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返回   史萊姆論壇 > 綜合討論二區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忘記密碼?
論壇說明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發文 回覆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舊 2015-07-11, 07:27 PM   #1 (permalink)
管理員
 
getter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6433
在線等級: 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8
住址: 天線星球
文章: 8157
精華: 0
現金: 19955 金幣
資產: 765391 金幣
預設

引用:
作者: cano73 查看文章
不懂佛法才是真正了解佛學真理的人..迪西是佛學大師級的人物,您一直說別人是好人,您自己才是好人,您已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心中不執著於佛法,不拘束於任何形式,日常的食衣住行育樂皆是佛法,那來"鑽研"佛法?
迪西只會唬爛 ... 連 "法" 都談不上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專業主討論區」中的問題解決後,要記得按一下 http://forum.slime.com.tw/images/stamps/is_solved.gif 按鈕喔,
這是一種禮貌動作。

一樣是在「專業主討論區」中發問,不管問題解決與否,都要回應別人的回答文喔。
不然搞 [斷頭文],只看不回應,下次被別人列入黑名單就不要怪人喔。

天線寶寶說再見啦~ ... 天線寶寶說再見啦~

迪西:「再見~ 再見~」

Otaku Culture Party 關心您 ...
getter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7855, 收花文章: 6441 篇, 收花: 26052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3 位會員向 getter 送花:
cano73 (2015-07-11),grc45 (2015-07-12),tunhsiang (2015-07-11)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5-07-13, 12:06 AM   #2 (permalink)
管理版主
 
YaYa07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945
在線等級: 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級別:61 | 在線時長:3973小時 | 升級還需:119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文章: 18491
精華: 0
現金: 2652339 金幣
資產: 3433029 金幣
預設

引用:
作者: getter 查看文章
迪西只會唬爛 ... 連 "法" 都談不上
唬爛是屬老虎的人吧!!
那也該是吃葷的啦!!!
吃素的老唬????
YaYa07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9317, 收花文章: 16146 篇, 收花: 52316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3 位會員向 YaYa07 送花:
cano73 (2015-07-14),getter (2015-07-13),grc45 (2015-07-13)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5-07-13, 09:12 PM   #3 (permalink)
管理員
 
getter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6433
在線等級: 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8
住址: 天線星球
文章: 8157
精華: 0
現金: 19955 金幣
資產: 765391 金幣
預設

很多宗教的教義上 ... 都會默許批評別人的宗教,但是被批評時就說評者會下地獄
這是哪種狗屁倒這心態 ...

說穿了就是,某種一戳就破的權威心態 ... 某些宗教教義可以把人洗腦到 ...
你敢批評就給你死 ... 還會真的動手 ... 之前新聞某國漫畫槍擊案就是 ...

在台灣有個自稱是佛教的慈善團體也是 ... 結果根本就不是宗教團體,只是民間慈善機構
公評這個慈善機構,該相關的人就跳出來說「謗佛是會下地獄的」 ...
問題是公評這個慈善機構的作法,跟「謗佛」有啥關係阿 ...

---------------------------------------------------------------------------------------------

很多宗教都會有所謂的 "戒律" ... 這些戒律都會有由來吧
佛教的戒律來說,戒吃肉 ... 說法有好多種 ... 有一種是說

某日,某位和尚化緣要吃肉,該信徒很貧窮,買不起肉,於是
偷偷的割下自己的大腿肉,送到佛寺給該和尚 ...,最後該信徒
倒地不起 (或是倒地死亡),佛寺住持知道後 "震怒"。並發布戒
律,從此只要是佛教徒 "戒吃肉"。


天主教係的宗教,在歷史的發展上,好像也有類似的狀況。而有
許多的規定跟戒律。

不管是天主教係還是佛教,都會有所謂的派系革命,不同主張的人
會自行出來,自立門戶創新教派。

以天主教係為例,源於猶太教基督教 ... 之後,隨著羅馬帝國的
佔領之故,轉變成「羅馬天主教」,現今的天主教。
爾後也有許多主張不同的教派出現,如摩門教,主張節儉樸實的生活
的樣子。

此帖於 2015-07-13 10:22 PM 被 getter 編輯.
getter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7855, 收花文章: 6441 篇, 收花: 26052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2 位會員向 getter 送花:
cano73 (2015-07-13),grc45 (2015-07-13)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5-07-13, 11:07 PM   #4 (permalink)
管理員
 
getter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6433
在線等級: 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8
住址: 天線星球
文章: 8157
精華: 0
現金: 19955 金幣
資產: 765391 金幣
預設

維基百科 ... 很好用,可以不用花錢找到一些有趣的資料 ...
比方說 恐怖主義 ...

