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萊姆論壇

返回   史萊姆論壇 > 綜合討論二區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 轉帖文章區
忘記密碼?
論壇說明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發文 回覆
 
主題工具 顯示模式
舊 2009-06-04, 04:57 AM   #1 (permali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Talking

引用:
作者: magicwoo 查看文章
【到彼岸】
   梵語波羅蜜多的義譯,謂越過生死的大海而到達涅槃的彼岸。


偶是小小咖啦咖,偶請教過修行人。
祇說到了彼岸,就要放下竹筏;總不能背著竹筏趴趴走吧?

有時候生活又侷限了一些道理。是嗎?


生活上只是侷限個自我的執著我是大咖我怕誰
觀世音菩薩,將錢買胡餅。」放下手曰:「元來祗是饅頭。」 ...
__________________
百戰功成老太平
優柔誰肯苦爭衡
玉鞭金馬閒終日
明月清風富一生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5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dddd (2009-06-05),magicwoo (2009-06-05),qdenise (2009-06-04),uplander (2009-06-04),放下是真功夫 (2009-06-05)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09-06-05, 01:29 AM   #2 (permalink)
註冊會員
 
magicwoo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11910
在線等級: 級別:39 | 在線時長:1752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39 | 在線時長:1752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39 | 在線時長:1752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39 | 在線時長:1752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
註冊日期: 2008-10-18
文章: 1239
精華: 0
現金: 19888 金幣
資產: 30773 金幣
預設

引用:
作者: NKNK 查看文章
生活上只是侷限個自我的執著我是大咖我怕誰
觀世音菩薩,將錢買胡餅。」放下手曰:「元來祗是饅頭。」 ...

一直不明白,為何古訓都說要謙卑;莫非是千古懸案~~~
說盡天下道理,改變不了的是~~~偶是小小咖啦咖~~~
哈哈哈~~~登泰山壯天下視野~~~更知道人渺小~~~唉~~~話又多了~~~


magicwoo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56904, 收花文章: 1168 篇, 收花: 5821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5 位會員向 magicwoo 送花:
dddd (2009-06-05),NKNK (2009-06-05),qdenise (2009-06-05),uplander (2009-06-05),放下是真功夫 (2009-06-05)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09-06-05, 10:52 PM   #3 (permali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引用:
作者: magicwoo 查看文章
一直不明白,為何古訓都說要謙卑;莫非是千古懸案~~~
說盡天下道理,改變不了的是~~~偶是小小咖啦咖~~~
哈哈哈~~~登泰山壯天下視野~~~更知道人渺小~~~唉~~~話又多了~~~


謙到至誠處,成佛有餘若是虛偽的謙虛,吾不知也

自我只是個荒繆的概念,全宇宙也只是您我的一部份而已...

源自老祖宗的最高指導原則唯有謙卦六爻皆吉

《易經》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

謙:亨,君子有終。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謙卦 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唯獨「謙」卦的六爻的爻辭都是吉,其他的卦裡,都有吉、有凶。

此卦的意思是做人學謙、學敬那麼一切都是吉祥如意的。 「謙」卦喻意「謙遜」、「謙虛」。

卦體中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上卦為坤為順從之意,還有樸實的意思,下卦為艮為高聳,為篤實之意。也就是忍讓不與奸人相爭,教我們處世要謙恭。

所以謙卦為「亨,君子有終。」 佛教中說心是惡源,有與生俱來的六種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

其中慢就是指「恃己才能,於他高舉」,貢高我慢,踞傲自矜,揚己抑人,總覺得別人不如自己,這個意思是傲慢人人都有,要是沒有,就成佛菩薩了。

特別是讀書人,往往恃才傲物。怎樣戒除慢,在儒家的世間法講,就是使其不增長,用「吾日三省吾身」使其不產生。佛法講出世間法,要跳出輪迴,必須滅斷很多煩惱,包括我慢。

慢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執產生,分別有七種(見下面註解)。

儒家教我們學謙虛就是在處處敬禮,論語中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註解:慢多達七種或九種,依據《俱捨論》的解說,有下列的意思:

一、慢。目睹對方不如自己,就會自鳴得意,盛氣凌人。即使事實如此,傲慢本身也不會煩惱。

二、過慢。對與自己同等的人,硬說自己勝過對方;對勝過自己的人,偏偏說對方跟自己同等。

三、慢過慢。對勝過自己的人,起相反的看法,認為自己勝過對方。

四、我慢。高估自己,自以為是。

五、增上慢。尚未證得佛法,就以為證到佛法。

六、卑慢。顯然對方高過自己頗多,自以為只比對方稍差一些。

七、邪慢。顯然自己沒有德行,還一直以為有德行。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7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grc45 (2009-06-08),K22514 (2009-06-08),magicwoo (2009-06-07),qdenise (2009-06-06),uplander (2009-06-06),放下是真功夫 (2009-06-05),鐵面王子 (2009-06-06)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09-06-07, 09:25 AM   #4 (permalink)
註冊會員
 
magicwoo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311910
在線等級: 級別:39 | 在線時長:1752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39 | 在線時長:1752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39 | 在線時長:1752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級別:39 | 在線時長:1752小時 | 升級還需:8小時
註冊日期: 2008-10-18
文章: 1239
精華: 0
現金: 19888 金幣
資產: 30773 金幣
預設

偶是無用的小小咖啦咖,明眼人一下就看穿了;小人物沒有任多學問,自在就是了~~~
當然一邊自在一邊懺悔,一邊靜觀出世入世的人性;或許該說佛性,別忘了轉個彎也有道理。
通透的只消揮揮手會意了,行色的必然是小小咖啦咖的矬;一句講都不要話(台語)~~~
好了~~~沒來沒去~~~沒掛心~~~沒執著~~~沒誰不是佛~~~

