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返回   史萊姆論壇 > 綜合討論二區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 轉帖文章區
忘記密碼?
論壇說明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發文 回覆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舊 2011-01-08, 10:54 PM   #1
NK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轉貼 - 《論語》:子罕篇

走近《論語》之二十七 子罕第九(上)

本篇重點談論個人的修養、人生的進退,其中論氣節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等都是眾口傳誦的名言。

·把命這個東西,交給老天爺去管好了


91【原文】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讀解】這是後代儒家學者經常會提到的一句話。首先對於孔夫子來說,他一生之中「罕言利」,但不等於孔子不言利,就是在這本《論語》之中都可以找到言利的語句,只不過在孔夫子一生之中確實很少言利。前面就曾說過君子和小人的一個分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是君子應該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因此孔夫子在一生的教學過程之中,對利談得很少。

另外孔夫子也罕言命,因為他是敬鬼神而遠之,他敬天命,畏天命,不輕易談天命。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動不動就說自己對易很有研究,玩得很熟,然後算過來算過去,接著大談上幾十年如何如何?下幾十年又如何如何?要是再拿著袁天罡、李淳風的「推背圖」,呵!那是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吹得個天花亂墜,說白了這都是在胡扯。還有那個四百多年前法國預言家諾查丹瑪斯在《諸世紀》中發出的世界末日預言,說什麼1999年7月之後,恐怖大王將從天而降,整個世界都將毀滅,到了1999年,弄得全世界一片恐慌,當時還有不少邪教搞自殺等等,結果什麼事也沒有。

因此對於天命,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談的,聖人不輕言於此,孔夫子也罕言天命,老佛爺也同樣不輕易談天命或者某某人的命如何如何?西方的耶穌基督恐怕也不會輕言命。按佛教的說法,業感緣起,命是一種緣起性的東西。如果有誰妄談命,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不說遠了,就是成都文殊院門口擺攤算命的,有幾個是發了財的呢?玩這行的人大多都是鰥寡孤獨窮,要麼身有殘疾。總之老天爺不會讓誰輕易去玩這個,誰都不可能把造化的力量放在自己手上把玩,一代聖人孔夫子都不會隨便去玩,你還敢去玩?翻遍被道教稱為太上老君的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也基本上找不到老子談論這方面的語句。道教的第二號人物莊子對此就說了這樣一句「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他將這一切都歸之於無可奈何,人對此是做不到主的,那麼就要安之若命啊!要想得安,就不能在這方面亂蹦亂跳,不能隨隨便便去玩。如果有誰不安於自己的命,想有所作為一番,想和命運搏一搏,那麼多半禍事就會隨之而來。

此外孔夫子還罕言仁,這下就有不少人會奇怪了,翻開《論語》,翻個三五頁就可以看到孔子在談仁,這裡怎麼會說孔夫子罕言仁呢?其實是因為孔夫子把仁的境界看得太高了,就如同他認為「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一樣,仁這個理念也是很少有人能夠達到的境界。前面就講過,有人問孔夫子某人如何?孔夫子說這人還是比較能幹,但是在仁上我就不敢下斷語了。

當了皇上不談權,當了億萬富翁不說錢,老將軍不談兵,老和尚不說禪,當一個人在某方面達到了一定的火候後,就不會再在這個方面多說了,天天都掛在嘴邊上,那沒什麼意義。只有還在學的人才天天念叨這些,但是一旦他們進入了境界後,就沒有必要再多說了,此時他的所作所為就是仁,他的所作所為就是命,他的所作所為就是利。

因此只有當自己達到了一定的火候後,反過來再來理解這一句,才能真正感覺到其中的韻味,否則就會奇怪孔夫子為什麼不談利。尤其現在是市場經濟,有誰會不談利呢?就是擺個麻辣燙、煙攤、菜攤子都還是要談利,不談利,那怎麼過日子?當老闆的更是要談利,不談利,員工工資發不起怎麼辦?公司垮了怎麼辦?

那麼命又是什麼?我經常都在說將我們每個人每天的選擇連成一條線就是個人的命運,這應該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如何面對自己的選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念不一樣,道德觀念不一樣,時節因緣也不一樣,於是每個人的選擇也就五花八門了,有的人還會因為難以判斷而舉棋不定,因此命也不好說。沒有境界的人,就只能被動地在命運的河流中流淌,沒有任何主動權,能夠掌握自己命運主動權的人都是相當有修為的人。

以《三國演義》來說,諸葛亮那麼了不起,不也還是抗不過命嗎?他率大軍進駐五丈原,不想舊病復發,於是用祈禳之法布七星陣,點上北斗七星燈,打算向北斗續命,結果魏延衝了進來,一腳踢翻了北斗七星燈,終究不能扛過天命。他從二十七歲出山輔佐劉皇叔,一直到五十四歲病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實在的他就是被累死的。那他是知命還是不知命呢?可以說他知,也可以說他不知。總之我們不能苛求前人,也不能苛求聖人,誰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也都不可能是完人、活菩薩。

就我們這些一般的老百姓而言,就應該緊守這句所說的道理。一方面要「罕言利」,人與人打交道還是應該多談一些仁義方面的東西,何必「利」字當頭呢?另一方面還要「罕言命」,少談一些關於命上的東西,把這個交給老天爺去管,我們只需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寺廟裡面有很多老和尚經常都在說:既然命是由老天爺在管,那自己何必還去為此操心,我現在只需用心辦道,認認真真地把修養做好,至於命,順逆如何?壽命如何?那都是老天爺的事,用不著我來管。其實這些都不是自己所能操心的,正所謂「閻王叫人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

我有一位剛認識的閬(lang)中的朋友,是一位醫生,很年輕,三十來歲,工作上非常敬業。五天前的早晨,在醫院查了房回來,和一群同事站在一起說話,他說了一句覺得很累,就想坐下來休息一下,還沒坐到板凳上,就滑到了地上,周圍的人馬上送進急救室搶救,一摸脈,脈都沒有了,呼吸也沒了,心也不跳了,各種儀器管子隨之上馬,半個鐘頭後,儀器顯示出還有一絲極其微薄的生命特徵,四天之後,還是無疾而終。不過卻也瞭然,乾乾淨淨地來,也乾乾淨淨地走。前幾天還是一個活蹦亂跳的小伙子,卻說走就走了,事後醫院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病狀,既沒有腦溢血,也沒有心肌梗死,什麼毛病都沒查到,這怎麼說得清楚呢?所以這個命真的不好說。

·孔夫子駕馭的是中華文明之車


92【原文】達巷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讀解】曲阜雖然是魯國的國都,但是規模並不大,整個城中可能也就數千人而已。城中有一條街叫達巷,住在這裡的人們評價孔夫子說:「孔夫子確實非常偉大,學識淵博,但是沒有一項用來樹立名聲的專長。」這是一般譯文的解釋,不過讓人感覺有些矛盾。我個人認為「無所成名」應該理解為大名無名,孔夫子完全達到了這樣的境界,他在二十來歲的時候就被公認為聖人了,這怎麼能說他還沒成名呢?他肯定成了名,不過他沒有金錢,沒有權利。

孔夫子聽到這番對他的評價後,就對他的學生們說:「我有什麼樣的本事呢?從小到大還是學了幾樣手藝,駕馬車和射箭,那我究竟做什麼好呢?我還是駕馬車吧。」從這段話來看,難道孔夫子就是一個駕馬車的人嗎?不是!孔夫子駕馭的是中華文明之車,他對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起到了巨大的、不可磨滅的作用。此外既然這裡說射箭,那肯定就需要有射箭的對象,孔夫子一輩子都是心地仁慈,很少去傷人,就是桀紂這樣的暴君也沒有過多地指責和痛罵,孟夫子倒是經常罵這樣的人為獨夫、民賊。所以在駕車和射箭兩者之間選擇,孔夫子還是選擇駕車,老老實實地為中華文化之車當個嚮導,當個馬伕,用上世紀時髦的話說就是當一名偉大的舵手,偉大的導師。不過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孔夫子把文化之舵掌握得很好,兩千多年來,基本上都是沿著他的方向前進,如果沒有鴉片戰爭,沒有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沒有科學技術等等力量的衝擊,那麼也就不至於今天大家在這裡高呼「振興國學」了。

·面對禮儀風俗變遷的選擇


93【原文】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讀解】《論語》主要是講禮樂、仁、恕道等修為和行為規範,這一節主要是講禮,就讓我們來看看孔夫子是如何對待當時西周所傳承下來的禮。

這裡談到了周朝禮儀以及風俗習慣所發生的一些變化,對於有些變化,孔夫子可以接受,但是對另外有些變遷就不太贊同了。「麻冕,禮也」。用麻製作禮帽,是古人傳下來的禮節之一。麻冕,就是用布麻製成的禮帽。中國古代沒有棉花,在上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掌握了用麻和葛的纖維來紡織的方法,也就是布麻。到了商代,養蠶取絲造衣這種享譽全世界的最偉大的發明,己遍佈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據有關史籍記載,養蠶取絲是黃帝之妻螺祖發明的)。到了西周,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絲製業也更為發達了。到了春秋時期,原本西周初期比較簡樸的禮節儀式,在很多方面變得越來越奢華了。

「今也純」;純,麻冕變成了絲冕。因為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大家都消費得起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如果誰家裡有一台電視機,尤其是彩色電視機,那可是非常得意的。當時一台原裝十八英吋的日本彩電,標價一萬多元,是非常奢侈的消費品,普通家庭就是傾家蕩產也買不起。但現在一台二十九英吋的彩電也不過兩千多元,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算是很輕的負擔了,有些家裡面還不止一台,以前就是在客廳中放一台,現在是臥室、書房都要擺上,甚至連廚房、飯廳、衛生間也不放過。

「儉,吾從眾。」對於麻冕變為絲冕這種禮節的變動,孔夫子認為是可以接受的。在以前如果有誰穿著麻布製作的衣服,很多人都會認為這人好窮。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大部分人都是穿著粗麻布衣服;到了六、七十年代,誰要是有一件的確良衣服,那很洋氣的。但現在還有誰去穿的確良呢?到處都在提倡回歸自然,要穿純棉的衣服,而且穿純棉還不夠,要穿麻的,現在市場上麻製品衣服比棉製品還貴幾倍,於是以前覺得很廉價的東西現在反而變得貴了。現在大家到餐廳吃飯,經常會選擇吃些野菜,可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這些野菜大多都是用來喂兔餵豬的,現在則堂而皇之的擺上了餐桌,而且價格還不便宜。所以有時候感覺生活就像是在開玩笑,肉吃多了想吃泡菜,泡菜吃多了又想吃肉,總之翻過來覆過去地窮折騰。

麻冕,作為禮的一部分,要求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在人與人的交道之中,乃至廟堂之上、祭祀活動中應該戴麻冕;不過到了春秋後期,麻冕製作要比絲冕製作繁瑣得多,也就是說用絲製冕反而更加簡單、簡樸。孔夫子正是基於這種考慮而從眾、從俗,認可了這種禮節上的變動。

「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以前在朝堂上拜見君主的時候,應先在堂下磕頭,然後再到堂上禮拜;但是到了春秋後期,在君臣之禮上也開始有所簡化,免了在堂下拜的這個過程,而是直接上殿,然後在朝堂上禮拜。對於這種簡化,孔夫子認為有失君臣之禮。孔夫子對君君、臣臣、夫婦、父子之道看得很重,認為君臣之禮還是不能過於簡化,否則就很容易使臣子們生出驕縱之心。對此孔夫子採取了「雖違眾,吾從下」的做法,雖然當時已經在禮拜上簡化了一個程序,雖然違背了當時大多數人的習慣,但他還是願意遵循古禮要兩拜:堂下一拜,堂上一拜。

從這兩個方面可以看出,在孔夫子的內心中,對禮非常尊重,不願意完全隨著社會習俗的演變而演變,不願意在所有事情上都隨波逐流,而是對於合理的演變就表示接受和順從;對於不合理的演變,尤其是對於大原則上的演變,他就不贊同了,此時他更願意遵循古禮。

·日常修為中必須關注的幾點


94【原文】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讀解】這一則非常重要,為我們指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工作方法和自身修養所應達到的境界。大家可以反思一下,在日常生活之中,自己的思維習慣、性格結構等等是否能做得到這四條。