一般人會聯想的,大概就是近年來的 "餅臘燈" 或者是 ISIS (伊斯蘭恐怖主義)
但是以維基百科上的紀錄來說,從遙遠的過去到現在的歷史中也有

基督教恐怖主義猶太恐怖主義伊斯蘭恐怖主義伊斯蘭恐懼症

基督宗教方面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近年,已承認曾對抗猶太教徒,
造成了他們承受苦難的歷史。


很難想像吧 ... 不過恐怖主義還是會意指伊斯蘭恐怖主義 ...,因為事件實在是太多太殘忍了


如天主教起源來說,迪西以前聽某位天主教老師說 ... 基督教是從天主教分出去的 ...
早知道還是看一下,由歷史學家建立在維基百科上的紀錄 ... 跟那個老師講的不一樣 ...
也許是信仰者,為了維護自身宗教的尊嚴亂講吧,或者是從教會裡學到的歷史觀吧。

註:當時的那個老師講解的年代沒有維基百科。

佛教在印度的認知也是,原來在古印度有盛行過,但主要是針對王公貴族,也就是 "權貴" ...

以下方塊內容節錄於維基百科的描述
引用:
印度

佛教雖在古印度經歷過無比的輝煌,其影響力也廣傳至亞洲各地,但在印度本土卻逐漸衰微。
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學術中心,如那爛陀寺等大學就是教授佛法和當時科學及各家
哲學的最高學府。但由於古印度佛教特重對出家人的教育以應對上層貴族,且熱衷於高深學
術的思辨,而無形中相對忽視了對中下階級的在家信徒的傳播教育,僧團遂逐步成為與上層
貴族在家信徒密切關係,疏遠對中下階級民眾,的精英集團。

因此佛教未能像婆羅門教(即現在的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樣對上中下階級大眾建立為在家
信徒的家庭傳統,這樣佛教在古印度就漸漸失去了民眾基礎。一旦失去國王們和貴族的支持
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

從阿育王以來,佛教僧伽供養成習,生活逐漸腐化,喪失原來的刻苦精神[原創研究?]。
12世紀晚期,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時,對佛教並不友善。那爛陀寺等佛教寺廟被穆
斯林軍隊夷為平地。尤其是那爛陀寺的圖書館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
從此消失。這一時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幾乎喪失殆盡。不過有一批密宗僧侶逃到孟加拉卡
拉瑪族地區(傳說此族是釋迦族的分支,而且佛祖釋迦牟尼也曾經到此處為此族講卡拉瑪經,
也算是佛教聖地,基礎信眾雄厚)得於幸免於難,從此這批僧侶改頭換面平時服裝跟平民一樣,
並娶妻生子,捨棄戒律避免回教徒的迫害,只有在信徒有婚喪喜慶才會恢復僧形做法事。印度
殘餘佛教就這樣苟延殘喘保留下來,到上世紀時期緬甸僧王來孟加拉邦弘法,卡拉瑪族全部改
信上座部佛教。

劫後的佛教學者多攜帶典藉遠走西藏等地。佛教聖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藍毗尼,也淪為廢墟。
到13世紀,佛教在祂的發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直到19世紀末,在印度沉寂約
700年的佛教出現了復興運動。1957年印度佛教徒組織了佛教的政黨共和黨。後來,其中一部
分人因不滿共和黨的政治路線另組了困豹黨。該黨在孟買等地有一定影響。根據1980年的統計
,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約占總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雖然所占的人口比例很少,
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頗有影響。
迪西一度以為與「種姓制度」有關。原來是曾經因為戰爭被毀滅過,因為古印度佛教只盛行於
"權貴",一但因戰爭被毀滅後。下階級的平民只有極少數信仰佛教下,自然接近於滅亡狀態,
剩下印度教、婆羅門教 ...。之後雖有復興運動,迪西認為印度的「種姓制度」在,佛教要在
印度盛行起來,可能要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帖於 2015-07-14 12:52 PM 被 getter 編輯.
getter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7855, 收花文章: 6441 篇, 收花: 26052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2 位會員向 getter 送花:
cano73 (2015-07-13),grc45 (2015-07-13)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5-07-13, 11:42 PM   #5 (permalink)
長老會員
 
fishiii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5219
在線等級: 級別:65 | 在線時長:4512小時 | 升級還需:108小時級別:65 | 在線時長:4512小時 | 升級還需:108小時級別:65 | 在線時長:4512小時 | 升級還需:108小時級別:65 | 在線時長:4512小時 | 升級還需:108小時級別:65 | 在線時長:4512小時 | 升級還需:108小時級別:65 | 在線時長:4512小時 | 升級還需:108小時級別:65 | 在線時長:4512小時 | 升級還需:108小時級別:65 | 在線時長:4512小時 | 升級還需:108小時級別:65 | 在線時長:4512小時 | 升級還需:108小時級別:65 | 在線時長:4512小時 | 升級還需:108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7
住址: 盛京
文章: 2412
精華: 0
現金: 4483 金幣
資產: 12798041 金幣
預設

最近有個新聞
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 台灣奪4金1銀佳績
http://www.nownews.com/n/2015/07/12/1745883

在高中時期,臺灣的學生好像潛力無窮呀~

但是上了大學以後..研究所甚至博士班畢業

臺灣從沒有培養出諾貝爾學者....

