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2014-05-09, 11:03 PM | #2 (permalink) |
論壇主管
|
電腦效能體驗指數是以最低子分數來決定,
五項體驗分數當中,只有硬碟是 5.9 分, 您可能用的是 S-ATA II 的硬碟, 如果主機板支援,用內接式 S-ATA III 或是 SSD 固態硬碟 可能會加到 6.2 分以上, ※(上述硬碟不包含綠標環保硬碟) 但是您其他的硬體組態都有 7.3 分以上, 總體來說,已經是上選了, 就是換新的硬碟,您也感覺不太出來您所謂的快或是不快,拖累或是沒有拖累, 因為目前 HD 的寫入跟寫出速度就是 200MB ~ 600MB /Sec. 除非是複製超過 4GB 以上容量的單一檔案,(可是對方或是您的另外一顆硬碟也要相同規格), 否則,恭喜您,就目前來說,您的硬體張力很強 。 |
__________________ 不飛的不飛 ... 因為曾經端座在雲霄之上 ... 所以不飛 , 因為期待您能與不飛抬頭共列翱翔天昊 ... 所以更是不飛 ! 不飛不想飛 ... 畢竟殘破雙翼在苔階沾濕 ... 所以低頭 , 只好安靜地蹲在這練習 ... 學習要如何才能飛的更高更遠 ! 不飛不曾飛 ... 終於知道青澀期代表蒼狗 ... 所以情殤 , 一甲子的意境等於六十年的期盼的凝固 ... 所以就此棲巢 ! |
|
送花文章: 959,
|
2014-05-09, 11:47 PM | #3 (permalink) |
管理員
|
基本上,如不飛老爺說的 ...
除非真的很要求 ... 那個亂七八糟的效能 ... 硬碟分數 5.9 算是不錯了 ... 迪西一開始用 SATA-2 120GB ... 這是第一代的 SATA-2 的硬碟最大值 65MB/s、最小值45 MB/s、平均在 50 MB/s Win7 的硬碟分數約在 3.8~4 很爛的分數 ... 加上這個 120GB 硬碟也是有使用過很長一段時間 用在新很多的現在買的電腦上面 ... 當時很新跟現在比算老了 ... 裝 Win7 開個機也要等個 3~5 分鐘 ... 即使記憶體很大有 16GB 後來改成 32GB 也是一樣 ... 換成 SSD 之後該機約 1分鐘以內,大約 40秒 ... 當時剛換裝完 Win7 的硬碟分數 7.9 分 ... 若是目前新版本的 WD 黑標系列硬碟 ... 迪西推測應該會是 5.8~6.3 之間的分數 ------------------------------------------------------------- 說不會 ... 也不會 ... 說會 ... 也是會 ... 簡單的說硬碟也是有效能的 ... 效能不足自然就會拖到系統的執行速度 ... 至於怎樣才算是拖到呢? 也要看是哪方面的使用 ... 一般使用 ... 還是龜毛的重度效能追逐者 ... 正確說來硬碟的效能有分為幾個項目: 1.連續存取。指的是檔案連續讀取、寫入的速度。這是項目為基本,主要影響檔案的複製、貼上 跟程式執行時,讀取單一大檔的時間。單位:MB/sec 直越大越好。 2.隨機存取。這部份通常指的是硬碟找到檔案並執行的效能。單位:MB/sec 直越大越好。 3.檔案搜尋時間或是磁區搜尋時間。這是指硬碟接受到找尋檔案的微指令後,找尋硬碟上面的 檔案或是指定磁區需要多少時間。單位: ms (毫秒) 直越小越好。 4.多工檔案開啟數目。這個是指硬碟在作業系統的多工作業下,單位時間內可以開啟的當按數量, 通常是,越多越好。這個測試指標現在已經沒有硬碟效能測試軟體在用了。 5.4KB連續存取、4K隨機存取。因應 NT 系統的 4KB 記憶體框架,而有的一種 4KB磁區叢集存取方式, 單位:MB/sec 直越大越好。 6.IOPS。這是因應 SSD 所產生的新的項目,指的是儲存裝置的 IO 操作的效能,該指標是數值越大越好。 以標準硬碟的測試曲線圖來說,比較類似下坡曲線的形狀 ... 越靠近碟片的軸心的磁區,也就較為末段的軌軌道 ... 效能越低。如圖 HDD 傳統硬碟的效能曲線圖,IDE 133/SATA-1 效能約 50~80MB/s、SATA 2 效能約 50~100 MB/s、SATA 3 效能約 80~150 MB/s 如果是要像是那種極高、超高效能應用的,以曲線圖來說表叫接近水平狀態 (另稱為心電圖、死人心電圖) ... 