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permalink) |
管理版主
![]() ![]() |
![]() 沒人懂得該如何去教養小孩子
同樣的也沒人知道該如何當父母 同樣的方法有的成功也有的失敗 常看見的是一家幾個兄弟姐妹 個個是博士高材生...就出了一個不成器的 我個人覺得只要肯認命不怨天尤人 其實不會有太多的問題 不要拿自己的想法來強求別人 這世界就會很美好 父母哪可能對子女沒有期望呢?? 真沒有一點期望...只怕子女更怨恨父母吧!! 人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意識下 堅守自己的想法..也要顧到身邊人的想法 我認為那些有問題的人都是太自私了 只想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 其實在工作中也可以看到這類的人 他們以為這是意志堅定...很可笑 人與人之間沒有輸贏 可惜很多人永遠都不明白 此帖於 2011-08-23 07:47 AM 被 YaYa07 編輯. |
![]() |
送花文章: 39317,
![]() |
![]() |
#2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就像我們一直以來強調"愛的教育",愛到無限上綱,連訓導主任因學生屢屢遲到說他是遲到大王就被家長提告...可笑的是,訓導主任官司敗訴,遲到是事實但也不能使用令學生感到不舒服的用語 為人父母對子女有期望是人之常情,可是這個期望會否超過你的小孩能力可以承受?或是跟他的興趣差上十里八千里? 上面提到念心理學的哪位學弟,好奇把他的名字搜查一下,發現已經是名人,自己開業,在大學兼教授到處演講,一堆什麼青年才俊獎項,相信成就不下於當醫師 如果他媽媽沒有用當醫師的期望加諸他身上,以他的聰明才智,用五成功力足以考上心理學系,閒出來的時間可以多發展自己有趣興的事物,就不會長大後內心抱怨"自己的童年不快樂" 每個小孩都有不同的性格,父母何嘗不是,當然不可能有一套標準守則應用到不同人身上 早前看到有位對岸來的京城名中醫師演講,他被譽為治癌專家,他開玩笑說其實他完全不會治療癌症,是他研究多派中醫學理論,最後回歸道家醫學,崇尚平衡中和的道理 他的方法是管你什麼肺癌,肝癌..反正就是看病者身體哪方面不平衡,陽氣不足?氣虛?炎燥?..只要把身體弄到回復平衡的最佳狀態,癌細胞沒有生存的環境,自然慢慢消失,多年來臨得到相當不錯的效果,其實理論簡理到就像把家居環境弄乾淨細菌就沒有生存的空間 因此,他認為不可能發明一種藥能人人適用,因為每個病患來找他同樣是肺癌身體不平衡的狀態都不會一樣,要因人而異對症下藥 而西醫的治療方法是針對癌細胞把他消滅,可是沒找出源頭根本的問題,往往好了後又復發,病患本身身體已夠虛弱,經開刀,化療...癌細胞還沒治好前,身體已弱到只剩半條命.. 此帖於 2011-08-23 12:27 P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3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嗯
![]() ![]() 我們鄰居教小孩都很乖又懂事他的辦法很簡單 ![]() 就是十歲以前不乖就用武力恐嚇 ![]() ![]() 十歲以後改用和小孩交朋友方式 ![]() ![]() 有一次在外面吃飯十二歲的大兒子不乖 ![]() 老爸勾肩搭背靠近說喂老兄拜託給點面子好不好 ![]() 八歲小兒子過了一會也開始吵鬧 ![]() 老爸馬上舉起筷子做勢要打打 ![]() 小兒子哭了說哥哥剛才都不用打打 ![]() 媽媽在旁邊說哥哥吃的比爸爸壯爸爸不敢打打 ![]() 大家都笑了 ![]() 現在他們家三個小孩都又高又胖而且很有禮貌 ![]() 我在想如果我在他們家當小孩我也一定可以長到185那摸高 |