「毋意」。意,即臆想,就是主觀性,自己想當然的一些東西。我經常都對朋友說,平常當我們面對人和事的時候,或者什麼都沒有的時候,自己的心裡面都在忙些什麼?大多數人的心,就如同有很多虱子一樣,到處鑽到處咬,總是有很多的想法冒出來,一天到晚都愛胡思亂想,用佛教的話說就是打妄想,莫名其妙地想。這些想法和你的生活有沒有關係?沒有!那和自己的工作有沒有關係?還是沒有!既然沒有任何關係,那有必要讓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糾纏在自己的心頭嗎?有人說自己是搞文學創作的,需要經常在頭腦中構思小說的情節;有的人說自己是老闆,需要經常考慮公司的經營和管理等等;這些都屬於個人的工作範圍,需要如此思考,如此去想。然而我們平常是不是都只是圍繞工作在想呢?其實一般人心裡大多數時候都是東一下西一下,有著太多的私心雜念,這一切非常嚴重地浪費了我們的精神和時間。如果把這些主觀的臆想、莫名其妙的想法直接用到工作和生活上,那不知會惹來多少的是非和麻煩。對此,孔夫子強調要「絕」,要毫不客氣地把這套不良的心理程序、精神內容全部刪除掉。

「毋必」。必,武斷。有些人想幹啥就幹啥,根本就不考慮前因後果,意氣一來,什麼都不管,不分析因果,不看環境,完全憑自己的喜好行事,於是經常會幹一些不應當做的事情,或者不必幹的事情,總之是任性妄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習慣,有沒有這樣的毛病,如果有,就要毫不猶豫的將其刪除。

「毋固」。固,固執。遇到某些事,一個心結或疙瘩,一輩子都放不下,打不開,去不掉,不知道繞道而行,不知道變通,教條主義等等。固執,一方面是性格上的,一方面是思維上、知識上的一些習慣。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我們經常都會受到知識、經驗的束縛,於是造成相應的束縛性、片面性。在孔夫子眼裡,這也是應該刪除的對象。

「毋我」。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喜好為判斷,自以為是,主觀主義等等。

對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如果我們能夠認真地加以詳細的詮解,並給予充分的發揮,就會發現這八個字涉及到了我們精神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在我們的精神、思想和性格結構中有「意、必、固、我」這樣的負擔,那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麼大的麻煩,會使我們的工作造成多麼大的失誤。這幾句話放在道教裡面,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怎麼理解,就是要放棄自己的主觀性、片面性,把這些東西刪除了以後,才能做到無不為。在佛教禪宗裡面,經常都會提到「放下」,這樣要放下,那樣也要放下,實際上如果說得具體一點,就是孔夫子這裡所說的「絕四」。

如果我們能夠在精神上、思想上、性格之中把這四個弱點去掉,那麼我們就會成為精神的強者,就可以輕裝上陣,不會有什麼負擔,也不會有什麼拖累。大家可以仔細地盤算一下,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毛病?同時也可以觀察周圍的人,看看他們身上有沒有這樣的毛病?通過觀察彼此在毛病上的輕重程度,再結合由此所帶來的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必然,或者對命運所造成的後果,程度輕的人,其命運如何?環境如何?程度重的人,命運又如何?環境又如何?不斷地觀察,不斷地比較,不斷地分析,正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就可以非常明確其中的種種因果關係。

因此這四點看似簡單,卻是我們日常修為中必須關注的幾點。如果做到這四點,那麼其他的都會相對好辦起來,甚至能夠迎刃而解。儒家經常都在強調「正心誠意」,那如何來衡量?還有「慎獨」,又該以什麼作為評判的標準?就是用孔夫子這裡所說「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來作為衡量修為的標準,來作為自我檢驗的標準。自己的修為達到了什麼樣的火候?自己的修為還有那些不足?都可以通過「絕四」來進行檢驗。一個勇於自新、精進、發奮的人,他不能容忍自己身上有這幾個弱點、毛病,他敢於、勇於和這些弱點、毛病作鬥爭;就如同腸內有了蛔蟲,就要借助藥物堅決地把它打掉。

·敢於承載文化使命的毅力


95【原文】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讀解】這裡面可以看到孔夫子的自信心,對文化使命的承載感,敢於承載的毅力。孔夫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有一次離開衛國前往陳國,路過匡地,因為匡的老百姓曾受到魯國當權者陽虎的欺凌掠奪和殘殺。陽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在春秋時期政界裡面有這樣一種怪現象,魯國的君主沒有實權,執政的是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首席執政大臣是季孫氏,但季孫氏的權力又被其家臣陽虎所掌握,可以說陽虎相當於首席執政大臣的秘書長,他掌握了首席執政大臣的權力,實際上也就間接掌握了魯國的實權。

孔夫子的外貌和陽虎有些相像,孔夫子形象高大,陽虎也是如此,於是被匡人誤認為是陽虎路過,當看到孔夫子一行駕著數輛馬車,還有幾十個學生步行跟隨從匡地路過,匡人紛紛拿起彎刀、鋤頭將孔夫子圍住。雖然匡人並沒有對孔夫子動手,但是卻將其團團困住,不准出入,使得孔夫子和學生們連續五天都沒有飯吃,弄得很是狼狽。後來把他的學生寧武子派到衛國去當幹部,然後由衛國派人向匡人解釋:「此人不是陽虎而是孔夫子。」這樣匡人才解圍,將孔夫子等人放行了。

「子畏於匡」。畏,圍困,表明孔夫子被圍困於匡。當時的情況還是非常危急的,但是孔夫子在這種情況下,就說出這句令人振奮的話:「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周文王距今已差不多有五百多年了,那麼周朝的精神文化遺產在哪裡?難道不是在我這兒嗎?如果老天爺要讓從堯、舜到周文王、周武王傳承下來的這麼一套文化法統、道統斷絕,那老天爺生我來幹嗎?如果今天我死在這兒,我就不可能得到從堯、舜到周文王、周武王延續下來的這麼一套政治、禮樂、道統、法統。既然上天已經把這個文化使命賦予我了,那麼我就絕不會死在這裡。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孔夫子非常有信心,有非常堅強的意志力和毅力,不像有些人一遇到困難艱險,就垂頭喪氣,怨天恨地。後來孔夫子去楚國時,被困於陳蔡,因絕糧,連續七日未能進食,跟隨之人也大部分病倒了,然而孔夫子依然堅持講經撫琴,「絃歌之聲不絕」,見此情景,學生之中最為勇武的子路大為光火,指責孔夫子太迂腐了,孔夫子則說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面對窮途末路,君子既不會害怕,也不會真正困住,而小人在面對這種困境時,就會胡作非為,破罐破摔。既然老天爺不打算把從堯、舜到文、武這麼一個文化法統、道統收回去,這個神聖的歷史使命仍然在我身上,那麼匡人也就不可能把我怎麼樣。

在這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和混亂,於是有不少學生都走散了。在孔子被圍困到匡這個地方後,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顏淵才尋覓而至,孔子很高興,拉著顏淵的手說:「吾以為汝死矣。」孔夫子以為顏淵死了。顏淵回答得也很精彩:「子在,回何敢死。」老師你都還在,我們這些後生怎麼敢死在你的前面呢?從這裡一方面可以看他們師生之間非常感人的情誼,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師生二人意志都非常堅強的,都是樂天知命,安之若素。

·現代社會要求每個人成為多面手

96【原文】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曰:「子雲,『吾不試,故藝』。」


【譯文】太宰問子貢:「你老師是位聖人嗎?為什麼如此多才多藝?」子貢說:「老天本來就要他成為聖人,又要他多才多藝。」孔子聽到後,說:「太宰怎麼會瞭解我呢?我小時候生活艱難,所以學會了許多平常的技藝。真正的君子會有這樣多的技藝嗎?是不會多的。」 牢說:「孔子說過:『我因為沒有機會從政,所以學會了許多技藝。』」

【讀解】子貢到太宰處辦事,太宰問子貢:「你的老師孔子真是位聖人嗎?為什麼他有那麼多的技能呢?」孔夫子對詩、書、禮、樂、御、射、數無一不通,在當時來說是集大成者,他對官場、禮樂、民俗、歷史、哲學、軍事等都很精通,所以稱之為多能。子貢當然為自己的老師感到驕傲,就說道:「是老天爺要讓他成為聖人,是老天爺讓他擁有了那麼多的技能。」我們看後來的史書,在稱讚皇帝時往往都會用「天縱英明」這樣的字眼,而且都是將「天縱」放在前面,以表明皇帝不是凡人。子貢回去後,將此事向孔夫子做了匯報。通過孔夫子的回答,就能使我們感到孔夫子那種從本性上流露出來的謙虛,不帶有一絲一毫的虛偽。孔夫子說到:「太宰真正瞭解我嗎?」太宰怎麼可能真正瞭解孔夫子呢?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雖然孔夫子的父親當過下大夫,但孔夫子兩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之後他和母親被父親的大老婆趕出了家門,是母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孔夫子帶大。正是因為這樣的身世,所以很多達官貴人不願做的事情,他都會去做,當過放牛娃,也當過糧庫的看管等等。孔夫子沒有錢讀書,他的學問都是通過勤學好問積累而成的,走到哪兒,看到別人有一技之長,他就問,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善於學習,善於從相關的人身上學習,善於從政府的活動中學習,乃至從老百姓身上去學習。正是因為孔夫子有這種「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生活經歷,才使孔夫子沒有沒落貴族子弟的酸氣,沒有紈褲子弟的惡劣習性,可以說這也是老天爺成就他的一個過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作為一個君子就應該多藝多技多能,用成都話來說就是「藝多不壓身」,但是要一以貫之,那種門門懂樣樣瘟也不行,要有一個過硬的技能才行。總之在「本立而道生」的前提下,其他的技能可以多多益善。尤其是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以前三百六十五行,現在三萬六千行可能都不止;此外技術更新也越來越快。這幾年有不少下崗工人,本來自認為在單位上還算有一技之長,但是進入社會後,才發現以前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已經遠遠落後了,根本就不適應現代企業生產的需要;而且他們所掌握的技術也非常單一,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其他都不會。這些人大都到了中年,要想改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至於他們進入社會後,謀生非常艱難。政府部門針對這種情況,面對下崗工人開辦了各種各樣的技能培訓班,好讓他們能夠盡快地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總之現代社會要求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成為多面手,要一專多能,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性情結構、愛好,以及時節因緣,真正掌握一種謀生的手段,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其他各種技能有所涉獵。

「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牢,孔夫子的學生,名子開,又名子張。牢在孔夫子說了這句話之後,做了個補充:「夫子說過,我到處去打工,沒有人信任我,沒有上崗的機會,於是才學了很多的技能。」如果孔夫子從小就吃俸祿,從小就當官,就不可能學到那麼多的本事。現在不少大學生畢業後,經常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呆幾個月或一兩年,然後就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就換工作了。其實這也未必是壞事,至少可以多增加些經歷和閱歷,把自己的心性加以磨煉,得到提升以後,然後看準自己可以真正從事一生的事業,全心全意地幹下去,如果是這樣也不錯。


·與人交往時的好習慣


97【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譯文】孔子說:「我知識豐富嗎?我無知啊。有個鄉下的農民問我,對他提出的問題,我空其所知來傾聽,再問明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才試著去回答。」

【讀解】這裡實際上給我們指出了思維的一個奧妙。「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我有知識嗎?有智慧嗎?我實在沒有多少知識,也談不上是一個有知識的人。這是孔夫子的一種自謙,但是嚴格說起來,孔夫子也說到點子上了,他將最關鍵的部分為我們指了出來。前面講過「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夫子不為他的學問和知識自以為是,不被他的知識和經驗所拖累,經常都處於一種「無」的狀態。

老子《道德經》開篇第一章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是什麼?就是空空如也。「常無」不是一念不生打瞌睡,而是說我們的心胸要廣大,不能被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所拖累,處於一種空無的狀態。「常有」,就是要專心致志,要把自己的精神提起來,貫注起來,只有這樣,這種一以貫之的精神才能在空蕩蕩的天地之中運行無礙。就如同一台嶄新的電腦,硬盤裡面除了系統就沒有什麼東西,於是運行的速度很快,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硬盤裡面裝的東西越來越多,運行速度就會越來越慢。因此孔夫子這句「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是告訴我們在面對自己時,在面對任何人和事時,所應該具有的一種態度。如果有誰能夠讓自己真正經常處於一種「無知」的狀態下,那麼這裡就先向你道喜了,說明你修為有成;反之,如果總覺得自己了不起,總是半瓶水響叮噹,以為自己有一肚皮的知識和經驗,那就很可憐了。

「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當有一些鄉下人或社會下層的人來問我時,我不會帶主觀的東西去回答人家。什麼是「空空如也」?人家來問我,首先要善於聽,不要以自己的成見來聽別人的,要把自己的東西放下,以「空空如也」的狀態來聽別人的傾訴,才能理解別人的意思,才會知道別人提的是什麼問題。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大家坐在一起交流,但彼此之間似乎都是聾子,對別人的話還沒聽清楚,就馬上予以反駁、解釋;對方也是如此。彼此之間都急於表現自己,都急於傾倒自己的想法,都不認真聽也不知道別人說了些什麼,這是人與人交往時最不好的習慣。如果能夠以孔夫子這裡所說的「空空如也」的狀態來傾聽別人說什麼,那麼肯定就會減少很多誤會和是非。因此「空空如也」是我們內心的前提,是我們思想、精神能夠健康運行的平台,修為上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你的失誤必然就多。

「我叩其兩端而竭焉。」這就是妙處了!有人向他提問題,孔夫子放下一切成見,很虛心,也就是以「空空如也」的狀態去聽。什麼是兩端?是和非、有和無、前和後、因和果、上和下、左和右等等都是「兩端」,我們要善於在問題兩端之中去運行,通過觀察、分析、演繹,最後得出相應的判斷。就像我們做數學題,通過已知數求未知數,總能找到一個比較正確的答案。因此「叩其兩端」是人類思維的一個竅門,我們要善於使用這種竅門,生和死、利和害、得和失、貧和富、貴和賤、存和亡等等這些也都是兩端。我們在人事中生活,在社會各種關係中生活,就要善於在兩端之中細細地品味,我們的人生不外乎就在這兩端之中,誰也逃不離這兩端,俗語說得好:「耗子鑽風箱——兩頭受氣。」但是如果不受氣,又哪裡能品嚐得到人生的種種滋味呢?

