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 (permalink) |
論壇主管
![]() ![]() |
![]() 這要分兩方面來說,
第一方面小孩子學音樂將來的目的是玩音樂, 第二方面小孩子現在學音樂的目的是將來要鑽研更高深的音樂, 音樂又分成 樂器 跟 器樂 兩種, 樂器就不用說明了,就是樂器本身, 而器樂最基本的就是人的聲音。 如果將來只想玩音樂的話, 那小孩子的學習思想將來會比較刁鑽古怪, 對樂器的變通性比較大,樂曲的曲風也會必較變通, 但是同時,他的思考方式在當時就必較不容易被接受, 換句我們比較能接受的說法來說,這小孩子的將來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如果這小孩子只想學音樂的話, 從小依循漸進照本宣科的去學習音樂, 保證這小孩絕對不會變壞, 只會變成一個古板的音樂老師而已。 通常音樂系本科的學生都在玩命似的玩樂器或是糟蹋器樂, 把樂器不當樂器的去加以蹂躪跟發洩, 這樣才能發揮樂器最高極限的表現方式, 例如, 一個人彈鋼琴的極限是一秒鐘琶音可以彈奏50個音階(指雙手十根手指頭) 或是吹奏樂器的中音小喇叭最高只能演奏到兩度F, 或是吹奏雙簧管一口氣最長只能吹奏一秒四拍的十六小節來說, 學習器樂(聲樂、戲曲)的人就必須唱到更高音或是更低音, 玩音樂的學生就必須超過這些極限, 鋼琴彈到100個音階, 中音小喇叭吹奏到兩度A, 吹奏雙簧管一口氣吹奏二十四個小節不換氣, 這些都是向樂器本身的極限不斷的不停的挑戰, 也向自己的身體體能挑戰, 因為挑戰的結果就是要爭取第一,爭取樂團首席的位置, 更因為音樂的演奏家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或是第三或是最後之分, 絕對沒有中間份子, 只有第一名才是真實存在, 其他的人都是陪襯的。 這才是玩音樂的精神, 學音樂的人從來不把樂器當樂器的靈魂所在, 存在的價值就是跟自己,跟第一名挑戰突破, 囉哩囉嗦的牽拖說了一堆, 簡單的說, 學音樂的小孩真的不會變壞, 變壞的是那些小時候學音樂而長大之後不思上進的大人! |
__________________ 不飛的不飛 ... 因為曾經端座在雲霄之上 ... 所以不飛 , 因為期待您能與不飛抬頭共列翱翔天昊 ... 所以更是不飛 ! 不飛不想飛 ... 畢竟殘破雙翼在苔階沾濕 ... 所以低頭 , 只好安靜地蹲在這練習 ... 學習要如何才能飛的更高更遠 ! 不飛不曾飛 ... 終於知道青澀期代表蒼狗 ... 所以情殤 , 一甲子的意境等於六十年的期盼的凝固 ... 所以就此棲巢 ! |
|
![]() |
送花文章: 959,
![]() |
有 5 位會員向 不飛 送花:
|
![]()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