![]() |
送花文章: 4638,
![]() |
![]() |
#5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 欣見大家的熱烈討論,好樣的﹗
荀子,請參考 http://w2.nioerar.edu.tw/basis1/693/a5.htm 主張「性惡說」的荀子,他的傳人荀先生,我在1987~1988年在阿根廷的首都,由台灣旅行社少東的母親間接介紹認識了荀夫人(他們也在後來移民到加拿大的多倫多),有天因事到其府拜訪她。見到在大陸文革期間難得學到水利工程的荀夫人,她把我介紹給她先生時,由她口中得知其老公就是荀子的後代子孫,所以就充滿興趣的想與他談談荀子的「性惡說」。可是很令人失望的是,荀先生年約四十多左右,他正雙手伏在圓桌子上,手不拿碗的光顧自己的在吃麵條(垂頭至碗的以口就麵)。對於我們有受到國民生活需知教育洗禮的人,那幅頹廢相真是很令人驚訝的警惕到,到底是政治、教育、家教,還是文革把他扭曲成這德性。當他的夫人在介紹我的同時,我正準備與其握手,可是他連頭也不抬、聲也不吭的好像客人是隱形似的,那時的我領教了大陸的嚴重人性教育的失衡。在後來的研究當中,他們也有在提倡所謂的「五講四美」的..... 文革後的一些失去教育的人,我在南美曾目睹他們的凶殘與毒辣。他們在當地是無身分的人,由於身無一技之長,所以只能靠當保鏢(非法的)與打手混生活,並等特赦以取得移民身分。至於多麼狠的細節,我不想在此談,具體真是令人大開眼界,他們對於生命的尊重等於零。我很懷疑他們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受到傳統中國文化的薰陶?真是無言﹗還有,我們台灣家庭的老公,由於會賺錢,結果陸女利用機會接近他,而該陸女為了奪人老公,竟以大型的沈重訂書機,把該先生的老婆從頭部狠狠的打死。這是當時轟動僑界,當地媒體大肆報導的新聞。「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連事後的惡果都可以不考慮的凶殘手段,害人害己,天良何在?同這些人在一起,生命堪危。 我孩子的同學,他父親在多倫多就是心理醫師,時薪是100加幣(3000台幣),工作性質就只光聽病患陳述他們自己的種種問題。我在學校的家長會中認識他,並在當時到他的郊區200萬加幣豪華別墅 B.B.Q. 過,生活滿足快意,但是事隔不到三年,他自己在家中自殺了。在他自殺之前的幾個月前,他還打電話到我家,查詢他的孩子是否在我家與我兒子有無玩得很開心?(在海外的白人,很在意孩子的童年時光,總會很關心寶貝孩子的成長生活,絕不讓他們虛度),當時在電話中得知彼此都讀同醫學院的時候,更是談得投機。天曉得他會選擇這種方式來結束自己,事後一段時間,我曾問其夫人是何原因導致如此悲劇的?她說她也不知道,一直以來他都很穩定,工作之餘就去打高爾夫球,定時參加天主教聚會.....他的孩子還經常來找我兒子一起出去玩,我們夫婦倆都把他當作是自己的兒子般的看待。經常與他聊天、開玩笑,他喜歡打拳擊,所以都會互相交換武術心得,看來滿英俊的他,竟然連女朋友都還未交一個,不過,人倒還蠻樂觀開朗的。千祈他要好好的、開心的過日子。我們家經常包粽子,總會讓兒子邀他來家吃,順便練練中國武術。 這半年來,我曾到此地的監獄去演講,唉,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裡面各種罪犯都有。不過,我發現到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總根源,找出原因的方式是,我並不在公開的場合與他們交談。相反的,我是利用隔離(具隱私性)的方式,以尊重與鼓勵的手法來與他們交心,結果,所有的犯罪都直接點出與家庭的溫暖缺失問題有關。