的 ... 若撇開傳輸速度不談,以講求全數磁區的穩定傳輸的話,只有記憶卡、SSD、RamDisk 或是 160GB~1TB USB2.0 的隨身硬碟 等等裝置,才會符合接近水平狀態。 SSD 固態硬碟的效能曲線圖,效能約 200~2000MB/s (這張圖是這兩天測試的,以前剛買時測試的速度更高 350~450MB/s) RamDisk 記憶體磁碟的效能曲線圖,效能約 500~10000MB/s USB2.0 500GB 隨身硬碟的效能曲線圖,但是上限效能約 20~35MB/s 通常以現在買的到的標準硬碟來說 ... 基本連續傳輸效能約在 80~150MB/s 如果說要有更高效能,如 150MB/s 以上者 ... 則必須改用 SSD 此外 HDD 傳統硬碟,受到先天的機械結構的限制,4KB 存取也好、隨機存取、IOPS 等方面普遍不是很理想(差或很差) ... 若要整體稍微在好些就要考慮 WD 藍標或黑標 (WD 黑標榜效能)系列了。 SSD 效能超高(可以當作效能超高的記憶卡裝置)。本身因為是 IC 構造,當然各方面的效能 自然是HDD 傳統硬碟,無法比擬的 ...(尤其是 4KB 存取也好、隨機存取、IOPS),但市售 的 SSD 也有些缺點就是總體的讀寫次數的壽命方面,還是不敵 HDD 傳統硬碟。 此外 SSD 使用的 Tirm 的技術也只有 NT 6.x 含以上的系統才有支援。XP 則不適用。 因此 SSD 使用上大多都是以當作系統開機碟使用,在搭上一個傳統硬碟當作輔助儲存。 如果說嫌 SSD 貴、空間不夠用、壽命又短的話 ... 找一個高效能的傳統硬碟來用。 HDD 傳統硬碟 優點:便宜、性價比高、每單位容量價格低廉、正常使用下壽命穩定。 缺點:某些操作效能亦受到先天的機械結構限制。容易受到振動影響導致壞軌,因而加速縮短壽命。 附註:若要為持一定的效能,需要作定期的「磁碟重組」。 SSD 固態硬碟 優點:效能優異、安靜、抗振動、號稱比 HDD 省電 (實際上不一定)。 缺點:對比 HDD 貴、每單位容量價格高、寫入次數的壽命遠不如硬碟。使用的 TRIM 技術延長壽命與效能, Windows 最少需要使用 Vista 系統以上,XP 系統不支援 SSD TRIM 技術。 附註:由於 SSD 有寫入次數的壽命遠不如硬碟的問題,SSD 不能夠也不需要磁碟重組,由於存取效能優異, 就磁碟快取、NTFS 檔案索引(NTFS 檔案索引牽扯到也寫入的狀態,使用 SSD 建議關閉)的設定方面是不必要的。 RamDisk 記憶體磁碟 優點:效能超級優異,可以算是變態等級、安靜、抗振動、號稱比 HDD 省電 (實際上不一定)、讀寫次數的壽命理論上遠大於 HDD。 缺點:對比 HDD/SSD 昂貴,性能比高出非常多、每單位容量價格昂貴,受限於硬體技術容量通常不大,構造上因此有分為硬體版 與軟體模擬兩種(只有少數廠商開發)、軟體版怕停電(停電資料就會消失)、硬體版有使用電池記憶或是進階使用 SSD/記憶卡備份功能。 附註:由於記憶體磁碟容量很少但效能超級高,在使用上在多半為系統輔助性質,如用來設定虛擬記憶體檔案、系統 temp 區域 或者是某些繪圖設計軟體的工作區。 SSD/HDD 混合硬碟或混合式固態硬碟 優點:價格介於 SSD/HDD 之間,具有容量上的優勢、效能表現接近於標準 SSD。 缺點:因為混合設計,SSD 段往往作為 HDD 段的快取裝置,一但 SSD 段發生故障,整個 混合碟將因此故障報廢。此外因有 HDD 的機械構造,因此仍有 HDD 怕振動跟壞軌的問題。 附註:沒用過不清楚。 -------------------------------------------------------------------------- 以迪西的用法就是 SSD 當開機碟, 在搭上一個 WD 黑標系列的傳統硬碟當作輔助儲存。 當開機的碟 SSD 僅安裝作頁系統。WD 黑標系列的傳統硬碟,就負責所有的輔助儲存動 作,包含虛擬記憶體檔案、作業系統休眠檔案、檔案暫存區 temp、一般安裝程式時指定 安裝位置、我的文件、備份檔、瀏覽器的快取等等,皆由傳統硬碟負責。主要是必免 SSD 的壽命提早到結束。 此帖於 2014-06-26 05:32 PM 被 getter 編輯. 原因: 修正部份打錯的地方 |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專業主討論區」中的問題解決後,要記得按一下 按鈕喔, 這是一種禮貌動作。 一樣是在「專業主討論區」中發問,不管問題解決與否,都要回應別人的回答文喔。 不然搞 [斷頭文],只看不回應,下次被別人列入黑名單就不要怪人喔。 天線寶寶說再見啦~ ... 天線寶寶說再見啦~ 迪西:「再見~ 再見~」 『 Otaku Culture Party 』 關心您 ... |