偶還是小小咖啦咖,不是菩薩;說了太多的話。鏘~~~


magicwoo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56904, 收花文章: 1168 篇, 收花: 5821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magicwoo 送花:
grc45 (2009-06-08),NKNK (2009-06-08),qdenise (2009-06-08),yu jun (2009-06-16)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09-06-07, 11:45 PM   #5 (permali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菩提樹下。成正等覺。
其菩提樹。名阿攝波。磐根深固。擢本修直。周圓無節。
如栴檀柱。常於其上。飛禽迴翼。無能過者。
皮膚細潤。眾色間發。猶如羅綺。密葉青翠。繁枝布濩。
周匝皆有妙花開敷。吐曜飛芳。甚可愛樂。
除俱鞞羅。波利質多。餘無比者。
復有無量小樹圍繞。而此樹王。森蔚穎秀。
如妙高山。俯冠群岳。一由旬外。靡不齊睹。香氣周流。榮光照曜。
遠夜望之。疑大火聚。其下嚴麗。如歡喜園。四面夷敞。
芳草[卄/(仁-二+(公/几))]茂。如孔雀王頸藿靡芬馥。觀者無厭。
如來於此。端嚴而坐。大眾環繞。如星中月。
時有十佛剎微塵等他方諸佛。
為欲莊嚴毘盧遮那道場眾故。示菩薩形來在會坐。
其名曰觀自在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金剛藏菩薩。維摩詰菩薩。善威光菩薩。
滅諸蓋菩薩。寶手菩薩。大慧菩薩。普賢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
復有無量千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會坐。
其名曰舍利弗。大目揵連。須菩提。羅[目*侯]羅。阿若憍陳如。
摩訶迦葉。優波離。阿那律。離婆多。阿難。
提婆達多跋難陀等而為上首。
皆已久修六波羅蜜。近佛菩提。
為化眾生。於雜染土。現聲聞形。
復有無量千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而為上首。
皆已成就大丈夫業。為欲調伏下劣眾生故現女身。
復有無量釋梵護世。
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目*侯]羅伽人非人等。
此中皆是大菩薩眾。無凡夫者。
爾時世尊。坐菩提樹。嚴淨微妙。
譬於質多樹下置如意珠。正念不動如須彌山。
為令諸菩薩眾及一切眾生。了知諸佛深密禪定威神力故。
入於三昧。名如來不思議境界。
即時世尊。三十二相。一一相中。皆現十方無量佛剎及彼諸佛。
猶如明鏡顯現眾色。又隨好中。
一一復現如來往修菩薩行時。從光明王。乃至最後。然燈佛所。
難行苦行。悉捨一切頭目身體。皮肉手足。妻子僕從。及國王位。宮殿等事。
由是三昧。有大勢力。一切諸佛。
食時行時。
說法時。
涅槃時。常入此定。何以故。
一切如來。依此三昧。成就無量大威神力。乃至證入一切法空。
能於十方一切佛剎。示現種種自在事故。
譬如有人。夢見種種變異事等。及其覺已。所見皆無。
凡夫亦爾。無明夢故。妄於諸法生實體想。
諸佛覺已。皆無所著。
故能十方一切世界。一念示現無量佛事自在無礙。利益成就一切眾生。
皆令悟入無量深妙解脫門故。
爾時德藏菩薩。修菩提行。未成滿故。
問普賢菩薩摩訶薩言。如來今者。所入三昧。其名云何。復云何得。
十方一切世界自在示現種種佛事度脫眾生。
爾時。普賢菩薩。告德藏菩薩言。
諦聽諦聽。當為汝說。
時諸菩薩。一心瞻仰。同聲歎言。善哉所問。甚深微妙。
尊者普賢一切知見。今當演說。
即時大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花。一切眾生煩惱眾苦。皆少休息。
普賢菩薩言。
佛子。此三昧名如來不思議境界。
即是一切諸佛菩提。以諸如來常依住故。
世尊始從然燈佛所。得受記已。即入此定。
常無功用。自然應現無量佛事。
謂於虛空一毛端處。有一切佛剎微塵等諸佛世界。
於中或現生兜率天。
或從彼沒下生入胎。
或現適生遊行七步。自言我今即為生死邊際。
或現在宮出家苦行。
或現降魔成等正覺轉妙法輪。
或現住世經無量劫度諸眾生皆令離苦。
或復示現入於涅槃。
或一切劫為一剎那。
或一剎那為一切劫。劫與剎那無增無減。乃至一切眾生未盡解脫。
剎那剎那一時普於此諸世界。
常作如是種種佛事。未曾休息而無功用。如彼虛空一毛端處。
無量剎中。念念普現諸佛種種威儀法則。而無功用。乃至遍空毛端量處。亦復如是。
又是諸剎一切微塵。一一塵中。復有過一切佛剎微塵等土。
亦一剎那一一土中。自然普現一切諸佛威儀所行。
或生天宮。乃至滅度。解脫無量阿僧祇眾生。
如是念念窮未來際。常作佛事。利益眾生。
乃至虛空眾生界盡。常不休息。
而佛剎不減。微塵不增。何以故。
以一切法猶如幻焰不堅牢故。
譬如此會十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眾。
皆共住此摩竭提國十二由旬。不相障礙。
彼一一塵各受無數諸佛世界。或仰或覆。或相向背。
或復傍住。或相涉入。而無障礙。亦復如是。
如人夢中見於一處。有種種事。以非實故。而無所礙。
是一切剎。靡不唯其心之所現。
或見劫燒。或已燒盡。或風所成。或淨或穢。或復無佛。
皆由眾生隨自心業。見如是等種種不同。
譬如餓鬼飢渴所逼。詣恒河所。
或有見水。或有見灰膿血便痢。不淨充滿。
眾生亦爾。各各隨業。見其佛土或淨或穢。
或佛在世。或入涅槃。或處道場。為眾說法。
或有聞說第一義諦。或復聞說讚歎施法。
或見行住。或見坐食。或見身長世人一倍乃至七倍或一由旬。
或百由旬。或千由旬。或見威光如日初出或如滿月。
或由業障值佛世尊久已滅度。
或有不聞諸佛名字。如彼餓鬼。於恒河中。都不見水。但見種種雜穢之物。
或見諸佛。各從本土。示現威德大菩薩形。來入此會
或一剎中。眾生唯見劫火所燒。
或一剎中。眾生充滿咸共見佛。
或見如來攝一切剎入一佛剎。以一佛剎入一切剎。
如眾翳者。同於一處。見各差別。互不相礙。
皆由眼翳。不見正色眾生亦爾。
色性無礙。心緣異故。蔽於正見。不了真實。
佛子。今更為汝。略說住此三昧之法。
如佛世尊住此三昧於一念中。遍虛空界毛端量處無量佛土及彼佛土。
一一塵中。各有法界微塵等剎。
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剎那剎那。遍一一剎。
現十佛剎微塵等諸佛方便威儀所行。
如是乃至一切眾生。未盡證得無上菩提。常無斷絕。
如此一佛第二第三。乃至十方一切諸佛。
一一所現大威德力。亦復如是。
時德藏菩薩。聞是說已。即於座上。得此三昧。
即時見彼無量諸佛及知諸佛威德方便。以三昧力。
亦能如是。調伏眾生。百恒河沙諸菩薩眾。各別證得種種三昧忍及諸地。
觀自在等諸大菩薩。住十地者功德妙行。悉圓滿故。皆已久遠得此三昧。
一剎那中攝無量劫。一微塵中納無量土。於一念中遍一切剎。度無量眾生。
常無功用。自然示現諸佛事故。雖聞此法。更無所進。
如滿瓶水置於雨中不容一渧。斯諸菩薩。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在三昧中。放眉間光名大顯發。
所有一切有功用行。未證十地諸菩薩等。
遇斯光已。悉見空中諸毛端處及微塵中無量佛剎。
如琉璃瓶盛白芥子。觀者悉見彼諸菩薩。
見微塵中一切佛剎。亦復如是。
及見彼剎一切諸佛。於一一佛身見一切佛身。
一一諸佛有無量名。皆為利益一一眾生。
念念常於一一佛剎。自然應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譬於高幢。置如意珠。自然普雨種種珍寶。隨眾生意。悉令滿足。
如來亦爾。現正等覺。自然度脫無量眾生。
是諸剎中。眾生各異。而不相礙。如神力者。遊行虛空。
山河石壁。無所罣礙。何以故。
一切諸趣。皆如幻焰。無堅實故。
諸菩薩眾。既睹是已。各見其身。遍一切剎。
於一念中一一佛前。或經一劫二劫三劫。或百千劫。
或一念頃。或一須臾。恭敬供養。
或聞佛說諸波羅蜜陀羅尼門。
或說諸地。或現神變。
以一切劫入一念中。生甚奇特難遭之想。作是念言。
云何世尊。威德自在。
於一剎那。令我具足無量劫中善根福德。
速證如來不思議境界三昧大威神力。
爾時德藏菩薩。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復問普賢菩薩言。
其有欲證此三昧者。修何福德施戒智慧。
時普賢菩薩。遍於十方一切淨剎。現成正覺。化眾生者。告德藏菩薩言。
佛子。若欲證得此三昧者。先應修福集諸善根。
謂常供養佛法僧眾。及以父母。所有一切貧窮苦惱無救無歸可悲愍者。
攝取不捨。乃至身肉。無所吝惜。何以故。
供養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諸眾生。皆獲安樂。
供養法者。增長智慧。證法自在。能正了知諸法實性。
供養僧者。增長無量福智資糧。致成佛道。