·河圖的出現,象徵「聖王」出世


97【原文】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譯文】孔子說:「鳳凰不飛來,黃河不出八卦圖,這些象徵盛世的現象都沒出現,我這一生可能是完了。」

【讀解】這是孔夫子晚年快去世時的幾句名言,另外還有「吾不夢周公久矣」等等。這裡孔夫子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那麼我在世的時間可能不長了。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的一種神鳥,中國歷史上有龍圖騰,也有鳳圖騰,是一種非常吉利的神鳥,有龍鳳呈祥之說。古人認為如果有鳳鳥出現,象徵著「聖王」出世,天下大治。傳說在舜和周文王的時候,就曾出現過鳳鳥,不過以後就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了。河圖,傳說在上古伏羲氏時代,黃河中有龍馬背負八卦圖而出,正是由於它的出現,才給了伏羲一個啟示,並造出了八卦,於是中國才有了文字之始;不過這個文字還主要依附在打卦上,真正的文字是到了黃帝的時候,倉頡造字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字,距今也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河圖的出現也象徵著「聖王」出世。成都金沙遺址裡面挖掘出用金箔製作的鳳凰神鳥圖案,按照古人的說法,這可是大吉大利的祥瑞之兆,這可是成都人的福氣啊!

·有些人有了點權和錢,就不得了


99【原文】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註釋】齊衰(zīcuī):喪服。瞽(gǔ):盲。

【讀解】 我們經常都在強調人人都要尊老愛幼,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孔夫子的仁愛之心,可以感覺到孔夫子的確是一位非常仁慈的人。如果碰上穿喪服的人,或穿著禮服、戴著禮帽的人,甚至是盲人來拜訪,即使是年輕人,孔夫子也一定會站起來,很客氣地以禮待之,而不會擺任何架子。現在有些人有了點權,有了點錢,或者有了點名氣,那架勢不得了,數十個保鏢前呼後擁,個個都趾高氣揚,對不如他的不屑一顧;對超過他的阿諛奉承拍馬屁,但是心頭恨不得把別人拉下馬來踩兩腳。然而孔夫子不是如此,不管面對什麼樣的人,都以一種平易近人之心來對待。如果在路上碰見這樣的人,他就會緊趕幾步,以表示禮讓。

·不以死法醫人,要以活法醫人


910【原文】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也已。」

【註釋】卓爾:高大的樣子。末:沒有。由:途徑。

【譯文】顏淵感歎地說:「老師的學問越仰望,越覺得高;越努力鑽研越覺得深;看著以為要趕上了,結果仍然是落在後面。老師善於有次序地引導我,用各種文獻來豐富我的知識,用禮法來約束我的行為,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我竭盡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覺得無路可走。」

【讀解】這一段也是《論語》中非常有名的語句。顏淵,孔夫子門下的首座弟子,名列第一,很受孔夫子的欣賞和器重,其他學生也一直公推他為上首,孔夫子在與學生的言談之中,經常都說顏淵聞一而知十,不僅你們不如顏淵,我也同樣不如顏淵。所以顏淵在孔夫子的弟子之中是遙遙領先,很多時候孔夫子對他也要退避三舍。但是顏淵對自己的老師孔夫子又是如何感覺的呢?他非常崇敬並感謝他的老師,那麼他對老師的道德和學問又有什麼樣的感覺呢?通過顏淵這段讚歎的話就能有所感覺。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孔夫子的形象很高大,弟子從下面朝上看,越看越高大,當然這裡的高大不是指身材,而是指文化形象,正所謂「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孔夫子是從堯舜禹到文武、周公傳承下來的中華民族文化法統和道統的繼承者,因此孔夫子的博大、精深、高明的確是讓人「仰之彌高」,越看越高,如同佛經中說要想看到佛的腦門是不可能的,即使你已如須彌山一般高也同樣不可能看見。此外「鑽之彌堅」,跟著老師學學問,也是越鑽越深。我們讀《論語》時就有這樣的感覺,裡面的句子看上去似乎很簡單,但是如果用心去體會,就會感覺到裡面越來越深,無窮無盡。如果再翻開《易經》,很多人都喜歡研究易經,是不是也有這種「鑽之彌堅」的感覺呢?蘇東坡的父親蘇洵曾寫過一篇《易論》,其中就寫到:「觀天地之象以為爻,通陰陽之變以為卦,考鬼神之情以為辭。探之茫茫,索之冥冥,童而習之,白首而不得其源。」從孩提時開始學,都成了七八十歲的花白老頭了,都還不得其門而入。而且眼看著就在前面了,似乎觸手可及,但突然一下就又越離越遠了。就像現在的科學研究,越研究越覺得科學的道路沒有止境。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孔夫子不僅在道德修養上面培養學生,另外還在文獻上,用堯、舜以來夏、商、周的歷代文獻來豐富學生們的見聞和知識面。同時在行為上又「約以禮」,既然是孔夫子門下的弟子,那麼在人與人的交際應酬、各種廟堂的祭祀活動中,就應該將禮運用得很熟練,否則怎麼能算是孔夫子的學生?就如同戲劇學院出來的人不會唱戲,舞蹈學校出來的人不會跳舞,這怎麼行呢?不僅在公事上如此,退而居之,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對這個禮也不能去違背。

以前有句老話說:「不要按著牲口啃草吃。」牛肯定是吃草,但是讓它自己去選擇它自己喜歡的草來吃;羊也吃草,也同樣讓它自己選擇它自己喜歡的去吃;兔也是如此,但是不能搞一刀切,通通用谷草來喂,那怎麼能行?所以孔夫子對他的學生們,都是通過「循循然善誘」的方法,有次第地來實現「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這麼一套教學。對此,高才生顏淵頗有體會,深深感覺到欲罷不能,覺得太有誘惑力了,寧願一輩子都跟老師在一起,願意終身侍奉,終身隨之學習,這可以看出孔夫子的人格魅力多麼偉大。記得以前自己跟隨本光法師、賈題韜老師學習的時候,那真是欲罷不能,天天都想跟老師在一起,坐在一起就覺得舒服,空腹而去,滿腹而歸,每次都有新的體會,新的感覺。這一點和師資很有關係,不知在座各位對自己的老師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用顏淵的話來說,用盡了自己的才智,感覺自己好像在老師所教授的精微之道上有所成就了,但是要想真正追隨夫子,又好像沒有道路可尋。這和禪宗的語言很接近,曹洞宗祖師洞山良價禪師說過有三種方法接人:一是鳥道。對於天上的飛鳥,你能找到它的路徑嗎?如果是牛羊在山間行走,還有羊腸小道上的蹄印可以讓人尋找到蹤跡,但是鳥兒在天上飛,那鳥道怎麼找呢?二是玄路。玄之又玄,玄者,黑也,黑漆漆的,根本就看不到路。三是展手,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就是要讓學道的人去找這樣的感覺。顏淵就是這樣的感覺:「雖欲從之,末由也已。」當想要真正追尋孔夫子,但卻沒有任何路跡可循。所以孔夫子的法是活的,並不是像後來的老先生們所講的子曰詩雲、咬文嚼字那一套,而且孔夫子本身就非常厭惡咬文嚼字這樣的模式,他不以死法醫人,而是以活法醫人。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7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a471 (2011-01-12),fishiii (2011-01-09),K22514 (2011-01-09),KT88 (2011-01-10),quasar (2011-01-09),wulihua (2011-01-10),鐵面王子 (2011-01-11)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1-01-08, 10:57 PM   #2 (permali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走近《論語》之二十八 子罕第九(中)



孔夫子臨終前,還是願意和學生在一起


911【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註釋】門人:指子路的弟子。

【譯文】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讓自己的門人當傭人。後來孔子的病情漸漸好轉,就說:「子路騙我很久了!我沒有傭人卻冒出來了傭人。我欺騙誰?欺天嗎?與其讓傭人給我送終,不如讓學生給我送終!即使我的喪事辦得不隆重,難道我的屍體還會丟在道路上嗎?」

【讀解】從這裡面我們又可以看到孔夫子的人格,和面對死亡時候的情境。孔夫子病了,而且病得非常重,那時顏淵已經去世了,子路在當時也很有能耐,又有勇氣和英雄氣,又在衛國當國防部長,因此很多時候,都是由子路牽頭安排。借助《論語》,就能看到子路可以說是孔夫子的總侍衛長。所以孔夫子病重以後,子路親自來料理老師的後事,並派自己的門人為侍奉者。這就說明此時的子路已經是家大業大,其門下也有了很多的學生和追隨者。按照周禮的規定,只有具備大夫以上官職的人才有家臣,以前的大夫一般都有或大或小的封邑。比如說周天子,作為春秋戰國時期名義上的天子,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當時的中國是一個高度地方自治的聯合體,各個諸侯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是相當完善、獨立自主的。具體到魯國,這是一個有幾十萬人口的國家,魯國的國君也只是名義上的,並沒有實權,就如同曹操手中的漢獻帝一樣,整個國家的實權基本上都被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執政所掌握,下面的其他大夫也都有各自的封邑,有的可能是一兩個村,有的可能是一兩個鎮。不過這些人都在朝為官,不能親自去管理這些,所以就由他的家臣來管理。孔夫子的弟子實際上很多都是在給執政者當家臣,而子路此時也有了一定的權勢,手底下也有了不少跟隨的人,於是在老師孔夫子病重的時候,派其門人為老師當家臣。

當孔夫子病好一些的時候,說道:「我這病拖了那麼久,子路怎麼這樣辦事呢?他這樣做是一種欺詐、違背禮法的行為。我本來沒有資格擁有家臣,他卻安排人來做我的家臣,我這能欺騙誰啊?難道欺騙老天爺嗎?」這說明孔夫子的心胸非常坦白,先前因為病重而身不由己,但是當自己的病好一點,馬上就對子路的這種行為表示抗議和不滿。

「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這樣不明不白地違反禮教,與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寧可在你們這些學生的侍候下死去,這樣不是更好嗎?人將死的時候,都願意和自己親近的人在一起。有句俗話「和尚無兒孝子多」,當和尚要圓寂的時候,一般都會讓自己的徒弟守著。孔夫子臨終前,還是願意和他的學生在一起,畢竟家臣和自己的關係要相對疏遠一些。可見臨終關懷還是很重要的,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孔子的人情味,不搞虛假,不講排場,只想和自己的家人、學生在一起,這樣走了也能走得踏踏實實的,而子路派了一些不相干的人來陪伴,更何況還違反了禮節,於是引起了孔夫子的不滿。

「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現在看到某些訃告,上面時不時會出現「享受某某級待遇」這樣的字眼,其實對於這一點古代早已有之了。莊子在《雜篇‧天下第三十三》講周朝喪葬情況時說「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然後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數,另結合《禮記》、《左傳》等文獻的記載:周朝喪葬禮儀為天子五棺二槨,諸侯為四棺一槨或三棺二槨,大夫為二棺一槨,士為一棺一槨,就是說按照等級來決定棺槨規格。如長沙馬王堆車軹侯利蒼夫人墓,是一座二槨四棺墓,她的棺數已遠遠超過了上大夫一級應有的二棺,而達到了諸侯才應有的四棺標準,這也算是自春秋以來列國諸侯上僭天子之禮的佐證之一吧。如果是普通老百姓,那就只有棺沒有槨了。對此孔夫子說自己雖然不能享受大夫級的葬禮,難道還會被丟在路邊沒人埋嗎?

