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 |
註冊會員
![]() |
![]() 偉大聖者-拉瑪那·瑪哈希(Ramana Maharshi)的教言 摘自中文版《回到你心中》 譯者:陳建志 我是誰(Nan yar) 一切眾生皆願長久喜樂,遠離諸苦;一切眾生皆能得見自性的至愛。由於唯有喜樂才是至愛的因由,為了獲得這人心本有的喜樂,這在深睡無念之中所覺受的喜樂,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自性。帶領人知道自性的首要法門即是智慧之路,即是以「我是誰?」為形式的參問。 一 n 我是誰? 由七種元素組合成的粗質肉身,不是「自性」; 分管色、聲、香、味、觸的眼、耳、鼻、舌、身,不是「自性」; 分管語言、動作、抓攫、排泄與享樂生殖的五種意欲感官,不是「自性」; 分管五種吐納作用的生命之氣,不是自性; 甚至起動心念的心智,也不是我;而只帶有殘存心念的茫昧無覺,其中既無對象,也無作用,也不是我。 n 如果上述種種都不是「自性」,我是誰? 在否定了上述所有都不是我之後,所留下的覺性,就是自性。 n 覺性的本質為何? 覺性的本質是存在——意識——喜悅 n 何時才能了悟自性? 當所觀的世界消失,就會有自性——也就是對「觀者」——的了悟。 n 當世界仍然「存在」(被視為真實),會有自性的了悟嗎? 不會。 n 為什麼? 「觀者」與「所觀」,有如「草繩」與「毒蛇」。「毒蛇」的幻象不消除,「草繩」的真相就不會出現。同樣的,除非將「視世界為真的信念」去除,否則無法了悟底層(深處)的自性。 n 何時這世界,也就是說「所觀的對象」,能被去除? 當造成所有認知與行動的「心智」靜默了,世界將會消失。 二 n 心智的本質是什麼? 所謂「心智」,乃是一種居住於「自性」中的奇妙力量,它導致所有的心念產生。 一離心念,別無「心智」。因此心念即是心智的本質。 一離心念,再沒有一個叫做「世界」的存在。在深睡之中,沒有心念,也沒有對世界的認識。在清醒與夢境中,既有心念,也有世界。 正如蜘蛛吐放絲網,而又收回於自身。心智也從自身投射出「世界」,而又將它還原於自身。當心智從自性中開展,世界便彰顯而出。所以世界顯現,自性不現;自性顯現,世界不現。 如果有人堅持探詢心智的本質,它終將消亡,獨留自性。 心智永遠只能依附某種「粗質身」而存在,而無法獨自存活。被稱為「精微身」或「個我感」(JIVA)的便是這個心智。 三 n 何為「瞭解心智本質」的「參問」之道? 在肉身中做為「我」而生起的,就是心智。 如果有人探問肉身中「我」的念頭最初從何而生,他將發現它生自於心。這就是心智的來源。 所有從心智生起的念頭之中,「我」的念頭最搶先出現。在第一人稱代詞出現之後,才有第二、第三人稱的出現;沒有第一人稱代名詞,將不會有第二和第三。 n 心智如何才能平靜? 以「我是誰?」來參問。 「我是誰?」之一念將會消滅其他諸念,而且好像是在撩撥火中薪柴的木枝,它在最終也將燒滅。 在這之後,就會有自性的了悟。 n 「我是誰?」的方法是怎樣練習的? 當其他念頭生起,不必追趕,此時應當參問:「念頭對誰而生?」 念頭生起多少,都不要緊。但念頭生起的時候,應該勤問:「這念頭對誰而生?」 答案會是「對我!」 所以只要參問「我是誰?」心智將會回到它的源頭,而雜念會將沉澱。 以此方法反覆修習,心智會發展出停留在自身源頭的技巧。 當精微的心智由大腦與感官放散,粗質的形式與名稱就顯現了,當心智停留於心之中,形式與名稱就消失了,而本來的自性便會照耀。 此帖於 2007-10-20 09:54 PM 被 莊孝偉 編輯. |
![]() |
送花文章: 9114,
![]() |
有 5 位會員向 莊孝偉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