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2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您真是觀察入微﹗
這又是一個值得我們檢討的地方;國人在西方人面前在講話的時候,都會一直很具有地方色彩的「間歇性友誼笑容」(在他們來講,這是很不尋常的);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簡單的說,除了私人開玩笑的時機外,在講正經話時,你就要跟他們一樣的嚴肅以對,我曾在海外側面無意的觀察到,台灣、大陸人、南韓人也都有這個毛病,而日本人就沒有﹗只要你一露出了那無意義的笑容之勢的回答,他們就會覺得很不自在,就會懷疑是不是我說錯話了?在他們來說,哪怕是私下的對談,他們都會很警惕的馬上回你一句話說︰I am serious! 在跟老外講話的時候,那種無意識的笑容要收斂起來,除非在打碰面時的打招呼和離開後的祝福時,你才可以如此做﹗否則,他們會覺得你是哪根筋有問題?他們的態度嚴肅並非對你有距離或有什麼不欣賞你的問題,還有,你同他們私交再好,他們也不會同你談自己的家務事,或收入的隱私問題,他們更不會去問別人的,這是一種禁忌﹗ 若要表現幽默感,你反而自己從頭到尾都不能笑;不管在海外的哪裡,你最好不要笑,在某些國家,他們跟你講話你還會有意無意的笑,他們會認為你很不尊重他們。 外國人到台灣就要入境隨俗,有事沒事也要跟著台灣人笑,不過,這對他們來說很不自在就是了。 總之,千萬不要表錯情,到羅馬就學羅馬人的行事規則。除了在大家私下開玩笑的輕鬆情況下,一切莫名其妙的笑會讓他們覺得很唐突、困擾;相對的,若您嚴肅以待,他們才認為你有是真正的在談問題﹗ 問的好﹗也點的對,謝謝您的提醒﹗ 此帖於 2009-04-06 03:38 PM 被 grc45 編輯.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3 (permalink) | |
列管會員
![]() ![]() |
![]() 引用:
因為我看到這主題,我就在想在碰到外國同胞談事情或討論事情的時候,我看也是很正經沒有向我國一些人嘻嘻哈哈的,可能外國朋友是該正經就正經,該開玩笑就開玩笑 |
|
![]() |
送花文章: 56979,
![]() |
![]() |
#7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給一個加拿大的聯邦政府網站(例如,申請「就業保險金」,就屬於聯邦政府的範圍,他們早已不再使用消極性的「失業保險金」名稱),有興趣者,不妨前往瀏覽、觀摩一下﹗
Service Canada People serving people http://www.servicecanada.gc.ca/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9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美國人跟熟朋友才會叫對方的"名",一般稱呼用姓氏 記得學生時代大一英文課,老師是個老美,上第二堂課就有學生直呼他的名字"Bill",他有點不高興用中文回應"我跟你很熟嗎?" 台灣的媒體尤其沒水準,怎何以在正式的新聞報導以"小布希'來稱呼美國總統?老美習慣用"Mr. President"總統先生,不然總統歐巴馬(他的全名是Barack Obama),很少人會公開喊他的名字 去年途經香港,剛好看到他們的新聞報導,主播剛開始報美國的新聞~"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後繼報導就一直用"布殊總統" 除了馬英九,他在公開場合永遠都是稱"陳總統,陳水扁總統,陳前總統",並不會叫"阿扁"或"阿扁總統",那怕陳水扁在位時媒體包括三立,民視也一樣直稱"阿扁",這是非常不得體 當然,不用像以前那樣繞口"李總統登輝先生",蔣總統經國先生" 此帖於 2009-02-13 03:59 P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10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參考之~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11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小布希在位時,布希總統就只有一個,很名顯不會指他爸爸 台灣的媒體常以小布希稱呼,拿掉總統的尊稱,我認為不妥當在這裡 陳水扁上台後還與李登輝相親相愛時期,兩人公開出席的場合,李登輝走在陳水扁之前,媒體或群眾打招呼"總統好",老李還先揮手致意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12 (permalink) | |
長老會員
![]() ![]() |
![]() 引用:
這般看來,我們的媒體就有「趨炎附勢」之嫌了;客觀中立是媒體的脊樑,立場曖昧傾斜,以後說出來的話就無法中流砥柱了,這是媒體大忌;媒體的職責是把真相不畫蛇添足的呈現給出來,最終讓大眾來做公評,我經常聽、看到台灣的媒體群,濫下論斷,這是外國先進媒體所沒有的﹗ 會濫下論斷的媒體,只發生在專制、獨裁的落後國家,未審先判、蒙蔽蒼生,一手遮天,把廣大的群眾當傻子耍。 |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13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G大移民到國外多年,用中文思維寫/講英文應該越來越少
我國從小開始學習英文,除了教學的材料不好,老師也許是本地人關係,並沒有教導用英文的思維寫作,只管寫出來文法沒錯就可以,可是老外看完還是要用猜的(老師是台灣人他當然看得懂中式英文,自然不會去糾正) 上了大學如果遇到外籍老師問題就一大堆,記得大一英語時作文美籍老師要求我們互相交換改正,文法上大家都很少出錯,內容也看到懂,最後交給老師手上,他會用中文問"你們在寫什麼?" 舉例說~ 中學時代忘記帶課本,正常會這樣說"I forgot to bring my book",基本上,完全沒有錯誤可是太中式化,如果這樣說就像英文語法"I left my book home"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14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再來談一下發音法的區分技巧,明乎此理可讓您發音正確,開口時信心十足,例舉如下︰
以母音 e 結尾的字,前一個音節的母音要發「原字母」的音,如 made, kite, side, Mike, pipe etc., 有沒有看出來?為什麼呢? 因為字後的母音 e 是不發出聲音的 silent (靜默)e ,換句話說,等於是虛字,這是英文音節增加字母拓字的無奈﹗ 所以您可回顧那個 made, 的前一音節的 a 唸的是原來 ABCDE 的 A 原音;相反的,如 mad (動怒),它就因為是 A、E、I、O、U 五母音之外的子音 D 所結尾的,所以 ,mad 中的母音 a 就要唸成似 ma 非 ma 的類似撒嬌音 mad(這很難形容),當中的 a 不能唸成原來的 ABC 之 A 音就對了﹗ 那麼,kite (風箏)原音 I/kit (短促音 I)(成套工具)和 pipe 原音 I(水管)/pip(短促音 I )(水果籽),就可以發出真正、正確的音了。 明瞭了這個技巧,那麼 rape (強姦)和 rap (饒舌樂)就再也不會因唸錯而貽笑大方了。 其餘類推;祝好運﹗ |
![]() |
送花文章: 718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