。被蹂躪破壞的面積為5平方英里,估計約有14萬人因立即的爆炸影響或之後緊隨而至的燃燒與輻射而致死......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9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節目內容還有一點印象,有位倖存者的紀錄訪問,他是醫師原爆前天晚上到郊區出診,之後與一家人喝酒聊天後來醉倒睡到第二天,正因如此逃過一劫,我們不清楚兩個地方有多大,郊區可以完全不受原子彈影響? 另一個女性在金融機構工作,一大早上班,因為跑到地下的地庫處理事件,爆炸時也同樣避過了 問題是,他們當時應該沒有原子彈及幅射的觀念,不可能躲一年半載才出來,發覺沒有再被炸,躲個一,兩天就出去看看情況,竟然也沒被褔射影響?還活得好好到老年,這才令我感到意外 由此推測有三個可能性~ 1.原子彈的幅射並非傳說中的可怕,只是被誇大 2.美國根本沒有投下原子彈,不知投下啥彈,反正倖存者糊里糊塗只知道被美國人炸很大,日本投降從媒體資訊才得知是老美的原子彈 3.這幾個所謂倖存者,基本上是'演員"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10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以下是 BBC 所提供的長崎市原子彈投放記錄片資料︰ Atomic bombing of Nagasaki - BBC
為求簡單明瞭起見,部份片段(前段 - 美方的投射原子彈的理由與背景),茲草翻如下︰ 儘管廣島被毀滅性攻擊後已過了三天,可是日本毫無露出投降的跡象。杜魯門於是發出了第二顆原子彈攻擊(長崎)的就緒警告,全世界將知道第一顆原子彈剛投放於廣島的一軍事基地,假如日本仍然不投降,第二顆原子彈也將投放於工業區。我呼籲日本市民們立即離開工業城市,以免除一些毀滅性的攻擊。我瞭解到原子彈悲劇的重大意義,發現到我們使用了原子彈了沒有?我們用原子彈來對付那些對我們於珍珠港的無預警攻擊,我認為是誰先開始如今的打擊與處決美國人於戰爭中,我認為是誰先放棄了對戰爭國際法所有的遵從與陽奉陰違,我們必須使用原子彈來避免更大的痛苦,以便拯救成千上萬的美國年輕人的生命。第二枚原子彈原本欲投放於 (小倉市)Kokura 的,但由於人口過度稠密,所以飛機就改飛到長崎市上空,絕望而短暫的片刻後,縱使地面仍然是人口密集區,機員們還是投下了原子彈。原子彈錯過了瞄準點而飄落到了山谷處,這次並未產生原子彈爆炸後的火球,但縱使如此,仍然有五萬人被殺死。就在當天日本最高當局在東京召開會議,俄國人也在此刻對日本宣戰.....之後的日方垂死掙扎的帝國尊嚴的投降條件之翻譯,恕從略。原因為之後還是以「無條件投降落幕」。 美國總統 杜魯門於1945年決定以原子彈對日進行攻擊資料參考 http://www.digitalhistory.uh.edu/do_...hiroshima.html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11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就像最近解密的外星人事件,最早軍方發布真有其事,不到幾天更正是探測氣象的儀器... 也許現代科技進步,手機隨便拿起來都可以拍到影象,有人要造假困難度大增 就像幾年前一部紀錄電影華氏911,導演用了大量旁證來質疑小布希總統涉及恐怖攻擊有莫大關係,可惜,沒有直接證據,而旁證又太薄弱,沒法引起廣泛關注追查真相,有一個說法是他上台就想出兵打伊拉克,苦無籍口,故意放縱恐怖攻擊美國本土,可是沒想到恐怖份子玩得哪麼大,更沒想到雙子星大樓會倒塌,藉911事件出兵打二兩個中東國家,為了無非就是石油,美國政府是全世界最陰險的政府,說他們會幹出什麼好事?如sars,新流感是他們弄出來的,我們也不會有太大意外 現在說來,二戰太遙遠了 此帖於 2011-04-18 02:12 P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12 (permalink) | |
管理版主
![]() ![]() |
![]() 引用:
我沒有否定核能的可怕...所以不需要討論這些 再次申明...我質疑的是為何這兩個遭受核爆的地方沒有輻射後遺症 請將你的腦袋先放空唄!!好好看清楚我說的是啥啦!! 我沒和你討論哪個可以避免..監督等問題 輻射污染就是輻射污染...來源不重要 重要的是為何有的如此嚴重...有的卻能若無其事?? 按照二戰後的核電廠事件...無法解釋二戰後期的核爆事件 長崎廣島也該至少幾十年無法住人與種植才對 直接在空中核爆...污染遠遠大過外洩事件 有點常識也該知道的啦!! 為何長崎廣倒沒有"禁區"?? 你深知核能輻射的可怕後果...怎會對長崎獷島卻毫無質疑呢?? 這就是我說你的腦袋被蒙蔽的原因啦!! |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轉貼 - 日本前核電廠技師的瀝血控訴 (生前最後吶喊) …… 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請耐心看完!(僅供參考!) | yu jun | 轉帖文章區 | 4 | 2012-02-03 12:31 AM |
新聞轉貼 - 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 21萬人撤離 | YaYa07 | 時事、科技、娛樂新聞話題討論區 | 1 | 2011-03-14 02:31 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