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返回   史萊姆論壇 > 綜合討論二區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 轉帖文章區
忘記密碼?
論壇說明 標記討論區已讀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發文 回覆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舊 2010-03-07, 11:05 PM   #1
NK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轉貼 - 走近論語 里仁篇 馮學成

走近《論語》之十一 里仁第四(上)


·智者擇居,要看環境


4.1【原文】子曰:「①仁為美。擇不處②仁,焉得知③?」

【註釋】①里:這裡作動詞用,指居住。②處:動詞,與上文「裡」同義。 ③知:同「智」,(《論語》的「智」都寫作「知」。

【譯文】孔子說:「居住在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才好。選擇住處而不選在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怎麼能說是明智呢?」

【讀解】《三字經》裡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孟母三遷」的故事,而它正好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了孔子「里仁為美」的思想。荀子說:「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勸學》)講的依然是「里仁為美」的意思。

這一則講我們的生活態度、生活策略。現在買房子主要是看中房屋周圍的環境,而孔夫子選擇居住地也是主要看環境——里仁為美,這個環境是整個道德氛圍要好。「裡」是什麼?武侯祠旁邊搞了一個錦裡,恢復了成都以前的古風貌。以前巷子稱裡,上海稱裡弄,唐朝的時候還稱坊,方方正正的一個街區,現在都統稱小區了。儘管它是一個小區,選擇住處要選環境,這個環境是要有道德的,有風尚的。如果小區裡面今天偷,明天盜,鄰里之間打架,物管部門不負責任,除了收錢之外什麼都不管,在這樣的小區居住你能安心嗎?如果一個小區裡面講求仁、義、禮、智、信,大家之間互敬、互愛、互助,物管部門盡職盡責,服務周到,有什麼麻煩主動解決,這樣當然就受歡迎。「里仁為美」,我們與人打交道要擇善而處,我們常常說我們與人打交道要與吉祥的人交往,與祥和的人交往,不要與那些看上去陰沉沉的、招凶的人打交道。個人的交往都要祥和,那麼你所處的環境也一定要有一個祥和的環境。「里仁為美」,就是對我們生活圈子的要求,想想應當如何尋求這樣的標準?如果能夠處在里仁為美的環境中,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擇不處仁,焉得知?」如果你選擇的環境不是這種祥和,不是這種道德的環境之中,那麼就是不智。有的人買房子貪圖便宜,自以為佔了好處,划得來,結果住進去之後才知道後悔。現在成都人房子買得多了,很多都出租給外來戶住,結果外來戶住進去之後又不愛護,胡來亂整的,就造成了一些不安全、不安定的因素。如果你在這樣的環境裡還有一點智慧,那麼就該有眼光啊,如果你連這樣的分析力都沒有,卻貪圖一點小便宜,那怎麼行呢?所以我們現在處環境,無論是居住環境,還是工作環境,都應該以孔夫子這句「里仁為美」為準則。「擇不處仁,焉得知?」我們現在有些朋友敢於把老闆的魷魚炒了,就是符合「擇仁」的原則。「不仁」的環境很難受,大家在一起勾心鬥角,麻煩多多,那就是無智;但是脫離了這種不仁的境地,選擇了裡仁的環境,那就是很智慧很聰明的了。

現在從上到下都在提倡共建和諧社會,大家肯定都希望自己所處的環境能夠和諧一些,這樣日子才能過得更舒心、更太平。但是如何知道一個人是否仁義?又如何瞭解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仁義?哪些地方有陷阱?哪些地方有殺機?這些我們都應該有所瞭解,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工作吉祥如意。在下一節裡,孔夫子開始談到了個人的修為,或者說怎樣觀察一個人是仁還是不仁,仁者與不仁者之間究竟又有怎樣的區別。

·大仁者大智,小仁者小智


42【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②仁。」

【註釋】①約:貧困。②利:順從。

【譯文】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夠長久地處在貧困的境地,也不能夠長久地處在安樂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於仁,有智慧的人順從仁。」

【讀解】我們要注意,在《論語》裡,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經常會代表不同的含義,如此處的「約」,在這裡是窮困的意思,所以在讀《論語》時,要結合整個行文以及歷代研究《論語》的專家們的註釋來看,這樣才能瞭解其中的大意。
 
孔夫子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地處於貧困之中。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是因為不仁的人肯定就不安分,「久處約」就是安貧樂道,只有那些有相當有修養的人才能做得到。而修養不夠,功夫不到家的人要讓他安貧樂道是不可能的,他的心始終都處於不安定的狀態之中。我們看到很多人一旦窮了下來,或者說陷入逆境之中就會變得六神無主,於是要麼頹廢,要麼鋌而走險,結果給自己惹來了更大的麻煩。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他們沒有領會到「仁」這種人的內在精神修養。對於仁,在《中庸》裡面,還有前面對《論語》的講述中,以及在其他課上,都已經做了大量的闡釋,總之如果我們具備了仁人的精神素質,具備了這樣的精神修養,就肯定能夠安貧樂道,這個標準在孔夫子眼裡非常的明確。

不仁的人,要想他長久處於貧困之中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內心肯定是躁動不安,他怎麼還可能安於貧困?這時有人會問「窮則思變」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窮則思變是大人的行為,是君子的行為,我們說「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這個「善其身」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待時而動,如果遇到好的機會、好的條件,一樣可以一展身手,或是東山再起,否則就不會有「達則兼濟天下」一說了。但是在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他絕不會鋌而走險,絕不會逆時而動,絕不會逆天行事。

不仁者,一方面他做不到「久處約」,他根本達不到長久的「行富貴,素乎富貴;行貧賤,素乎貧賤」;另一方面他也做不到「長處樂」,即使給他一個真正的安樂環境,讓他處在安樂窩之中,他同樣還是會出事。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社會發展了,各方面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有些人富裕了,發了大財;但是其中不少人都發生了蛻變,變得腐朽墮落。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最早在成都青年路創業的那一批朋友,現在還有幾個能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屹立不倒?縱觀上世紀九十年代那無數的企業家,經過大浪淘沙,現在又還剩下多少?就是在官場之中,在機關裡面,又有多少下了台?又有多少被雙規?究其原因大都是因為他們自身沒有足夠的修養,即使有再好的環境,他們也守不住,用老話來說就是「不知惜福」、「托不住福」。有些人過窮日子的時候還能謹小慎微,馬馬虎虎;一過上好日子就開始忘乎所以,都不知道自己姓啥了,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擔當一切的能力,面對金錢承擔不住,面對權力也承擔不住,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得志便猖狂」,這樣不行。小人是不仁者,而君子是仁者。

古代在對官員的任命上,尤其是對高官的選拔上,一般都要經過一定的考核。有時會把被考察人員安排到窮苦的地方去鍛煉一下,看此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料理自己,同時又是如何處理政務。有時會將被考察人員安排到一個富裕的地方去,比如蘇杭這些自古以來就是肥得流油的地方去做幾年官,再看此人如何處事。如果面對一窮一富,不管是好環境還是壞環境,這個人都能治理得很好,而且自身也料理得不錯,那麼就可入朝為相。「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這一句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在對人的素質和修養評判上,孔夫子真可謂是入骨三分。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真正的仁者安於以仁義禮智信作為自己的價值觀念,不因貴賤、得失、是非而有所動搖,這是他們安身立命之處。我們經常都會問自己的身心性命應該安置於何處?價值觀念又應該安置於何處?現在很多人都愛說「有錢是大哥,發財是第一」,現在是市場經濟,我們對人使用最多的祝福話語就是「恭喜發財」,這本身沒有什麼錯;但是還有一個比金錢更為重要、更為要命的東西,那就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而道德修養無非就是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這一套法則。如果我們能夠遵循這一套法則,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很坦然,既能受得住富貴,也能經得起貧賤;順境可以處之坦然,逆境也同樣可以處之坦然。有的人能過順境不能過逆境,有的人能過逆境不能過順境,這些都不行。

我們如何才能發現自己的弱點?又如何彌補自己的弱點?首先就要做到「仁者安仁」,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念投放在仁義禮智信上面,只有這樣才能強化我們的身心修養。

其次要「知者利仁」,一般都認為其意思是指智者實行仁德以謀取大利,但這僅僅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有些過於膚淺。這是因為智和仁,同體而異相,大仁的人才有大智,大智的人才有大仁;小智只有小仁,小仁只有小智。在學習《大學》時我曾反覆強調「公生明,廉生威」 這麼一種因果關係,只有「公」才能具備真正的智慧,心胸的半徑越大,智慧的半徑才越大;心胸越狹隘的人,心胸半徑越小的人,那麼智慧的半徑也就越小。真正的智者,一方面他的言行舉止無不浸潤並釋放著仁的光輝,另一方面他本身就是仁的推銷員,他知道用什麼方法去宣傳、去影響周圍的人與環境。因此對於「知者利仁」,我們應該從這個方面來看,不能簡單地以為這裡是說通過仁來獲取利益。

以前我的老師曾這樣敲打我:一個人有禮貌好不好?如果是從內心教養深處透射出來的禮貌,那肯定是好的。但是如果這個人和他人打交道時都是「以禮為貌」,表面上很客氣,肚子裡卻在打著另外的小算盤,那麼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往往會使人汗毛倒立,因為他和人交往時都戴著面具,而一般人都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不容易看穿他的鬼蜮伎倆,怎麼能知道他禮貌後面居心何在呢?所以不能以禮為貌,如果以禮為貌,也就可以說以仁謀利,以仁義謀其私。以前「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有不少人天天拿著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時時都在高舉左手並高呼自己是最純正的布爾什維克,結果下來就亂整人,好為自己謀官發財。

真正的仁者,真正的智者,絕不會把施行仁德和謀取大利放一起,他們都是通過他的方便之門,宣傳推廣仁義禮智信這種道德觀念,讓社會上更多的人接受它、享受它並施行它。我想我們應該這樣去理解「知者利仁」。

·君子不是和稀泥的好好先生


43【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註釋】①好(hao):喜愛。②惡(wu):厭惡。

【譯文】孔子說:「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厭惡人。」

【讀解】子貢曾經向孔子請教說:「一鄉的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樣?」孔子回答說:「難說。」子貢又問:「一鄉的人都厭惡他,這個人又 怎麼樣呢?」孔子還是回答說:「也難說。只有當鄉人中的好人都喜歡他,鄉人中的壞人都厭惡他時,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路》)又有一次,孔子說:「眾人都厭惡他,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 眾人都喜歡他,也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衛靈公》)可見,對一個人的好惡一定要有是非標準,既不能只憑個人的私心得失之見,也不能被輿論所左右,人云亦云。真正的仁者絕不是東郭先生、宋襄公之仁,也不是好好先生;仁者是有原則的,並不是說時時一團和氣,天天講講中庸,就沒有絲毫的原則了,而是有原則,這個原則就是仁義禮智信,就是忠孝節義、禮義廉恥,這些原則不能犯。

「仁者能好人」,「好」什麼樣的人呢?《易經·系辭》有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你喜歡哪一行就有哪一行的朋友,這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那麼「仁者能好人」,仁者喜歡的是什麼類型的人呢?一定是仁人君子。仁人君子所作所為符合仁義禮智信的原則,大家在一起相處,如同《易經·系辭上》裡所說的:「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有一種「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相見恨晚之感。大家在一起相處感覺很舒服、很融洽,因為彼此之間沒有利害關係,而是相互促進。

去年在龍江書院學習范仲淹先生的《嚴先生祠堂記》時,曾將其中一句話拿出來和部分學員一起共學共修,就是「相尚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應該按照什麼樣的標準相處?是相尚以利?還是相尚以害?又或是相尚以道呢?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這一輩子能夠平平安安,能夠經常感覺到幸福快樂,但是這些都是從何而來?人生能夠得到幸福和快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彼此之間,在我們的生活圈子內,能夠有那麼一些相尚以道的朋友,那麼大家的日子就肯定能夠過得更舒服一些。《論語》第一章第一則中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就是基於這個方面來說的。「唯仁者能好人」,那是因為彼此見面能充滿歡喜之情!當我見到某些來到書院的朋友,一心向道,氣象頗佳,就會有喜歡的感覺,心情也特別的高興。
 
 但是仁者也「能惡人」。有些人違背了仁義禮智信,不管走到什麼地方都有麻煩,到處搬弄是非,造謠中傷,到處攪局,事事損人利己,這些人在什麼地方都是害群之馬,既影響了集體氛圍,也影響了社會的安寧和諧,這樣的人確實讓人從心底裡感覺到厭惡。有人會問對於這些人還要不要講原則呢?肯定要講原則,對於這些人沒必要和他們稱兄道弟,也沒必要大家在一起飲酒喝茶,如果和這樣的人打成一片,不分彼此,那麼自己的生活和交往就沒有原則了。總之面對這些人,要敢於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只有堅持才有可能影響並改造他。

小人在和君子打交道時,往往會有一種自慚形穢的心理,君子只有堅持原則,小人才會服氣,服氣之後才願意聽君子的話,才能慢慢用仁義禮智信這一套思想逐漸將其潛移默化,逐漸把他改造過來。反之,如果和小人在一起時,不能堅持原則,還與之嘻嘻哈哈,甚至同流合污,那麼小人就不會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毛病,還以為那些缺點是自己的優點。因此一個真正的君子,絕對不是一個和稀泥的好好先生,他能惡人,厭惡那些不仁不義的,言而無信的人,而且敢於去惡。這種惡不一定只是停留在心裡,也可以在語言上、行為上有所表示,但是這種言語和行為不能僅僅停留在罵和厭惡人家的層面上,而是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對其進行幫助和批評,使他們能真正認識到並改正自己的錯誤。孔子在批評其弟子冉求為季氏斂財時,發出了「非吾徒也,小子可鳴鼓而攻之可也」的怒吼,可見其嚴厲。