供養父母和上尊師及世間中曾致饒益賴其恩者。應念倍增報恩供養。何以故。
以知恩者。雖在生死。不壞善根。
不知恩者。善根斷滅。作諸惡業。
故諸如來。稱讚知恩。毀背恩者。又常愍濟諸苦眾生。
菩薩由此廣大善根。永不退失。
若人有能勤修福德。常念報恩。悲愍眾生則為菩提。已在其手。
應知佛說。能隨供養。此三種田。一一成就無量善根。
德藏當知。菩薩次應植廣大種。由是故生此三昧牙。成菩提果。
云何植種。
謂持種種微妙花鬘。塗香末香。及眾伎樂。恭敬供養現在諸佛。
或佛形像。作是思惟。如上所說。
遍於虛空毛端量處及微塵內無量剎中。一一所見。
諸佛威力。及菩薩眾。我悉於彼諸佛會中。一心正念。普皆供養。
如所供養一佛法性。即是一切諸佛法性。
若我供養一如來者。即為供養一切如來。
隨彼一一諸佛神力。能以幾劫入於一念。
亦爾所劫供養如來。若有眾生。信解此法。種植大種。
即能得是如來不思議境界廣大三昧。
故善男子。應以此法。日日供養。由是下至於諸佛所。
但一敬禮。亦能令此種子增長三昧牙生。
又應常以布施持戒大願智慧。而溉灌之。
又復菩薩為灌三昧。修行施時。
不簡福田怨親善惡。持戒破戒。富貴貧窮。
又復思惟。施於富者。雖無所用。然我自應修習施行。
菩薩又應清淨持戒。見毀禁者。起大悲愍。不應於彼生嫌恚心。
又應深發大菩提願。我當決定。
念念普於遍滿虛空毛端量處。乃至一切佛剎塵中。無量世界。
成等正覺。轉妙法輪度諸眾生。如今世尊毘盧遮那。等無有異。不起功用。
攝無量劫入於一念。即於如是一一剎中。各現佛剎微塵等諸佛威儀。
一一威儀。各度恒河沙等眾生。皆令離苦。乃至虛空眾生界盡。常無休息。
佛子。修智慧者。一心諦聽。
今為汝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為求無上菩提。
發心欲證此三昧者。是人要須先修智慧。
以此三昧由慧得故。修智慧者。應當遠離妄語綺語及諸散亂無益之事。
於諸眾生。雖起大悲而常攝心。不染不散。
詣精舍中。睹佛形像。金色莊嚴。或純金成。身相具足。
無量化佛。入於三昧。在圓光中。次第而坐。
即於像前。頭面禮足。作是思惟。
我聞十方無量諸佛。今現在世。
所謂一切義成佛。阿彌陀佛。寶幢佛。阿閦佛。毘盧遮那佛。寶月佛。寶光佛等。
於彼諸佛。隨心所樂。尊重之處。生大淨信。
想佛形像。作彼如來真實之身。恭敬尊重。
如現前見。上下諦觀。一心不亂。往空閑處。端坐思惟。
如佛現前。一手量許。心常繫念。不令忘失。若暫忘失。復應往觀。
如是觀時。生極尊重恭敬之心。如佛真身現在其前。了了明見。
不復於彼作形像解。見已即應於彼佛所。
以妙花鬘。末香塗香。恭敬右繞。種種供養。
彼應如是一心繫念。常如世尊現其前住。
然佛世尊。一切見者。一切聞者。一切知者。悉知我心。
如是審復想見成已。還詣空處。繫念在前。不令忘失。
一心勤修。滿三七日。若福德者。即見如來現在其前。
其有先世造惡業障。不得見者。
若能一心精勤不退。更無異相。還得速見。何以故。
若有為求無上菩提。於一事中。專心修習。無不成辦。
若於所修。數數怯退。彼尚不能自得解脫。何況度脫諸苦眾生。
若遇如是。疾得菩提正真之道。
不能勤修。當知徒是地之重擔。
譬如有人。於大海中。飲一掬水。即為已飲閻浮提中一切河水。
菩薩如是。若能修習此菩提海。
則為已修一切三昧諸忍諸地諸陀羅尼。
是故常應勤修匪懈。離於放逸。繫念一心。要令自得現前見佛。
如是修習初見佛時。作是思惟。為真佛耶。為形像耶。
若知所見是真佛者。便於佛前。兩膝著地。合掌恭敬。
憶念虛空毛端量處及微塵中一切諸佛無量威德。大慈悲故。來現我前。即應啟請
唯願世尊。為我演說如來不思議境界大三昧法。
若聞如來一切所說。應決定信。勿生疑惑。即於是處。得此三昧。
若先業障。不能問者。則應思惟。
一切諸法。如幻如焰。如翳如影。如像如夢。如是諦觀。法性空寂。
然知如來了一切法。皆如幻夢。如來自性。非幻非夢。
猶如虛空能以智悲。出現我前。
願為我放大悲青光。滅除眾苦。
時佛即為放眉間光。名曰青焰。
其光纔照。諸苦銷除。即坐證得法光明忍。悉能了達無量三昧。
第七日夜。夢見如來為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若知所見。是形像者。應思諸佛及諸眾生皆亦如像。但隨想見無實體性。
既知如來如幻如化。如夢如焰。如是自然現前見佛。亦如夢中。無實可得。
非生而生。非滅而滅。非去而去。非識而識。
非有為而現諸行。非言說而演諸法。非我非壽。
非眾生非養育。非趣生。非想非作。非知非食。
非即蘊非在蘊而示諸蘊。乃至界處。亦復如是。一切非有亦復非無。
是故諸佛及一切法。真實平等。皆同一相。如陽焰等。
一切眾生。諸佛及土。皆唯自心。識想所現。識想為緣。所生諸色。畢竟非有。
如來已離一切識想。是故不應以色像見。知所見像。
隨想生故。乃至虛空毛端量處。一切真佛。皆亦如是。猶如虛空平等無異。
若我分別。即見於佛。若離分別。即無所見。
自心作佛。離心無佛。乃至三世一切諸佛。亦復如是。皆無所有。唯依自心。
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
得隨順忍。或入初地。
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常見如來。親承供養。
爾時德藏菩薩。復白普賢菩薩言。
若有眾生聞此法門。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得幾所福。
普賢菩薩言。
佛子諦聽。若有人。能攝三界中一切眾生。令脫生死。得阿羅漢。
一一羅漢。各於百劫以天上妙衣服臥具。飲食湯藥。種種供養。
般涅槃後。一一復為起七寶塔。恭敬供養。
若復有人。一百劫中。淨持禁戒。或修忍辱精進禪定。是人雖復得無量福。
不如有人。聞此法門。尊重信受。不生毀謗。其福勝彼。速成正覺。
是時十方一切剎土無量諸佛。皆自現身。讚普賢菩薩言。
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說。
時釋迦牟尼如來。從其面門。放無量色光。遍照三有。
雨種種花。諸妙音樂。不鼓自鳴。大地微動。
於光中。而說偈言。
 若聞此法心清淨  得諸地定陀羅尼
 戒忍自在神通力  速證無上佛菩提
 轉未曾有妙法輪  亦如過去大仙等
 於一念中攝多劫  一塵普現無量剎
 無量眾生沒三界  諸苦所惱常逼切
 邪見纏縛失正道  念念皆令得解脫
普賢菩薩。於此法門。久已證故。為眾說時。
億千天人。度一切苦。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德藏菩薩。及餘一切菩薩眾會。
世間天龍阿脩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grc45 (2009-06-08),K22514 (2009-06-08),magicwoo (2009-06-07),qdenise (2009-06-08)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09-06-07, 11:50 PM   #6 (permali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上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上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一千人菩薩十千人俱。復有欲界諸天子色界諸天子及淨居天子。并其眷屬無量百千周匝圍繞。供養恭敬聽佛說法。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有辯才。善能開演。汝今應為菩薩大眾宣揚妙法。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佛今令我說何等法。佛言童子。汝今應說諸佛境界。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佛境界者。非眼境界。非色境界。非耳境界。非聲境界。非鼻境界。非香境界。非舌境界。非味境界。非身境界。非觸境界。非意境界。非法境界。無如是等差別境界。是乃名為諸佛境界。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有欲入於佛境界者。以無所入而為方便乃能悟入。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於何等境界而得菩提。佛言童子。我於空境界得菩提。諸見平等故。無相境界得菩提。諸相平等故。無願境界得菩提。三界平等故。無作境界得菩提。諸行平等故。童子。我於無生無起無為境界得菩提。一切有為平等故。時文殊師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無為者是何境界。佛言。童子。無為者非思量境界。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非思量境界者是佛境界。何以故。非思量境界中無有文字。無文字故。無所辯說。無所辯說故。絕諸言論。絕諸言論者。是佛境界也


