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http://forum.slime.com.tw/f23.html)
-   -   語言、俗諺 大車拼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272794.html)

猜謎人 2013-03-15 05:12 PM

引用:

作者: qdenise (文章 2314192)
他是猜董咩…

記得有一年元宵…小q在版上放謎題…幾乎都被他一個人猜去:on_69::on_69::on_69:

甘有這款代誌:on_47::on_47:

劉金山加油 2013-03-15 09:30 PM

嗯:on_45:應用一下:on_45:

老師問考試準備好沒:on_34:

要回答(時到時當沒米煮蕃薯湯):on_45:

老婆問我的衣服好看嗎:on_64:

要回答(花巴z貓):on_34:

老爸問為什麼又跑去賭博:on_43:

要回答(輸人不輸陣):on_89:

朋友問為什麼要一直打怪:on_74:

要回答(做雞就要慶.做人就要翻)

女友問可以買包給我嗎:on_08:

要回答(田沒溝.水沒流)

以上是現實中不會發生的對話.想一想而已:on_45:

如果真有人這麼幹可能會(一世人撿角):on_64:

不是撿(金仔角)哦:on_34:呵呵:on_79::on_79::on_79:

grc45 2013-03-20 08:40 AM

再來一句︰

『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

請問它意謂著什麼呢?

qdenise 2013-03-20 10:37 AM

引用:

作者: grc45 (文章 2314445)
再來一句︰

『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

請問它意謂著什麼呢?

字面意思是母親的兄弟是最大的,不可冒犯

GOOGLE它的源由如下,原來是文化融合的產物:


台灣話說:「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可見母舅的地位最大



台灣漢人的禮俗,與中國大陸漢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特尊母舅」,閩南語說,「天頂天公,地上母舅公」,在結婚典禮上,新娘與新郎所坐的的主席上,最大的主位不是雙方家長,而是丈母娘的母舅或新娘的大哥;而在婦女辭世的喪禮中,最後檢視遺體與封棺儀式的人,也是女方的兄弟(妻舅)或舅公,在婚喪喜慶中,女方的舅字輩只要對禮俗不滿意而大發脾氣,絕對沒有人敢頂嘴,只能唯唯稱是、依指示照辦,為什麼台灣漢人的母舅地位如此大呢?

原因很簡單,母系社會的遺跡是也!可是漢人不是父系社會,為何會突然冒出這種母系社會的遺跡呢?原因更往裡面追溯,趣味的台灣歷史就出現了,原來這都是當年唐山公娶平埔嬤、兩族文化禮俗互相影響的結果。

從傳統阿美族的親屬結構,就可以明瞭母系社會的精髓

平埔族是母系社會,如眾所周知,母系社會是以女傳家、男子行贅婚制,但是它的實際內容如何,隨著平埔族文化的消失,根本難以窺知全貌,不過在東部的阿美族裡,六十歲以上的一代幾乎仍然都是以母系社會的贅婚制為主,因此要探討母系社會的家庭組織中,為何母舅的地位如此重要,進入阿美族傳統社會裡就可以知道真相了。

在傳統阿美族家庭中,男子成年後入贅到妻家,所生的子女從母居,以母親、長母姨或外祖母為家長,入贅的男子在女方家中沒有發言權(就像漢人家中的媳婦,必須約束自己成為沒有聲音、謹守三從四德的「查某人」),但是女性家長的權力僅及於家族之內,對外的事務,則委由女家長的兄弟或舅父為代表,此時,妻舅的地位就凸顯出來了。

母系社會的男子在自己的家中毫無地位,等到贅出(出嫁)之後,反而在自己娘家的地位頓時躍升了起來,此時他以舅父的身分,擔任娘家之監護權、參加娘家的親族會議,也有了客觀而超然的發言權。在娘家繼承家業的姊妹們,所生下的外甥受到舅父的教養與保護,他(她)們的命名、婚姻都由母親與舅父們共同主持,甚至有關求學、工作的問題,也都要請示舅父的意見,生父的地位反而比較次要。

