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2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
![]() 引用:
獲得在職專班"博士學位"~~~捐錢買學位算了 ![]() ![]() |
|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史版A大,錢的數量決定電腦的力量 ![]() 我是給女孩修電腦長大的,經驗豐富技術過硬,就沒有我修不好的電腦 ![]() |
||
![]() |
送花文章: 79418,
![]() |
![]() |
#3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現在潘朵拉的盒子打開了
如果不是公職人員多念個學位,為了加薪 政治人物也沒必要花錢去滿足虛榮心 還有不少疑問,到底有沒有在口試? 論文口試目的是確認考生沒有找人代寫或抄襲 口試委員只要認真提問,一下就穿幫 以肥燦為例,三個口試委員,明通師及林佳龍,另一位是系上老師 前兩位是自己人很大機會放水,至於第三位國發所教授 是否已有"共識"才找他來做口委? 如果他是狀況外,按照規矩口試該問的都問 阿燦怎會過關? 所以這場所謂口試,存不存在?或是像座談會,大家哈啦幾句就收工? 我有親友念教育大學在職碩士班 他說口試時,口委問的都很深入,如果不是自己寫的,絕對答不出來 連他去發問卷,遇到什麼狀況都被問到 拿到學位後,他還問指導教授,論文做的問卷可否丟掉? 教授說如果家裡有空間可以放,打包起來永遠保存 如果不能,放個十年八年以上 萬一有人參考這本論文,質疑問卷數據是否有做 就可以開箱翻出來證明貨真價實 可見一般小民都很認真 只有這些權貴是用錢買回來以及透過關係輕鬆取得學位 |
![]() |
送花文章: 0,
![]() |
![]() |
#4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
![]() 引用:
你的疑問應該是口試不存在,那位教授拿了利益就簽名 |
|
![]() |
送花文章: 79418,
![]() |
![]() |
#5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個人認為在職碩士班沒有存在的必要
主要鼓勵公務員進修,多個學歷作為升遷加薪的依據 只是後來變成公眾人物拿來洗學歷用 看看他們的論文題目寫什麼鳥東西 我敢說沒有一本論文寫出來對社會有實質貢獻 都是東抄西抄拼湊出來 人文學科不像理工科或醫學等...有什麼新的發現或理論 論文題目寫一場選舉,分析得頭頭是道那又怎樣? 寫論文的人也不會因為多個碩士學位,就打通任督二脈神功大成 如果是這樣,郭董,王董這些大老闆沒有高學歷,就代表能力不足,學識不足? 微軟創辦人大學沒念完,就跑去創業,賈伯斯也是 |
![]() |
送花文章: 0,
![]() |
![]() |
#6 (permalink) | |
管理員
![]() ![]() ![]() |
![]() 引用:
其實最初是基層民代最需要的,那些縣市議員、鄉鎮代表、鄉鎮長~~~ 可能當時書沒念很多,就高職、專科甚至國中畢業的都有,後來有夜間部後 他們就過過水,然後慢慢的往上拿些科大的學歷.....我印象中我高中時就有 一個國中學歷的民代來夜間部過水,然後讓那個宇宙大爆炸沾上了邊去從政 。他其實只在我們學校教了兩三年而就以基層教育學者姿態出線....當市民代 、縣轄市市長、合併後兼職區長、市議員、立委 |
|
![]() |
送花文章: 79418,
![]() |
![]() |
#7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引用:
一大堆學校升格成為大學,過去的標準很多沒能力考上的 現在都有大學念 新聞常看到,某大學生擱人打架,或是幹什麼違法的事 看一下都是不知名的大學 改革改半套,他認為過去養了太多萬年教授 升到教授資格後,一票人不再做研究等退休 印象中改制規定正教授幾年內忘了多久要提出論文,著作,或是發表什麼學術報告在專業期刊 平常很混的教授,被逼急了最後重量不重質,去抄別人的甚至抄學生的拿來交差 我聽過最誇張是有新的外文專書,要求學生去幫忙翻譯,然後掛自己的名字出版 也這也算交功課應付 還有的,升到副教授就不再升正教授,政壇很多這類的,變成萬年副教授不願升等 制度上副教授並沒有要求這麼嚴,甚至沒要求退休前必需升等正教授 賈伯斯其實是這波改革的受害者 ![]() 他很早就取得教授資格,李前院長改革後,她已進入官場 混到阿扁下台,理論上,如果她是專注學術研究,回到熟悉的校園當教授就好 她卻選擇去家族入股的生技公司當董事長 我那時就懷疑,她不回校園教書,很大機會是沒有料,如何幾年嘔出什麼研究報告出來? 現在看來,這個推論變得合理 |
|
![]() |
送花文章: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