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用:
不過悲傷輔導台灣這塊做的並不好,資源也少,有點可惜(宗教的太宗教化我並不很認同) R大要不要開班教教我們阿,搞不好阿宅一族就出運了 :on_14::on_14::on_14: |
RZ爸的資料怎麼是我家精神科的資料耶^^
|
引用:
贊同! 每次聽扁、謝辯論,感覺都像是在狡辯..... 馬說起來比較踏實點 :on_79::on_79: |
理論與實際有一段差距;別忘了您的微笑,淺淺的就好
要有耐心去聆聽每一件事;做一個善聽的人,別人就會把心裡的私房話說出來。 收斂您的肢體;呈現出成熟穩定睿智,使人第一眼就相信。 用最誠懇的語調回答您的看法與做法,是必須的。 :on_51::on_51::on_51::on_51::on_51: |
引用:
|
引用:
+ 1 ~ 個人認為網路的精神在於分享和學習,若能日學斗章,該有多好呀﹗:on_79::on_79: |
R 大的執著(不做則已,要做就一鳴驚人﹗),早在認識他的第一時間即已完全領略到,文章斤兩足,不灌水,是個人才﹗
但願不要入錯行,很多人都學非所用,如我就是個好例子﹗:on_74::on_74::on_74: |
請大家記得評分呦:on_14:
|
引用:
我在做教育訓練講師的時候 帶過幾個大陸的大學生 那種感覺真的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就像是問問題免錢一樣,瘋狂地問 台灣教育為什麼不喜歡課堂上發問呢? 學生自己本身不敢發問,或是老師不肯解惑都是原因 就這個部分,我曾經有和幾位老師聊過 因為台灣教師都有課程上趕進度的教學要求 例如今天要交到哪一節或是課本第幾頁 若是教學進度落後,就會被檢討,甚至被唸被罵 因此造成許多教師上課,像飆車一樣不知道在趕甚麼 |
引用:
各部門都有各自的上頭壓力 往往會把這種壓力轉嫁於其他部門 催促其他部門趕緊交上東西,以便向上頭交差 或是出了問題之後,部門推來推去,A說B錯,B說A錯 如何讓部門之間的溝通更協調,也是一門深奧的職場學問 |
落落長~ :on_22::on_79::on_87:
講是能講出長篇大論 問題一般人聽了就過去了 不是專事學者 或 有所用途者 頂多拿裡面的一兩項玩票性質一下 人際關係溝通與技巧 一言以蔽之就是 見人說人話 見鬼... 投其所需 |
引用:
見人說鬼話 見鬼說人話:on_14: |
引用:
有證照的在小弟眼中都是大師~~ :on_55::on_55: 不過說起社工師... 前幾年錄取率比律師還低 pay又不好 小弟真不知道"社工專業"的價值在哪裡... :on_88: 可能是社工師服務的客戶群有一大半都是弱勢民眾 付不出像律師諮詢那樣水準的鐘點費(很多服務還是免費...) 所以拿到了「養不活又餓不死」的薪水 :on_75: |
引用:
講到這個 臨終關懷、安寧病房等,也有社工人在做... (按:讀社工還真萬能,除了make money:on_52:) 引用:
那個我好你也好那本書的作者經歷不是有提到: 「湯姆斯‧哈禮斯 (Thomas A.Harris)博士是將人際溝通分析應用於精神疾病治療的先驅。...」 作者序文: 「...每一個人都可以運用人際溝通分析,人們不需要在「生病」後才能從溝通分析中獲益。」 意思就是說,我們都是神經病...:on_52::on_14: 修正一下:我們不需要在長期溝通誤謬,並引發精神疾病的時候,才從溝通分析找到病徵,平常時候透過適當的自覺、分析與溝通修正,即可引領我們走向更好的事件結果! :on_14: |
引用:
小弟入社會工作幾年後的體認: 只要不傷天害理,做甚麼工作都沒關係 重點不在於職務名稱、工作內容或所得高低(不過要夠用啦...) 工作者本身能否透過工作取得與整個社會的連結,發揮適當的影響力,將時代巨輪一點一滴的導向自己所認定的美好前程(願景)...,簡單來說就是「身為公民的使命感與個人擔當的盡力發揮」 小弟認為朝這個目標邁進比較重要 :on_14: 引用:
自己教、學生試教輪流,或者提高小組討論或團體報告的成果比重,增加師生互動 不過還是有學生不習慣,他們會認為老師沒教、學生準備講課內容...等,這樣的老師很爛 他們還是習慣坐在台下安分聽課,偶爾打個瞌睡或翹課... :on_14: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1:06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