從這點一方面可以看出孔夫子確實是了不起,面對死亡非常達觀;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孔夫子又非常注意禮節,畢竟他本人是周禮的一面旗幟,他時時都在勸諫別人不能犯這個規矩、那個規矩,首先他自己就不能觸犯規矩。他的學生大都一生追隨在他身邊,學習禮樂也學了很多年,不能說到了孔夫子晚年,就要他老人家以身試法吧,這怎麼能行呢!所以孔夫子這裡嚴正聲明,表示自己要堅守禮法。當年孔夫子最心愛的徒弟顏淵去世的時候,儘管夫子非常傷心,但是在葬禮上仍然嚴格按照規定來辦。當時顏淵的父親顏路向孔子求助,希望能籌措一點銀兩將顏淵好好安葬,但是孔子沒有錢,顏路就對孔子的馬車打上了主意。孔子一生非常注重禮節,他本為貴族之後,行住坐臥都要符合相應的禮法,不能說孔子外出交往時都步行而去,這是不行的,這樣就會亂了禮法,而且孔子周遊列國也需要有個馬車代步才行。孔子周遊列國時已經被時人稱之為聖人,而且年齡也大了,如果還在靠走路行腳,這肯定也不行。這才打消了顏淵父親的妄想。


·我正等著識貨的人呢


912【原文】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①櫝②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註釋】韞(yun):收藏。櫝(du):大櫃子。賈(gǔ):商人。沽(gū):賣出。

【譯文】子貢說:「這裡有塊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櫃子裡呢?還是找個識貨的商人賣掉呢?」孔子說:「賣掉!賣掉!我正等待識貨的人呢來買。」

【讀解】這裡是子貢和老師孔夫子之間的一段對話,有點像禪宗的機鋒,非常有趣。子貢問孔夫子:「這裡有一塊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櫃子裡呢?還是找一個識貨的商人賣掉呢?」其實子貢這裡就是在影射孔夫子那麼了不起,簡直是比和氏璧還要珍貴,是最好的一塊美玉,但是卻藏著不用,是不是太浪費了?如果有人能出一個好價錢,你老人家肯不肯買呢?孔子回答說:「賣掉吧!賣掉吧!我正等著識貨的人呢。」
孔夫子一生都在落難,沒有從政的機會,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機會,一直在等待機會。儘管從歷史上看,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得到這個機會,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消沉,就是到了晚年,他仍然抱著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並以積極的心情關注社會。看到這裡,我們都應該學習孔夫子的這種精神,當然如果有人不願待價而沽,寧願做一位隱士也未嘗不可。孔夫子的學生中也就有幾位去做了隱士,對此孔夫子並沒有批評,而是讚歎其精神非常可貴。孔夫子本人是抱著是用之則行、捨之則藏的心態,他老人家還是非常豁達的,並不是說非要去從政。前面都說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提得起也放得下。雖然孔夫子一直懷才不遇,終生都未被哪位國君真正委以重任,但是孔夫子也沒有放棄這種追求,同時也沒有被這種追求所束縛,只不過如果有朝一日,有哪位國君能真正重用自己,那麼自己肯定還是願意認認真真地、好好地去做。

孔夫子五十歲的時候,魯國執政季孫氏的家臣公山不狃(niǔ)在費城打出要誅魯國的三位權臣、立庶子廢嫡子的旗幟,派人前來請孔夫子去幹一番事業。孔夫子很想去,卻被以子路為代表的學生們阻攔了,子路說怎麼能去公山不狃那裡呢?他那裡是要搞動亂活動,您怎麼能去上那艘賊船呢?孔夫子就對學生說:「我也並不是非要去,想當初周文王、周武王興起於小小的豐鎬之地,並且建立了王業。現在公山不狃所佔領的費城,或許差不多吧!」並說:「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意思是說如果我能得到重用,不就可以復興周朝的禮儀制度嗎?當然他也僅僅說說而已,並沒有真的參予其事。

優秀的人也是形形色色的,有的願意藏諸名山,我們表示讚歎;有的願意出來當機關工作人員,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我們同樣也表示讚歎;有的願意當老闆,多向國家上繳利稅,多增加一些就業機會,對此我們也表示讚歎,希望他的事業能夠更加興旺發達……;這些都是好事情,畢竟社會是由方方面面所組成的,那麼各種各樣的人都需要,既需要隱士,也需要機關工作人員,也需要老闆,也需要白領,也需要打工的、種田的,甚至街上的乞討者也都是正常社會的一部分,否則這個社會就不可能燦爛多姿了。

·凡是我到之處都有精彩


913【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註釋】九夷:東部少數民族地區。

【譯文】孔子想搬到九夷的地方去住。有人說:「那地方很落後,怎麼好住呢?」孔子說:「有君子住在那裡,還有什麼落後的呢?」

【讀解】這裡面又可以看到孔夫子的自信和情懷。九夷,在春秋時期,在齊國的東邊,也就是現在山東半島的東部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其實在那個時候,儘管有成百的諸侯國,但是這些諸侯國並不大,很多比現在一個縣的管轄範圍都還小,甚至連一個鄉都不如,有的諸侯國只有幾千人,或者數萬人。在這些諸侯國之間,存在著一些政治上的真空地帶,有一些原始部落居住,這些部落大都沒有進入周文化的圈子,統稱為夷、蠻、狄、戎。夷、蠻是東方和南方的農耕民族,西方的狄和北方的戎則主要是遊牧民族。中原地區對西狄和北戎一直都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對於東夷和南蠻則一直處於上風。

孔夫子打算到東方去,那裡雖然人煙稀少,但是可以和少數民族多一些接觸。他的一個學生就說:「那裡非常落後閉塞,不開化,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都不行,你老人家要是真到了那裡,怎麼能受得了呢?」孔夫子聽了後,說了一句驚天動地的話:「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只要有君子在居住的地方,自然就會教化一方,自然就能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當然也就不會閉塞落後了。當年蘇東坡被貶謫到海南,現在的海南是特區,各方面政策、條件都非常優越;但那個時候的海南可是蠻荒地區,稱之為洪荒之地,瘴氣較多,被流放到這裡的,十個有九個都會打擺子,能夠再從這裡走出去的人是少之又少。但是蘇東坡到了這裡後,創辦書院,搞教化,從而掀起了中原文化向海南傳播的一個高潮,以至於現在只要一提到海南的文化淵源,都會首推蘇東坡。當地還建有「東坡書院」和「蘇公祠」,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文豪以及對海南的傑出貢獻。

大家都很熟悉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其最後一句就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因此只要是一個真正有文化、有骨氣、有意志、有抱負的人,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會發光,都會使周圍的環境產生變化。有朋友曾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我到之處都有精彩,都有光輝。」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有意思,這人也的確非常能幹,不管走到哪裡,包括他的工作單位,都能帶來朝氣,都能給人帶來新鮮的感覺。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意識?有沒有這樣的英雄氣?有朋友寫了一篇文章《喚起心中的英雄》,這名字好!每個人都應該將自己心中的懦弱氣、俗氣清除出去,要把自己的英雄氣、大丈夫氣調動起來。對此,孔夫子非常清楚,就明確提出了「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想當年,也就是「文化大革命」後期,我被關進了監獄,剛進去後不久就寫了一首詞,自認為還是很有英雄氣,其中一句是:「總有天邊地角,足以寓此身。」 心想管它那麼多,不管走到哪裡都可以落腳,都照樣能夠有碗飯吃。我們有沒有這樣的能力,使自己不管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能閃閃發光?

·將政治上的見地、原則融入詩和樂


914【原文】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譯文】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魯國後,才把《樂》整理好,《詩》的「雅」、「頌」都編輯妥當。」

【讀解】孔夫子周遊列國前後十四年,魯哀公十一年的時候,孔夫子已經六十多歲了,由衛國返回魯國,開始編撰六經。這裡他從《詩》、《書》、《禮》、《易》、《樂》、《春秋》這六經中,先將《樂經》提了出來,對此孔夫子自我感覺也很良好。音樂在中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莊子在《天運》一篇中就寫道:「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吾始聞之懼,復聞之怠,卒聞之而惑;蕩蕩默默,乃不自得。」早在五千多年前,軒轅黃帝有咸池之樂,之後帝嚳(ku)有六英之樂,顓頊(Zhuān Xū)有五莖之樂,堯有大章之樂,舜有簫韶之樂,禹有大夏之樂,殷有濩之樂,周有勺之樂,又名大武……,如此豐富多彩。但是怎樣才能把這傳承久遠的音樂收集並整理出來呢?

我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基本上每人都人手一本《外國民歌三百首》,當時還是很流行的,將全世界各地的優美歌曲彙集在一起,此外還有《中國民歌三百首》等等,其內容都非常優秀。孔夫子回到魯國後,就對夏、商、周的音樂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收集、編輯和整理。但是後來由於秦始皇焚書,導致這部《樂經》失傳了,現在只有看考古發掘會不會帶來這方面的驚喜,但是估計沒有人能破譯這樣的樂譜。且不說這些上古的音樂,就說在敦煌莫高窟發現的樂譜,至今都還無人完整地破譯並演奏出來。唐朝的音樂尚且如此,那麼即使孔夫子整理的《樂經》被發現,恐怕也是很難被破譯出來了。

對《詩經》來說,是「雅頌各得其所」。《詩經》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頌,是頌文武之德,是紀實類的一種樂歌;雅,分大雅、小雅,主要是談王政。《詩經》不僅僅是詩歌,同時它還要歌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所代表的清明政治。此外還有微言大義,譏諷朝政的作用,一般人不可能公開指責周朝王室乃至上層貴族中的某人犯下了什麼樣的錯誤,只能借助詩歌的形式,以隱諱的、有時讓人以為是在談情說愛等方式,來譏諷朝政。因此《詩經》有「怨而不怒」之說,並不像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憤怒聲討」。孔夫子不贊成激烈的方法,而是很隱諱的加以貶斥,並加以教化,使讀者能夠借此慢慢對自己的心性加以檢點和調理。當然對於《詩經》所歌頌的光明的一面,所歌頌的先聖先賢,就應該以此為目標,並向他們學習。

對於《詩經》、《樂經》,孔夫子花費了相當大的工夫,一方面融入了他本人對詩歌音樂的感悟,另一方面也通過詩歌這種形式,將他在政治上的種種見地、為人處世的原則等等思想融入了進去。

·這些事我是否做到位了?


915【原文】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譯文】孔子說:「如果在朝廷,就要服事公卿;在家裡,就應把父兄侍奉好,盡力辦好喪事,不酗酒,對這些事,我是否都做好了呢?」

【讀解】孔夫子做事非常認真,講究公事公辦,當然在工作之餘,也會輕鬆輕鬆,唱歌跳舞、騎馬射箭等休閒方式也照樣參與。在忠和孝之間的處理上,他有著自己的原則,在外面服侍公卿,在家裡則孝敬父母兄長;如果遇到喪事,肯定會盡心盡力,不敢草草了事。此外不為酒困,現在有些人喝起酒來毫無節制,你一杯我一杯,不喝個酩酊大醉,絕不收場,經常都會看到有人喝得一塌糊塗,人事不省,這怎麼能行呢?孔夫子喝酒非常有理性,很有自制力。但是最後他又自問:「這些事我又做到了哪些呢?」我是不是都做到位了呢?其實通過這種自問,就可以看出孔夫子在這幾條上肯定都做到了,甚至堪稱典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916【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譯文】孔子在河邊說:「時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

【讀解】這也是一句很有名的語錄,以前「批林批孔」時孔子被批得一塌糊塗,卻沒有人敢去批這一句。因為毛澤東在其《水調歌頭》中就有這麼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對此可沒有人敢發什麼雜音。這一句歷來為學習中國思想史、哲學史的人所留意,而且在先秦思想史裡面,作為孔夫子哲學思想的重要一筆加以發揮。

大家想一下,什麼是「逝者如斯夫」?大家如果有閒暇的時候,可以站在河邊看,成都的朋友可以到都江堰的寶瓶口去看,看那河水奔騰不息地流向遠方。如果有雅興的話,可以到攀枝花看金沙江、雅礱江,那將給你帶來洶湧澎湃的感覺。如果有機會到葛洲壩水電站看洩洪,當堤壩內的長江水從洩洪口以每秒鐘數萬立方米噴薄咆哮而出的時候,那氣勢讓人驚心動魄。這且放過一邊,水永遠是向下流,而且不分晝夜地流,就此引申出來,水是「逝者如斯夫」,不斷的消失,不斷的過去,時間也是如此,生命也是如此,思想也是如此。蘇東坡有句名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如果用辛棄疾的話來說,就是「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孔夫子呢?就是「逝者如斯夫」!

