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
#1 |
列管會員
![]() ![]() |
![]() 鄰有喪,舂不相 ; 里有殯,不巷歌
請問這句話是如何解釋? 有請賢達能夠解惑,非常感謝!!~~ |
![]() |
送花文章: 33547,
![]() |
![]() |
#8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剛剛到有學問的google大神那裡 博杯…
大神說: 《禮記•檀弓上》:“鄰有喪,舂不相。裡有殯,不巷歌。適墓不歌。哭日不歌。” 說鄰居家有喪事的時候,你在這邊舂米就不要發出太大的響聲,不要吆喝。 鄰里在出殯,你別在巷子裡唱歌。到了墳墓前不要唱歌,在祭祀、哀悼的日子裡不要有歡歌。 《禮記》不僅尊重活人,還尊重死人。要緊的是尊重自己的內心, 維護已經內化成為個人準則的一部分的尊嚴。 論語也有類似的記載: 《論語•述而第七》曰:“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說孔子在喪人身邊用餐,從來不曾吃飽。孔子在這一天憑弔而哭,就不再唱歌。 看來孔子平日總是唱歌的,看到喪事就不唱了。參加人家的喪事,孔子 的心情肅穆,吃不飽,唱不出。 |
![]() |
送花文章: 131246,
![]() |
![]() |
#10 (permalink) |
論壇主管
![]() ![]() |
![]() 鄰有喪,舂不相 ;
鄰,比鄰而居,或說鄰居,就是自家鄰近的幾戶, 舂不相, 舂米,而不歌頌或是跳舞, 昔日,收成之後的最後一道手續是舂米, 能夠順利收成必定要老天保佑風調雨順跟無戰事,所以當然是一件大喜事,值得大家慶賀, 所以一定要大事歌頌,歌頌的時候必定有歌有舞有典有禮有形式, 舂不相的相,就是現在所說的形式, 有點類似我們說的慶豐收, 自古至今,所有的慶豐收都是載歌載舞大肆慶祝好幾天, 當你的鄰居有喪事的時候, 大家都要遵循禮節,把慶豐收的歌舞形式收斂,不要擴大舉辦,而在心中讚賀而不宣染於外表, 里有殯,不巷歌。 里,唐朝,千戶成里。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
![]() |
送花文章: 9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