·每個人都應「志於仁」


44【原文】子曰:「苟①志於仁矣,無惡②也。」

【註釋】 ①苟:如果。②惡(e):邪惡,與上一章「厭惡(wu)」用法不一樣。

【譯文】孔子說:「如果立志修養仁德,就不會有邪惡了。」

【讀解】有時候我們在觀察談論一個人時,經常會覺得這個人這裡沒對或那裡不好,有時覺得這個人還不錯,可有時又覺得這個人並不圓滿,其原因在哪兒?就是因為他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有問題,沒有將自身修養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我經常對周圍的一些年輕朋友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應當給自己立一個幾年目標,對自己應該有一個具體的規劃,現代企業都會去制定一個近期、中期、長期乃至遠期的目標規劃。那麼這個規劃是什麼?對個人而言就是體道而行,體仁而行。我們不能放棄以「仁」為核心的價值觀念,而且要敢於接受和承當這種價值觀,這就叫立志。龍江書院在制定學修總綱時,首先就是立志,其次煉性,再次開眼,最後致用。如果連第一條立志都做不到,又何談煉性?又如何談得上把自己的身心性重新組合併重新優化起來呢?因此每個人都應該要「志於仁」,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即使是到了老年,也都不能輕言放棄這個目標,不能在這個價值觀念上有絲毫的後退。

如果能夠志於仁,就會對我們的言行舉止起到一個約束和規範的作用,那麼在言行舉止等方面就會表現出「無惡也」,就不會釋放出不好的行為。在寺廟裡皈依,師父傳三皈五戒,五戒就是戒殺、戒盜、戒淫、戒妄、戒酒,還有其他如戒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嗔、癡、慢、疑等等,這些都是關於個人行為上所應遵循的規範。於是在說話的時候,自己就會想:我是不是說了不該說的話?是不是說了大話、空話、假話、不負責任的話?是不是擾亂了別人的心智,使其不得安靜?有沒有兩舌惡口,是否在搬弄是非,傷害、誹謗別人?佛教列了很多戒律來規範人們的行為,同樣孔夫子也有很多這方面的規勸。

志於仁者,就是要把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等等這一整套思想理念融會貫通,並切入實際。有了這些思想理念的存在,用孔夫子的話來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可能有惡行表現出來嗎?自然就不會有不好的語言和行為表現出來,腦子裡面不好的念頭剛剛一動,就會有站崗執勤的警察站出來,也就是以仁為核心的這一整套價值觀念就會跳出來發警報,指出這個念頭是不仁之舉,馬上把它排除並過濾掉。從語言上,從行為上,更重要的是在思維深處上做到志於仁,那麼就會有仁的一系列理念油然而生,它就會把種種不仁不義的念頭壓下去。並不是說做到了志於仁之後就不會再打妄想了,看到美女瞟都不瞟一眼,看到人家發了財心頭也不去羨慕,這是不可能的,還是會有種種這樣或那樣的念頭冒出來,但是它不會左右你的行為,不會左右你的思想,不會左右你的意志,不會因此去走極端。我不贊成某些清教徒式的思維,認為自己有了仁德,就乾乾淨淨了,什麼壞的都不想了,那是說大話,誰都做不到。

所以我們要看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其關鍵在於「志於仁」,它是我們每個人對待不好念頭的方法,它可以使語言、行為和思想上種種不乾淨的念頭不能得以釋放出來。這一章是「裡仁」,通篇都在圍繞「仁」這個主題,孔夫子對仁的標準和修養進行了大量的比較細膩的闡述。

·面對富貴貧賤,要有自己的原則


45【原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②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③必於是,顛沛①必於是。」

【註釋】①這句的「得」字應是「去」字之誤,②惡(wu)乎:哪裡,怎麼。 ③造次:匆忙,倉促。①顛沛;窮困,受挫折。

【譯文】孔子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旦離開 了仁道,還怎麼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時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頓飯的短暫時間裡也不離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 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

【讀解】孔夫子這幾句說得非常到位,如果一個人在修養上,在價值觀念上能夠達到孔夫子所說的這幾點,那麼他肯定能完全立於不敗之地。孔夫子所推行的理念並不是宗教那套完全出世的學問,他所有思想都是建立在入世的基礎上,他承認人的種種社會需求和生理需求。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對於富貴,孔夫子並沒有抱著否定的態度,他認為人人都有對富貴的追求,但關鍵在於作為一個人,如何去面對富貴?又如何去得到富貴?這裡君子和小人的分野也就出來了。在孔夫子看來,作為君子、賢人,面對財富、金錢,他們是以道得之,有如後文中所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不能去偷去搶,不能坑蒙拐騙,不能採取任何不良的手段來獲取財富。

面對財富是如此,面對貴又如何呢?在政府機關裡面,誰不願意往上爬?當了科員就想當科長,當了科長就想當處長,當了處長就想當局長,總之誰不希望自己的官越做越大,手中的權力也隨之越來越大呢?誰會願意一直安於現狀呢?對權勢的追求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怎樣才能使自己朝上走呢?是靠自己的道德和才能,還是靠拉關係走後門、欺上瞞下、搞種種不正之風呢?以前很多文學作品裡面,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之類,以及現在新聞媒體所報道的那些被雙規的官員們在進監獄之前的所作所為,之前他們是既富且貴,但都不是以其道而得之,大都是採取不正當手段。然而正所謂「久走夜路必撞鬼」,總有一天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大白於天下,那時候吃什麼後悔藥都沒用。

什麼是「以其道」?其實很簡單,答案早就有了,就是仁義禮智信,通過自己本本分分的辛勞和經營,再加上自己的能力。當然每個人所擅長的能力都不一樣,有些人智慧相對要高一些,有的人的能耐要大一些。同樣是仁義禮智信,有的人能活學活用,而有的人就有些教條了。此外還有運氣,有人覺得奇怪了,怎麼仁義禮智信還要講運氣?以前皇帝幾十個兒子,但是最終能接替皇位的就只有一個,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們在成功之時也都會說「成功=天賦+努力+運氣」,就此可以看出運氣也很重要,但是運氣又從何而來呢?一樣還是離不開仁義禮智信。

在以前的宮廷之中,如果朝廷上下政治比較清明,老皇帝也還比較賢明的時候,皇子們個個都裝得我比你仁義,他比我孝悌,總之大家彼此之間都是在仁義禮智信上相互較勁。本來如果大家都是落在實處,那也是好事情;然而這種競爭往往很容易陷入虛偽,僅僅是為了獲得朝野上下的好評,為了引起老皇帝的注意和青睞,使自己在皇位的爭奪上處於更有利的位置,於是表面上個個都是道貌岸然,禮賢下士,結果骨子裡呢?更何況有些老皇帝也是很聰明的,畢竟天下是他打下來的,又經過了自己多年的治理,什麼場面沒見過?什麼人物沒見過?正所謂知子莫若父,皇子們唱的這些戲一般都瞞不過父親,甚至有時候反而弄巧成拙,惹來一身的麻煩。有些皇子還在朝臣之中結黨營私,拉幫結派,那更是犯了朝廷的大忌。如果誰敢私結朝臣,私結封疆大吏,甚至勾結後宮嬪妃乃至太監,嚴重的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住。翻開中國二十四史,有很多這方面的例子。

那怎樣才能「以其道得之」?就一定要把仁義禮智信落在實處,落在自己的身心修養之中,千萬不能把仁義禮智信當做謀取私利的手段、當作競爭的手段、當作相互攻訐的武器。當年「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造反派們各有各的陣營,都高舉著毛主席語錄,都說自己是最正確的,是最革命的,彼此謾罵甚至以武力相向,那個時候不知有多少這樣可笑、醜陋的事情在發生。因此孔夫子在這裡說:「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要有正確的取捨之心,取什麼?捨什麼?要取以道得之的方式,並持之以恆,而對於不以其道的方式要敢於捨棄。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有誰願意過窮日子呢?肯定沒有人願意,但是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父母不是達官貴人,而是貧下中農出身,甚至賤民出身,這是沒有辦法的。但是「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有的人為了急於擺脫貧困的局面,於是不擇手段,去搶劫,去偷盜,搞販毒等等歪門邪道,以這種方式快速致富能行嗎?我想大家都清楚這樣做的下場。因此面對貧困,如果不以其道去之是不行的。我們應該提倡勤儉持家,合法經營,通過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來取得富貴,以自己的誠實苦幹來摘掉貧窮的帽子。當然要想擺脫貧困,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非常考驗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的智慧。現在有些貧困縣,為了擺脫貧困,想盡了辦法,向上級乃至中央要各種政策,這本是好事情,但有時候有些人所採取的手段就不太光明了,中央也是三令五申以禁止這樣的行為。

當我們面對富貴,面對貧賤時,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並且堅持自己的原則,作為一個君子,更是要有這樣的原則。誰要想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那就一定要堅持以道得之、以道去之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經常處於一種安全的狀態,即使是在貧困之中、逆境之中也都是安全的。如果不以道得富貴,不以道去貧賤,哪怕是得到了富貴,擺脫了貧賤也不會安全,反而更多的麻煩會隨之而來。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如果君子沒有「仁」的素質,要想在古代禮教社會裡面成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成惡名,那倒是挺容易,比如弒君弒父,打家劫舍等等,所謂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以前傳壞事的速度可能不比現在互聯網慢,做點好人好事可能還沒誰注意,可要是誰做了壞事,那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會宣揚出去了。君子絕不會把仁當做商品來買賣,也不會為了成名而放棄這種價值觀念,君子把仁看得遠遠高於名,當然也遠遠高於富貴。

孔夫子之所以是孔夫子,後面這兩句話就彰顯出他的光輝來了:「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每時每刻,我們都要堅持仁的原則,哪怕就是一頓飯的工夫也不能違背。造次,倉促匆忙之中;顛沛,艱難困苦、顛沛流離之時,不管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都不能離開仁。如果一個人不具備仁的素質,當在顛沛之時,或者是日子平淡的時候,他還能夠保持相對平和的心,但是突然面臨重大的選擇時,那就很考一個人的功夫了。有的人平日裡看上去道貌岸然,修養也讓人覺得高深,突然一下誘惑來了,就什麼都丟了。尤其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面對突來的誘惑,會不會動心?會不會改念?如果仁義禮智信真正融入自己的身心,入了骨了,那麼不管面對任何突發事件,就都能夠表現出一種至剛至大之氣。孟子有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蘇東坡也說過:「無故加之而不怒,卒然臨之而不驚。」只有達到這麼一種火候,那麼我們才能真正做到「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對仁的原則,要入骨入髓,要和自己的整個生活打成一片,不管是在富貴之中,還是在貧賤之中,或是在緊急關頭,都要把「仁」這個原則牢牢守住。其實說守住都還顯得能力不到家,說明有時還需要借助外面的力量,但如果是真正的仁人志士,那麼骨子裡面都已經浸透了仁的理念,不管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所表現出來的都是仁義禮智信,這樣的修養才能算是成功了。在沒有成功之前,那就還需要一個磨煉的過程,有一番靈與肉的鬥爭過程,看最後是仁義的君子情操得勝?還是利慾的小人情志佔了上風?要知道富與貴、貧與賤都是人之所欲、人之所惡,就看我們如何面對了。孔夫子所提倡的修養是很嚴密的,他要求仁義禮智信這些修養都必須浸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浸透到我們精神的方方面面,不可能因為遇到了某些特殊情況,就可以網開一面,就可以使自己放鬆了對仁義禮智信的追求,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必須堅守「仁」這個原則。

·提倡和推行聖賢理念的難處


46【原文】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①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註釋】蓋:大概。

【譯文】孔子說:「我沒見過喜歡仁道的人,也不曾見過厭惡不仁道的人。喜歡仁道的人,認為仁道至高無上;厭惡不仁道的人,目的是避免受不仁道的人的影響。有能夠一天盡心為仁道的人嗎?我沒見過沒能力的,可能有,但我沒見過。」

【讀解】孔子說他還不曾見到真正喜好仁的人和真正厭惡不仁的人。因為大多數人在原則和是非上往往比較模糊,畢竟真正的君子、聖賢只是少數,大多數人對仁義禮智信,對儒家的這一套道德觀、價值觀是含糊的,嚮往之心雖然有,但未必能做得到,即使願意做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這也是生活之中的一個現實,是每一個人的現實。孔夫子這句話明確道出了在當時推行周朝禮樂和提倡聖賢理念的難處,同時也希望他的弟子們能在這個方面樹立起信心,孔子以這種方式激勵他的弟子們要更加努力地對仁這個理念進行學修。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誰看到過真正的「好仁者」?能把仁義禮智信這個理念作為自己的根本生活目標和精神目標的人很少。現在有些學佛的人,在學佛的理念上和理論上倒是很用功,但是如果以儒家的標準進行衡量,就覺得還不像一個仁者。雖然仁者在佛教、道教,也包括基督教中都有一些相應的理念和標準,但是孔夫子的理念和標準要更加實際,它不像宗教語言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以至於無從去評價它。孔夫子的這一套理論和標準與社會、與生活、與民間都是相融合的,是入世的,因此大家一看就能明白。這樣我們就可以依照孔夫子的標準來看看我們身邊有沒有「好仁者」,把自己的一切如富貴等等都放在第二位,把仁的理念放在第一位,這樣的人確實很難見到,也並不是沒有,孔夫子後面也說:「蓋有之矣,我未之見矣。」不能說沒有,只不過我還沒有遇到。

