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史萊姆論壇 (http://forum.slime.com.tw/)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http://forum.slime.com.tw/f23.html)
-   -   「校長室公佈欄」-「您有「靜心」的「經驗」嗎?」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233203.html)

dennis7213 2008-07-27 11:30 AM

引用:

作者: oya1340 (文章 1995099)
誰曉得你想什麼阿:on_88:

我只有說量血壓說:on_88::on_88::on_88::on_88:

oya1340 2008-07-27 12:20 PM

校長~~~該量體溫.血壓啦...快回來唷:on_81:

dennis7213 2008-07-27 12:27 PM

引用:

作者: oya1340 (文章 1995143)
校長~~~該量體溫.血壓啦...快回來唷:on_81:

校長
肛溫的時間到囉:on_83::on_83::on_83::on_70:

oya1340 2008-07-27 12:31 PM

引用:

作者: dennis7213 (文章 1995155)
校長
肛溫的時間到囉:on_83::on_83::on_83::on_70:

現在都量耳溫誰量肛溫阿...你要量唷我幫你找看看小兒科有沒有啦:on_32::on_32::on_32:

dennis7213 2008-07-27 12:32 PM

引用:

作者: oya1340 (文章 1995164)
現在都量耳溫誰量肛溫阿...你要量唷我幫你找看看小兒科有沒有啦:on_32::on_32::on_32:

也好ㄚ
聽說小兒科的護士比較可愛說:on_88::on_88::on_88::on_88:

oya1340 2008-07-27 12:33 PM

引用:

作者: dennis7213 (文章 1995166)
也好ㄚ
聽說小兒科的護士比較可愛說:on_88::on_88::on_88::on_88:

也比較有愛心...那你去吧:on_32::on_32:

dennis7213 2008-07-27 12:35 PM

引用:

作者: oya1340 (文章 1995168)
也比較有愛心...那你去吧:on_32::on_32:

我想ㄚ
這邊沒有阿:on_03::on_03::on_03::on_03:

oya1340 2008-07-27 12:37 PM

引用:

作者: dennis7213 (文章 1995172)
我想ㄚ
這邊沒有阿:on_03::on_03::on_03::on_03:

那跳槽來高雄吧:on_32::on_32:

dennis7213 2008-07-27 12:38 PM

引用:

作者: oya1340 (文章 1995175)
那跳槽來高雄吧:on_32::on_32:

牽一條線來這阿:on_75::on_75::on_75::on_75:

dddd 2008-07-28 02:08 AM

引用:

作者: NKNK (文章 1993749)
來者何人:on_47:請報上師承:on_65::on_65::on_65:您我方有珍貴心得交流:on_53::on_53::on_53:

很怕您說是奧修式靜心:on_14::on_14::on_14:
:on_52::on_52::on_52::on_52::on_52:

真是失禮了,這樓的主題是;

「您有「靜心」的「經驗」嗎?」

如果高級督學喜歡討論師承的成就,:on_52::on_52::on_52::on_52:

可以... 另屁戰場... 自有意者奉陪囉~~~ :on_14::on_14::on_14::on_14:

dddd 2008-07-28 02:34 AM

引用:

作者: rezard (文章 1993751)
小弟認為的「觀」,是一種體會、一種領悟、一種明白。有看得到的「觀」,看到後就明白;有看不到的「觀」,看了許久卻不見得明白,直到某次機緣,或然率產生命中,就突然明白。

小弟認為的「自在」,是一種緊緻後的鬆弛、綑綁後的掙脫、不自在感的消除,沒有不自在,很難體會自在的存在。故若一開始就自在了,自在就會像是不存在一樣...

觀自在,就是一種體會與領悟不自在的過程,明白後,若也願意放手,就可以感受到自在。

請教您,在您醬子的一個「觀自在」的過程中,您是否經歷了某些內在歷程,讓您直觀認知為那樣的內在歷程就是一種「靜心的經驗」?

如果有,可以請您加以描述嗎?:on_28::on_28::on_28::on_28:


引用:

作者: rezard (文章 1993751)
大概是吧,只是要哪些因子彙集在一起,小弟才會放聲大哭呢?親人的逝去,會哭;自由的逝去,會哭;感情的逝去,會哭;信心的逝去,會哭...背後的因子一樣或不一樣,小弟還不知道...

哭之後的明白,也許是大腦在給予合理化的答案,也許是人生經驗的累積,也許是心靈創傷的慰藉,也許只是不好回憶的洗滌...這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小弟尚未得到答案...

「人生的昇華」會是甚麼?哭之後的Level UP?舊伴侶消失、新女友出現?傷口癒合、新細胞誕生?結束原工作,開創新事業?升級時某些屬性上升看得到,某些屬性下降卻不一定察覺到,大概是這樣...結構與解構同時並行,面向不盡相同罷了...