|
送花文章: 37855,
|
2014-05-10, 05:33 PM | #4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引用:
|
|
送花文章: 12,
|
向 emperor_0506 送花的會員:
|
我愛一隻毛 (2014-05-20)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
2014-05-10, 06:33 PM | #5 (permalink) |
管理員
|
會 ... 硬碟轉速一定有影響到相關的效能 ... 如傳輸的速度、資料收尋時間 ...
主要原因是「角速度」,硬碟轉速會影響到「角速度」... 因為這太複雜了就不提了 ... 硬碟的轉速的單位為 RPM 既每分鐘轉幾圈的意思 ... 在硬碟的效能測試的諸多軟體中 ... 並無該項目 ... 原因如下 硬碟轉速,現在的硬碟市場多以固定成型,也就是哪個層級的市場應用大致決定硬碟的轉速 ... 硬碟轉速 ... 硬碟效能測試軟體 ... 可能也測試不出來 ... 以往早期的硬碟在 486 時代大多為 3200 或 4800 RPM ... 會以硬碟轉速為賣店的大約是在 486 末期到 Pentium 2 這段時間 ... 印像中是 2000 年以前,自 2000 年之後,電腦賣場,就沒有強調硬碟轉速作為販賣的訴求了 ... 因為大致上硬碟轉速了已經固定下來了 ... 桌上型電腦的硬碟,轉速已經固定為 7200 RPM 現在的也是 7200 RPM (普遍以 7200RPM 為主流) 筆記型電腦的硬碟 ... 也是在當時固定成為 5400 RPM ... 部份標榜抗震型的 5.25 吋的大腳硬碟,則以 5400 RPM 為主,不過這類硬碟畢竟為少數 很早以前已經絕跡了 ... 也就是說 ... 現在買的到的桌上型電腦的 IDE、SATA 硬碟幾乎是 7200 RPM 所以就沒有人討論這塊了 ... 那有 萬轉的嗎? 有!! 不過是給 SCSI 介面的市場使用 ... 或者是某些高階 SATA 的特殊硬碟 SCSI 介面的硬碟早期發展時,轉速好像是從 7200 RPM 開始 ... 後來就到了 10000 或 12000 RPM 因此 SCSI 硬碟的效能比起 IDE、SATA 硬碟 自然就更高了 ... 從連接介面、硬碟的本體 SCSI 的成本都是相當驚人的 ... 在以前某個時期 1 個 120GB SCSI 硬碟要 NT 1 萬多元 ... 當時 SATA 120GB 也才快 4000 ... 也就是價格整整最少貴了 3倍。還要有一塊專用的 SCSI 控制卡 ... 該 SCSI 硬碟控制卡便宜的最少也要 4000~數萬元不等,也就是一般人不可能買的價格 ... 那萬轉的硬碟迪西也沒用過,因為太貴了,有用過的朋有說好像也是因為硬碟轉速太高,容易壞掉(壞軌或其他故障) ... 也許可以問問看論壇上 ... 有沒有人用過這種萬轉硬碟 ... 說不定 ... 不飛老爺有用過 ... 此帖於 2014-05-10 10:43 PM 被 getter 編輯. 原因: 補充 |
送花文章: 37855,
|
2014-05-11, 09:12 AM | #6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引用:
努力了解中 感恩囉 |
|
送花文章: 12,
|
向 emperor_0506 送花的會員:
|
我愛一隻毛 (2014-05-20)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