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有 87 位會員向 qdenise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16053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電影期貨
再過不久,這世界又將增加一種新的金融工具:電影期貨。看好一部電影的票房,你可以買進;看壞,可以放空。 最快在下個月,紐約Cantor Fitzgerald集團,將會推出史上第一檔「電影衍生性金融商品」。最低只要五十美元,你就可以進場押注。另一檔由Veriana公司推出的「趨勢交易」期貨,預計也將在今年上路。 這種期貨的玩法不難懂。比方說,假設即將上演的《鐵面人二》票房目標是一億元,而你用一百元買進,那麼,到時候的實際票房收入是兩億,你就可賺進一百元;相反的,假如票房奇慘,只有五千萬元,那麼你將會賠掉五十元。以此類推。而按照目前兩家業者的規劃,你能押注的還不只是票房。包括製作風險(最後是否真的能成功拍完)、預算風險(實際上是否會超出預算)、檔期風險(能否如期上檔)等,你都可以賭賭看。 業者很得意,都說電影期貨是種很棒的發明。一來,以後所有投資電影的人,都能夠有避險的工具,不至於因為誤判而血本無歸。誰都知道,電影的投資風險越來越高,難以掌握的消費者口味,無法估計的盜版與下載,都可能讓一部花好幾千萬美元拍出來的片子,上映沒幾天就草草下片。假如可以透過這種期貨來降低可能的損失,當然再好不過。 二來,也是更重要的,比起石油、大麥、柳橙等期貨,電影在一般投資者眼中,有趣且容易理解。大麥收成好不好,多數人不懂,但一部電影好不好看,多數人都願意猜,也會更勇於下注,電影期貨的交易量,自然不在話下。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這兩家業者從去年底開始舉行說明會以來,電影期貨就引起好萊塢熱烈討論,電影公司財務長們,都在研究各種對自己有利玩法;知道這消息的電影迷,也在好奇著如何把興趣變現金,在電影期貨賺一票。 且慢這麼想。因就像近年來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推出時候,大家都只看到好處與機會,對風險與問題視若無睹。電影期貨聽起來很好玩,實際上的問題,卻遠超出散戶的想像。 首先,對一般散戶來說,要事先判斷票房好不好,當然沒那麼容易。從《海角七號》到《艋舺》,誰能預見票房?周董的《刺陵》,全至賢的《血戰》,誰又料到票房不如預期呢?平常猜著好玩可以,但要拿血汗錢去賭,就不是件可以鼓勵的事了。 其次,電影業畢竟與農業不同。農產品的價格受天候影響,而沒有人能操縱天候。從預算到檔期,電影業處處都有人為操作的空間。即便是票房,要硬炒高也許不容易,但要讓票房差,卻不是太難的事。尤其,這年頭要搞假消息也很容易,比方說,有意在電影期貨上撈一票的業者,可以透過大量的宣傳與報導,營造大熱門片的假象,誘騙不知情的散戶上鉤。一般散戶,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掉進業者的圈套之中? 更重要的是,這種電影衍生性金融工具假如被不當操作,最後真能幫助電影業,而是回過頭來害了電影,就很難說了。就像剛剛害慘全世界的所謂「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s,簡稱CDS),照理說,這種工具很好,能讓「違約」的風險,「交換」給願意承擔的人──例如,承擔房貸的銀行,能把風險轉移出去;買了希臘公債的人,也能用這種方式,降低自己的可能損失。 |
![]() |
送花文章: 41052,
![]() |
![]() |
#16054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聯合國報告:2009年,史上第五熱
聯合國氣象組織公佈了一份報告,指去年2009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史上第五熱的一年;而位在印度和孟加拉邊境一座面積和釣魚台差不多的小島,也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沈沒,過去印孟兩國為這座小島曾展開長達30年的爭奪戰,如今卻是雙雙敗給了大自然的氣候變遷。 地球越來越熱,這不只災難電影的想像,根據聯合國23日在世界氣象日所發表的報告,去年2009年是人類自1850年開始記錄氣溫以來,第五暖的一年;而最近10年的高溫,更創下新的歷史記錄。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賈侯表示,「2000到2009這10年,是史上最高溫。」 隨著地球暖化,美麗的珊瑚白化已經不是新聞,24日澳洲科學家更提出警告,世界最南端的珊瑚礁、被列入世界遺產的豪勳爵島,因為海水溫度上升2度,已經開始出現褪色的跡象。 地球暖化影響的不只是生態,位在印度和孟加拉國境之間的新摩爾島,最近因為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已經完全被淹沒;過去30年來,印度和孟加拉兩國為了新摩爾島大打爭奪戰,印度甚至一度派兵在島上插旗,無論是面積大小還是處境,都有如翻版的釣魚台。 事實上,最近10年來,孟加拉灣海平面每年上升3-5毫米,新摩爾島所處的桑德班斯三角洲,25年來已經有4個島消失,另外還有10個島可能有被淹沒的危機,而如今新摩爾島在人間蒸發,印度和孟加拉過去30年來的紛爭瞬間徒勞無功,雙雙敗給了大自然的氣候變遷,老天爺開了人類一個大玩笑。 |
![]() |
送花文章: 41052,
![]() |
![]() |
#16055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數位相機空拍 效果媲美NASA太空照
一名英國男子發揮巧思,把一台數位相機綁在氦氣氣球,並讓氣球空飄到天空中,只花台幣兩萬三千多元,就拍到了太空梭才能拍到的地球高空照片。 太空迷羅伯特.哈里遜先在網路上物色高空氣象探測氣球,買下後,把一台佳能數位相機固定在一個保麗龍盒子裡,再包裹上層層隔絕材料,讓相機在攝氏零下六十度還能運作。二○○八年十月哈里遜在自家後花園把氣球發射升空,並為它取名為「伊卡魯斯(希臘神話中的鳥人)一號」。 哈里遜使用類似車用衛星導航系統的GPS追蹤技術,來追蹤其進度,同時在該裝置上搭載一台無線電發射器,以便在相機空降返回地球時尋獲其位置。 氣球相機最高飛到海拔二十二英里(相當三十五.四公里),然後因為氣壓的關係而爆破,當相機盒子往下墜時,一個迷你降落傘自動開啟。最後哈里遜在五十英里(相當八十公里)外的地方尋獲它。 從二○○八年迄今,哈里遜總共發射十二具氣球相機,這個奇妙發明拍到的地球照片,壯觀到連美國航太總署(NASA)都主動請教哈里遜是如何辦到的。 來自西約克郡海柏頓、已為人父的哈里遜說:「我的親友一開始以為我有點瘋狂,但他們對於拍到的成果印象深刻。照片自己會說話。大家認為這是耗資數百萬英鎊的傑作,但其實不是。」 |
![]() |
送花文章: 41052,
![]() |
![]() |
#16061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
![]() |
送花文章: 78006,
![]() |
有 8 位會員向 uplander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星座 - 十二星座說話優勢 | crd1871 | 星座命理討論區 | 7 | 2008-07-03 02:23 AM |
資訊 - 居住、照顧與訓練 | crd1871 | 精華文章收藏區 | 3 | 2007-08-23 03:09 PM |
資訊 - 鳥類急救須知 | crd1871 | 精華文章收藏區 | 0 | 2007-07-18 11:12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