時間沒有任何情面可講,永遠都在剎那、剎那地過去過去,永遠都在不斷地消逝消逝,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東西可以留住?什麼東西留不住?當我們站在歷史的高度上來看,秦皇漢武還有沒有?唐宗宋祖還有沒有?這兩年清裝戲盛行,什麼康熙、雍正、乾隆以及一應的阿哥、格格們還在不在?記得1976年9月9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發佈重要新聞,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偉大的導師毛主席因病去世,聽到這個消息,全國八億人民全哭了,就是那些飽受階級鬥爭之苦的人也一樣的哭,被劃為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也一樣哭,那時大家對中國未來的走向一下子就覺得非常茫然了。好在後來有了偉大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但是他老人家也走了,這讓人不得不歎一句:「逝者如斯夫」啊!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想當年「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自己也不過是一個毛頭娃娃嘛!現在都滿頭白髮了,再過幾年,我們這代人就該走了。這就是自然規律,任何人都沒有辦法。

人的一輩子就是兩個字:生死!我曾多次說過人的生命有兩條:一是自然生命,另一個是社會生命。自然生命就是生死,很簡單,飼養場裡的豬、牛、羊也是從生到死一輩子,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免不了;社會生命就是是非、榮辱、貴賤、得失等等。大多數人都不注重自己的自然生命,總以為自己很年輕,總以為這個生命用不完,總覺得死亡離自己還很遙遠,一點都不著急愛惜;但是對於社會生命就看得比誰都重,即使一分錢,都有可能爭得頭破血流,要是有點利害、得失,那可能連命都不要了。社會生命當然很重要,榮辱是非等等很重要,但是同自身這個自然生命相比較,那就微不足道了。一位億萬富翁即將進入死亡的時候,如果閻王爺讓他在生命和億萬家財之間作出選擇,我想任何人都會選擇生命,問題是你這億萬家財拿給閻王爺也沒有用啊!還不是只有老老實實地離開人世。

因此我們一定要看到自然生命和社會生命既是一體,同時彼此之間又有很深的矛盾,但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一天到晚看重的都是社會生命,始終都被榮辱是非、利害得失所纏繞,而且不能自拔;對於自然生命,往往就忽視了。打麻將、斗地主、喝酒、唱卡拉OK,半夜兩三點了還不睡覺,要麼坑蒙拐騙打砸搶,觸犯刑法被關進監獄,嚴重地威脅了自己的自然生命。

總之,孔夫子這句話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啟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深者見深,淺者見淺,都可以啟發我們的智慧,啟發我們的靈感,就看大家各自如何去體會了。

·好色好財好權好勢要有其合理性

917【原文】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譯文】孔子說:「我沒看見過像喜好美色那樣喜好道德的人。」

【讀解】中國人常說的「食色性也」,如果用西方心理學來解釋就比較清楚了。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需要,需要吃飯、喝水等等。第二是繁衍的需要,那麼就需要通過最原始的兩性之間的交配,只不過對於人來說,還摻入了非常濃重的審美觀念。有時走在街上,如果迎面走來一位漂亮的女孩子或是一位帥哥,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眼光看過去,這可是由不得人的,不管男女老幼,也不論富貴貧賤,或有教養沒教養,那是人的天性,除非身體有疾或精神有問題,因此「好色」是自然而然的。此外好財也是如此,這都是人本來的一種天性,是原始慾望的衝動。只要是適當的那就是合理的,但是過於就不行了。看到街上有位漂亮的女孩子就過去騷擾一番,這怎麼能行呢?豈不是要到公安局去坐一坐?所以很多時候是看得碰不得。

總之,好色、好財、好權、好勢等都要有它的合理性,並不需要去否定,但是關鍵在於能不能在這些基礎之上好德。德是什麼?在孔夫子看來,就是對仁義禮智信的修養。我們人不是一個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相互之間彼此關聯的人類社會,每個人除了在自然生命上有從生到死的過程,除了社會生命上的利害得失、榮辱是非、貧富貴賤等,還有一個大家都必須共同遵守的遊戲規則,這是大家公認的道德準則、倫理準則。道德準則、倫理準則也可稱之為道,即人類社會之道。

我們每個人都是既好色又好財,既好權又好勢,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能在這個基礎上再昇華一下,去好德呢?古人云:「留官給子孫,未必能做;留錢給子孫,未必能守;留書給子孫,未必能讀;只有留德,才能使子子孫孫福澤綿長。」孟夫子也說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我也曾多次向大家推薦過曾國藩的外孫聶雲台先生寫的《保富法》,記載了從清末到民國年間,不管是北洋軍閥,還是上海灘眾多風雲人物,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不要說三代五代,那個時候兩代的富貴都保不住。就是現在生意場中的人,前兩年還風光無限,現在呢?一貧如洗,這種三十年河西,四十年河東的現象為什麼層出不窮?為什麼富貴權勢不能長久保持?就是因為無德!

只有德,才能有穩定性,才有長遠性,才有包容性,才有凝聚性,才能團結更多的力量,才能形成更大的力量,才能形成一種「勢」。然而,生活中好德的人並不多,但是當我們通過這方面的學習後,就不要再將自己排除在好德之外,而是應該以德來作為自己的一種精神需求,那麼不管達到什麼樣的境界,都會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好處。所以孔子這裡說:「我沒有見過像好色那樣好德的人。」難道說孔夫子的學生如顏淵不好德嗎?子路、子貢等七十二賢、三千弟子都不好德嗎?其實這裡是孔夫子對他學生的一種勉勵,希望學生們在好德的道路上繼續加油!

·一座山差了一筐土,難道就不是山嗎?


918【原文】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註釋】簣(kui):筐。平:把……填平。

【譯文】孔子說:「譬如堆山,雖還差一筐,當修息時就休息;譬如平地,雖只倒一筐土,遠未弄平,但當前進時還是得前進。」

【讀解】這一句並不好講,我也參閱了諸多對此句的註解,大都是說:「人的進步好比堆土造山,只差一筐土便成山了,停止不做,這是自己主動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儘管剛倒下一筐土,要繼續往上堆,還得自己堅持下去。」這讓人讀起來簡直是沒鹽沒味,無從感覺,所以這裡還是按照我個人的理解來講。

首先這裡講到了止和進的關係。《易經》艮卦曰:「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孔子在這裡說「譬如為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為山是對道德的一個積累。「未成一簣」,還差那麼一籮筐。「止,吾止也」,話說回來,一座山差了一籮筐土,難道就不是山了嗎?我們不要過於追求圓滿。應該從這個方面來理解孔夫子的這句話,並不是要給人一種功虧一簣的感覺,而恰恰體現出在《論語》裡面一樣有老子思想的存在,不要去好大喜功,不要去盡善盡美,因為沒有這樣的事情,這裡都已經是一座山了,少添一筐多添一筐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何必非要讓自己多累一點呢?就如同做事情一樣,現在都講求團隊合作,那就意味著面對任何事情,大家都應該分工合作,互通有無,你一個人就想把整個團隊的所有事情全部做完,這可不可能呢?根本就不可能嘛!因此我們應該抱殘守缺,當進則進,當止則止。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平地,當過知青或下過田的朋友就知道,把地弄平了才好栽秧子,如果一塊地裡高低不平,把水放進來,就會有的地方有水,有的地方就沒有水,那就要把這塊地弄平。這是說田里的地要平。但是一望無垠的大地需要你去平嗎?大道不平旁人鏟,如果路不平,那麼我們大家都有責任去修路,但是路不平的時候,難道我們就不走路了嗎?我們還是要走路,不能說因為路不平,我們就止步不前了。當然如果我們有能力,當路不平的時候把它弄平,但是不是就一定要把路弄得絕對平呢?要知道路是人走出來的。

所以我認為應該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這句話,才能把孔夫子的精神理解到位。地平,平了才好行走,才好種莊稼。雖然我也出了一把力,倒了一筐土,也許並不起好大的作用,路也許還是不平,但該走還是得走,不可能因為路不平,就不走了,就不種莊稼了,就不做任何事情了,這怎麼能行呢?這樣來看,孔夫子的思想還是很積極、很健康的,而且能夠變通。

·仁義禮智信值多少錢,能讓我陞官嗎?


919【原文】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譯文】孔子說:「聽我說話並能照著我說的去做而毫不懈怠的人,只有顏回吧!」

【讀解】 這裡孔夫子又在在表揚他的弟子顏回了。我們和別人打交道,就比如說大家在這裡聽我講《論語》,從今年春節過後開始講,到現在差不多半年了,也不知道在座諸君感覺如何?有沒有聽得厭煩了?(聽眾說:「馮老師講得很好,我們願意繼續聽,請馮老師把論語講完!」)呵呵!大家都說沒聽厭,還想繼續聽,那大家都了不得!居然都沒有聽厭,那都跟顏回差不多了。這裡孔夫子說;「我天天給大家講仁、義、禮、智、信,不知各位的感覺如何?」一天到晚都在灌輸仁義禮智信的思想,要是放到現在,可能就有人會問仁義禮智信值多少錢?能讓我陞官嗎?有些朋友在這裡聽出感覺了,就想拉自己的朋友來聽,好心好意給朋友說:「走,毓秀苑有個講座,在講《論語》,一起去聽。」「《論語》?是個什麼東西?」「《論語》就是國學裡的一部很重要的書。」「國學?莫非你加入了邪教不成?」社會上有這樣誤解的人還不少,不過在座各位還不錯,一直都在堅持聽,也沒有聽得厭煩。在孔夫子眼裡,能夠對他所講的這些道理一直感興趣,並且能夠樂在其中、好在其中而不懈怠的,在眾多門人弟子中,就只有顏回了。其他學生大多都只能聞,也就是只能堅持聽,但是卻不能落實到自己的身心和言語行為當中去,於是就會受到孔夫子的批評,有些學生有時候還會躲避批評而逃課,只有顏回寸步不離,牢牢緊跟。

·聖人的學問是無止境的


920【原文】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譯文】孔子評論顏回:「可惜啊!我只看見他不斷前進,從沒有見過他停止的時候。」

【讀解】 這句話是顏淵去世以後孔夫子所說的。孔夫子對他的弟子說:「可惜啊!你們這個師兄非常了不起,我只看見他一直在精神、文化、德性的道路上前進,日新日新又日新,從來都沒有看見他停止過腳步,就連稍微放慢一下節奏,或是懈怠的情況都沒看見過,他自始至終都保持著非常旺盛的富有朝氣的學習態度。」孔夫子在說這些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在提醒其他的學生,要向顏師兄學習,也要見其進不見其止。聖人的學問是學無止境的,「見其進不見其止」是我們應有的學習態度,它不落在具體的人和事上,那就與前面所說的「當進則進,當止則止」有所區別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7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a471 (2011-01-12),grc45 (2011-02-02),K22514 (2011-01-09),KT88 (2011-01-18),quasar (2011-01-09),wulihua (2011-01-10),鐵面王子 (2011-01-11)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11-01-08, 10:59 PM   #3 (permali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走近《論語》之二十九 子罕第九(下)


·要有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精神


921【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註釋】秀:莊稼開花。實,結果。

【譯文】孔子說:「莊稼出了苗而不開花的情況是有的!開了花而不結果的情況也是有的!」

【讀解】種過莊稼的人都知道,有些雖然長了苗卻不開花,或者雖然開了花卻不結果,其實歸結到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上,也是如此,經常都會遇到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不開花也不結果的現象,也就是孔夫子這裡所說的「苗而不秀、秀而不實」。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究其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主觀原因,一個是客觀原因。有的人雖然付出了很多主觀上的努力,但是機緣不好,因此不能開花也不能結果;而有的人雖然有很好的機緣,但是不肯付出,或者主觀努力不夠,於是開花、結果皆不可得。

這裡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提示,我們都應該盡人事而聽天命,一方面要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使自己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有一以貫之的精神來面對自己的學習,面對自己的生活,面對自己的事業。另一方面又要有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精神,如果總是斤斤計較於自己有沒有成果?有沒有收穫?而不考慮自己有沒有足夠的付出,也不管自己的外部因緣、運氣,而一味的追求成果,於是事與願違的時候,就會怨天尤人,就會給自己的心理造成極大的負擔。

苗,首先要看是一個什麼苗?首先自己就要成為苗子,在某種學問上,在某種工作事業上,要使自己成為一個苗子,這是第一個階段。之後再不斷吸收各種各樣的營養,並且根據外部的條件,使自己能夠開花,進而能夠結果。一個大智慧的人,肯定會對整個過程、每個環節予以關照。如果對內外、前後等等一系列的因素沒有付出足夠的關照,那麼我們做事情就會是一片茫然,就會陷入被動的局面,就會被偶然性牽著鼻子團團轉,這肯定算不上是一個好苗子。