  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諸佛境界當於何求。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諸佛境界。當於一切眾生煩惱中求。所以者何。若正了知眾生煩惱。即是諸佛境界故。此正了知眾生煩惱。是佛境界。非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所行之處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若佛境界即於一切眾生煩惱中求者。諸佛境界有去來乎。文殊師利菩薩言。不也世尊。諸佛境界無來無去。佛言童子。若諸佛境界無來無去者。云何而言若正了知眾生煩惱。即是諸佛境界耶。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如諸佛境界無來無去。諸煩惱自性亦復如是無來無去。佛言童子。何者是諸煩惱自性。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佛境界自性。即是諸煩惱自性。世尊。若佛境界自性。異諸煩惱自性者。如來則非平等正覺。以不異故。於一切法平等正覺說名如來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能了知如來所住平等法不。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於空無相無願法中起貪瞋癡。是故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即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豈是有法而言於中有貪瞋癡。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貪瞋癡亦是有。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貪瞋癡復云何有。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以言說故有。貪瞋癡。亦以言說故有。如佛說比丘。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此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則於生起作為諸行之法。應無出離。以有故言出離耳。此亦如是。若無有空。則於貪瞋癡無有出離。以有空故說離貪等諸煩惱耳。佛言童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貪瞋癡等一切煩惱。莫不皆住於空之中。文殊師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修行者。離貪瞋等而求於空。當知是人未善修行不得名為修行之者。何以故。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即空故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於貪瞋癡。為已出離為未離乎。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貪瞋癡性即是平等。我常住於如是平等。是故我於貪瞋癡。非已出離亦非未離。世尊。若有沙門婆羅門。自見離貪瞋癡。見他有貪瞋癡。即是二見。何謂二見。謂斷見常見。所以者何。若見自身離貪瞋癡即是斷見。若見他身有貪瞋癡即是常見。世尊。如是之人非為正住。夫正住者。不應於己見勝謂他為劣故。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若如是者。住於何所名為正住。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夫正住者無有所住。住無所住。是乃名為正住之耳。佛言童子。豈不以住於正道為正住耶。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若住正道則住有為。若住有為則不住於平等法性。何以故。有為法有生滅故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無為是數法不。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無為者非是數法。世尊。若無為法墮於數者。則是有為非無為也。佛言童子。一切聖人得無為法不有數耶。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非諸聖人證於數法。已得出離諸數法故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為成就聖法。為成就非聖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我不成就聖法。亦不成就非聖法。世尊。如有化人。為成就聖法。為成就非聖法。佛言童子。化人不可言成就聖法。亦不可言成就非聖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佛豈不說一切諸法皆如幻化。佛言如是。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我亦如是。云何可言成就聖法成就非聖法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若如是者。汝何所得。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我得如來平等無自性境界。佛言童子。汝得佛境界耶。文殊師利菩薩言。若世尊於佛境界有所得者。我亦得於諸佛境界。時長老須菩提。問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如來不得佛境界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汝為得聲聞境界不。須菩提言。大士。聖心解脫無有境界。是故我今無境界可得。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佛亦如是。其心解脫無有境界。云何而謂有所得乎。須菩提言。大士。汝今說法。可不將護初學心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我今問汝。隨汝意答。如有良醫欲治人病。為將護病人心故。不與辛酸醎苦應病之藥。能令其人病得除差至安樂不。答言不也。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此亦如是。若說法師。為將護初學心故。隱甚深法而不為說。隨其意欲演麁淺義。能令學者出生死苦至涅槃樂。無有是處。說是法時。眾中有五百比丘僧。諸漏永盡心得解脫。八百諸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復有七百諸天子。聞其辯才深生信樂。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須菩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汝頗亦於聲聞乘。而生信解。又以此乘法度眾生不。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我於一切乘皆生信解。大德。我信解聲聞乘。亦信解辟支佛乘。亦信解三藐三佛陀乘。須菩提言。大士。汝為是聲聞。為是辟支佛。為是三藐三佛陀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我雖是聲聞。然不從他聞。雖是辟支佛。而不捨大悲及無所畏。雖已成正等覺。而於一切所應作事未甞休息。須菩提又問言。大士。汝云何是聲聞。答曰。我恒為一切眾生說未聞法。是故我為聲聞。又問言。汝云何是辟支佛。答曰。我能了知一切諸法皆從緣起。是故我為辟支佛。又問言。汝云何是三藐三佛陀。答曰。我常恒覺一切諸法體相平等。是故我為三藐三佛陀。爾時須菩提又問言。大士。汝決定住於何地。為住聲聞地。為住辟支佛地為住佛地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汝應知我決定住於一切諸地。須菩提言。大士。汝可亦決定住凡夫地耶。答曰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及以眾生。其性即是決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決定住於凡夫地也。須菩提。又問言。若一切法及以眾生。即是決定正位者。云何建立諸地差別。而言此是凡夫地。此是聲聞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佛地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譬如世間以言說故。於虛空中建立十方。所謂此是東方。此是南方。乃至此是上方。此是下方。雖虛空無差別。而諸方有如是。如是種種差別。此亦如是。如來於一切決定正位中。以善方便立於諸地。所謂此是凡夫地。此是聲聞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菩薩地。此是佛地。雖正位無差別。而諸地有別耳