「好仁者」,孔夫子沒有見過;「惡不仁者」,孔夫子同樣也沒有見到過。現在社會和稀泥的現象比較嚴重,誰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對人家的優點,有的人看了喜歡,有的人就是看不慣,甚至還要詆毀一番。對人家的缺點,有的人徹底否定,有的人則善於寬恕。更何況對於善惡的評判自古以來就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有時候你說他是好人,他卻是在行假仁假義之事;有時候看上去是惡行,其實卻是在做善事、在做好事。總之要將善惡截然的區分開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非也是如此,同樣的要把仁與不仁截然的區分開來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孔夫子在這裡會說「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如何確定仁與不仁的界限是很麻煩的事情。

孔夫子進一步說到:「好仁者,無以尚之。」真正好仁的人,肯定把仁放在第一位,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超越他對這個理念的信奉和堅持。這樣的人和別人做生意,一旦簽訂了合同,他肯定會堅守合同,不會因為有人可以給予更大的利潤就放棄了信義,因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將仁義禮智信看得比什麼都重,他們在這方面的取捨非常明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當價值觀面臨種種是非得失的時候,我們又把什麼放在了第一位。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真正厭惡不仁的人,他只是避免讓那些不仁的東西沾染了自己。如果我們能做到不讓自己不好的習慣和行為表現出來,就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孔夫子還有更高的要求:「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你能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致力於仁呢?能不能無時無刻都將功夫放在仁上呢?以前「文化大革命」時常說:「念念不忘階級鬥爭,念念不忘無產階級專政,念念不忘突出政治,念念不忘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佛教禪宗也講念念不忘,如果對仁能真正做到念念不忘,那可真正了不得了,參禪參到這個分上何愁不明心見性。

「我未見力不足者」,一般都翻譯成我沒有見過力量不足的人,這有些讓人不好理解。實際上我們能不能使自己的全部心思真正念念不忘地放在仁的理念上並且持之以恆呢?誰都會有松勁的時候,誰都會有懈怠的時候,孔夫子這裡的本意並不是指力量上的不足,而是說由於思想上開了小差,有了鬆懈,才導致了在對仁的追求上力不足。

禪宗有這麼一首偈子:「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中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致太平。」學道的人猶如大內高手守紫禁城一樣,以前皇宮中對內衛羽林軍的要求非常高,且不必說要有忠誠心和一流的功夫,最主要的是任何時候都開不得小差。晝防六賊夜惺惺,白天要把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賊子看好,眼睛不要亂看,耳朵不要亂聽,鼻子不要去亂聞,舌頭不要去亂嘗,手腳不要到處亂摸,心頭不要去亂想,就是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要保持警醒之心,夢都不會亂做。但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本事,這個本事的力量又是從何而來呢?中軍主帥能行令,中軍主帥就是我們的心靈,就是我們精神和生命的當家人,也就是說這個以仁為中心的崇高理念要能夠壓倒一切,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管得住。如果連它都開了小差,那麼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賊肯定就會趁機作亂。不動干戈致太平,這需要很高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平時我們舉心動念,誰敢保證自己時時都擺在很正的位置上呢?

我們應該從這樣的角度來認識「我未見力不足者」,沒有誰做不到,關鍵在於沒有幾個人肯真正用功,沒有幾個人肯真正將功夫用在刀刃上。如果能真正去行之,那肯定就能做得到。其實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得到,孔夫子都說過:「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明朝王陽明先生將孟子所說的「人皆可為堯舜」引伸為「滿街都是聖人」。佛教也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認為一切眾生都有聖賢之性,都可成聖人。但是有人跳出來和王陽明唱反調,並借用孔夫子說的「惟上智與下愚而不移」來反駁他,王陽明先生則回答:「不是不能移,而是不肯移」。哪裡有什麼上智下愚之分呢?之所以是下愚,是因他不肯去行聖人之道,如果他願意實踐聖人之道,這個實踐可不是治國平天下,而是要修身,要將自己的心管住,那就是聖人。反之如果管不住,那就是小人了。由此可見,「我未見力不足者」,是在看你有沒有用力?有沒有真正用力?孔夫子這句話實際上是正話反說。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或許有這樣的人,或許有真正好仁、惡不仁的人,或許有二十四小時都能念念不忘於仁的人,只不過我還沒有見到罷了。但有沒有見到呢?應該說是見到了,實際上他的得意門生顏淵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顏淵就做到了「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他不但這樣說,而且身體力行,能「三月不違仁」那是多麼高的境界!

·人格的圓滿,要通過「改過」來完成


47【原文】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註釋】黨:類別。

【譯文】孔子說:「人的過錯,各不相同。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知道這個人有沒有仁德了。」

【讀解】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聖人的言教,並通過仁義禮智信來美化我們的情操,美化我們的道德。既然人不可能完美,所以每個人都會有過錯,都會有弱點。孔夫子這裡說「人之過也,各於其黨」,黨就是各歸其類,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弱點和缺點,要將其分門別類,即使是幹壞事也要有個分類,如坑蒙拐騙、偷盜搶殺等等。

「觀過,斯知仁矣」。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對周圍的人,不論朋友還是對手,都要善觀其過。交朋友要交真正對你好的朋友,而對那些不管你做什麼、甚至違法亂紀都說你是對的人最好是敬而遠之,真正的朋友在你有過失的時候,在你有弱點的時候都會善意規勸,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而不會文過飾非。

《易經》損、益二卦都是在講如何對待過失,周敦頤先生在《通書》中也將「過」專門列為一章,我也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對其進行了闡述。《通書》中說:「人之生,不幸不聞過,大不幸無恥。知恥則可教,聞過則可賢。」面對過錯,我們不能迴避,甚至掩蓋,而是應該遷善改過。如何才能把自己變得更加光明?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人格變得更加圓滿?這都是通過改過來完成的。世界上哪裡有無過的人存在呢?從小到大都不犯錯,這可能只有寺廟裡的菩薩才做得到,只要是人就會犯錯,關鍵在於自己如何面對錯誤,是善於改正錯誤還是死不悔改。有些人犯錯已經成了他的習氣、性格,成了家常便飯,這樣的人很麻煩;但是大多數人犯錯都是出於偶然和無心,是在一定條件下所造成的結果,一旦時過境遷,基本上就不會再重蹈覆轍,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人的過錯、毛病固然有偶然性,但是也有必然性的存在,這個必然性就是自己的性格因素,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三國時期的關羽以其勇武忠義著稱於世,並一直為後世之人所景仰,但是為什麼最後會被二十來歲的陸遜擊倒,最後敗走麥城了呢?就是因為被別人吃準了他的毛病:驕傲自大!當年孫權曾經為兒子的婚事向關羽提親,希望能迎娶關羽的女兒為媳婦,以結秦晉之好。這本是件好事,「聯吳抗曹」一直是劉備、諸葛亮提倡的立國方針,而且孫權身為一方霸主,身份在關羽之上,關羽不願意也就算了,居然大怒說道:「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導致吳蜀自此交惡。就在關羽敗走麥城之前數月,還曾「水淹七軍」,大敗曹軍,曹操懾於其氣勢,甚至一度有遷離許都、避其鋒芒之意,面對如此驕人的戰績,關羽更是尾巴翹上了天,自恃當今天下無人能敵,這種情況下關羽豈會把江東區區一個小兒陸遜放在眼裡呢?而陸遜利用關羽這種傲慢輕敵的心態,隱蔽鋒芒,遣使送信稱頌關羽功績,用辭也是極盡卑顏之態,使關羽漸漸放鬆了對東吳的警惕,將主要力量都放在攻打襄陽上。這時東吳一方面向曹操示好,另一方面陸遜、呂蒙使用白衣渡江之計,一下就把關羽的老窩荊州給端了。

這就是看準了你性格上的毛病下手,所謂「好利者必敗於利,好色者必敗於色,好氣者必敗於氣」,只要被別人發現你性格上的弱點,性格上的病根,那人家要想對付你,就會從這些方面入手,給你設一個局,你就掉進去了。以前有些吃了虧的朋友跑到我這裡來,說自己明明曉得前面就是陷阱,也有所防範,但還是莫名其妙的就掉了進去,我就對他們說一定要割掉自己的尾巴,也就是要把自己性格上的毛病、性格上的弱點改掉。

「觀過,斯知仁矣」。知人,要觀過;但是我們對自己在仁的理念上、在仁的修養上的提升也要觀過。遷善改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轉煩惱為菩提,煩惱一轉就變為菩提了,用儒家的話來說只要你能遷善改過,你就是聖人、賢人了。

·在生命和精神之中感受道的脈動


48【原文】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孔子說:「早晨悟得真理,就是晚上死去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讀解】這一則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道的理念、價值達到了一種什麼樣的層面。從字面上講,早上得到了真理,就是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這樣的解釋太膚淺了。什麼是真理?關鍵是「道」,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講道的國家。那什麼是道?最近一段時間和書院的朋友共同學習《莊子》的「齊物論」,其中提到了天籟、地籟、人籟的概念,我們都生活在人籟之中,我們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都是人籟。人籟入不了道,入不了局,天籟則是道,這是莊子對道的另外一種說法。只有超越了人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這些主觀上的個人的局部感受,從小我中超越出來,那麼即使如喜怒哀樂、生老病死也都是天籟。但是當我們面對這一切的時候,往往都抱著一種非常重的心情,面對好事歡喜得不得了,甚至就像范進中舉一樣得了失心瘋;而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比如醫院診斷出自己得了癌症,就惶惶不可終日。總之面對種種環境,情致都不能泰然處之,不能以坦然之心來面對一切,以至於成為負擔和累贅。但是在古代聖賢的眼裡,當我們讀老莊的道家學說,就是孔子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在面對種種環境,即使是生死問題也都抱著非常坦然的態度:「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天籟之音可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到的,但是如果真正享受到這種「道」了,那麼死又算什麼呢?生死本來就是道的一個內容而已,生死在道的流動中也不過如一泡沫,功名富貴、利害得失等等這一切在大道之中更只是一些細枝末節、零碎罷了,這些又能算得上什麼?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我們應該如何體道?那就需要在我們的生命之中、精神之中去感受道的脈動,去感受道的氣象。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道之中,只是我們不知罷了。道並沒有離開我們的生老病死,並沒有離開我們的喜怒哀樂,只是我們都被這一切表象所蒙蔽了,就沒有看到後面的道。等到有一天,你將喜怒哀樂、生老病死等等隔障都看破了,體會到原來這個就是道,就會充滿歡喜之心,就會覺得死又有什麼呢?誰又不死呢?中國歷史上那麼多修道的,可曾見過有誰逃脫了生死呢?釋迦牟尼佛到了八十歲圓寂涅槃,孔夫子活到七十三歲去世,基督耶穌死得還那麼年輕,誰都免不了死,但是得到了道的真諦之後,就會死得很祥和,死得很驕傲,死得很滿足,關鍵在於你的價值觀念如何看待死亡。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在中國兩千多年裡,不知激勵了多少的仁人志士。孔夫子的道再往下一點就是仁義禮智信!文天祥為什麼能夠慷慨赴義?為什麼他能夠寫出《正氣歌》這樣偉大的篇章?就是因為他對道堅信不移,敢於為之獻身。所以「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對有價值追求的人能夠形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特別是年輕朋友們。我們可以試一試,如果你志於道,盡力而為,把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價值觀念放在道裡面,放在仁裡面,養和氣,養喜神,把這點做好了,幾天之後喜神、和氣就會油然而生,那些什麼愁眉苦臉都會離你遠去,儘管這時的你也許正處在貧窮之中。我也曾過過相當長時間的窮日子,三十五歲以前沒掙過錢,但是每天照樣過得樂滋滋的,精神非常好,每天都和大家一起論道,跟老師和師兄弟們一起學習,那簡直就是樂在其中,即使在監獄裡面呆的那些年,也同樣能保持這種樂在其中的心境。因為當你能夠存道於心時,那感覺的確就不一樣了。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種道對人的感召力、對人的修養提升是不容置疑的。這兩年,有些朋友到了書院一段時間後,確實從精神上、氣象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裡我也希望大家通過共同對《中庸》、《論語》等先聖典籍的學習,能夠找到養和氣、養喜神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5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grc45 (2010-03-08),K22514 (2010-03-12),KL-iris (2010-03-10),qdenise (2010-03-09),take5 (2010-03-09)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0-03-07, 11:09 PM   #2 (permali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走近《論語》之十二 裡仁第四(中)
悠悠萬事,唯此為大


