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http://forum.slime.com.tw/f23.html)
-   -   這樣出家當和尚~會得到救贖嗎?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191662.html)

quasar 2006-11-18 02:07 PM

有心出家 固然是越早越好
故事中的主人翁 晚幾年出家不行嗎??
不知道現今台灣的高僧看法如何??
++========
記得六祖出家有安頓好老母親~

ppp0600 2006-11-18 02:56 PM

我覺得見仁見智,宗教現今不論哪一個都有點過了頭,不過比起宗教引發戰爭,又覺得好多了

佛教徒是不孝順父母的嗎?

   的確,我國有些人士,喜歡如此地批評佛教,因為他們見到佛教的僧尼,不能像俗人一樣地所謂「敦倫」,他們在褊狹的家族觀念及宗法思想之下,認為出家是大不孝的行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雖不是儒家的主要思想,然而,直到現代,仍有一些偏激的儒家學者,批評佛教是反孝的宗教。

  其實,佛教對於孝順父母的教訓,在大小乘的經律之中,可謂多得不勝枚舉,只要多看幾部佛經,就會明白,佛教不但不是反孝的,乃是極端崇孝的。比如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所以說:「經於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又說:「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增一阿含經》卷一一以供養父母準同一生補處的大菩薩。在《五分律》卷二○中,也有一個故事:當時佛的一位羅漢弟子,名叫畢陵伽婆蹉,因他的父母貧窮,想以衣食供養,但又不敢,所以請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們開示:「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 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增一阿含經》卷一一也有類似的教訓。又在《中阿含經.鞞婆陵耆經》中說:有一位迦葉佛時的貧苦工人,叫作難提波羅,他受了佛的教化,完全實行出家的生活方式,但他為了奉養他雙目失明的老年父母,所以寧可做陶器來維持生活而不去出家。

  事實上,佛教的修持,雖以出世離欲的出家生活為可貴,但也不強制人來出家,甚至在戒律之中有明文規定,父母不允許的,便不能出家;如果父母貧窮而無人奉養時,出了家的兒女,仍應盡心奉養,否則便得重罪。《根本尼陀那》卷四也說:「假令出家,於父母處,應須供給。」這豈能說佛教是反孝的?當然,如果思想褊狹而復幼稚的人們,一定要說唯有婚嫁生育才算孝道,那就無話可說了──說也難怪,今世一般的俗人,除了養育各自的子女,已經很少能夠孝養各自的父母了。這也許就是迷信「無後為大」的結果罷!

  至於佛教所講孝道的觀念,實在不是迷信「無後為大」的人們所能瞭解。佛教以為人在生死流轉之中,今天固然有父母,過去未來的無量生死之中,也有無量無數的父母,孝養今生的父母,也要救濟過去未來的父母。在菩薩的眼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梵網經》),所以菩 薩道的實行者,廣度眾生,等於孝敬父母。當然,佛教不像被孟子批評的墨者那樣──視人之父若己父是無父也。佛教是從現生的父母為主而推及過去未來的三世父母。所以佛教對於廣度眾生,是報父母之恩的擴大,那叫作報眾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眾生的。所以,作為一個佛教徒,首先要孝養父母,然後再去布施放生及供養三寶。

  世俗的習慣,人逢自己的生日,便大大地歡樂吃喝一番,稱為慶生,或稱為祝壽。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想法。以佛教的觀念來說,自己的生日,正是母親的難日,應該把懷念母難的情緒提高,應該於母難的日子特別懷念父母的生育教養之恩,應該加上十倍百倍地恩孝父母,而不是盡情歡樂地為自己慶生。如果父母已經過世,那就盡其所能,布施放生,供養三寶,以此功德,迴向父母之靈,自身也能得到植福延壽的實效。否則大張筵席而造成雞鴨豬羊等的殺劫,那不是祝壽而是折福!

不知道 2006-11-18 07:13 PM

引用:

作者: quasar
有心出家 固然是越早越好
故事中的主人翁 晚幾年出家不行嗎??
不知道現今台灣的高僧看法如何??
++========
記得六祖出家有安頓好老母親~

我也很想出家,只可惜...
塵緣未了,不能出家
信仰道教,不該出家
略知佛理,不出家等於出家

<:decfghi6: >

ppp0600 2006-11-18 09:51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我也很想出家,只可惜...
塵緣未了,不能出家
信仰道教,不該出家
略知佛理,不出家等於出家

<:decfghi6: >

道教一樣可以出家,一樣可以受戒,只是道教是皈依三清

不知道 2006-11-19 07:05 PM

引用:

作者: ppp0600
道教一樣可以出家,一樣可以受戒,只是道教是皈依三清

我只想離開這個環境
因為自己感覺自己一直是"人在局中不知局"
做事情的時候,背後總是有不知名的人操控著
(難怪這麼會瞎掰:o )
而自己的生活也已經到達極限了
連養的寵物都遭殃(每養必死,好可憐喔:mecry: )
而這局的目的似乎是要一直拖延時間
直到我無法承受壓力
然後自認失敗(堅持立場也有錯:face8: )

<究竟是招誰惹誰啦:ledgy: >

emh11694 2006-11-19 07:42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我也很想出家,只可惜...
塵緣未了,不能出家
<:decfghi6: >

嗯.........
我還要把MM,大口吃肉...........,我也還塵緣未了:n4:

可是我卻想要那種出家的寧靜與無爭的生活:o

不知道 2006-11-19 07:52 PM

引用:

作者: emh11694
嗯.........
我還要把MM,大口吃肉...........,我也還塵緣未了:n4:

可是我卻想要那種出家的寧靜與無爭的生活:o

我也是
只想好好的將工作完成,至於工作上其他私事自己並不在意(早已放棄這些)
只是似乎沒人了解我
雖然我一再忍耐表達意思
可惜徒勞無功

<反正最後大不了跟那些人一起出家吧>

f6617 2006-11-19 08:27 PM

引用:

作者: ppp0600
我覺得見仁見智,宗教現今不論哪一個都有點過了頭,不過比起宗教引發戰爭,又覺得好多了

佛教徒是不孝順父母的嗎?
...

所以佛經裡早就已經寫的很清楚了!

如果無法達到孝順父母,而出家的人~
就算拿緣份.機緣.造福別人...等等藉口來當做脫罪的理由,
不但無法得道修正果~
也可能讓自己誤入歧途,
哪怕是事後在供奉三寶,在念多少經文也無法贖罪的!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就好像~
你現在必須拿刀殺了這個人才能出家當和尚.才能信佛!
而你~~就真的要殺了這個人嗎?
同理~
你出家了,你的家人無依靠可能餓死,跟你拿刀殺了他們幾乎沒甚兩樣。

不知道 2006-11-19 08:44 PM

引用:

作者: f6617
所以佛經裡早就已經寫的很清楚了!

如果無法達到孝順父母,而出家的人~
就算拿緣份.機緣.造福別人...等等藉口來當做脫罪的理由,
不但無法得道修正果~
也可能讓自己誤入歧途,
哪怕是事後在供奉三寶,在念多少經文也無法贖罪的!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就好像~
你現在必須拿刀殺了這個人才能出家當和尚.才能信佛!
而你~~就真的要殺了這個人嗎?
同理~
你出家了,你的家人無依靠可能餓死,跟你拿刀殺了他們幾乎沒甚兩樣。

哈~~
這只是小乘佛法的見解
大乘佛法的見解,可就不一樣了

<:n2: >

superxboy 2006-11-19 08:55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我只想離開這個環境
因為自己感覺自己一直是"人在局中不知局"
做事情的時候,背後總是有不知名的人操控著
(難怪這麼會瞎掰:o )
而自己的生活也已經到達極限了
連養的寵物都遭殃(每養必死,好可憐喔:mecry: )
而這局的目的似乎是要一直拖延時間
直到我無法承受壓力
然後自認失敗(堅持立場也有錯:face8: )

<究竟是招誰惹誰啦:ledgy: >

離開環境的意思是要出家嗎:n8:

不知道 2006-11-19 09:03 PM

引用:

作者: superxboy
離開環境的意思是要出家嗎:n8:

都可以啦
只要能避開這些煩人的人
到哪理都可以

<:face29: >

superxboy 2006-11-19 09:48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都可以啦
只要能避開這些煩人的人
到哪理都可以

<:face29: >

去山裡住...每天打山豬滴啦:n7:

不知道 2006-11-19 10:18 PM

引用:

作者: superxboy
去山裡住...每天打山豬滴啦:n7:

那我會餓死的

<不被山豬吃就不錯了>

superxboy 2006-11-19 11:04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那我會餓死的

<不被山豬吃就不錯了>

塵歸塵 土歸土 不知道歸山豬:n8:

pinga 2006-11-20 07:42 PM

引用:

作者: 不知道
哈~~
這只是小乘佛法的見解
大乘佛法的見解,可就不一樣了

<:n2: >

那請拿出大乘佛法哪一段經有這樣講?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2:05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