對自己而言,我是不是苗子?我怎樣才能使自己可以開花?可以結果?我為什麼不能開花?為什麼不能結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特別是青年人乃至中年人,都應該如此反觀自己,審視自己過去的經歷,並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

·一代強過一代才行


922【原文】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譯文】孔子說:「年輕人是可畏的,怎知後人不如今人?四五十歲還默默無聞的人,就沒什麼前程了。」

【讀解】孔夫子有時候說話還是很重,特別是對中年以後的人說話,就如這裡所說的「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意思是到了四、五十歲都還無所成就。當然《論語》中的成就,主要是在德業上的成就,以德為主,以才為輔。如果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都還在德業上沒有成就,那麼這個人也就不值得讓人敬畏了。

然而後生可畏啊!一個年輕人,或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呀呀學語的小朋友,誰都不可能料定他未來的前景如何,誰敢肯定地說這些小孩子中以後沒有諾貝爾獎金的得主?不會出將軍?不會出億萬富翁?誰都不敢打這樣的包票。因為年齡越小的孩子,他未來各個方面的可能性都有,誰也看不清楚。但是通過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麼一個必然的階段,他的未來慢慢就會顯示出一個大致的基本的輪廓,就可以看出這個人將來會如何。不過話說回來,對每個人,用老人們的話來說,也都可以從小看老的。如果一個人到了青年時代,都還沒有確切的、卓越的魅力,或者說還缺乏能動的積聚,就如同看相,比如說這個人看上去了不得,因為此人氣象非凡,器宇軒昂,那是憑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因為這個人從精神之中就透露出了這樣的信息。

這裡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器宇軒昂」這四個字,器宇不是指一個人的美醜,而是指一個人精神上的表現,就如同九方皋相馬一樣。當年秦穆公請伯樂為他尋一匹千里馬,伯樂就向秦穆公舉薦了九方皋,說此人相馬的本事絕不在他之下。秦穆公聽從了伯樂的建議,請九方皋去找千里馬。過了三個月後,九方皋回來報告說找到了,在沙丘。秦穆公大喜,便問馬是什麼樣?九方皋說是公馬,顏色是黃的。秦穆公派人取馬,卻發現馬是母馬,顏色是黑的。秦穆公大為不悅,向伯樂抱怨說:瞧你推薦的是什麼人?我派他找馬,他卻連毛色和公母都分不清,還懂什麼叫好馬?什麼叫壞馬?伯樂長歎一聲說:他真的像您所說,竟笨到這種地步了嗎?其實這正是他比我強千萬倍的地方。您要知道,九方皋相馬,他是得其精而忘其粗,入其內而忘其外。他不看重這匹馬是公是母,也不看重這匹馬是黑、是黃、是白,他看重的是這匹馬的精神!從而斷定這匹馬是千里馬。後來馬回來了,把馬牽出來一看,發現果然是一匹絕佳的千里馬。

當然器宇軒昂用在年輕人身上還可以,如果是中老年人,比如說你們覺得我器宇軒昂,那就不行;有人說馮老師你精神矍鑠,這也不對,矍鑠是形容八九十歲的人,我還沒有那麼老嘛!所以當我們說一個人器宇軒昂,一般是指年輕人,那說明他的未來不可限量。因此孔夫子這句「後生可畏」就成了老一輩用來鼓勵年輕一代的常用語,千萬不要小視年輕人。後生,在以前主要是泛指二十歲左右的,現在呢,主要是泛指三十歲以下的人。三四十歲的基本上已經定型了,正所謂「三十而立」,三十歲以前,那還是個未知數,正因為是未知數,所以才讓人可畏,三十過後呢,基本上就是已知數了,也就沒那麼可畏了。這裡孔夫子用「後生可畏」表達了對下一代人的關注和關愛,並向他的學生鼓勵、打氣。

「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誰敢說後一輩將來就趕不上現在這一輩呢?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歷史就是如此演變的,永遠都是新人的天下。當年辛亥革命的時候,參加革命黨的平均也就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孫中山那時也不過四十多歲,就已經被稱之為老先生了。民國時期,那些在政府部門擔任重要職位的人大多也就只有二三十歲。進入新中國後,當上將軍的很多也都比較年輕。所以後生可畏,千萬不可小瞧年輕人,誰也不敢料定他的未來會如何。

朋友家裡添丁了,上門道個喜,朋友會非常高興,但如果你說這個孩子可能長大後會不如父母,那朋友心頭肯定不高興;但讓我們換一種說法,如果是個女孩,就說長大後絕對是一個大美人,如果是一個男孩,就說這孩子長大以後絕對有出息,那朋友肯定臉都笑爛了。人心就是如此,一代必須要強過一代才行,也只有這樣,一個社會才會有希望,一個國家才會有希望;反之,如果一代不如一代,那什麼都完了。

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引起了我們的思考,特別是當自己正處於青年人向成年人的過渡階段的時候,那麼就必須要有所反省了。我記得自己三十來歲的時候,本光法師對我說:你這輩子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搞頭了。我聽了就問為什麼?本光法師說:看嘛,你現在已經三十來歲了,都還在蹬三輪車,當搬運工;而且從各個方面來說,你所有的人事關係都談不上,既無人當官,也無人發財。古人說朝裡有人好做官,可你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機關單位,不管是科研機構還是學術機構,不管是哪個方面你都無線可循。我聽了後,搖搖頭,只好認命,無可奈何,安之若命,於是只有橫下一條心來,絕了發財的念頭,老老實實地做點學問,多讀點聖賢之書。如果那時自己沒有斷絕發財夢,一天到晚上躥下跳,東想西想,那就不可能今天還坐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學習《論語》了。

通過孔夫子這句話,我們要看到「後生可畏」和「四十、五十而無聞」這麼一個過渡的玄妙之處,特別是年輕人要注意,並且還要將這句和前面的「苗而不秀」、「秀而不實」等結合在一起來理解。

·善於「翻譯」各種各樣的社會語言


923【原文】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註釋】法語:合乎法則的話。與:讚揚。繹:分析。末:沒有。

【譯文】孔子說:「合情合理的規勸,能不聽從嗎?改正了錯誤才是可貴的;恭維讚揚的話語,能不令人高興嗎?分析了原因才是可貴的。只高興而不分析、只聽從而不改正的人,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讀解】 孔夫子在這裡提到了「法語」這個詞,意思是指先聖先賢的言教,也可說是前人留下來的典籍。孔夫子本人是古代文獻的一位大的收集者、整理者,經過他手的古代文獻數量相當龐大,經過他的整理編撰,才有了後來的六經之說。孔夫子在編輯六經的過程中,也大大提升了他自己。從這裡可以看出,只要真正堅持一段時間的學修,肯定能極大地提高自己的能耐。就我本人而言,提升最大的時期是在1988年有幸參與了《四川省佛教志》的編寫工作,這一編就是五年,於是給自己補充了比較豐厚的文獻資糧。首先要通讀《大藏經》,找出其中有關四川的部分;其次要大量翻閱地方史志,不斷地整理,不斷地篩選。通過這種大規模的實戰演習,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所以才能感覺到:正是因為孔夫子整理了六經,才使得孔夫子真正成為了孔夫子,使他在精神上、知識結構上、智慧的力量上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
 
孔夫子在整理的過程中,發出了「法語之言,能無從乎?」的感慨,當我們面對上古先賢,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聖賢傳承延續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時,我們能不遵從嗎?面對這一整套修身養性的思想理念,我們能不遵從嗎?

「改之為貴」。在《大學》、《中庸》等各種先賢典籍中,經常都可以看到「遷善改過」這樣的字眼。遷善改過,是每個人提升自己人品、智慧的基石,如果我們不能真正地、如實地進行遷善改過,那麼我們的人品和智慧肯定也就非常有限。《易經》中有損益二卦,專門談改過;在佛教唯識學的「五位百法」中,六位心所的第三位「善心所」中專門列了一個「慚心所」、一個「愧心所」,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慚和愧兩種精神狀態,就其對立面而言,面對的是無慚和無愧兩種精神狀態。有了慚愧之心,才會有遷善改過的動力;反之如果沒有慚愧之心,抱著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無賴心態,那肯定未來發展就非常有限,對這樣的人,誰都無可奈何。因此一個人要想上進,就必須堅持走遷善改過的道路,在這裡孔夫子稱之為「改之為貴」。
 
我們要用聖人聖賢的語言來要求自己,也就是這裡所說的「法語之言,能無從乎?」對聖賢的言教要遵從。然而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人,每個人在性格脾氣上未必就能和聖人的要求完全相符,而且更多的人還談不上修養和功夫,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每個人心裡面的東西往往與聖人的言教相違背,對此聖人提出了「改之為貴」,就是要對自己心性上的弱點、缺點等不良的東西進行遷善改過。

「巽與之言,能無說乎?」巽,順,謙順。與,讚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有人在你面前很謙遜,並對你表示恭維和讚許,你心裡面肯定會非常高興。就是我辦書院以後,也經常聽到有人說馮老師你辦書院搞公益性講座,讓我們很感動等等之類的讚美語言,我聽到後感覺心裡面也非常高興。至少從創辦書院三年來,還沒有聽到說我沽名釣譽、講得莫名其妙等等譏諷。大部分時候都是聽到了比較好聽的語言,我聽了心頭肯定舒服。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尤其是為官者或有錢之人,耳邊肯定經常都會聽到「巽與」之聲,而那些不好聽的話就很難聽得到。為什麼會如此呢?現在的中國人有這樣一個通病,喜歡背後說人,剛才在人前還是點頭哈腰,恭維不斷,轉過身就開始指指點點,說長道短,這樣要不得那樣也要不得,很多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做這樣的事。

面對這樣的現象,孔夫子緊跟了一句畫龍點睛的話:「繹之為貴。」繹,演繹。當別人當面恭維你的時候,一定要帶著心眼去聽,一定要冷靜地進行分析,別人這番話是正說的還是反說的?是不是別有用心?總之要把別人話語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如果只知道傻乎乎地高興,結果別人卻是暗暗地埋下了陷阱等你跳下去,而你還毫不知情,那你就真正麻煩了。並且每個人都應該要有自知之明,我本來就沒有那麼好,你卻把我說得那麼好;我本來就沒有那麼光明,你卻把我說得那麼光明;這時候就要小心了。在社會上,在自己的周圍,經常都可以看到那些喜歡阿諛奉承、溜鬚拍馬的人,而且嘴皮上的功夫好得很,芝麻大點的事情都能給你吹得天花亂墜。面對這樣的人和話語,我都感到害怕,有人恭維我是國學大師、禪宗大師,聽到這些話語,我腳都在打抖。說實在話,我怎麼承擔得起這樣的稱謂,我不過就是一個小老百姓,一個標準的「三無」人員,沒有票子,沒有帽子,沒有椅子,怎麼能稱得上大師呢?只不過有緣比一般人多讀了點聖賢之書,有緣得到了不少大善知識的指點,才得以孜孜不倦地在學修聖賢言教的道路上前進,不過一行者而已!