49【原文】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註釋】惡:粗,不好。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立志追求真理,卻又以穿粗布吃淡飯為恥辱,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讀解】這是鑒定人的一種方法。有的人雖然志於道,但是出門衣服要穿得光鮮,吃飯也很講究,這就不像了。真正志於道的人,沒有那麼多的是非心,沒有那麼多的計較心,他們隨遇而安,走到皇宮裡是平常心對待,走到丐幫裡也同樣是平常心對待。有的人雖然整天說喜歡道,但是卻為自己身處貧窮之中感到恥辱,為自己總是發不了財、升不了官而著急,認為學了道就會有神通,總之是抱怨這個抱怨那個,那麼這樣的人離道還遠得很,這樣的人不值得打交道。我也遇到過一些學道的人,就犯了孔夫子所指出和批評的這種毛病,這時我就會用孔子的這句話來相互勉勵,既然志於道,那麼就不要把貧賤作為一種羞恥,這本身也沒有什麼可羞愧的,只要立志於道,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悠悠萬事,唯此為大,既然致力於這個最崇高偉大的事業了,那就應該引以為自豪。

·性格不要僵化凝固


410【原文】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①也,無莫②也,義之與比③。」

【註釋】①適:可。②莫:不可。③比:緊靠,為鄰。

【譯文】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無可無不可,只要是符合正義的就行。」

【讀解】這裡翻譯成「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無可無不可,只要是符合正義的就行。」大家翻開《道德經》的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就可以明白孔夫子這句話的意思了,其實兩者意思一樣,只是表述方法有所區別而已。「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無莫也」,也沒有什麼事情不可做,孟子有云:「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可久則久,可速則速。」他們不會被一些具體的教條所禁錮,借用佛教禪宗的話來說就叫盡性隨緣。

「義之與比」,義就是合理,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個「義之與比」實際上就是面對客觀條件、客觀因緣,既來之則安之,不要挑三揀四,該取就取,該捨就捨,要有當仁不讓的精神。關鍵是我們的身心要達到上善若水的狀態,使自己的性格不要僵化凝固。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將自己的心胸放大一些,一個氣象大的人肯定不會僵化,而僵化的人往往是心胸狹窄之輩。對於這點,大家可以對自己乃至周圍的人進行觀察,那些真正有魅力的人、有氣象的人,他們的心胸肯定是廣闊的,性格肯定不會是僵化的,他們為人隨和,沒有什麼不良的嗜好和壞脾氣。反而那些心胸狹窄的人,其性格、嗜好、脾氣等等確實就讓人不敢恭維了。

前面孔子說「君子不器」,這裡講「君子之於天下」,要「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沒有什麼是絕對的,該如何處理事情就如何處理,不要墨守成規,也就是要將我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作風調整到自由狀態。人,要有一種自由感,學《莊子》就是要學逍遙游,就是要去追尋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但是這種自由自在是建立在道的基礎上,是建立在仁義禮智信的基礎上,而不是對任何事情都可以不負責任,那樣是不行的。這裡講「君子之於天下」,實際上基於對天下負責任的一種說法。

·價值觀念放在什麼地方?


411【原文】子日:「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①,小人懷惠。」

【註釋】①刑:法度。

【譯文】孔子說:「君子心懷道德,小人卻一心想著自己的田土;君子 心懷法度,小人卻一心貪圖實惠。」

【讀解】這也是孔子的價值觀念之一,主要是關於君子和小人的分野,這裡的小人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小人。君子,在朝,有德有位;小人,在野,無德無位,貧賤者並不等於就是小人,像顏淵如此貧賤之人怎麼可能是小人呢?他有大德,為孔夫子乃至後人所讚揚,他應該是君子。

「君子懷德」。懷,胸懷,就是說我們的價值觀念應放在什麼地方?我們的操守又應守在何處?此外這裡有必要提醒一下,本書中的道、德、仁、義等等基本上都是一回事。我們不要像某些人那樣,非要將這幾個分得很清楚,生硬的將這幾個區別開來,如果是專家教授們出於職業的需要,可以將此分得細一些,但是作為我們就沒必要把精力浪費在這上面,把它們統統歸於一種修養,歸於一種理念就行了。君子的價值觀念,君子的心胸都是放在德上,當然也在道上,也在仁上。

「小人懷土」。在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不管是什麼時候,任何人都是懷土的,都對自己生活的地方都有著深深的依戀之情,要是讓他們背井離鄉,很多人都不願意,有句俗話不是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窩」嗎!人都有戀家情結、鄉土情結,這是對的,普通老百姓熱愛自己的家鄉是一件好事情,小人懷土並沒有錯,但是正所謂大丈夫志在四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辛棄疾在其《永遇樂》詞中寫道:「求田問捨,怕應羞見,劉郎才氣」。說的是劉備、陳登批評許汜的事:在《三國誌》中介紹說劉備、劉表與許汜一起共論天下人,許汜介紹陳登說:「陳(登)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劉備問許汜:「君言豪,寧有事邪?」 許汜說:「昔遭亂過下邳,見元龍。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自上大床臥,使客臥下床。」劉備說:「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捨,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 劉表大笑。劉備還說:「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 從這裡也可以看到英雄們對於「懷土」的態度 。

「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刑,法度,法律。君子堅守禮法,違犯禮法就會接近於「刑」了,故君子慎之。而小人不會關心這些,他總是希望上級能多給點恩惠,總想得到好處,君子和小人的心理就是這樣的微妙。前面說小人懷土,對此我們還可以網開一面,畢竟那是人之常情,不能過於苛求,但是對於懷惠這種心理就不能不多留意了。總是想獲得好處,這樣的心理到底對不對?這值得每個人去思考。好處不是不可想,關鍵在於怎樣去想,前面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我們能否用同樣的方式來面對這種懷惠的心理呢?既然我們要在靈魂深處鬧革命,並且要念念不忘,那麼當懷惠這個心念一動時,我們又該如何處之呢?

那麼「懷刑」又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君子會懷刑?為什麼他們的舉心動念都會處在對禮法的堅守上?為什麼他們不會計較利益上的得失?「朝聞道,夕死可矣」,對於死都無所畏懼了,那還會怕其他的得失嗎?但是小人的心理則更關注於是否有好處?有好處就干,沒有就不幹。我們每個人平日裡面對人和事的時候,是懷刑還是懷惠?是懷德還是懷土?對自己的心理做這樣一番分析,也可以做做分類,那麼對自己修養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如果能經常這樣規範自己、分析自己、監控自己,正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那麼不久之後,你肯定就能煥然一新。

·為官者、親友間若談利,社會就會亂套


412【原文】子曰:「放①於利而行,多怨。」

【註釋】①放:依據,根據。

【譯文】孔子說:「只根據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來很多的怨恨。」

【讀解】放,這裡作「依據」講。我們現在是市場經濟,很多行為、準則都是依據利害關係而行事,要想請一位企業家做事,他肯定會先打打算盤,看看有沒有利潤可圖,對事業的發展有沒有利益。在這裡,孔子所指的利並不是指市場經濟範疇中的利,他主要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道。如果人與人之間的交道,父子之間、夫婦之間、朋友之間等等都要依利而行,那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想想都很可怕。我認為,如果是商人,那就要讓他富裕起來,不然經營上怎麼能搞得好,國家怎麼能增加財政收入,就業問題怎麼能得到緩解,因此他們可以依利而行。為官者,就一定要廉,不然國家怎麼能管理得好呢?如果為官者也要談利,朋友之間也以利作為交往的原則,那麼社會就會亂了套。

「放於利而行,多怨」。人與人之間如果常常在利益上計較,心中那桿秤總是在掂過來掂過去,說實在,哪有可能分得那麼均勻呢?結果怨憎自然就多了起來。我和人打交道,一般都是採取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在利上行,如果帶著利的色彩與人交往,麻煩就會油然而生。當然做生意不在其中,做生意就必須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按合同辦事。所以在人與人交往中,尤其是朋友之間、同事之間,一定要注意這個原則,對此一定要留心。首先自己為人處事就不可因利而行,不然就會多怨,周圍環境怨氣多了,那怎麼可能還有和氣、喜神呢?如果你成為了眾矢之的,眾目所視,眾怒相向,那日子恐怕就相當艱難了。

·禮讓治國,一片祥和


413【原文】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註釋】何有:有什麼問題?

【譯文】孔子說:「能以禮讓治國嗎?沒問題!不能以禮讓治國,怎麼實行禮法?」

【讀解】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治理國家?孔夫子在這裡提出了一個標準:以禮讓為國,用禮讓的精神來治理國家。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家庭之中、鄰里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都採取禮讓的精神,那就能透出一種祥和,要知道禮讓的對立面就是爭鬥。如果禮讓治國,那麼執政的人在思想上、在政治見解上、在職務上就能夠做到禮讓。當然禮讓是有原則的,不能禮讓給如隋煬帝楊廣一類的昏君,也不能禮讓那些奸佞之臣,而是要禮讓賢者,禮讓仁者,禮讓給有德的人。對於勝過自己、超過自己的人,要敢於把職務讓出來,把權利讓出來,唯有如此,才能把優秀的人物都提拔到政權的核心之中來。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各國之間的政治鬥爭、軍事鬥爭頻繁而且險惡,各個國家都張榜招賢,燕昭王築黃金台接納天下豪傑;孟嘗君養士,號稱食客三千等等,這些都是一種禮讓,要禮賢下士。

商朝為什麼會被小小的周滅掉?商代最後一位國王,名紂,即殷紂王。毛澤東曾經稱讚他「很有本事,能文能武」,還評論說:「紂王把東夷和中原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史記》上也說他「資辯捷疾,材力過人」。他北伐胡,南伐淮夷,把殷國的疆域從黃河中下游延伸到了淮河兩岸,使商王朝的疆域得以擴大,初步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江山的基本輪廓,還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後來卻放鬆了警惕,加之他橫徵暴斂,驕奢淫逸,濫施酷刑,終於失去了民心,最後自焚於鹿台。

而周文王的爺爺周太王,率領族人遷到岐山下的周原時,不過一千來戶人家,也就是一個小村莊,但是他廣行仁義,帶頭開墾荒地,發展生產,使四方歸之,不到三年,就有了十萬戶人口,在商朝末期算是大邦了。但到了繼位的時候,問題出來了,由誰來繼承太王的事業呢?太王有三子,長子名泰伯,次子名仲雍,三子名季歷。後來泰伯和仲雍一方面看到三弟季歷聰明過人,而且深受父親周太王的喜愛;另一方面看到三弟的兒子姬昌有真命天子之相,於是兄弟相偕,逃離周原,奔往斷髮文身的吳地去了,主動將王位讓了出來。後來周太王去世,三子季歷繼承了王位,繼續沿用周太王的政策,使周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後來姬昌,也就是周文王,獨霸西岐,當時商朝有近三分之二的疆域都歸順了周,後來號令天下諸侯推翻了荒淫無道的殷紂王,建立了周朝。周之所以能強大起來,就是因為這一切都是從禮讓中得來的。

到了春秋時期,禮讓的風氣還是有,但是已遠遠不如周初之時了,因為那時人與人之間的爭鬥越來越多了,也越來越複雜了。堯舜禹三代時,他們之間的傳位採取的是禮讓的態度,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那時政治上的朝氣,充滿了陽光,沒有什麼政治上的爭鬥,而政治上的明爭暗鬥往往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強盛的大秦帝國,卻因二世而亡。當年秦始皇明明下詔讓長子扶蘇即位,扶蘇是一個仁德長者,如果他即位,成了秦二世,那麼秦國會不會滅亡就猶未可知了,中國這兩千多年的歷史可能都要全部改寫了。然而秦始皇半路上就死了,未能將政權移交到長子扶蘇手裡,次子胡亥與李斯、趙高合謀篡權,秘不發喪,一方面修改了秦始皇的遺詔,另一方面矯旨將扶蘇賜死,結果歷史的偶然性造就了必然性,這就是「爭」給大秦帝國帶來的惡果。

歷史上有名的唐朝「玄武門之變」,當時身為次子的秦王李世民為了當皇帝,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殺其長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及其家屬數百人,後來又逼唐高祖李淵退位,將其尊奉為太上皇,這些都是「爭」。但因為唐朝的天下基本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且李世民也確實英武過人,所以大家對他的微詞還不多,認為他是真命天子。但這也成了李世民一輩子的心病,他可以平天下但不能齊家,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齊家這一關他就沒過,哥哥弟弟死在了他的手裡,父親也被逼退位,後來由於自己疑心重,認為自己的兒子不安分;再如武則天,前前後後也廢掉了好幾個太子,結果使後來皇位的傳承留下了不少隱患。

禮讓為國,確實能為整個社會和朝政帶來祥和,但如果是明爭暗鬥,那就不好說了。所以孔子這裡說「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那麼治理國家還有何難呢?只要如此為之,國家確實就會治理得很好了。反之如果不能以禮讓治理國家,那麼堯舜等古人留下的這套禮儀制度還有何意義呢?那全部成了擺設,成了空的、虛假的,那肯定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我們都沒有為政,不過一介布衣而已,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圈子裡還是應該禮讓為先。孔夫子講溫良恭儉讓,如果我們能將這些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作為自己的素養,作為自己的修養目標,那麼,我相信每個人的生活圈子肯定都會很祥和。

·關鍵在於有沒有得到這個東西的本事


414【原文】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①;不患莫己知②,求為可知③也。」

【註釋】①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擔任職 位的才能。②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面有否定詞「莫」而倒 裝。③為可知:被別人知道的依據。

【譯文】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怕的是沒有擔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讓人知道的本事。」

【讀解】「不患無位」。前面講過儀封人請見孔子後,出來對孔子的學生說:「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你們跟著孔聖人還怕沒官做嗎?在這裡,孔夫子對他的學生說:「不患無位。」要他的學生們不要怕沒有官職,沒有俸祿,不要去擔心這些,那應該擔心什麼呢?