我們的高等教育到底出了啥問題?

因為考試制度....就是傳統士大夫科舉呀~

即使現在不考八股文了,但是科舉本質仍然存在。

這是一個晉升社會階層的制度呀~
求知識學技能是為了考上大學,念好的學校。
至於考上好的學校就比較有機會得到好的工作....
至於是不是真的如此?

看看高等教育到底培養出了幾個國際學者?


儘管有些人批評美國是個邪惡帝國,但是在美國是一種相信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在美國獲致更好生活。

而這種奮鬥不是只有讀書而已~

一個優秀的運動員的身份地位、財富及社會影響力,都可能比一個諾貝爾得主還要高。

至於在台灣...一個在國外拿到諾貝爾獎的人回到臺灣,卻被供成神一般的地位..這裡就省略不談。

就以林書豪來說..林書豪不是靠唸書進哈佛大學的...是靠籃球申請哈佛的

如果他是在臺灣學習籃球,我想別說進NBA了...

他的下場很可能是被學校、社會遺棄的不讀書小孩。

也許也能靠籃球生活,但絕不會有現在NBA的地位。

士大夫觀念也不是全沒益處,臺灣的教育曾經是階級流動的方式,是讓窮人靠讀書翻身的一個制度。
只是教改已經讓這制度變成社會資源集中於富有階級的小孩身上。

曾經的台灣夢和美國夢一樣是建構在一個長久以來的價值: 只要你努力, 你就會出頭天. 或是台灣的諺語: 只要甘願作牛,免驚無犁可拖。
從小到大,我們的父母或學校老師總是用這樣的價值觀來期勉大家。而如今看來,這個價值卻像是個笑話了。
__________________
御製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
人恆勞而知逸,若安於逸,則不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由是觀之,聖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也。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73/junhsiarn/decide12.bmp
fishiii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7076, 收花文章: 2039 篇, 收花: 10963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3 位會員向 fishiii 送花:
cano73 (2015-07-14),getter (2015-07-13),grc45 (2015-07-14)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5-07-24, 08:16 PM   #6 (permalink)
註冊會員
榮譽勳章
UID - 366617
在線等級: 級別:22 | 在線時長:591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2 | 在線時長:591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2 | 在線時長:591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2 | 在線時長:591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2 | 在線時長:591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2 | 在線時長:591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級別:22 | 在線時長:591小時 | 升級還需:30小時
註冊日期: 2014-04-26
文章: 65
精華: 0
現金: 5171 金幣
資產: 15191 金幣
預設

引用:
作者: fishiii 查看文章

因為考試制度....就是傳統士大夫科舉呀~

即使現在不考八股文了,但是科舉本質仍然存在。

儘管有些人批評美國是個邪惡帝國,但是在美國是一種相信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在美國獲致更好生活。

而這種奮鬥不是只有讀書而已~

一個優秀的運動員的身份地位、財富及社會影響力,都可能比一個諾貝爾得主還要高。

至於在台灣...一個在國外拿到諾貝爾獎的人回到臺灣,卻被供成神一般的地位..這裡就省略不談。

就以林書豪來說..林書豪不是靠唸書進哈佛大學的...是靠籃球申請哈佛的

如果他是在臺灣學習籃球,我想別說進NBA了...

他的下場很可能是被學校、社會遺棄的不讀書小孩。

也許也能靠籃球生活,但絕不會有現在NBA的地位。
舉個例子 , 今日教育部將大學聯考科目由

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

更改為

國文,英文,數學,體育,烘焙..

您會發現一個現象

華人的那套 惟有讀書高(分數)士大夫習性又開始作祟了..

周六你在學習做蛋塔,餅乾,麵包....
周日你在籃球場磨練球技,鍛練體能....

當你路過K書中心

你會發現華人眼中所謂認真的體育科資優學生

拿著一本 大學聯考體育資優挑戰題庫講義在K書中心死命的讀到晚上十點...

當你路過補習街

你會發現華人眼中所謂認真的烘焙科資優學生

朝九晚十在所謂的名師補習班認真的聽著

大學聯考烘焙科精選試題加強班....

而當大學聯考結束後 , 各大補習班的榜單上

XXX 同學 , 體育科98分 , 全國第二高分

XXX 同學 , 烘焙科97分 , 全國第三高分

他們都是學校老師,華人社會人士眼中的未來菁英人才..