祝您早日照見明白。「結構與解構同時並行」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議題,很希望能有機會與您進一步的交流。:on_49::on_49::on_49::on_49:

祗因此樓探的是「靜心」的「經驗」。不知您是否也經驗到兩者間的關連經驗?:on_07:


引用:

作者: rezard (文章 1993751)
人因慾望而產生前進的動力,慾望被打壓時,嚴重受挫時,瀕死時,萬念俱灰,此時會有甚麼都不怕、不想理會地球、不想活的念頭,可是,明明都已經放棄一切了,卻放不下"想去死"那個強烈慾望,這很矛盾。穿過這個矛盾,就會發現另一個相反的意識世界,甚麼都畏懼、麼都好奇、甚麼都想認識嚐試,包括"活著"和"死去"這些慾望,而且甚麼都放的下...這個相反的意識世界,其實跟原來是世界一樣的矛盾。或許是小弟用錯"語言"與"價值"去界定這二個世界吧,意思就是說這二個世界有可能不存在矛盾,有矛盾是小弟的錯覺;又或許根本不是二個世界而是同一個世界...

很奇妙的事,死寂感出現時才能清楚這二個世界的全貌,當一個人很爽快地enjoy人間美妙事物時,怎麼都無法參透這些東東呢?不解...有人說是受聲色所擾、受七情六慾所苦,真是這樣嗎?這種解釋可以涵蓋一切嗎?疑惑...

「此間經驗」是認知的產物。「靜心」出現時,「此間經驗」得不到內在對話的能量支撐,「此間經驗」就開始自動瓦解、消失。

當「此間經驗」開始瓦解、消失時;出現的經驗全都不是平常的「此間經驗」,整個人立刻就陷入恐懼,立刻就開始召喚「此間經驗」。

結果,剛開始時,幾乎立刻就會回到習慣的日常「此間經驗」。當然,那時,已經越過第一道門了。

第一次發生時,幾乎被眼前的景象嚇到心臟從口中跳出來。

第二次也沒多好;因恐懼喊叫的聲音大到把自己拉回此間。

dddd 2008-07-28 02:39 AM

引用:

作者: 猜謎人 (文章 1993753)
校長指的是佛家的入定之類嗎?
聽說那時神識清明,甚至可以得見神佛
可是也有人說那個未必是
以上全是聽說的

歡迎猜老分享靜心經驗。:on_28::on_28::on_28::on_28:

NKNK 2008-07-28 02:40 AM

引用:

作者: dddd (文章 1995896)
真是失禮了,這樓的主題是;

「您有「靜心」的「經驗」嗎?」

如果高級督學喜歡討論師承的成就,:on_52::on_52::on_52::on_52:

可以... 另屁戰場... 自有意者奉陪囉~~~ :on_14::on_14::on_14::on_14:

:on_52::on_52::on_52::on_52:
:on_03::on_03::on_03::on_03:
Helloween: A Tale That Wasn’t Right
萬用多媒體播放器
點擊這裡下載
Here I stand all alone
Have my mind turned to stone
Have my heart filled up with ice
To avoid its breakin twice

Thanx to you, my dear old friend
But you cant help, this is the end
Of a tale that wasnt right
I wont have no sleep tonight

Chorus
In my heart, in my soul
I really hate to pay this toll
Should be strong, young and bold
But the only thing I feel is pain

Its alright, well stay friends
Trustin in my confidence
And lets say its just alright
You wont sleep alone tonight

Chorus

With my heart, with my soul
Some guys cry you bought and sold
Theyve been strong, young and bold
And they say, play this song again

dddd 2008-07-28 03:02 AM

引用:

作者: qdenise (文章 1993803)
這個我相信…

從小…常常心裡想著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什麼階段想要達到什麼目標…

也不是很刻意…事情就往想像的方法發展…這好像跟校長說的不謀而合


其他的…待慢慢咀嚼…先回您上面那一點…

「時候」往往被以為是時間軸上的某一點,可是時間軸不是所有的認知模式的共同基模。

心裡想著什麼「時候」時,關鍵字眼是「什麼」,意指「當... 發生 (出現)」時,就被視為「行動的徵兆」;即「時機」。

現代人學習對時間的認知,使得思考者很自然的以為時間軸是事件的連接器。

甘特圖當然是強大的工具,但也讓人更加的活在時間的奴伇中。



剛開始靜心的時候,時間是以很奇怪的方式在連接,空間也是以無厘頭的方式在躍動。

結果會導致對時間不以為意,卻更在乎時機。

qdenise 2008-07-28 03:19 AM

非常非常好奇校長見到什麼景象、聽到什麼聲音:on_47:

又是什麼樣的機緣到達那種境界?

私忖…或許…這種經驗也不叫”靜心”

**************************************************

校長大人什麼時候回來呀…身體還好吧…一路順風喔:on_35::on_35::on_35:

唬爛樓等您回來一起搶喔:on_14::on_14:

先去睡了:on_35::on_35::on_35: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3:17 A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