孔夫子接著說:「患所以立。」應該擔心自己在德上能否立得起來。你想得到什麼東西,其關鍵就在於你有沒有得到這個東西的本事,比如吃皇糧就要有吃皇糧的本事,當富翁就要有成為富翁的本事,當教授就要當教授的本事,總之要有所立,第一在道德上有所立,其次要在專業上有所立。如果什麼都立不起來,只是每天為此去焦愁、憂慮,每天只是去做陞官夢、發財夢,但是你又沒有那個本事,就是給你官做你也做不長,給你錢你也留不住,說不定連你的小命都要搭進去。因此我們要將重心放在強化自己的德行上,強化自己的能力上,只要確實具備了德行和能力,那你還怕以後沒有機會嗎?但是如果你不具備這兩條,那麼機會來了還是會放任它白白地失去。現在每天都有億萬富翁在誕生,但我們在座各位都不是,那是因為我們在兩條上都不具足,或是沒有合適的機會;同樣每天也有不少因觸犯刑法而被制裁的人,我們在座各位也不在其中,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犯那樣的錯誤,於是可以安享太平。因此「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麼我們應該立什麼?孔夫子先就說過:「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總要有所立,總要有所志,正確樹立我們的人生目標,正確樹立我們的價值觀念,這樣一來,能力也就在其中了,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真正有力量的人。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前面說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現在社會是一個比較浮躁、比較注重名利的社會,很多人總想自己的知名度能夠更高一些,如果越多人知道自己就越好,最好能在中央電視台給自己打廣告,讓全天下人都知道自己。但是孔子卻不提倡這種做法,不患莫己知,不要把精力都花費在讓人家瞭解你,而是應該「求為可知也」,應該將精力花費在真才實學上面,想讓別人認識你,那要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本錢。這幾天看新聞,大概是說最近成都地區的超女選拔賽又要開始報名了,很多姑娘都對自己很有信心,個個都認為自己美貌動人、歌喉甜美,個個都認為自己肯定會百戰百勝,但是僅從採訪上看,有些人確實不敢恭維,或許連第一關都過不了。所以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一定要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斤兩,如果覺得還有所欠缺,就要想辦法去補足。只要你確實有本事,確實是一顆鑽石,確實是一顆成色十足的金子,你還怕不發光嗎?但就怕你不自知,甚至連河岸邊的鵝卵石都不如,反倒是一堆爛泥。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素質,我們如何面對自己?如何面對環境?孔夫子說的都是家常事,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卻是極其考驗一個人的素質。我們之中有幾位敢於真刀真槍地面對自己?魯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這樣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在面對自己時,往往都會網開一面,都會給自己找種種的理由來開脫,沒有認認真真的研究過自己的舉心動念,沒有研究過自己的喜怒哀樂,沒有仔細衡量過做事情的動機。這是因為沒有在自己心中樹立起衡量這一切的標準,一旦樹立起孔夫子所說的仁義道德、仁義禮智信的標準,慢慢地就能夠體會到其中的滋味。

·將整個精神世界挑起來


415【原文】子曰:「參①乎!吾道一以貫②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註釋】①參:曾參。②貫:貫穿,貫通。

【譯文】孔子說:「參啊!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以後,學生們問曾子:「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呢?」 曾子說:「老師的學說,概括起來就是「忠恕」兩個字罷了。」

【讀解】「一以貫之」是很多治學的人、求道的人盡其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標。孔夫子在年輕的時候,在魯國就被尊為聖人,到了晚年,他的道德,知識、學問、修養乃至各個方面都是光彩四射,在當時無人能及,如同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無人能及一樣。在學問上,四書五經是他整理出來的,這需要多大的智慧才能完成!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也曾坦然說過自己愚闇,對於《尚書》這本書大約有十分之五還讀不懂,對於《詩經》也有十分之一二讀不懂。可是現在有些所謂的學者教授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國計民生,沒有他弄不懂的。當然像王國維那樣的國學大師們都是嚴謹之人,是真正的治學之人,言語謙虛也是正常的。然而在孔夫子那個時候,面對有史以來到他那個時代的所有學問,孔子都能瞭然於胸,自由駕馭,這的確足以讓當世之人乃至後人仰慕,他的學生顏淵就曾歎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司馬遷在《史記》裡也表達了對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敬仰之情,足見孔夫子之學問的確是博大精深。

這段語錄前面或許省略了一些過程,或許是孔子的弟子曾參向孔夫子提問,想知道夫子之道是如何修煉出來的,孔夫子說了一句傳誦千古的名言:「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古人的銅錢都是一串一串的,用繩子穿成一串就叫一貫錢,繩子一斷,錢就散落一地。學問也是如此,經史子集那麼多,世間學問那麼多,三百六十行、人生宇宙的學問無窮無盡,你如何將這些學問串起來呢?人類文明是一個神聖的殿堂,是人類的驕傲,它綿延數千年,但是是什麼將它貫穿起來的呢?這值得我們大家好好思考。

孔夫子說「一以貫之」,「一」是什麼意思?這個「一」,不同的經學家就有不同的說法,漢儒有漢儒的說法,宋儒也有宋儒的說法,現在搞儒學研究的先生們也有他們自己的說法。我的說法很簡單,在我看來,是「我」在面對著我的世界,是「我」在構造著我的精神世界,是「我」在承擔著我的精神世界,是「我」在我的精神世界之中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你怎樣把這一切貫穿起來,使其一以貫之,那麼這個「一」首先就離不開「我」,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首先還是離不開孔夫子他自己。另外還離不開「道」,現在我們要到什麼地方去,就要通過連接各地的道路,那麼這條道路就應該通泰,不能堵車,一堵車大家就走不動。不僅要通,而且還要有目的性,如果沒有目的性,那你到哪裡去?

「一以貫之」,借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一和萬的關係,道散為萬事、萬物、萬法,但是誰在料理這些呢?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如何料理這個萬事萬物萬法呢?要知道,這個心還是離不開我們的「念」,並以這個「念」來料理萬事萬物萬法。比如語言是一個字一個字表達出來的,思維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構成的,那麼我們的念,就是構建我們精神世界的基石。這個基石必須是牢固的,不能是鬆軟的;必須是堂堂正正的,不能是邪乎的,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正念、正知見、正思維,都離不開一個「正」字,用孔夫子的話來說就是「仁義禮智信」,必須要正大光明,要以這種精神、這種毅力來貫穿。

我們在學習《易經》的時候,乾卦卦辭有云:「元、亨、利、貞」,一以貫之實際上就是元、亨、利、貞,而這四個字就立在最後一個「貞」字上,貞就是正,當然也離不開元,元是精神的活力,貞是精神的正氣。只有用這種正氣將這一切貫穿在一起,才能將整個精神世界挑得起來,才能夠一以貫之。如果沒有堂堂正正的一種精神,在面對前面所說的「富與貴,人之所欲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時,在面對富貴貧賤等種種環境時,你就會舉棋不定,這樣你還可能一以貫之嗎?那就談不上了,但是如果你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氣,那麼對於道你也就承擔得起來了。

曾子在聽完老師的回答後,應了一個「唯」字就出來了,其他的門人很奇怪,就向曾子詢問其中的道理。從這裡可以看出曾子對老師的回答是心領神會,如果他沒有領會到,一定會問老師,什麼是一以貫之?或者是假老練,說出一大串自以為是的理解。前面有一則說孔夫子表揚顏淵,是說孔夫子同顏淵談話,但顏淵從不提出反問,像個愚鈍的人,而下來之後發現他和同學們討論時,覺得顏淵還是很了不得的。在這裡,曾子就只說了一個「唯」字,沒有多餘的語言,表現了師徒之間的那種默契。這種默契在人與人之間很不容易做到,除非是非常相知相交的人才有可能能達到這樣的默契。

在宋明理學裡,將曾子作為道統法統的傳遞者之一,從《論語》裡的這句對話,就可見曾子確實很了不起。其他的門人在道的領悟上顯然不及曾子,於是向曾子提問:夫子所說的一以貫之,你是怎麼領會的呢?曾子回答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有些人或許會糊塗了,這「忠恕」和「一以貫之」看上去明明是兩回事,怎麼會拉到一起了呢?仔細想想,兩者在實質上是一樣的。什麼是忠?就是責任心,有了責任心才會有意志,才會有毅力,才會有擔當精神。如果責任心都沒有了,對國家不忠,對家庭不忠,對榮譽感看得比命輕,那麼就只有當叛徒了。有了責任心,即使朝聞道,夕死都可以。不僅要忠,還要有恕的精神,那什麼是恕?恕就是理解、大度、寬容,忍讓。忠恕是我們基本的健康心態,忠是一種宏大、陽剛的心態,恕顯得比較謙虛卑下,但是很有容量,這恰恰是乾坤二氣的另外一種說法。所以在我們的人格之中,在我們的精神之中,如果浸潤了忠恕的力量,那麼對孔夫子所談的聖人之道就能一以貫之。能夠做到忠恕的人,就不會缺少仁義禮智信,對其他的事物都可以一併涵容,當然對萬事萬物萬法也就全部一以貫之了。

對於這一節,從歷史到現代,各種註解和說法都有,各位朋友可以參考各家的精彩之言,從而能有一個更加深入、更加豐富的理解。總之,不管是一以貫之,還是忠恕,都離不開「我」,都離不開我的心,都離不開我的念,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一以貫之」之道了。

·義和利之間沒有絕對的壁壘


416【原文】子日:「君子喻①於義,小人喻於利。」

【註釋】①喻:明白,懂得。

【譯文】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讀解】關於君子和小人的論述,大家都看得比較多了。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什麼又是義?什麼又是利?嚴格地說,這些問題在中國幾千年裡面一直都是爭論的焦點。就我們當今社會生活而言,我們應該是趨於義?還是趨於利?現在是市場經濟,全世界都在推動經濟一體化進程,既然要發展,那麼肯定就要談利。今天在坐諸君中也有一些從事企業經營的朋友,企業要發展,不談利怎麼行?

義和利,是古今中外歷代朝政乃至現在社會,以及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和處理的大問題。在中國,從漢代開始,一直到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都是把義放在首位,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孔夫子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重商的一個朝代,但是宋代也是在思想上將利貶得最低的一個時代,因為宋明理學大談義利之辯,在理學家們的眼裡,肯定是將義放在第一位。

我們如何看利?如何看義?如何看君子?如何看小人?此處的小人並不是道德意義上的小人,而是指一般的平民老百姓。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讓全中國的老百姓都能夠吃飽,都有飯吃,溫飽問題才是最大的人權問題,如果對利避而不談,那又如何解決溫飽問題呢?用西方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的第一需求是什麼?是生存的需要,只有先解決了生存問題,才會有諸如名利、權利、安全、成就等等更高層次的需求。所以小人是君子的基礎,利是義的基礎。以前人們常說:「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飯都沒有吃飽,哪裡還有什麼心思讀書?讀書必須是建立在自己有飯吃的基礎之上才能達得到。

另外,我們每個人面對利和義,必然就要有所取捨,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上,你取什麼?捨什麼?當然現在大多數人都會偏向於取利,誰都不能強迫他人去選擇什麼,就如同讓老虎吃素是不可能的,反過來讓牛羊吃葷也同樣不行,因此每個人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春秋時代的君子,大都有一定的地位,一般都是諸侯、士大夫階層,當然還應該要有一定的文化、道德和修養,如此方能稱之為君子。小人則是泛指下層民眾,而那些有權有位卻無恥的人也屬於小人的範疇。總之義和利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個決策,作為君子就應該選擇道義,不能趨利而放棄義。

在此基礎上,孟子又做了更進一步的發揮,他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在古代,每個人都願意使自己成為君子,而不願意成為小人;在現代,人們也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文化、有修養、有道德的人,而不願意自己成為沒有教養、不仁不義、無信的人。每一個人,無論職務高低,還是富貴貧賤,都想使自己在文化和精神的修養方面趨於上流,而不甘於下流。對於這樣的取義棄利,幾乎我們每個人都不會打什麼折扣,但關鍵就在於兩難之中,在既有利又有義而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很多人就難以選擇了,是取利好呢?還是取義好呢?在現代市場經濟之中,嚴格說起來都是利義不分,那些完全取利而放棄義的企業家,他們一定不會長久。因為將義展開來,就含有道德、信譽,有對國家的奉獻,也有對社會的奉獻,如果企業有了這樣的精神,那麼這個企業才有可能做得大、做得久。如果鼠目寸光,只顧及眼前的一點利益,而忽視了義作為利的支撐,那麼這樣的利絕對是曇花一現,不會復來。

因此對於孔夫子「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句話,我們不能機械地、呆板地看待,我們還是應該提倡利義不二,盡可能實現雙豐收,兩手都要硬。如果為了義而完全放棄利,那麼就成了傻乎乎的書獃子,成了孔乙己、東郭先生一類的迂夫子。如果沒有利,那連談義的本錢都沒有。只有在有了實力、有了經濟、有了地位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去做大仁大義之行。如果這一切都沒有,看到那些失學兒童,想要資助他們都拿不出錢來,那又還有什麼資格去奢談義呢?所以我們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之中,既不能像某些古人那樣,對利絕對的鄙視和排斥,也不能像當前社會中的某些人唯利是圖,一切都向錢看。經濟利益是至高無上的,認為義是封建殘餘,認為談義的人都是精神有毛病,這就不對了。