在海外是不能對下一代有體罰行為的,但是這也是孩子們有侍無恐的地方;法律只是最後的無奈執行手段,一切還要是以珍視與關愛為主。至於具體做法應該不難,最主要是抽出時間與孩子們交朋友(要與孩子能真正的溝通談心),不要讓代溝有空間可形成。與孩子們能同聲同氣,不要讓他們覺得你只顧工作,孩子們最在意自己父母的愛(不是溺愛﹗),他們若知道父母的經濟能力有限,也能夠充分體諒到長輩的無奈。經常關心與開導,形成有效而堅強的「友」誼,這才是避邪趨吉的不二法門。 出門晨跑去,再會~ PS: 1) 在監獄中的講演中,於寒暄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能夠犯罪的人都不是簡單的人,只是不巧在錯誤的時空裡,走偏了方向,錯用了天賦聰明。迷了途的羔羊,就要找回正確的道路;失去航向的船,永遠到達不了目標﹗沒有人天生想做負面人物的,其中一定有個別而難以啟齒的原因。只要因素不除,錯誤就永遠如影隨形,每個人都來自家庭,家庭是個溫暖的庇護所,所有的問題的根源也是來自家庭。一個向心力大過離心力的家庭,絕不會導致自己誤入歧途......全心全力的愛家、惜家,就可避免許多可預期與不可預期的後果.....把這價值觀永遠的傳遞下去,利己利人.....保證沒有人會來這裡,絕對不會﹗掌聲雷動中,我看到不少人含淚凝視或哭泣的鼓掌(哭泣在監獄中是最不得體的,因為人家會以為你是個懦弱的小咖,人人在獄中已都很憂鬱不爽時,一旦哭泣掉淚,準會引起大家的群毆﹗),但是我在看到了他們的反應淚光後,向他們說,從你們閃爍的淚光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會感動的人代表心中仍舊有愛,這就是我們大家維持一切的根本。以愛取代恨,連作夢也會露出蒙納麗莎的溫馨微笑.....又是連續不斷的掌聲..... 2) 上述的荀太太,後來在一位新加坡家庭醫師處上班,她專職電子針灸,唯一的遺憾是,老公經常家暴打她,原因是吃醋,結果先分居後離婚了﹗(男的真爭氣,都靠女人在養家﹗) 3) 個人在小一時被父親用粗電線纏綁著雙腕,懸吊在離地50公分的日式房子橫樑上,以相同的前述規格的粗電線抽打近一個小時,在旁的母親目睹我的手掌都呈黑紫狀,所以也冒著被粗電線抽到的痛苦,痛哭的前來抱扶著我,好讓我的手腕可以稍微的過血循環.....當時的我,因為是排行老大,家事做盡,很聽話,能裡能外,結果就因為父親警察褲子口袋中的兩毛錢丟了,結果就認為是我偷的﹗可能是警察的原因,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學壞,或者是逃難離開大陸無法回老家,又因無法與大陸的親人連絡,因而心理壓力很大,或又因當年的時局等等因素才致此的(這些是後來我懂事後,替他想像的,可憐自己的父母都無法見面,真是時代悲劇﹗)。後來在我剛滿十八歲時,才聽妹妹說是我的大弟弟(差我三歲)拿去的,冤情得雪,但是遺憾已鑄。當年血氣方剛的我,在經由自己親自與大弟確認後,我立馬飛踢一腳,結果弟弟的頭部後面猛撞到警察配給的美式軍用上下舖的木柱上,他直接昏死了,我還以為他是裝的,後來發現不對了,他的整個頭顱部份全部充血成會移動的頭皮,臉部腫漲,所有的血水充斥在整個面龐下,所有的頭皮下全部漲成了一寸厚體積的超大臉龐,感謝老天,事後證明無腦震盪,否則,真是對不起他﹗我把這件事當作教訓,時時警惕自己不能再犯﹗我體諒了老爸的苦處,想當年的環境犯下重罪都是槍斃的;再者,我也應該早點成熟到能跳脫當時襲弟的那一腳,猛踢弟弟胸膛一腳,差點讓他喪命﹗弟弟在成年後雖然不提往事,但我們的關係仍然非常的好,從此也都不會貪小便宜,至於老爸,我也從不恨他、怨他.....大家反而更加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老媽看得也很開心﹗每次想到當年的手先由麻木到最後喪失觸覺如石器時,就會直接想到當時所下的重腳,至今仍會心生懊悔。