總之,在聽到別人讚譽的時候,在別人給自己戴高帽子的時候,一定要長個心眼,要多聽多思,要善於分析判斷,要善於「翻譯」別人的話語。就如同戰爭時期的密碼戰,在接收到自己一方的密碼時,要盡快將其翻譯出來,而敵對一方在攔截到同樣的密碼時,也要想辦法盡快破譯出來;如果不能及時翻譯,或者缺乏破譯的手段,那麼就會成為瞎子、聾子,就會使自己一方處於不利的地位。在複雜多變的社會關係和人事關係之中,我們要善於翻譯各種各樣的社會語言,要弄清楚語言背後所表達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去年在書院講「貌、言、視、聽、思」的時候,就著重講了語言的秘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書院網站看一看,其實語言所表現出來的東西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那些沒有表現出來的冰山的其餘部分則是巨大的、讓人畏懼的。語言有它的虛偽性、欺騙性,也有陰陽、剛柔、善惡、緩急等等,其中的名堂非常多。如果自己不長個心眼,當面對那些「語言大師」的時候,就會如同灌下了迷魂湯,被他們賣了,還在老老實實地幫他們數錢呢。

「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面對別人的恭維,這個說你長得帥氣,那個說你氣色好得很,又有人說你要發大財升大官等等之類,如果你只顧著高興,而不進行認真的分析;或者面對別人提出的批評意見、好建議的時候,只是表面聽取,嘴巴上不斷的表示認可,但是下來後,在內心深處並不想糾正和悔改,也就是陽奉陰違。面對這樣的人,孔夫子覺得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了。

這裡也要結合前面的「苗而不秀」、「秀而不實」一起來理解,如何使自己苗秀、苗實?關鍵就在於要做到孔夫子所說的「改之為貴」、「繹之為貴」,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在日常修養裡面要多加留心的兩條。


924【原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讀解】這一則在第一章「學而第一」的第八則中就已經講過,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如今社會性是老大,自然性脆弱不堪了


925【原文】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註釋】三軍:周朝12500人為一軍。匹夫:普通百姓。

【譯文】孔子說:「三軍主帥可以被俘獲,而匹夫的志向不可奪去。」

【讀解】孔夫子這句話也是一句名言,在以後的兩千多年裡,不知激勵了多少的志士仁人,因為這句話可以使人赴湯蹈火而在所不惜。為什麼會如此?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個將仁義禮智信、將榮譽感等放在非常崇高地位上的人,在他身上自然而然就具有這樣的力量,在艱險面前死不回頭。三軍可奪帥,但是匹夫,此處的匹夫實際上是真正的君子,那麼就不可奪其志。

1953年,中共中央邀請民主黨派人士徵求對黨的「總路線」的意見。梁漱溟先生就在會上說目前有些農村生產沒有搞好,農民吃不飽飯,只好到城裡當小工,露宿街頭;工人和農民的生活之間有九天九地的差別,工人生活在九天之上,農民生活在九天之下。說工人每月有三五十萬元的工資,而農民卻差得很遠。(那時候的一萬元相當於現在的一元錢,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向父親討要零花錢買零食吃,一般都是五千,也就是現在的五角,那時的五角可是相當管用的。)總之梁漱溟先生希望共產黨進城後不要忘了農民,對農民要施行仁政,要體恤農民。其實當時的中國滿目瘡痍,千瘡百孔,處處都是百廢待興,國家幾乎沒有任何儲備,蔣介石逃到台灣的時候,就將大陸大量的資金帶走了。國家要發展,怎麼辦?就只有讓廣大的農民來負擔了,於是以較低的價格從農民手中收購糧食,從而為國家的發展挖到了第一桶金,這也是在當時的特殊情況下不得已採取的辦法。針對梁漱溟的觀點,毛澤東根據當時的形勢和黨中央已經確立的「總路線」總體發展要求,對梁漱溟的觀點提法進行了非常嚴厲的批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一下《毛選五卷》中關於這件事情的原話。在那篇文章中,毛澤東批評梁漱溟根本不瞭解農民問題,不要以為搞了一下「新農村建設」,就以為自己是農民的代言人了,不是!共產黨才是農民兄弟的代言人。梁漱溟大為光火,對毛澤東的批評不服,就說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句話,並且還要考校毛澤東有沒有雅量。毛澤東雖也大為光火,對梁漱溟先生進行了刻薄的批評,但他還是有「雅量」的,專門作出批示,指出梁漱溟的問題是思想問題,不是政治問題。此後梁漱溟的政協委員照當,工資照發,待遇不變,以後也未受到嚴厲的處分和衝擊,並在「反右」及「文革」中比其它名流要好過得多。
 
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不少,當我們看到這些的時候,就要想想自己如何樹立這種陽剛之氣?如何樹立這種堂堂正氣?如果你有堂堂正氣、陽剛之氣,那麼別人就不敢輕易對你有所冒犯。我們在日常與人交往的時候,有時眼睛相對視,他虛了,在閃躲了,那麼你自然在氣勢上就超過了他,就可以對他進行指揮調動,而他肯定既不敢還手也不敢還口。反之如果他的眼神咄咄逼人,把你的眼神壓制下去了,那麼就該你把尾巴夾起來,老老實實地聽從他的調遣。有些人看著不說話不出氣,但是通過眼神的比較,就可以分別出優劣強弱。

因此當我們與別人接觸的時候,一定要養氣,這可不是練氣功,氣功更多的是力量上的的較量,而不是精神氣質人格上的較量。一個有力量的人,如果遇到一個真正有人格的人,要想徹底的壓倒他幾乎是不可能的。氣力是自然性的,人格是社會和精神性的,在我們現代這個人類社會裡面,社會性是「大哥」,而自然性已經是脆弱不堪了,就算你十八般武藝再如何精通,就算你有武松、趙雲的勇武,但是當一把上了膛的槍指向你時,你也照樣無計可施,其中的關鍵在什麼地方呢?就看你有沒有那股「氣」,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能在氣勢上壓倒他,那麼他就會發虛,就會手腳發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志,可並不是虛幻的志,陽剛之氣也不是虛幻的陽剛之氣,而是在仁義禮智信上的一種昇華,是一種精神力量上的昇華而凝聚在身。如果自己身上沒有這種力量,那麼自己憑什麼與別人相抗衡,那肯定是抗不下來的,並不是自己有了這個氣就可以與別人相抗衡。如果自己在道理上辯不過別人,在法庭上也說不過別人,不管走到什麼地方,都與當地的風俗和輿論格格不入,那自己算什麼呢?所以這個志,並不只是在志氣上的表現,也不是說自己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這些都只是在事上的表現,而這一切如果沒有仁義禮智信為基礎,沒有這一切作為自己精神上的支撐,那麼這個志、理想都是沒有用的,都是空泛的。因此「匹夫不可奪志」這個「志」,必須建立在仁義禮智信上,因為有了仁義禮智信,才會大公無私,進而也就無畏;反之有了私心,那麼就會有畏,就意味著有破綻,一旦被別人抓住了破綻,就會一擊即潰。

·穿草鞋與穿皮鞋的在一起,並不感到羞愧


926【原文】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註釋】縕(yun):舊絲棉絮。狐貉(he):狐皮貉皮。忮(zhi):嫉妒。臧:好。

【譯文】孔子說:「穿著破舊衣服,與穿著狐皮貉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慚愧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不嫉妒不貪婪,有何不好?』」子路終身記著這話。孔子知道後,又說:「這是應該做到的,怎值得滿足?」

【讀解】這裡孔夫子又從具體的事例上來體現「匹夫不可奪志」這樣一種感覺,指明一個人的精神都應該落實在什麼地方。他說當一個身穿破棉襖的人和一個穿著狐貉裘衣的人站在一起,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穿著草鞋的人和一個穿著皮鞋的人站在一起,結果穿草鞋的並不為此感到羞愧,並沒有覺得彼此之間有貧賤上的差別,這可是需要非常高的修為。周敦頤先生在《通書‧師友第二十四》云:「天地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而已矣。至難者得人,人而至難得者,道德有於身而已矣。」此外在《顏子第二十三》中還有云:「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不改其樂。夫富貴,人所愛也,顏子不愛不求,而樂乎貧者,獨何心哉?天地間有至貴至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不足,無不足則富貴貧賤處之一也。處之一,則能化而齊,故顏子亞聖。」《中庸》也有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我們每個人有沒有「富貴貧賤處之一」這樣的感覺?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感覺,那麼即使身上穿得再如何破爛,而身邊的人再如何衣著光鮮,都不會覺得低人一等,都不會生出羞愧之心。有這樣修為的人,那可不得了。

現在有些人接到某邀請後,根本就不敢去,因為別人個個都開著寶馬、奔馳等好車,個個都是西裝革履,自己卻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而且還只有邁動自己的「火腿」,蹬著自行車去,算了,還是不要去丟人現眼了。但是在一定的場合下,有些人就敢去參加這樣的聚會。莊子和惠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後來惠施當了魏國的宰相,莊子就去看望他這位老朋友,順便道個喜。惠施聽到消息後大為緊張,以為莊子要來和他爭宰相職位,因為他認為自己的道德、能力等各個方面都不如莊子,於是在魏國四處張榜通緝搜尋莊子。也許因為榜上的畫像將莊子畫得太溫文爾雅了,而莊子卻是一身破破爛爛,如同叫花子一般,誰都沒有發現他,結果莊子太太平平地到了魏國都城大梁惠施的宰相府邸。一路上,莊子也看到了對他的通緝告示。

惠施見到莊子後,看莊子的架勢不像是要和他來爭奪宰相的職位,一顆懸起的心也就放了下來,於是好好招待,問莊子此行有何事情?莊子說也沒什麼事,就是來擺個龍門陣給你聽,接著莊子說道:「南方有隻鳳凰展翅而起,從南海飛向北海,但是這隻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練實(竹實)不食,非醴泉(甜美的泉水)不飲。有隻貓頭鷹正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隻老鼠,恰好鳳凰從頭頂飛過,於是貓頭鷹以為鳳凰要搶它的死老鼠,於是仰頭示威,並吼道:『嚇!』」也就是說在莊子的眼裡,你惠施這個宰相職位也不過就是一隻死老鼠而已。

莊子就做得到孔子所說的「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因為莊子是一位「天子不得而臣,諸侯不得而友」的人物,他心裡面裝的全是道,那些富貴權勢怎麼可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呢?當然孔夫子這裡是為了表揚他的學生子路,他認為子路也是這樣的人。接著孔夫子又引用《詩經》的語言:「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嫉妒,也不貪求,這有什麼不好的呢?

子路聽到了老師的表揚後非常歡喜,當然子路本身確實也有很多值得表揚的地方,但是他就不像顏淵那樣,顏淵對自己管得很嚴格,而子路就有些經不起表揚,時常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這兩句掛在嘴邊上念叨。於是孔夫子就毫不客氣地一棒敲了下去,說:「是道也,何足以臧?」對於大道,對於自我改造,怎麼能時時掛在嘴巴上呢?只是說,只是記,那是不起任何作用的。雖然孔夫子這裡表揚了子路,但子路是否就真正做到了十全十美了呢?所以「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背這樣背那樣,但是在行為上不起作用,成了口頭革命派,那怎麼行呢?

·南唐後主、宋徽宗的意志非常脆弱


927【原文】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註釋】後凋:最後凋謝。

【譯文】孔子說:「到了冬天天寒之時,才知道松柏是不會凋謝的。」

【讀解】 這一則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松柏自古以來在中國就有它特殊的含義,的確,松樹、柏樹往往都生長在窮山僻壤之中,尤其像泰山松、黃山松大都是生長在岩石峭壁之上,既沒有土也沒有泥,但是卻能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而屹立不倒,甚至還枝繁葉茂。如果是一般的喬木,在如此苦寒貧瘠的石縫之中,根本就不可能成長起來,所以松柏確實有它特殊的景致。南方的喬木如果移植到北方,那肯定很難成活,霜一打雪一壓就死了;而松柏卻可以耐霜雪,並且四季常青,不像落葉喬木,到了秋冬,就「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了,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我們很難看到松柏枯黃落葉,除非把樹子砍了,它才會凋零。

這裡孔夫子對松柏的品質進行了讚揚,當然對具有松柏品質的人,孔夫子同樣也是會讚歎不已的。人們常說「不做溫室中的花朵,要做風雪中傲然挺立的青松」,但我們每個人是否都能像松柏一樣呢?尤其看看現在的年輕人,說實在的,那比溫室還溫室,父母對這些「小皇帝」們是百求百應,千求千應,生怕受到一絲一毫的委屈。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能夠成材的微乎其微!莊稼也是如此,不管是谷子還是麥子,肥施多了,反而會倒苗。再看那些長得好的樹子,大都長在山上,雖然石頭多土薄,看上去營養好像跟不上,而且一年四季東南西北的大風不斷,但那些樹子往往都是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參天大樹,如果砍下來做傢俱、修房子,那結實得很,而且非常有韌勁。平原上的樹子,由於土地肥沃,雖只長了十年,但個頭看上去就如同山裡長了一百年的樹子,砍下來還會發現木質鬆軟,遠遠不如山中樹子的硬度和韌勁。我們經常會看到媒體報道說,因大風暴雨,城市中某條街道上的樹子被刮倒了,有些還是幾十年的大樹子,就是因為土太肥了,這樣根系就不夠發達,就沒有鑽得那麼深,而上面則是枝繁葉茂,一副頭重腳輕的架勢,當然很容易就被吹倒了。而山裡的樹子,雖然土薄,但是為了汲取足夠的營養,就導致根系特別發達,又深又遠,所以才能在面對狂風暴雨的時候有極強的抵抗力。

通過這些事例,我們反過來看人的成材,就會發現同樣是如此,所以孟夫子會說「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往往都是患難興邦,富貴則容易喪邦。縱觀歷朝歷代,開國皇帝中有幾個是從富貴出生的呢?大多都是出生於貧賤,因此我們一定要看到貧賤所帶來的力量。而那些從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的人呢?如南唐李後主、宋徽宗等等,雖出生於帝王之家,但是卻腐朽墮落,縱情於聲色犬馬之中,一旦面臨麻煩,就一籌莫展,稍有一些風吹草動,就惶惶不可終日,意志非常脆弱,只會賞花弄月,卻無經邦濟世之才。總之我們對孔夫子所說的松柏之後凋,一定要朝深處去理解。

·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匹夫之劍


928【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孔子說:「明智的人不會迷惑,仁愛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害怕。」

【讀解】這裡孔夫子只是下了幾個結論:一個智者,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是不會有什麼疑惑的;一個真正的仁者,他是無憂無慮的;一個真正的勇者,他不會知道什麼是恐懼。但是孔夫子這樣說的依據是什麼?