  爾時須菩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汝已入正位耶。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我雖已入亦復非入。須菩提言。大士。云何已入而非入乎。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應知。此是菩薩智慧善巧。我今為汝說一譬喻。諸有智人以譬喻得解。大德。如有射師其藝超絕。惟有一子特鍾心愛。其人復有極重怨讎。耳不欲聞眼不欲覩。或時其子出外遊行。在於遠處路側而立。父遙見之。謂是其怨執弓持箭控弦而射。箭既發已方知是子。其人巧捷疾走追箭。箭未至間還復收得。言射師者喻菩薩也。一子者喻眾生也。怨家者喻煩惱也。言箭者。此則喻於聖智慧也。大德當知。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無生正位大悲善巧故。故不於實際作證。而住聲聞辟支佛地。誓將化度一切眾生至佛地矣。爾時須菩提。又問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何等菩薩能行此行。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若菩薩。示行於世而不為世法所染。現同世間不於諸法起見。雖為斷一切眾生煩惱。勤行精進而入於法界不見盡相。雖不住有為亦不得無為雖處生死如遊園觀。本願未滿故。不求速證無上涅槃。雖深知無我而恒化眾生。雖觀諸法自性。猶如虛空。而勤修功德淨佛國土。雖入於法界見法平等。而為莊嚴佛身口意業故不捨精進。若諸菩薩。具如是行乃能行耳


  爾時須菩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汝今說此菩薩所行。非諸世間所能信受。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我今為欲令諸眾生永出世間。說諸菩薩了達世法出離之行。須菩提言。大士。何者是世法。云何名出離。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德。世間法者所謂五蘊。其五者何。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如是諸蘊。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化。是故此中無有世間亦無諸蘊及以如是言說名字。若得是解心則不散。心若不散則不染世法。若不染世法即是出離世間法也。復次大德。五蘊諸法。其性本空。性空則無二。無二則無我我所。無我我所則無所取著。無所取著者即是出離世間法也


  復次大德。五蘊法者。以因緣有。因緣有故則無有力。無力則無主。無主則無我我所。無我我所則無受取。無受取則無執競。無執競則無諍論。無諍論者是沙門法。沙門法者知一切法。如空中響。若能了知一切諸法如空中響。即是出離世間法也


  復次大德。此五蘊法同於法界。法界者則是非界。非界中。無眼界無色界無眼識界。無耳界無聲界無耳識界。無鼻界無香界無鼻識界。無舌界無味界無舌識界。無身界無觸界無身識界。無意界無法界無意識界。此中亦無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識界。亦無欲界色界無色界。亦無有為界無為界。我人眾生壽者等。如是一切皆無所有。定不可得。若能入是平等深義。與無所入而共相應。即是出離世間法也。說是法時會中比丘二百人。永盡諸漏心得解脫。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以奉文殊師利菩薩而作是言。若有眾生得聞於此甚深妙法應生信受。若不生信欲求證悟終不可得


  爾時長老須菩提語諸比丘言。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諸比丘言。大德。無得無證是沙門法。所以者何。若有所得心則動亂。若有所證則自矜負。動亂矜負墮於魔業。若有自言我得我證。當知則是增上慢人。佛言。諸比丘。汝等審知增上慢義不。諸比丘答言。世尊。如我意者。若有人言我能知苦。是不知苦相而言我知。我能斷集證滅修道。是不知集滅道相。乃至而言我能修道應知此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苦相者即無生相。集滅道相。即無生相。無生相者即是非相。平等相是諸聖人。於一切法得解脫相。是中無有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如是等相而可得者。若有眾生得聞如是一切諸法平等之義。而生驚怖。應知是為增上慢者