如果當時我的智慧能正確的引導我,那該有多好﹗這也是我在多倫多監獄所談到的,當然獄中的人物是不會輕易的相信這些故事的,我對他們說,希望你們能早點出獄,在從事正職後的業餘時間,我們再來印證拳腳功夫,在此地比試是禁忌的,我能在這裡面來與大家見面,自然不會開空頭支票的。現在你們都是我的朋友,將來我想升級成好朋友或生死至交,所以希望大家從善如流,從哪邊跌倒,就從哪邊站起來。外面美麗的人生正在等待著另一個新生的您,加油呀﹗又是掌聲響徹雲霄........ 此帖於 2011-09-24 06:28 AM 被 grc45 編輯. 原因: 急趕著出門,字打得亂七八糟的,間中或許邏輯性欠佳;在此向大家誠摯的道歉﹗ |
![]() |
送花文章: 71895,
![]() |
![]() |
#6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g兄說得沒錯,從美國人的電影處處可見白人的文化是很重視小孩的童年
有部電影The Deep End of The Ocean,失蹤時刻,由 Michelle Pfeiffer 主演我們第四台三不五時會重播 主角一次參加同學會,二兒子走丟了一直失蹤,到十幾歲才找回來 小孩的養父把他成長的照片病歷成績等送回給他生父母 主角夫妻二人一直翻閱兒子的資料看到兒子的成長過去,兩夫妻感到很愧疚說'錯過了兒子童年成長...",由於回到生父母家適應不良幾次要蹺家回養父家,有一幕戲是養父含淚說小孩從童年成長一直都是個樂觀開朗的孩子,從沒看過他像現在如此不快樂....主角聽到這句話後含淚把小孩送回養父家,最後結局是養父跟小孩懇談後,再次嘗試回到生父母家 另一部電影就更老的科幻片Cocoon: The Return天繭回歸,這部是續集,第一集描述一群老人偶然發現水池內有東西進去泡過後一身病痛都好了,還會回復像青少年的體力,原來是外星人留下的天繭,第一集結局是老人們跟外星人回去他們的星球,可以得到永生.. 第二集回歸地球探視親友,其中一對老人,看到孫子已是青少年,同樣看到孫子過去成長的相片,最後他們選擇不再跟大隊回去外星人的星球,理由是已經錯過了孩子童年成長的歲月,之後餘生不想再錯過跟孫子相處看著他成年 此帖於 2011-08-23 09:50 PM 被 barrielee 編輯.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7 (permalink) |
註冊會員
![]() |
![]() 感謝g兄用心發表值得省思的真實故事
我還是好奇你哪位心理醫師朋友沒有留下遺書?為何自殺還是個謎? 他的兒子會不會有影響? 幾年前discovery有個節目"鬼影森森",據說是真人真事改篇,由主角以及相關當事人穿插其間的訪談,再找演員來演整個故事,discovery應該不會作假 其中有一集是中年男士訴說小時候家中鬧鬼,讓他有個心結一直糾纏著他,全家都看到,只有他父親一人沒看過,每次在父親面前提到家中鬧鬼一事都被斥責,主角的大姐是第一個受不了離家出走,但仍然跟家人保持聯絡,直至有天他爸爸晚上出門散步,從此失蹤沒有再回家,留下母親與他幾個小孩面對鬼屋的事.. 到他長大後都不能理解為何爸爸會跑掉?此事從童年一直困擾到他長大,因為是好幾年前看的,印象是沒有找到爸爸是死是活,也沒法問到爸爸當年為何一句話都不說就人間蒸發 |
![]() |
送花文章: 204,
![]() |
![]() |
#8 (permalink) | |
註冊會員
![]() |
![]() 引用:
![]() 話說回來 哪怕做了父母才學習當父母,"用心"的父母相信很快就能找出孩子能接受的溝通方法 |
|
![]() |
送花文章: 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