實際上義和利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壁壘,而是相互滲透的。在《論語》前面幾則中就說過,只要學好了「仁義禮智信」,還怕沒有官職?沒有俸祿嗎?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做大官、發大財。我們也希望那些大仁大義的人可以陞官發財,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得到更好的發展,老百姓的日子也才能得到提高。反之如果是不仁不義之人,一方面顯得這個人刻薄無情,另一方面也說明這個人無能,那麼社會和老百姓也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治理。利與義,如同火車有兩條軌道、人有左右手一樣,缺一不可。

孔夫子是儒學的祖師,因此在這裡,其重心肯定是將義放在第一位。一次子貢向孔子請教如何為政,孔夫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三者去其一,首先去兵,再不得已則去食,但是信義萬萬不能丟,強調「民無信不立」,這是道德的基本。但反過來說,為了信就不吃飯、不要兵也不行。孔子這裡只是在強調信的重要性,但並不因此而忽略和否定食和兵的重要性。小人喻於利,並不是說這樣就不好,但如果絕對化了,只講利而不談義那就不行,一個真正的君子肯定是利義兼顧。因此我們不能片面地認為孔夫子這裡是在否定利,其實在其他篇章裡面,孔夫子也談到了不少如何得利的問題,也談到了如何得「大利」。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2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grc45 (2010-03-08),take5 (2010-03-09)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0-03-07, 11:13 PM   #3 (permali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走近《論語》之十三 裡仁第四(下)


·好人壞人都可以做你的鏡子


417【原文】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一想如何與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 應該反省一下有沒有與他相同的毛病。」

【讀解】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 子》第27章)與孔子這裡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為我 們的老師,我們學習的榜樣,壞人也可以成為我們對照自己的鏡子,我們的借鑒。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裡,惡魔成 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惡,他的阻礙向上,都成了浮士德不斷追求、自強不息的動力。

我們每個人都想提高自己,都想為自己開闢更高更大的思維空間、精神空間和活動半徑,那麼這種擴大的力量由何而來,就是「見賢」,與高明的人在一起,與有德有才者在一起,要經常將自己與他人作對比,孰強孰弱,為什麼會這樣?孔夫子有一句語錄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其長處,也都有其弱點和短處,即使誰覺得自己如何了不得,也同樣不能避免自身缺點和短處的存在。一個善於學習的人,其最大的優點就在於知道如何提高自己,如何改過自新。所以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沒有其他竅門可言,唯一的竅門就是改過自新。孔子這裡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也是改過自新的一種方式。我們如何才能知錯?這就需要有一面鏡子,那麼這個鏡子是誰?一方面是賢人,一方面是不賢的人。我們既要向先進模範學習,學習他們成功的經驗;也要看看那些進監獄的人,失敗的人,他們為什麼會失敗?他失敗的教訓在哪裡?我會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都需要自己去反覆仔細掂量。

人生百年,說起來好像也挺簡單,轉瞬即逝,但要說不簡單也確實不容易,我們每個人一生中要遇到很多這樣那樣的事,要同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每時每刻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對此你如何選擇?你的人生又如何定位?這一切都需要有一個標準,那麼這個標準又從何而來?實踐?就是在社會生活中、在社會經驗中、在種種是非之中闖蕩。

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實踐?孔子這裡就說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見賢,賢是一面旗幟,也是一面鏡子。當見到了能幹的人、高明的人、大仁大義的人,我們就要把他們作為鏡子彼此對照,看看別人為什麼比自己能幹?為什麼比自己高明?為什麼自己就不如他們?當面對那些糟糕的人、令人討厭的人、不賢的人,也同樣要把他們作為鏡子,相互對照一下,彼此之間是差不多呢?還是比他好?又或是不如他?只有通過正反兩方面的不斷觀察比較,並以此糾正自己的行為,規範自己的行為,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其實學習四書五經,也就是在學習聖人的言和教,並以聖人的言教作為自己的鏡子,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乃至思維準則,這樣才能在聖賢之道上前行,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才會充滿光明。如果我們整天同那些是是非非的不賢之人在一起,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麼我們也就會和這類人成為一丘之貉了。

·學會以「幾諫」的方式對待親友


418【原文】子曰:「事父母幾①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②,勞③而不怨。」

【註釋】①幾(jī):輕微,婉轉。③違;冒犯。③勞:憂愁。

【譯文】孔於說:「侍奉父母,對他們的過錯應委婉地勸阻。如果見他 們不願意聽從,仍然應該恭敬地侍奉他們,不得冒犯。雖然心裡憂愁,但也不能怨恨。」

【讀解】這裡是在談侍奉父母之道。自古以來,中國一直都是以忠孝立國的社會,如果沒有了忠孝仁義,那麼中國也就不成其為中國。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別是漢族文化,主要都是浸透著忠孝仁義這一套思想。歷朝歷代,大多數君王們經常都會說:「聖朝以孝治天下。」都是將孝立在首位。常言道:「忠臣必出於孝子之門。」如果事父母都不孝,又何談忠君呢?

但是盡孝不是盡愚孝,盡忠也並非盡愚忠,在孔夫子看來,對於孝還是應該要有尺度,還是要講求方法。孔子在這裡就說:「事父母幾諫。」認為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時候,如果父母有過失,有不妥之處,身為子女應該要予以規勸。《孟子》裡有這麼一則公案:老子偷了一頭羊,兒子跑去告官,這樣做對不對?於是引發了一場爭論,有人說應該告發,因為父親犯了偷盜罪;有人認為不該告,因為父母恩重,出於孝心也不應該把父親偷盜之事告官,這就有矛盾存在了。在孔夫子看來,作為子女首先不能忤逆父母,但是孝順歸孝順,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同樣還是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過錯,如果父母有過失,子女就應該採取適當的方式加以勸解。

此處的「幾」有婉轉、輕微之意。有些人不善於說話,常常一句話說出來就把父母、親朋好友乃至上司給頂撞了,所以我們說話一定要講究策略,尤其是在人與人交往之中,更是要講究策略。如果不講究策略,輕易一句話就可以把整件事情弄砸了,要麼就是把人給得罪了。對待父母是這樣,對待朋友是這樣,對待領導也是這樣,要學會「幾諫」的方式,要婉轉,要講究策略性。

如果自己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即「見志不從」,也同樣應該保持恭敬的態度,不要去觸犯父母,即使自己內心憂勞,也不怨恨父母,即「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是一個大原則,身為子女,和父母的血緣關係是不可否認的,這種自然的親親關係,誰都不能隨隨便便地就捨棄了。儘管這裡有一些字句,在現代人眼裡顯得比較保守,但是用古人的話來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當然我們現在的人不會機械、固執到即使父母去殺人放火也照樣保持一意奉承的狀態,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幾諫」,即要善於勸告。

總之身為子女,在對待父母時,不管有無過錯,都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做到「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種情緒非常不容易把握,在父母面前要這樣,在親戚朋友面前也還比較容易做得到,但是在社會上就比較難了。在某些機關企業裡面,有些領導莫名其妙地給你穿小鞋;辦事衝動,往往不考慮後果;向他提合理化建議,他也聽不進去;又喜歡結黨營私,面對這些你該怎麼辦?你是否能夠做到勞而不怨呢?有些人做不到,就敢於炒老闆的魷魚,但是老闆畢竟不是父母,老闆可以換,父母怎麼換?

從孔夫子這裡的「幾諫」可以看出,對父母的孝和對社會的義之間的關係很不容易處理好。孝和義往往是連在一起的,怎樣通過孝、義、仁等等觀念來改造我們基本的精神修養?並將之提升?我在講「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的時候,常常都會將「智」專門提出來並強調,如果沒有智慧,那麼仁義禮信就會僵化,離開了智慧的仁義禮信是死的,只有當智慧運行於其中,貫穿於其中,仁義禮信整個才能盤活,各自也都才能恰如其分,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仁義禮智信。孔夫子這裡的「幾」,其實也就是智,我們事父母、處環境,都離不開一個「智」。當然仁義禮智信是五位一體的,不能為了智就放棄了仁義,也不講禮,甚至信譽也不要了,這樣不行,我們必須要把它全面地、一體地貫穿在一起,用以指導我們的語言行為,用以指導我們如何處理事情。

·該透明的地方要透明


419【原文】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

【譯文】孔子說:「父母在世,不要離家遠行。如果非遠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讀解】現在這個時代已經談不上這一條了,很多朋友因為工作學習的需要,父母尚在,也要天南海北地遠遊。以前是一顆紅心交給黨,黨叫幹啥就幹啥,革命青年志在四方,一切都服從黨的安排,都聽從黨的指揮。當然現在沒有以前搞階級鬥爭那麼嚴肅了,大家都是雙向選擇。現在的交通也非常便利快捷,有汽車、火車、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出門遠遊也不再是難事,即使去美國也不過十來個小時罷了。可是在古代要遠遊卻是一件難事,孔夫子周遊列國的時候,他乘的破馬車一天也走不了幾十里路,而且只有他乘馬車,他的弟子們都是徒步跟隨。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的情況下,特別是父母年事已高,就尤為關心子女,如果子女出門遠遊,不在父母的身邊,父母難免會牽腸掛肚和焦慮。

我自己就有這樣的親身體驗。我女兒在昆明上大學,我正好有事到廣州去了一段時間。前天晚上女兒打了個電話回來,說頭疼難忍,被送到醫院打了嗎啡針才止住。但是就這個電話之後,女兒就再沒有音信來了,這下我的夫人就很著急了,又是打電話又是發短消息,結果沒動靜。於是昨天早晨又打電話麻煩在昆明的兩個朋友去找,到了昨天晚上我從廣州回來,都十點鐘了,她兩個朋友都還在學校裡面四處尋找,教室、宿舍都沒找到人,把我太太急得都哭了好幾次。我一回家就問我是不是親自到昆明去一趟。也是孩子粗心大意,出院後沒有給她母親打電話報平安,手機沒電也忘了充,本身讀書還是比較認真,下了課就去上自習了,後來總算是聯繫上了,這下大家心頭才鬆了口氣。這使我深深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關切之心,使我對這一則語錄有了更深入的感觸,講起來也更有感覺,畢竟這是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

以前所謂遠遊,可能就只有幾十里路,要是在今天,如果有汽車那不過數個小時就打了來回,但是在古代可能一兩天都回來不到。這裡講「父母在,不遠遊」,一方面是指你還很年輕,父母不放心;另一方面如果你年紀大了,意味著父母也就老了,你一走,萬一父母有了病痛怎麼辦?或者父母仙逝了怎麼辦?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一個孝道準則。在它的約束下,中國人就沒有了西方人那種勇於探險的精神,如發現新大陸、南極洲,甚至火星、月球上也敢去走一走。像敢於說出「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的馬援這樣的人,在中國人裡面畢竟是少數。在漢唐時期還有些許這樣的英雄人物,但是自宋以後,漢人中就很少有出遠門的了,除非是皇命在身,一般遠行的人大都是趨利的商人。唐代李益在《江南曲》中寫道:「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說明當時的婦女也不願意自己的丈夫為了錢財在外面四處奔波,即使放到現在,大多數女性也是如此認為的。

「父母在,不遠遊」,是中國古代的宗法,是宗族的習俗,在今天,我們還是應該看到其中的合理性。一方面的確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年輕人闖蕩江湖的心胸;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和諧的家庭,和諧的社會,父母在不遠遊也是很有必要的一個原則。

緊接著孔夫子在後面說到「游必有方」,這就可以看出孔夫子也並不是完全限製出門遠遊,他自己也曾周遊列國,但關鍵是要游必有方,也就是要告訴父母自己到什麼地方去,要把目的地和日程說清楚,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回來。實際上不僅僅是在家庭裡要這樣,在單位、企業裡面也同樣是如此,如果有事需要請假,肯定要先向單位領導、上司把自己的事情說清楚,如果不打招呼,隨意曠工,任性散漫,那也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游必有方,換一種說法其實也就是一種透明度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隱私,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該透明的地方還是要透明,在家庭中要透明,在自己的朋友人事圈裡也要適當的透明,這樣可以減少很多誤會和麻煩。

·運行的規律和積澱的因緣


420]【原文】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文】孔子說:「三年內不改父親的規矩習慣,可算孝了。」

【讀解】這一則在「學而」的第十一則裡已經說過了,現在又重現於此。前面我就說過「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一句不僅僅只是家庭裡的事,什麼叫父之道?周文王繼承他的父親王季,周武王繼承他的父親周文王,周成王又繼承他的父親周武王,再早的堯舜禹之間也算是父子式的繼承關係。當年鄧小平就說過:「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不管是第三代領導人,第四代領導人,都要遵循「無改於父之道」這個原則才行,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國家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一般來說,每一屆政府換屆以後,對前一個政府所制定的方針政策,大都不會輕易改動。比如海外有一些政局不穩定的國家政府經常換屆,但是其外交官都會發表聲明說外交政策一如既往不會動搖,以前和各國簽訂的條約繼續有效,一直要等到執政基礎牢固以後才會作出適當的修改。如果貿然改動,不僅會造成自身的不穩定,而且也會引起周邊關係的不穩定。