「知者不惑」。前面孔夫子就曾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於他來說,會有什麼惑呢?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禪宗有這樣一則公案:趙州參南泉和尚,問:「如何是道?」南泉和尚說:「平常心是道。」他並沒有說這個平常心有什麼樣的知識結構。趙州又進一步問到:「還可趣向也無?」意思是說我們能不能認識它、把握它、掌控它?南泉和尚又說:「擬向即乖!」意思是不行,一旦你想去認識它、把握它、掌控它,那麼就必然走到岔路上去了。趙州又問:「不擬爭知是道?」如果不去認識它,又怎麼能知道它就是道呢?南泉和尚則回答:「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耶。」

真正的智慧並不是知識,人心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東西,它可以破也可以立,毛澤東就曾說過「流水不腐,戶水不蠹」、「不破不立」一系列的哲學名言。但是不破不立,是什麼在破在立?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心在那兒破、在那兒立。心既可以把一個事物分析得支離破碎,可以無窮盡地進行分析;同時這個心又可以綜合,還可以演繹,現代邏輯學基本上就是在談我們的這個心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因此心的工作狀態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知識,所以它才能不惑。真正明白了其中道理的人,才能稱得上是有真正智慧的人。一個有真正智慧的人,在他面前沒有惑的存在。對於知識,如果有不懂,那通過一定的學習就可以懂了,有些事情之所以不明,是因為你沒有參與進去,一旦參與進去,自然也就明瞭。所以真正的智者,是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它不是教條主義,也不是經驗主義,它絕不會僅僅局限於知識。要知道知識永遠都是有限的,始終都會有盲區的存在,有未知擋在前面。但是對智慧而言,則根本就沒有盲區,在智慧面前,一切都是一覽無遺,所以孔夫子這裡說「知者不惑」。

「仁者不憂」。前面孔夫子就說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那麼仁者為什麼會不憂呢?一個真正的仁者,擁有的是大公之心,不會去打個人的小算盤;喜歡打小算盤的人絕非仁者,因為喜歡打小算盤的人肯定是斤斤計較,那自然每時每刻都在憂。但是當我們把斤斤計較、撥打小算盤的心放下,那麼就不會有隱憂了,就不會有私憂了,這時憂的是天下國家,憂的是大道運行,這是仁者之憂,與小人之憂有著截然的區別。當我們在仁的道路上前進了,修養上有了一定的火候了,自然就會達到仁者樂山的境界。

「勇者不懼」。仁建立在智上,勇則建立在智和仁上。有了智和仁的基礎,那才能真正勇敢得起來,這種勇是天下之大勇。大家可以翻閱一下莊子的《說劍篇》,裡面說趙文王特別喜歡劍術,養了一大群從天南地北召集來的劍客,一天到晚在他面前比劍,據說每年為此死傷一百多人,並且趙文王還要求劍客們個個蓬頭垢面,一身破破爛爛,或是奇裝異服,而且彼此見面都是怒目瞪眼,相互謾罵,有些像現在武俠電視劇中的演員裝扮。但是這些在莊子看來不過是逞匹夫之勇。後來莊子也穿了這麼一套行頭去說趙文王,先是說自己的劍法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然後又說有三種劍,即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庶人匹夫之劍。指出趙文王雖有王者之位,但是喜好的卻是庶人匹夫之劍,結果使趙文王連續三個月在宮中思過,而那些被豢養的劍客們則一個二個羞愧地伏劍自殺。

莊子在闡述天子之劍時說:此劍以燕谿石城為劍端,以齊國泰山為劍刃,以晉魏兩國為劍背,以周朝宋國為劍口,以韓魏兩國為劍把;然後用中原以外的疆域來包裹,用四季來圍纏,用渤海來環繞,用恆山做繫帶,用五行來制衡,用刑律、德教來論斷,以陰陽為開合,以春秋來扶持,以秋冬來運行……,面對此劍,誰可迎其鋒?此劍一動,即可號令天下,匡正諸侯。這才是真正的大勇,並且是建立在大智和大仁上。

蘇東坡在《留侯論》中云:「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其實蘇東坡此處所說的大勇在境界上還是低了一些,還沒有真正說到點子上。真正說到點子上的就是孔夫子這句話,即必須在智和仁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勇者不懼。老子在《道德經》中對此的見解就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了,「勇於敢則死,勇於不敢則活……」勇於去敢的人就死,而勇於不敢的人就活。什麼是不敢?孔夫子有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不可能什麼都隨隨便便,而是有所懼有所畏,這才稱得上是君子。勇者不懼,就是在這些前提下不懼。那種拿起刀砍人的不是勇,只能叫做理性失控;只要荷爾蒙在極短的時間內大量分泌出來,任何人都可以短暫地勇敢一下,但是卻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讓你在監獄裡呆上個三五年,那什麼勇氣都沒了,不要說三五年,就是呆上三天就開始喊受不了了。因此真正的大勇,必須建立在大智、大仁上。

·立於禮,但要知權變


929【原文】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譯文】孔子說:「共同學習,不一定能共同在道上行;能共同在道上行,未必能在道上真正立得起來;能在道上立得起來,也未必通達道上的變通。」

【讀解】孔夫子對學習、修行提出了幾個階段,在前面他就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裡也談到了同樣的道理。有的人可以一起學習,但是不見得可以一起追求大道。現在的學習環境比以前改善了很多,比如說寺廟,現在的香火都挺旺的,像成都的文殊院,每逢初一、十五都是人山人海,想找個磕頭的空隙都沒有,剛剛插上去的香燭,一會就因為香燭太多,不得不一大把一大把的香燭丟入火爐中焚燒了。但是在這麼多的香客中,有幾個是真正信佛的呢?要是給他講佛教的道理,恐怕大多數都聽不進去,他根本就沒有興趣了。大家在一起共學共修,表面上都是在一起,但有不少人都是濫竽充數,要想讓他能夠真正有所提升是不可能的,因為彼此的價值觀念不一樣。孔夫子門下弟子三千,其中真正能夠在道上行的可能也就只有賢人七十二了;然而就是這個賢人七十二也只是個號稱,通過司馬遷《史記》中的「仲尼弟子列傳」,以及《論語》中有名有姓的也遠不足七十二。也許當時確實有七十二賢人,但是在以後的歷史中能夠積澱下來的、對歷史有所影響的,也就只有那麼幾位,如子思、子夏、子路、顏淵、曾子、子貢等,其餘大多數學生都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了。可以說孔夫子這裡把人的結構以及學習的程序說得非常透徹,有的人可以共學,但是要想讓他在道上行就未必做得到。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有的人願意在道上行,但是他立得起來嗎?不見得他就立得起,他是在學道,但卻成了口頭革命派,嘴巴上說得比誰都熱鬧,吼得比誰都響,但是在實際修為中他又做不到。這種人很喜歡仁義禮智信這一套,然而一旦觸犯到他個人利益的時候,什麼仁義禮智信一下子就拋到九霄雲外了,所以有的人可以適道,但未可與立。這個立就是要立於禮,用禮來規範自己,用孔夫子的話來說,就是到了七十歲,已經可以從心所欲了;但是還有一條:不逾矩!這是立於禮的另外一種註解。

「可與立,未可與權。」有的人在禮上可以立得起,但卻成了教條主義,不知道通達權變,斤斤計較於禮。對於禮,一方面在原則上要堅持,不能輕易改動;但在具體的細節上,在具體的場合下,禮還是可以通融的,還是可以權變。大家一定要多注意這個「權」字,它可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權力,在這裡是指善巧、方便、靈活運用。

孔夫子將整個學習的次第、機棙看得非常清楚,通觀整部《論語》,就會發現的確是如此,尤其在下一章「鄉黨」中,將禮弄得非常規範和標準化,但同時在很多章節中,又可以發現這一切都可以從「權」,允許變通。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首先是要學;其次要適道,在學的基礎上要在道上行;在道上行以後,還要立於禮,不要以為自己學了道,就認為自己如何如何了不得,老婆不要了,孩子也不要了,父母也不要了,一門心思到深山老林中當「神仙」去了,沒有一點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這不行!所以在適道的同時,還要有所立,在禮法上、在社會責任上應該要有所建立;再次,在前面的基礎上,又不能機械、教條、刻板,要靈活運用。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930【原文】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註釋】唐棣(di):一種樹。爾:你。

【譯文】有一首詩這樣說:「唐棣樹的花,翩翩地搖擺著,先開後合。難道我不思念你嗎?只因你住得太遠了。」孔子說:「不是真的思念,如果真的思念,再遠又有什麼關係?」

【讀解】我記得在抗日戰爭時期,郭沫若寫了一本歷史劇,名為《棠棣之花》,與「唐棣之華」諧音,對中華民族的士氣和氣節進行了一番張揚。那什麼是「唐棣之華」呢?首先此詩並不是選自《詩經》,而是古代的逸詩,孔夫子沒有將這首詩收錄進《詩經》裡面。其次對於唐棣,說法有很多,西晉陸璣在其《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有云:「唐棣,即奧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車下李。」認為是郁李,後代的朱熹也秉承了這種看法。但是東晉的郭璞和明代的李時珍則有不同看法,認為唐棣是枎栘,此處不必過多考究。這裡說「唐棣之華,偏其反而」,有捉摸不定的含義。

就譯文的註解來看,意思是說唐棣樹的花,翩翩翻動,難道我不思念你嗎?只因為家離得太遠了。正所謂「詩無達詁」,如果有誰想非常準確地瞭解其中的含義,那就說明他不懂詩。這裡的「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如果用顏淵對孔夫子的讚歎則相對要準確一些,顏淵在孔夫子門下學習,對夫子的學問發出了「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讚歎。既然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那就含有不好把握、不好把控的意思。

這兩天,有一對學佛的夫妻倆要和我談談對佛法的感覺,我就說這樣子,先不要說自己對佛法的感覺,這桌子上有一個蘋果,請先說說這個蘋果的味道如何。結果夫妻倆說了大半天,越說越不清楚,越說越迷糊,也有一些這裡所說的「偏其反而。豈不爾思」的味道在裡面。其實大家可以想一下,有時候自己心裡面有些東西想表達出來,就像剛才休息的時候,有位朋友就說有時候肚子裡的話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是這樣子的,正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很多時候自己的意沒有辦法表達出來。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這首詩,如果能夠認真體會,就可以使我們的思維得到某種程度上的提升。我個人比較推崇讀詩,當然不只是《詩經》,而是泛指中國古代的詩歌,尤其是一些特別好的絕句,如七言絕句,四七二十八個字,那所表達出來的意境和韻味之高,要是讓現在的人寫一篇同樣意境的文章,也許洋洋灑灑地寫了數千甚至上萬字,都表達不出來,根本就無法與之相比。但是古人短短數十字,就躍然紙上,所以詩是對我們思維、情感、理性極好的運用方式。當我們思維不到之處,當我們情感不到之處,當我們理性不到之處,通過短小精悍的詩歌反而就可以極妙地把它表達出來。因此讀詩,特別是能夠寫好詩,是對思維一種非常好的鍛煉,是對我們思維的一種修養。所以孔夫子特別注重詩教,「不知詩,無以言也」,連說話的資格都不夠。
 
 因此我認為「偏其反而。豈不爾思?」應該這樣理解,要經常反反覆覆地對自己進行這樣的思維活動,如果按照一般的譯文說的「難道我不思念你嗎」,就一點韻味都沒有了。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譯文翻譯為孔子說:「恐怕是沒有思念吧!只要思念了,還講什麼遠呢?」宋代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其意思和孔夫子這句差不多。我們怎樣達到這樣的感覺?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7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a471 (2011-01-12),fishiii (2011-01-09),grc45 (2011-02-02),K22514 (2011-01-09),quasar (2011-01-09),wulihua (2011-01-10),鐵面王子 (2011-01-11)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發文 回覆



發表規則
不可以發文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論壇啟用 BB 語法
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
論壇啟用 [IMG] 語法
論壇禁用 HTML 語法
Trackbacks are 禁用
Pingbacks are 禁用
Refbacks are 禁用

相似的主題
主題 主題作者 討論區 回覆 最後發表
文章 - 走近《論語》華夏文化的永恆豐碑 NKNK 轉帖文章區 17 2010-02-10 10:38 PM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9:45 P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