而在大太陽下,在籃球場鍛練,球技精進的林書豪

在烘焙教室努力嘗試如何做出美味麵包的吳寶春

都因為在以"分數評斷一個學生的能力" 的社會價值觀下被忽略..

讀書不是為了考試(高分, 低分)...

體育課簡單來說是用愉快心情打球流流汗,身心舒暢...

而士大夫又把它扭曲成

體育科大學聯考考幾分?

這不是本末倒置 , 捨本逐末?

而在我的觀察現今華人社會裡 , 這種以分數論高低,評斷一個人的標準,日趨嚴重有增無減...

錯誤的觀念被合理化 , 以一句話來形容 "假作真時,真亦假" ...

中國人這種落伍陋習至今日仍無改進..

這種偏頗的社會風氣會影響一個人的人格養成

不要讓您的小孩掉進士大夫設下的陷阱裡..
cano73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56, 收花文章: 59 篇, 收花: 18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3 位會員向 cano73 送花:
cwvdavid (2015-07-26),getter (2015-07-24),grc45 (2015-07-24)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5-07-24, 09:00 PM   #7 (permalink)
長老會員
 
grc45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16409
在線等級: 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級別:102 | 在線時長:10890小時 | 升級還需:131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23
文章: 8173
現金: 1755101 金幣
資產: 1792088 金幣
預設

林書豪若是真正的體育運動員的話,在真正的為健康而運動,那可沒話說。

在美國打職業籃球賽,那哪裡是在為運動而運動,那根本就是在全民賭博,

這與原本單純的運動精神完全背道而馳,這還不談到美國是個準資本主義國家。

打職業賽,年薪為一般苦哈哈一輩子都賺不到的,而美國就有99.9%的人就是後者。

所以千萬不要美化了美國的資本主義精神,它創造了金字塔頂端極少數的富人,

其他的苦哈哈們,交車貸、繳房貸,週支票只要延發,生活馬上面臨困境,

真正的美國不能只看光鮮的一面,要真正的去當地生活感受才能知道。

美國真有那麼好,為何那麼多拿了美國籍的台灣人還賴回台灣住?

我以前在石牌的黃昏市場曾經看到會講些英語的台裔美國人,原本還以為只是賣烤肉的,

可是有回有位講英語的外國人問價時,他和老婆馬上用土英語回答,

而隔壁攤位賣菜的和賣溫體豬肉的就都說,哇,很了不起,會說英語﹗

後來輾轉得知原來是從美國德州回台定居的,美國德州天氣太熱了,

所以原本住台北的他們被誤會成是南部北上的,因為皮膚很黝黑。

按照生存條件,若在美國只要有能力或一技之長就可以輕易維生的話,

那麼,一批批回台的,是否都有病了?

好地方不待,為何吃回頭草,還要低調隱藏自己不堪的海外生活背景?

美國很好是嗎?在美國得諾貝爾獎的卻都是移民到美的第一代,

第二代後就都沈淪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居多,

許多做父母的盡力的逼迫孩子去為他們自己的理想在努力,

然而,效果奇差.....這些都是老故事了,道來也真唏噓﹗


.

此帖於 2015-07-24 09:33 PM 被 grc45 編輯.
grc45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71895, 收花文章: 7769 篇, 收花: 43134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grc45 送花:
cano73 (2015-07-24),cwvdavid (2015-07-26),getter (2015-07-25),tunhsiang (2015-07-24)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5-07-25, 11:48 AM   #8 (permalink)
管理員
 
getter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6433
在線等級: 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級別:96 | 在線時長:9733小時 | 升級還需:6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08
住址: 天線星球
文章: 8157
精華: 0
現金: 19955 金幣
資產: 765391 金幣
預設

如果美國真的很好的話 ... ... ???

為何一堆台裔美國人生病跑回台灣看病用健保,還耀武揚威,跩的跟什麼是的 ...
為何一堆美國人跑去加拿大,設法偷渡使用加拿大的健保資源 ...

迪西建議取消這些華僑的健保優待,除非照國內一般人每期正常繳費者除外
不然這些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會想到台灣的健保,回台補繳保費的 ...
這類人應該取消健保資格,或另設一類健保身份,加倍收保費才對 ...
才不會被這類的人濫用又在那邊耀武揚威,跩的跟什麼是的 ...

此帖於 2015-07-25 02:20 PM 被 getter 編輯.
getter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37855, 收花文章: 6441 篇, 收花: 26052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2 位會員向 getter 送花:
cano73 (2015-07-25),grc45 (2015-07-25)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發文 回覆



發表規則
不可以發文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論壇啟用 BB 語法
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
論壇啟用 [IMG] 語法
論壇禁用 HTML 語法
Trackbacks are 禁用
Pingbacks are 禁用
Refbacks are 禁用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8:25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