孔夫子所說的「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實際上有很深的含意。比如說你現在繼承了你家老爺子的事業,那是不是馬上對他以前制定的規章制度加以改變呢?那是不能隨便變動的。因為這個制度已經有了運行的規律,已經有了一定的穩定性,也已經有了種種積澱和凝固的因緣,才能走到今天並交到你的手上,你突然一下子就把這已經存在的種種因果鏈打斷,那怎麼行呢?其實這一點對於我們在謀略、策略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當我們讀到《論語》這些語句時,往往會覺得沒有什麼份量,而且覺得那是古人的話,和現在已經脫節了,並不相關。但是當我們認認真真細嚼《論語》,就可以感覺到這其中的語言並不比《道德經》差,只是孔夫子在用辭上讓人感覺似乎有些呆板,不像《道德經》那樣生動,那麼令人振奮。比如《道德經》中所描述的「上善若水」,那是多麼令人嚮往的境界!大家都渴望自己能夠達到那樣的境地;但孔夫子說「君子不器」,人們就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了,還以為不器是不是不成器,實際上兩者說的都是一回事。不過「上善若水」是太上老君說的,要堅決執行,境界又高,語言也美;而「君子不器」這句話聽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於是往往就忽視了這樣的語言。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大家很容易將它與孝道結合起來看,結果大家的眼睛就被這個孝道給遮住了,就被這個孝道給局限了,實際上它有著極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周朝是家族式的政治,周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又在自己的統治範圍內,將其轄下的采邑分封給同宗的子弟們和卿大夫,這樣每一個采邑就又是一個家族。戰國初年「三家分晉」,也就是魏氏、趙氏、韓氏三個家族瓜分了晉國的全部土地,後來得到了周威烈王的正式冊命,這三家才成了戰國七雄中的魏、趙、韓三國。所以以前的家也就相當於國,家大則國大,家小則國小。父就是國君,或者是大夫,當然也包括最小的家庭單位,即老百姓。總之,我們在讀《論語》時,在挖掘《論語》深刻思想的同時,還一定要注意其歷史背景。

·父母高壽是家庭祥和的表現


421【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記掛在心頭。一方面為他們添壽而歡喜,一方面為他們年高而擔心。」

【讀解】前面幾則,都是在談侍奉父母之道,這一則也是如此。對於父母的年齡,不知在座各位都留意過沒有,我是留意了的,每一年父親過生日的那一天不能忘記,母親的生日同樣也不能忘記,而且提前一天就把孝敬的紅包準備好,生日酒席也會提前預定,還要安排參與的人員和中間一系列的環節。這一定要注意,如果不注意這些生活細節,人到老年,有時候心眼小,會暗地裡慪氣,結果氣病了也還是子女的事。如果子女把這些都處理得比較好,那老人家就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乖巧,就能經常保持一種比較好的心態,而父母只要歡喜,病痛就會相對少一些,子女也就會相對輕鬆一些。

前幾天我到雲門寺給佛源老和尚祝壽,因為佛源老和尚是我的恩師,他今年過八十四歲生日,並沒有特意請什麼人,但畢竟他是德高望重的大禪師,有一萬多人前來給他拜壽。他當時拉住我的手說:「你的福氣好啊!家裡還有娘,我沒有娘了,你一定要把母親孝敬好啊!」這就是老和尚的厚道之處。按照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來說,對親情的關注,是社會穩定健康的基礎,如果一個家庭之中,父母兄弟之間、骨肉之間都在相殘,那麼社會還能安寧嗎?對父母兄弟都能夠下手,那對朋友你還下不了手嗎?
  
我們只要養成了這種修養,把對父母兄弟的親情關係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關係之中,正所謂「種花不種刺」,那麼自己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就能在一種和諧溫馨的環境中生活,這種日子來之不易。如果自己經常處於一種矛盾是非的環境之中,你想像一下那是什麼樣的生活,而且這種日子過不長,年紀輕輕的就會害肝病、心病,如果再激出個高血壓、肝硬化那就完了,這些病症大都是因心情引起的,因環境引起的。

當年袁煥仙老先生曾給南懷瑾先生寫過一封信,其中就告誡南先生:「律人嚴,眾必減;律己嚴,過必遠。」 要求別人太嚴,朋友就會減少;要求自己嚴格,過失就會減少。我曾為此配成一副對聯:「與心和神自全,與境和事自圓。」自己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自己要與自己的心處理好關係,如果不能保持平和心態,經常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也經常和別人過不去,整天矛盾是非不斷,這樣的日子過得可就艱難了。與心和,自己要與自己和平相處;神自全,精神圓圓滿滿,沒有偏頗、缺失。與境和,就是要與環境和諧,與環境和諧就相對容易把事做圓,事業也就容易圓滿成功。如果你與環境格格不入,在單位裡、機關裡,乃至和鄰里之間,天天都在是非矛盾之中,舞刀動槍,你想想你的日子怎麼過,那簡直就沒法過了!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這是我們做兒女的一種準則,知道了父母之年又當如何呢?「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身體還不錯,不過這兩年遇到幾位大夫,一開始總覺得我有什麼疾病,認為我「三高」,可能有高血壓、心臟病,但他們被我外表的假象所迷惑了,我恰恰是三低,血糖、血壓和血脂都完全正常。之後又問我二老的年齡,我說父母都八十來歲了,醫生就祝賀我,說我一定長壽,因為遺傳了長壽的基因。父母都是八十多歲,我估計我活個八十來歲也沒有問題。

「一則以喜」,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家有老人啊!在以前,家裡有八九十歲的老人很了不得的,是吉祥之事,古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所以當我遇到某些朋友因為家裡父母年齡大了,覺得負擔太重而且麻煩,就會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嫌棄老人,家裡有老人坐鎮,說明這個宅子有喜氣,陽氣重,鬼都不敢上門;如果父母在宅子裡早逝了,那說明屋子不清淨,不太平,我都要勸你早點搬家。我一向不太喜歡把父母往醫院裡送,大家可以想一下,住院部裡哪張床位上沒死過人?尤其是那些大醫院的住院部,這要是按老話那就是陰氣太重了。但並不等於說有了病就不去醫院,而是希望大家最好都不要生病,那就不用住院了。因此父母高壽自己當然要歡喜,父母高壽意味著自己也可能會高壽,這是家庭吉祥、祥和的表現。如果家庭不祥和,飯也吃不起,藥也吃不起,那父母還可能高壽嗎?

「一則以懼」,不管怎樣,父母總有走的那一天,以前見皇上都要高呼萬歲,但誰能活得到那麼長,即使在物質比較豐富的今天,能夠活到一百歲的也還是極少數,甚至政府還對那些家裡有百歲以上的老人予以獎勵。懼,懼什麼呢?就是懼自己父母不在了。去年我父親去世了,因為諸多原因他老人家走的時候還是吃了不少苦頭,以後每次想起他老人家,心裡都是酸酸的,現在就只剩下一個老母親了,我就更加警惕了,就是害怕失去,這就是一則以懼。當家裡有老人時,如果他們一有個冷暖病痛,那千萬要留心。

總之,家有老人是好事情。不能像現在媒體報道的那樣,父母年齡大了,生活起居不太方便,於是有不少身為子女的就覺得非常厭惡,覺得是個負擔,有時連一個月百十元錢的生活費都覺得心疼,而且子女之間還相互踢皮球,調解不成最後對簿於公堂之上,這確實不是為子之道。那些不願奉養父母的人,真應該好好學習孔夫子的這些關於孝道的語錄。

·不隨便說話,不隨便許願


422【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①躬②之不逮③也。」

【註釋】①恥:意動用法,以……為恥。②躬:自身。這裡指自身的實際行動。③逮:及,趕上。

【譯文】孔子說:「古人言語不輕易出口,是因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跟不上為恥辱。」

【讀解】古人說話非常謹慎,不會隨便亂說話,《易經》節卦初九爻辭有云:「不出戶庭,無咎。」在《系辭上》中也有云:「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人與人之間基本上都是借助語言來交流,語言一旦發出去,可能給你帶來榮譽,也可能給你帶來恥辱;既可能帶來利益,也可能帶來麻煩。在《學而》篇裡,孔子說過「敏於事而慎於言」。在《為政》 篇裡又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在本篇裡,除了這裡的說法外,孔子還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在《憲問》篇裡,孔子又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所有這些說法,意思都只有一個,就是要求言行一致,多做少說,或者如俗語所說:「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諸葛亮沒有聽劉備的話,在街亭之戰中重用了馬謖,結果馬謖兵失街亭。諸葛亮在用人問題上犯 了一個大錯誤,只好揮淚斬馬謖,自己追悔莫及。

作為一個謹慎的人,作為一個有信譽的人,他不會隨便說話,而且不隨便許願,不隨便承諾,即「言之不出」,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恥躬之不逮也」。他怕自己的行為跟不上,不能兌現他的承諾,那就麻煩了。所以古代的聖賢都不會隨便說話,就像皇上一樣金口玉言,說了就一定要兌現,正所謂君無戲言嘛!當然君子也無戲言,常言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每個人都應該要注重承諾。有的人說話,口無遮攔,隨便許願,結果又不能兌現,導致人家對你心生怨氣,你的信譽也受到了損害。尤其在人事環境比較複雜的地方,更是要做到這一點,要把自己的嘴封好,否則麻煩就來了,禍事也隨之而至。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必失」,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之中經常用到的語言,但我們是否留意到其中的真正涵義了呢?很多人每天總是有講不完的話,且不說是否會言多必失,至少浪費了自己和他人的時間。此外,道家講求蓄氣,說話多了會傷神,會傷元氣。有一些人不講究說話的方法,不善於說話,讓他們上台講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下來後就累的氣喘吁吁了,臉色也蒼白了許多,這在那些剛走上講台的年青講師們身上特別容易體現出來,就是因為他們不善於說話,不善於御氣。說話也是一種御氣之功,《莊子》的「列禦寇」一篇,講列子御風而行,道教把這件事給神化了,說成是列子在騰雲駕霧,其實所謂御風而行就是一種導引術,我們說話也要講求這個導引,使自己說話能夠神閒氣定,能在說話的時候不耗神,不耗氣。如果耗神耗氣就會使自己的身體大受損傷,那就很不划算了。

因此從諸多方面來說,「古者言之不出」,一方面有生活中的經驗,另外從養生的角度上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毛澤東給他的兩個女兒取名字,一個叫李訥,一個叫李敏,取意於「訥於言而敏於行」;《道德經》裡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都在強調講話過多會帶來麻煩,所以我們應該養成靜默的習慣。當然在交流的時候,該說的還是要說,但不要說廢話,那些無意義的話不要說,盡量抓住重心,語言要清晰,思路也要清晰,用精練的語言把該表達的內容表達出來就行了。就怕自己稀里糊塗,思維不清,頭腦也沒有理順,結果說了半天,別人也不知道你說了些什麼。

靜默是必須的,但這裡的重心是在言行相應上。為什麼古人很少說話?就是怕自己的行為跟不上,不能兌現,如果能兌現,那多說點也是可以的。有媒體報道說某某因家境貧困,無錢治病,號召大家獻愛心,如果你有心資助,這是好事,但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半徑來決定自己資助的程度,否則對他人也許是好事,對自己卻變成了壞事。說話、承諾、做事都要量力而行,都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這樣才不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善於把控自己的語言和身心行為


423【原文】子曰:「以約①失之者鮮矣。」

【註釋】①約:約束,指嚴於律己。

【譯文】孔子說:「因為嚴於律己而犯錯誤的是很少的。」

【讀解】約,結合《論語》前幾則對約的使用來看,可以解釋為勤儉持家,約束自己的行為,溫良恭儉讓而不放肆。能真正做到這些的人,他的過失肯定會很少。有的人做事很張揚,說話張揚,行為張揚,生活也張揚,這種張揚的後果就是給自己帶來種種麻煩。以前我有個朋友,是個企業家,平日裡為人也比較沉穩,沒覺得他有什麼,有一天突然給他太太買了一輛寶馬賽車,那時街上還看不到什麼好車,太太開著這車子在街上兜風,很是招搖了一番,結果第二天稅務局就找上門來了。因為根據他企業多年來上繳利稅的情況來看,應該沒有條件買寶馬,這下稅務局就開始查他的賬,且不說最後怎麼解決的,總之是因為偶爾一次的張揚就給自己帶來了這樣大的麻煩。所以說一個拘謹的人,一個善於把控自己語言身心行為的人,肯定錯誤少,失誤也少。

我們要以心中眼觀身外事,我也經常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腦門心上立一個警察,把自己出入的語言、信息監控起來,這樣一來,在各自的生活中就能夠減少失誤。就怕這個警察下了班,不管你了,那時言行舉止就會失控,就會失態,在這種情況下,過錯就犯下了。經常有些人在某些場合之中,充英雄當好漢,覺得自己如何了不得,任性張揚,結果就中了人家的圈套,那就糟糕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失控,無論喜怒哀樂都要將其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這樣才能使我們少有過失,少犯錯誤,這就是約。「以約失之者,鮮矣」,如果能堅持這一點,那麼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會大有裨益。