  爾時世尊即告之言。善哉善哉。諸比丘。如汝所說。如是如是。須菩提。汝等當知此諸比丘。已於過去迦葉佛所。從文殊師利童子。得聞如是甚深之法。以聞法故疾得神通。今復得聞隨順不逆。須菩提。若復有人於我法中。得聞斯義生信解者。皆於來世見彌勒佛。若未發大乘意。於三會中悉得解脫若已發大乘意者。皆得住於堪忍之地


  爾時善勝天子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汝常於此閻浮提中。為眾說法今兜率天上有諸天子。曾於過去值無量佛。供養恭敬種諸善根。然生在天中耽著境界。不能來此法會而有聽受。昔種善根今將退失。若蒙誘誨必更增長。惟願大士。暫往天宮。為彼諸天弘宣法要。爾時文殊師利菩薩。以神通力即於其處。忽然化作兜率天宮。如其所有悉皆備足。令善勝天子及此會中一切人天。皆謂在於彼天之上。具見於彼種種嚴飾。園林池沼果樹行列殿堂樓閣。棟宇交臨繡柱承梁彫窓間戶。攢櫨疊栱磊砢分布。稱寶為臺莊嚴綺錯。其臺極小猶有七層。或八層九層。乃至高于二十層者。一一臺上處處層級。皆有眾天女。盛年好色手足柔軟。額廣眉長面目清淨。如金羅網常有光明。亦如蓮華離諸塵垢。發言含笑進止迴旋。動必合儀麗而有則。譬如滿月人所樂見。笙篌琴瑟簫笛鐘鼓。或歌或嘯音節相和。妙妓成行。分庭共舞。如是等事宛然備矚。時善勝天子。見自宮殿及其眷屬歡娛事已。心生疑怪。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奇哉大士。云何令我及以大眾瞬息之間而來至此


  爾時長老須菩提。語善勝天子言。天子。我初亦謂與諸大眾皆共至於兜率陀天。而今乃知本來不動。曾不共往彼天之上。如是所見皆是文殊師利菩薩三昧神通之所現耳。時善勝天子即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菩薩。甚為希有。乃能以三昧神通不思議力。令此眾會不動本處而言至此兜率陀天。佛言天子。汝但知文殊師利童子神通變化少分之力。我之所知無有量也。天子。以文殊師利神通之力。假使如恒河沙等諸佛國土。種種嚴好各各不同。能於一佛土中普令明見。又以如恒河沙等諸佛國土。集在一處狀如繒束。舉擲上方不以為難。又以如恒河沙等諸佛國土。所有大海置一毛孔而令其中眾生。不覺不知無所觸嬈。又以如恒河沙等諸佛國土。所有須彌山王以彼眾山內於一山。復以此山內於芥子。而令住彼山上一切諸天。不覺不知亦無所嬈。又以如恒河沙等諸佛國土。其中所有五道眾生置右掌中。復取是諸國土一切樂具。一一眾生盡以與之等無差別。又以如恒河沙等諸佛國土。劫盡燒時。所有大火集在一處。令其大小如一燈炷。所有火事如本無別。又如恒河沙等諸佛國土。所有日月若於一毛孔。舒光映之普令其明隱蔽不現。天子。我於一劫若一劫餘。說文殊師利童子三昧神通變化之力。不可窮盡


  爾時魔波旬自變其身作比丘形。在於會中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聞說文殊師利童子神通之力。不能信受。唯願世尊。令於我前現其神力使我得見。爾時世尊知是惡魔變為比丘。欲令眾生善根增長。故告文殊師利菩薩言。汝應自現神通之力。令此會中無量眾生咸得善利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grc45 (2009-06-08),K22514 (2009-06-08),magicwoo (2009-06-07),qdenise (2009-06-08)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舊 2009-06-07, 11:52 PM   #7 (permalink)
長老會員
 
NKNK 的頭像
榮譽勳章
UID - 8676
在線等級: 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級別:70 | 在線時長:5231小時 | 升級還需:94小時
註冊日期: 2002-12-10
住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文章: 4591
現金: -2 金幣
資產: 26502156 金幣
預設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下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受佛教已。即時入一切法心自在神通三昧。入此三昧已起神通力。現於如上所說神變之事。顯然明著皆悉現前。如佛所言不增不減。預斯會者靡不咸見。是時大眾覩此神力。歎未曾有。同聲唱言。善哉善哉。諸佛如來。為眾生故出現世間。復有如是善權大士。同出於世。而能現此不可思議威神之力。爾時惡魔見此種種神變事已。歡喜踊躍禮文殊師利菩薩足。合掌恭敬而向如來。作如是言。文殊師利童子甚為希有。乃能現是不可思議神通變化。諸有聞者孰不驚疑。若有眾生得聞此事。能生信受。假使惡魔如恒河沙。欲為惱害終不能也。世尊。我是惡魔。常於佛所。伺求其便。心憙惱害一切眾生。若見有人精勤習善。必以威力為其障礙。世尊我從今日深發誓心。但此法門弘宣之處。所在國土城邑聚落。百由旬內我在其中。譬如盲者無有所作。不於眾生而生侵惱。若見有受持讀誦思惟解釋是經者。必生尊重供給供養。世尊我之儔黨。樂於佛法而生留難。若見有人修行於善。要加逼沮令其退失。我今為斷如是惡事說陀羅尼。即說呪曰

  怛姪他阿麼黎(一)毘麼黎(二)恥(音天以反)哆答鞞(三)阿羯波儞是多設咄[口*路](四)誓曳(五)誓耶末底(六)輸(去聲)婆末底(七)睒迷(去聲下兩字同)扇底(八)阿普迷(九)普普迷(十)地[口*梨](十一)阿契(十二)莫契(十三)佉契(十四)弭履羅(十五)阿伽(去聲)迷(十六)普羅(十七)普羅普羅(十八)輸(上聲下同)迷輸輸迷(十九)地[口*梨]地[口*梨](二十)阿那跋底(二十一)恥哆答鞞(二十二)訖里多遏梯(二十三)訖里多毘(入聲)提(二十四)毘盧折(音之熱反)擔(音丁合反二十五)薩達摩婆拏(上聲)拘(二十六)曷寫蘇怛羅寫陀路迦(二十七)阿(入聲)跋羅自多伊婆蘇履耶(二十八)