而且,這些外甥對親生父母與舅父們,都有服從、養老、送死服喪的諸種義務,母系社會的舅舅,就彷彿公司(家庭)的監察人一樣,所以承襲平埔族母系遺風的台灣漢人,當然要說「母舅坐大位」了。

婚喪是個人一生當中,與出生同樣重要的三大禮俗,從這個台灣漢人婚喪禮俗中所保存的平埔族母系遺風,正足以在染色體檢驗之外,提出另一個台灣人乃是唐山公與平埔嬤所生的後代之文化證據。

更細緻的台灣漢人與原住民通婚現象,從訂婚禮俗可以找出遺跡

除了「母舅坐大位」的遺跡外,台灣漢人還有另一個婚姻禮俗,可以更有力地證明當年唐山公與平埔嬤大量婚配的現象,那就是台灣漢人的男子,帶著聘禮向女家提親時,所必須嚴格遵守的一個規矩。

漢人的提親禮俗,有所謂的大訂與小訂,小訂在先,儀式比較簡單,僅表示雙方婚事都已談妥,大訂則是正式的訂婚,女方必須宴請諸親友。剛剛提到的規矩,是小訂時的禮俗,即男子必須攜帶一頭宰好的全豬,或是至少一根豬後腿,帶到女家贈給女方,女方收了,即表示婚禮談成,可是男方無論如何,一定得把豬的骨頭帶回家,用最粗俗的話說,叫做:肉給你們吃、皮給你們剝,可是骨頭一定要屬於我們!這樣的禮俗有什麼意義呢?

原來,這樣的禮俗動作是在暗示,往後女孩子嫁過來了,如果女方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絕對不可以再向男方的親家要求「抽豬母稅」–即分一、兩個嬰兒過繼給女方娘家延續後嗣。

(原文對不同文化的眨低字句,小Q略為增刪)

qdenise 2013-03-20 10:40 AM

烏龍派出所兩津名言:

蒼蠅掉到魯鍋

挺有趣的俚語,沒聽過會覺得有些難
猜吧~猜吧:on_45::on_45::on_45:

猜謎人 2013-03-20 02:11 PM

引用:

作者: qdenise (文章 2314456)
烏龍派出所兩津名言:

蒼蠅掉到魯鍋

挺有趣的俚語,沒聽過會覺得有些難
猜吧~猜吧:on_45::on_45::on_45:

魯死

我有看阿兩喔:on_14::on_14:


應該是說虎時神落在肉鼎啦

grc45 2013-03-20 05:21 PM

denise 與 猜大答得真好,見識果然是「頂港有名聲,下港透京城。」,讚﹗

:on_02::on_02::on_02::on_02:

ㄒㄧㄥˇ ㄉㄧ ㄍㄧㄚˇ ㄗㄠˇ ,ㄒㄧㄥˇ ㄍㄧㄚˋ ㄅㄨˋ ㄏㄠˇ。

(台語的拼音,有時超越了各種拼音法的極限,所以在書寫或述說時真有點費功夫,請海涵﹗)

米奇 2013-03-20 07:46 PM

引用:

作者: grc45 (文章 2314460)
denise 與 猜大答得真好,見識果然是「頂港有名聲,下港透京城。」,讚﹗

:on_02::on_02::on_02::on_02:

ㄒㄧㄥˇ ㄉㄧ ㄍㄧㄚˇ ㄗㄠˇ ,ㄒㄧㄥˇ ㄍㄧㄚˋ ㄅㄨˋ ㄏㄠˇ。

(台語的拼音,有時超越了各種拼音法的極限,所以在書寫或述說時真有點費功夫,請海涵﹗)

「寵豬夯灶,寵子不孝」
對豬太寵了,牠會跑到廚房來扛灶;太溺愛孩子,會使之不孝

再猜一下
:on_79:

grc45 2013-03-20 08:14 PM

引用:

作者: 米奇 (文章 2314463)
「寵豬夯灶,寵子不孝,寵某吵鬧。」
對豬太寵了,牠會跑到廚房來扛灶;太溺愛孩子,會使之不孝

再猜一下
:on_79:

答對了﹗:on_66::on_66::on_02::on_02:

這句話是長輩們常掛在嘴邊的話,對於孩子們的不當要求,不能予取予求,有求必應之意。

米奇 2013-03-20 09:30 PM

引用:

作者: grc45 (文章 2314464)
答對了﹗:on_66::on_66::on_02::on_02:

這句話是長輩們常掛在嘴邊的話,對於孩子們的不當要求,不能予取予求,有求必應之意。

米奇胡亂串場,對猜謎是有點興趣或有僥倖中第實屬誤打誤撞
俗語、諺語偶有聽過一些,有的的確是相當雋永睿智

請繼續...

:on_79::on_79:

ppp0600 2013-03-22 08:19 AM

引用:

作者: qdenise (文章 2314455)
而在婦女辭世的喪禮中,最後檢視遺體與封棺儀式的人,也是女方的兄弟(妻舅)或舅公,在婚喪喜慶中,女方的舅字輩只要對禮俗不滿意而大發脾氣,絕對沒有人敢頂嘴,只能唯唯稱是、依指示照辦,為什麼台灣漢人的母舅地位如此大呢?

其實現在也沒這麼嚴肅啦,因為都是被亂搞了,現在只要是有理就沒問題,要是沒理誰管你是那個舅,看過很多就都沒問題,就是旁邊姊妹或朋友鄰居不懂裝懂得很八婆

至於喪禮中,最後檢視遺體與封棺儀式的人,首先檢視是檢視非遭虐或不正常死亡,請問一下,舅舅又不是仵作或法醫能判斷?他說不封釘封釘?這是老早的事了

所以這早就是淪為說好話收紅包的儀式,一般還是收下紅包,這也是被說成不對,除非是外人給紅包是沒問題(幫封釘的師公說話錢),自家人收紅包叫....斷絕關係,一堆舅字叔伯輩的還不是笨笨的收下來。

還有因為這母舅被無限放大,甚至越權,怎麼說,一般女方是女方舅輩來檢視封釘,是因為他跟女亡者最熟最有血緣,所以理當是他們來執行,但是搞到最後還有人說母舅最大,男方的死了連母舅都要來封釘儀式,這就是越權,男方死亡跟母舅有何關係,若是古早就會被懷疑莫非是女方謀財害命,我就看過舅輩跟伯叔輩槓上的,因為男亡母舅封釘,這樣是將叔伯的面子置於何處?真是無言

至於婚禮也是被無限放大,不管那邊來的怪習俗,舅舅"只有"在訂婚時坐大位,竟然也看過人家結婚也是請母舅坐大位,挖勒,這樣是將叔伯的面子置於何處?真是無言

習俗整個台灣都是亂糟糟阿,信的越多,越計較小細節,越迷者,保證搞死你,就算習俗做到全,過世的又不能活過來,結婚的又不代表不會離婚,一切都是安心而已......安心上路 :on_12:

qdenise 2013-03-24 10:58 PM

突然想到一些關於節氣的先民智慧: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敢放。

--------------------------------

24節氣之 驚蟄

關於驚蟄的說法有三:

據說如果在驚蟄之前,就雷聲隆隆不斷的話,那這一年的雨水將會特別多

如果今年的第一聲春雷在驚蟄當天響起的話,那今年不管種什麼都會豐收。

最壞的情況是,如果驚蟄過了好多天,都沒有聽到春雷響起的話,那今年就會缺雨水而收成不佳。

今年驚蟄在三月五日,第一聲春雷至今未響,照先民說法今年少雨水,是飢饉之年。

要節約用水呀……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10:26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