·以丹田之氣說話


424【原文】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註釋】訥(ne):說話遲鈍。

【譯文】孔子說:「君子要言談簡潔,行動敏捷。」

【讀解】剛才我們也提到了,毛澤東給他兩個女兒取的名字就來源於此,他為什麼會用這兩個字給他的女兒命名呢?在文革後期,毛澤東發起了批林批孔運動,批判起孔子來毫不客氣,但就他給女兒命名來看,他老人家骨子裡還是浸透了孔子思想的。

「訥於言」。當我們翻看《史記‧ 孔子世家》,以及《論語》等典籍,通過其中對孔夫子的描述,就可以發現孔夫子本身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他說話頻率不快,很少有激動的時候,總是保持著一種溫良恭儉讓的態度,與人打交道彬彬有禮,進退有據,極有分寸。不過這種緩慢節奏的語言,在現在很多人看來,會認為孔子思維頻率不高,就像電腦有了問題後運行起來就有些緩慢了,但是我們不能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易經‧系辭下》云:「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其中說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善於說話的人,他會慢慢說,氣自丹田而發,以丹田之氣說話,第一不累,第二有力,第三運行的路徑比較長,自臍下三寸到舌頭尖上,路徑有一米左右,而人的思維頻率都高於語言頻率。這樣你就可以對你要說的話做一個監控,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還可以嚥下去不說。「躁人」說話都是從喉嚨裡發出來的,他的氣是由胸腔壓迫到喉部,就那麼短短的幾寸距離就把話說出來了,這下語言頻率便超過了思維頻率,經常腦子裡還沒想清楚就把語言釋放出來了,釋放出去的語言合不合理?行不行?很多人就沒有考慮到語言的質量和發出之後所帶來的是非、吉凶、得失的關係。

這裡說「君子欲訥於言」,請注意這裡用了個「欲」字,說明君子未必能、或者說還沒有完全做到訥於言,而是準備做到訥於言。「而敏於行」,行動一定要快,見善思遷,見到好事一定要跑得快些。現在是市場經濟,見到發財的機會大家都會加快腳步,本人也不例外,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而改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質量。但是我本身並不屬於敏於行的類型,語言倒是放得比較慢了,但行動同樣是快不起來了,可能和年紀有一些關係,步伐已經無法再輕快起來了。

中國有句老話:「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其中還有一層含義:「行得說不得,說得行不得。」所以在言和行之間,我們一定要把行放在首位,當然是把善行放在前面,而不是把惡行放在前面。什麼是善行?就是仁義禮智信在行為中的釋放。仁義禮智信一定要在行為上加以表現,而不是只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因此要少在嘴巴上說仁義禮智信,否則說了又不能在自己身上落實,結果別人就會覺得你是偽道學,偽君子,是假斯文。如果你能在行動上做出來,即使你沒有說,人家也知道你是真君子。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做好事,多實踐仁義禮智信,而不要多說,說多了也沒什麼益處。學佛的朋友,看過《金剛經》的都知道什麼叫無相佈施,「內不見有能施之我,外不見有所施之物,於其中間,亦不見受施者」稱之為無相佈施。這種不為人知的佈施才有功德,如果某人佈施了一點錢,四處去說,到處去宣揚,廣而告之,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做了善事,好為自己撈點名聲,這樣的佈施哪還有什麼功德可言呢?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這一句語錄被古代很多君子作為自己修身的座右銘,隨時提醒自己要在行為實踐上多做少說,更不要誇誇其談,誇誇其談只會誤人誤己。還是鄧小平說得好,「做得的說不得,說得的做不得」,這句話非常精闢,而且極其高明,一語道出了目前我們國家的生存哲學,這一條守住了,國家就能祥和太平,否則就會惹來麻煩。現在我們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很少主動去表態,總之該做的就去做,但是不隨便說,外交部官員在答記者問時經常都會說:「我們還要繼續韜光養晦。」韜光養晦實際上就是「訥於言,敏於行」的另一種說法。現在很多人喜歡研究《鬼谷子》,認為鬼谷子的思想很神奇,有大智慧,又是兵家寶典,其實鬼谷子的核心也就是這六個字「訥於言,敏於行」。
·釋放德的人格和魅力


425【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同志和朋友。」

【讀解】《易經‧系辭上》開篇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其中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實際上就是孔夫子這句「德不孤,必有鄰」的另一種說法。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事圈子,老人有老人的人事圈子,小孩子有小孩的圈子,生意人也有生意場上的圈子,研究學問的也有他們自己的圈子,當領導的也有領導的人事圈子,從事道德修養的,就有一個道德君子的圈子;有宗教信仰的,就有宗教信仰的圈子和場所,如寺廟、教堂等等;寫詩的就有詩人沙龍和俱樂部。總之,各行各業、乃至每個人都有其所屬的人事圈子。所以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卻是生活中的一種現實。

有些人想盡了各種辦法,使自己能夠躋身上流社會。我就有這麼一位朋友,本來生意做得好好的,但也許是想使生意能夠更好,於是把手頭上的生意丟給底下人去打理,另外花了不少錢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這一呆就是一年多,也沒什麼事,無非是聽到哪裡舉辦了上檔次的活動就想盡辦法參加,希望擠進北京上層的人事圈子。我知道後就提醒他這種方式不妥當,本意是好的,所採取的方法也沒完全錯,但最關鍵的卻沒有抓住,根本就是在捨本求末。

所謂「德不孤,必有鄰」,當你把自己的魅力釋放出來,就好比夏天晚上點一盞燈,飛蛾就來了;花兒一開,蜜蜂就來了。只要你把自身的信息釋放出去,必然會有喜歡這種信息的人向你靠攏。《易經‧乾卦》九五爻辭有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這個道理是肯定的。

「德不孤」,如果你的德行豐滿了,那麼你絕對不可能孤單,因為你會釋放出德的魅力和人格。什麼是「有德」?奉獻才會顯示出有德。如果你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在蒲團上打坐,別人可以把你當成一尊活菩薩供起來,卻不敢與你為鄰。但是你有德就不一樣了,德是奉獻型的,會有益於社會,會有益於大眾。水泊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為什麼宋江能坐到頭把交椅?為什麼在這之前,在江湖上人人都會尊稱他為大哥?為什麼李逵那麼凶狠的莽夫,見了他都服服帖帖?為什麼武松如此勇猛的義士見了宋江也畢恭畢敬?就是因為宋江有德,江湖上人稱「及時雨」,他為人仗義疏財,喜歡救濟別人,經常解救他人於危難之中,這在當時那個社會就可稱之為有德之人,所以他朋友多,關係廣。如果一毛不拔,是個吝嗇鬼,那還能稱得上有德嗎?哪怕這人天天燒香拜佛,天天子曰詩雲,你能說他有德嗎?他是封閉型的,是個人主義,這與仁義禮智信格格不入,因為仁義兩個字就是奉獻型的,它既有內在的受用,使自己身心能夠有德的享受,另外更主要的一點,德是對外面的一種釋放,一種奉獻。

既然在你身上有奉獻型的德體現出來,那麼你肯定就不會孤獨,也就是「必有鄰」,周圍的人中就會有向你取經的,有向你學習的,有向你效仿的,而不會只是端個凳子看壩壩電影那樣,只會坐下來欣賞你的德。古人說「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大家都會在你這種德行的感召下被教化,周圍的環境也會被德化,都會被仁義禮智信所改造,那麼處處都是聖人,大家都是有德的君子,這就達到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了。當然落實到我們具體的個人,如果確定了對德的追求,那麼就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處理上下左右關係的原則


426【原文】子游曰:「事君數①,斯②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註釋】①數(shuo):頻繁,瑣碎。②斯:則,就。

【譯文】子遊說:「服事君主太頻繁瑣碎,反而會招來羞辱;與朋友相交太頻繁瑣碎,反而會遭到疏遠。」

【讀解】子游,是七十二賢人中,名列前茅的一位了不起的大德,他和子夏是孔子門下在文學上造詣最高的兩位。這段話可能是他說的,也可能是他在表述學習孔夫子思想後的心得體會。

「事君數」,用現在的話來說,經常換老闆。在以前,如果經常跳槽,經常改換門庭,會被人看不起。在改革開放之前,要想找一個工作很難,那時候只有領導開除你,而不可能是你炒領導的魷魚。如果一個人在某單位上沒混幾天就下了課,到了另外一個單位上也是沒混幾天就下了課,那麼這個人以後肯定很難找到工作,因為大家都瞭解了他的習氣,當然就不願意用這樣的人,否則純屬是自找麻煩。改革開放之前,單位和用工之間是單向選擇,而現在就不同了,彼此之間是雙向選擇,打工的覺得老闆還行,就多干一段時間;覺得老闆不好,可以馬上炒老闆的魷魚,另尋門路。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老闆的責任,一方面作為被僱傭者也有責任。但是我們應該要看到,一個優秀的企業,一個優秀的機關,其隊伍相對來說都很有穩定性,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也比較融洽,團隊也很團結,很少會出現上下級之間相互炒魷魚的現象。這段話的歷史背景是在春秋時期,那時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不斷投靠新的主子,改換門庭的人在當時的人看來也是很可鄙的。

這段話的意思並不僅僅局限於上面所說的內容,其引申出來的觀念還有更深的一層意義,此處的「事」,還包括如何向領導提合理化建議。提意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經常都會遇到一些麻煩。我有一位在大型企業裡工作的朋友,他曾多次向領導提意見,但老闆總是把他的建議書放在抽屜裡,看也不看一眼。後來他見了領導就問打的報告是否過了目,領導說工作太忙,還沒時間看。過了幾天又問,領導生氣了,說你有什麼了不得的,你以為自己很高明嗎?你那報告一無是處,根本就行不通,如果按照你說的去做,企業肯定要出大問題。其實這位領導究竟看沒看,都還說不清楚。因此就像前面所說的對待父母的過錯要講求策略性一樣,對待領導同樣也要講求策略性,如果不講求策略,即使最初的願望再好,往往也會適得其反。

當年明朝嘉靖皇帝昏庸無能,橫徵暴斂,沉迷於修道煉丹,妄想長生不老。素來忠貞剛毅的海瑞連遞數道折子上書批評皇帝,皇帝知道此人是個難纏的人,把奏折丟到一邊不予理會。於是海瑞把棺材抬到午門外,並將家人遣散,以死進諫,逼皇帝接見,並要求皇帝表態批復奏章。嘉靖皇帝聞後大怒,但是又不能殺他,只好把他關進監獄裡,讓其自生自滅。海瑞比較幸運,受了十個月的牢獄之災後,嘉靖皇帝因長期服用丹藥死了,新皇帝即位後馬上就給他平反昭雪,這下海瑞名聲大振,成了明朝第一忠臣,尊稱他為「南包公」,舉國上下乃至皇帝都怕他,因為他成了國家忠孝仁義的象徵。但歷史上能夠像海瑞一樣幸運的忠臣沒幾個,就是在明代,如果有大臣惹皇帝生氣,馬上廷杖三百,想想那些能進金鑾殿上朝的大臣基本上都是五六十歲以上,上了年紀的人,能經得起幾板子呢?一般都是當場喪命,這樣屈死的大臣在明代可是相當多的。

「事君數,斯辱矣。」我們在與上級領導打交道的時候一定要講究策略,說話提建議也是如此,不要反反覆覆、婆婆媽媽的說個沒完,說多了會自討苦吃,自取其辱。

「朋友數,斯疏矣。」前面說對待領導要講求策略性,我們和朋友交往也同樣要遵循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會有毛病,但是有些人總喜歡給朋友挑毛病,說朋友這裡不對那裡不對,這裡要改正那裡也需要改正,結果引起朋友的反感,以至於相互之間就疏遠了。因此和朋友交往時要善於說,要見機行事,在朋友高興的時候,在他聽得進去的時候可以指出朋友的不對之處;而在他聽不進去的時候就不要說,說了反而會得到相反的效果。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朋友之間是君子之交,能夠肝膽相照,直話直說,但直話直說也要講求策略,不然就容易得罪人。我這人也交了不少的朋友,也得罪過朋友,其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理會到孔夫子所說的「朋友數,斯疏矣」這句話的真正含意。看到朋友的缺點和弱點,就反覆提醒,不厭其煩地說,以為會有效果,以為是在幫助人家,結果適得其反,人家反認為我這人好為人師,自以為是。因此處理這些事情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能嘮嘮叨叨講個沒完。

這一則,是處理上下左右關係中需要把持的原則,就此可以看出孔夫子一點也不迂腐,他說話做事始終都有一個度,而且這個度把握得非常好,總是使自己處在中庸的狀態之中,進而減少了自己被傷害的可能。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grc45 (2010-03-08),K22514 (2010-03-12),qdenise (2010-03-09),take5 (2010-03-09)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發文 回覆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發表規則
不可以發文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論壇啟用 BB 語法
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
論壇啟用 [IMG] 語法
論壇禁用 HTML 語法
Trackbacks are 禁用
Pingbacks are 禁用
Refbacks are 禁用

相似的主題
主題 主題作者 討論區 回覆 最後發表
文章 - 走近《論語》華夏文化的永恆豐碑 NKNK 轉帖文章區 17 2010-02-10 10:38 PM
文章 - 培養完美的人格——馮學成 NKNK 轉帖文章區 2 2009-12-24 08:31 PM
文章 - 人生需要「正位凝命」:馮學成 NKNK 轉帖文章區 1 2009-12-11 02:40 PM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5:02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4,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