  世尊。此陀羅尼擁護法師。能令其人勇猛精進辯才無斷。一切惡魔無能得便。更令其魔心生歡喜。以衣服臥具飲食湯藥。諸有所須而為供養。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呪日夜不絕。則為一切天龍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常所守護。一切怨憎不能為害。佛語魔言。善哉善哉。汝今說此陀羅尼。令恒河沙等無量世界六種震動。魔王當知。汝此辯才。皆是文殊師利童子神力所作。文殊師利菩薩。以神通力令魔波旬。說此呪時。眾中三萬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作是變已。攝其神力。即告善勝天子言。天子我今欲詣兜率陀天。汝可先往令其眾集。時善勝天子。聞是語已與其眷屬。右遶於佛及文殊師利等菩薩大眾。於會中沒須臾之間到彼天宮。至天宮已。普告眾言。汝等當知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愍我等故欲來至此。汝等諸天皆應捨離放逸諸樂而共來集。為聽法故。時善勝天子。作是語已。於天宮中建立道場。其場廣博清淨嚴好。以天如意眾寶所成。東西三萬二千由旬。南北一萬六千由旬。又於其中置無量百千師子之座。其座高廣種種莊嚴。以天寶衣而覆其上。時善勝天子。嚴辦道場及師子座已。曲躬合掌。遙向文殊師利菩薩。而作是言。我至天宮所為事畢。唯仁降止今正是時。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與諸菩薩。一萬二千人。大聲聞一千五百人。及餘無量百千天龍夜叉乾闥婆等。從坐而起頂禮佛足。右遶三匝。於如來前沒而不現。須臾之頃至兜率陀天。詣道場中如其敷擬各坐其座


  爾時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及色界中諸梵天眾。遞相傳告而作是言。今文殊師利菩薩。在兜率陀天欲說大法。我等應共往詣其所。為欲聽聞所未聞法。及見種種希有事故。作是語已。欲色界中無量阿僧祇。諸天子眾。於須臾頃。各從所住。而來共集兜率天宮。以文殊師利菩薩威神之力。其道場中悉皆容受而無迫隘


  爾時善勝天子。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今此大眾悉已來集。願以辯才闡明法教。時文殊師利菩薩普告眾言。諸仁者。若諸菩薩。住四種行。則能成就一切善法。何等為四。一者持戒。二者修禪。三者神通。四者調伏。若能持戒則成就多聞。若能修禪則成就般若。若得神通則成就勝智。若住調伏則能成就心不放逸。是故我言若諸菩薩住於四行則能成就一切善法。諸仁者。當知持戒具足八法而得清淨。何等為八。一者身行端直。二者諸業淳淨。三者心無瑕垢。四者志尚堅貞。五者正命自資。六者頭陀知足。七者離諸詐偽不實之相。八者恒不忘失菩提之心。是名持戒八種清淨


  復次諸仁者。應知多聞亦以八法而得清淨。何等為八。一者敬順師長。二者摧伏憍慢。三者精勤記持。四者正念不錯。五者說釋無倦。六者不自矜伐。七者如理觀察。八者依教修行。是名多聞八種清淨


  復次諸仁者。應知禪定亦以八法而得清淨。何等為八。一者常居蘭若宴寂思惟。二者不共眾人群聚談說。三者於外境界無所貪著。四者若身若心捨諸榮好。五者飲食少欲。六者無攀緣處。七者不樂修飾音聲文字。八者轉教他人令得聖樂


  復次。諸仁者。應知般若亦以八法而得清淨。何等為八。一者善知諸蘊。二者善知諸界。三者善知諸處。四者善知諸根。五者善知三解脫門。六者永拔一切煩惱根本。七者永出一切蓋纏等惑。八者永離一切諸見所行。是名般若八種清淨


  復次。諸仁者。應知神通亦以八法而得清淨。何等為八。一者見一切色無有障礙。二者聞一切聲無所限隔。三者遍知眾生心之所行。四者憶念前際無礙無著。五者神足遊行遍諸佛國。六者盡一切漏而不非時。七者廣集善根而離諸散動。八者如初發誓願恒為善友廣濟眾生。是名神通八種清淨


  復次。諸仁者。當知於智亦以八法而得清淨。何等為八。一者苦智遍知五蘊。二者集智永斷諸愛。三者滅智觀諸緣起畢竟不生。四者道智能證有為無為功德。五者因果智知業與事無有相違。六者決定智了知無我無眾生等。七者三世智善能分別三世輪轉。八者一切智智。謂般若波羅蜜於一切處無不證入。是名為智八種清淨


  復次。諸仁者。應知調伏亦以八法而得清淨。何等為八。一者內恒寂靜。二者外護所行。三者不捨三界。四者隨順緣起。五者觀察諸法其性無生。六者觀察諸法無有作者。七者觀察諸法本來無我。八者畢竟不起一切煩惱。是名調伏八種清淨


  復次。諸仁者。應知不放逸亦以八法而得清淨。何等為八。一者不污尸羅。二者恒淨多聞。三者成就諸定。四者修行般若。五者具足神通。六者不自貢高。七者滅諸諍論。八者不退善法。是名不放逸八種清淨


  諸仁者。若諸菩薩住不放逸。則不失三種樂。何者為三。所謂諸天樂禪定樂涅槃樂。又則解脫三惡道。何者為三。所謂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又則不為三種苦之所逼迫。何者為三。所謂生苦老苦死苦。又則永離三種畏。何者為三。所謂不活畏惡名畏大眾威德畏。又則超出三種有。何者為三。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又則滌除三種垢。何者為三。所謂貪欲垢瞋恚垢愚癡垢。又則圓滿三種學。何者為三。所謂戒學心學慧學。又則得三種清淨。何者為三。所謂身清淨語清淨意清淨。又則具足三種所成福。何者為三。所謂施所成福戒所成福修所成福。又則能修三種解脫門。何者為三。所謂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又則令三種種性永不斷絕。何者為三。所謂佛種性法種性僧種性。諸仁者。不放逸行有如是力。是故汝等應共修行


  復次。諸仁者。菩薩所行六波羅蜜。一一具有三所治障。若住不放逸速能除斷。何等為三。謂自不布施。不欲他施。瞋能施者。自不持戒。不欲他持。瞋能持者。自不忍辱。不欲他忍。瞋能忍者。自不精進。不欲他精進。瞋能精進者。自不修定。不欲他修。瞋能修者。自無智慧。不欲他有。瞋能有者。如是名為菩薩六度一一見有三障差別。不放逸行之所除斷
  復次諸仁者。菩薩所行六波羅蜜。各以三法而得成滿。此三皆從不放逸生。何等為三。布施三者。謂一切能捨不求果報迴向菩提。持戒三者。謂重心敬授護持不缺迴向菩提。忍辱三者。謂柔和寬恕自護護他迴向菩提。精進三者。謂不捨善軛無來去想迴向菩提。禪定三者。謂遍入諸定無所攀緣迴向菩提。般若三者。謂智光明徹。滅諸戲論迴向菩提。如是名為菩薩六度一一三種能成滿法。不放逸行之所生長


  復次諸仁者。一切菩薩以不放逸故。速得成就三十七種菩提分等所有善法。證於諸佛無上菩提。云何速成菩提分法。謂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四念處不經勤苦疾得圓滿。云何修耶。謂觀身處無所有。觀察處無所有。觀心處無所有。觀法處無所有。於一切法皆無所得。如是名為修四念處。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四正勤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謂諸菩薩。雖恒觀察一切諸法本來無生無得無起無有作者。猶如虛空。而為未生諸惡不善法令不生故。攝心正住勤行精進。雖觀一切法無業無果。而為諸眾生已生諸惡不善法欲令斷故。攝心正住勤行精進。雖信解一切法空無所有。而為未生諸善法欲令生故。攝心正住勤行精進雖知諸法本來寂靜。而為已生諸善法欲令住故。不退失故更增長故。攝心正住勤行精進。是諸菩薩。雖恒觀察一切諸法。無有所作無能作者。體相平等。是中無有少法可得若生若滅。而常精進修習不捨。是則名為修正勤耳。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四神足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謂諸菩薩雖永斷欲貪。而恒不捨諸善法。欲若身若心常修善行。雖觀諸法空無所得。而為化眾生勤行精進。雖了知心識如幻如化。而恒不捨具諸佛法成正覺心。雖知諸法無依無作不可取著。而恒隨所聞如理思惟。如是名為修習神足。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習五根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謂諸菩薩。雖依自力而有覺悟。不從他聞然教化眾生。令其了知發生深信。雖無來想亦無去想。而勤遍修行一切智行。雖於境界無念無憶。而於其中不忘不愚。雖以智光開了諸法。而恒正定寂然不動。雖常安住平等法性。而斷眾翳障戲論分別。如是名為修習五根。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習五力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謂諸菩薩。修信力時。一切外論不能傾動。修精進力。一切惡魔無能沮壞。以修念力。不入聲聞辟支佛地。修定力故。疾得遠離五蓋煩惱。以智慧力。永不取於諸見境界。是則名為修習五力。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七覺分疾得圓滿。云何修耶。謂諸菩薩。於一切善法恒不忘失。是修念覺分。於諸緣起常樂觀察。是修擇法覺分。行菩提道永不退轉。是修精進覺分。知法而足無所希求。是修喜覺分。遠離身心散動之失。是修猗覺分。入空無相無願解脫是修定覺分。離於生起學習之心。是修捨覺分。是名為修七覺分法。又諸菩薩。以不放逸故。修八聖道疾得圓滿。云何修習。謂永離於斷常見故。名修習正見。離於欲覺恚覺害覺故。名修習正思惟。遠離自他不平等故。名修習正語。離於諂偽不實相故。名修習正命。離於怯弱身心事故。名修習正業。離自矜足慢他心故。名修習正勤。離諸惛愚。名修習正念。息諸分別。名修習正定。是名修習八聖道分。諸仁者。我以如前所說之義。言諸菩薩住不放逸則得成就三十七種菩提分等一切善法。證於諸佛無上菩提。諸仁者。此不放逸菩薩。入於如是菩提分法已。則出一切生死淤泥。出生死已。於一切法。都無所見。無所見故無所言說。無所言說故則得入於畢竟寂靜。云何名為畢竟寂靜。以一切法非所作。非所作故不可取。不可取故無有用。無有用故不可安立。以之為有不可安立。以為有故。應知即是畢竟寂靜。說是法時。會中有一萬二千天子。遠塵離垢法眼清淨


  爾時善勝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云何名修行菩薩道。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若菩薩雖不捨生死。而不為生死諸惡所染。雖不住無為。而恒修無為功德。雖具修行六波羅蜜。而示現聲聞辟支佛行。是名修行菩薩道


  復次天子。若菩薩雖於空清淨。而善示諸境。亦不取於境。雖於無相清淨。而善入諸相。亦不執於相。雖於無願清淨。而善行三界。亦不著於界。雖於無生無滅清淨。而善說生滅。亦不受生滅。所以者何。此調伏心菩薩。雖了知一切法空無所有。然以諸眾生於境界中而生見著。以見著故增長煩惱。菩薩欲令斷諸見著。而為說法。令知一切境界是空。如說於空無相無願。無生無滅皆亦如是。是名修行菩薩道。復次天子。有往有復。名修菩薩道。云何名為有往有復。觀諸眾生心所樂欲。名之為往。隨其所應而為說法。名之為復。自入三昧名之為往。令諸眾生得於三昧。名之為復。自行聖道名之為往。而能教化一切凡夫。名之為復。自得無生忍名之為往。令諸眾生皆得此忍。名之為復。自以方便出於生死。名之為往。又令眾生而得出離。名之為復。心樂寂靜名之為往。常在生死教化眾生。名之為復。自勤觀察往復之行。名之為往。為諸眾生說如斯法。名之為復。修空無相無願解脫。名之為往。為令眾生斷於三種覺觀心故而為說法。名之為復。堅發誓願。名之為往。隨其誓願拯濟眾生。名之為復。發菩提心願坐道場。名之為往。具修菩薩所行之行。名之為復。是名菩薩往復之道。說此法時。會中有菩薩五百人。皆得無生法忍


  爾時善勝天子。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我曾聞有一切功德光明世界。如是世界在何方所。佛號何等。於中說法。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於此上方過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一切功德光明。佛號普賢如來應正等覺。在此土中演說正法。善勝天子言。大士。我心欲見彼之世界及彼如來。惟願仁慈示我令見。時文殊師利菩薩。即入三昧。此三昧名離垢光明。從其身中放種種光。其光上徹十二恒河沙佛土。至一切功德光明世界。種種色光遍滿其國。彼諸菩薩見是光已得未曾有。合掌恭敬。白普賢如來言。世尊。今此光明從何所來。普賢佛言。善男子。於此下方。過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今現在彼敷演法教。彼有菩薩名文殊師利。住不退轉入離垢光明三昧。於其身中放種種光。其光遠至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一一世界光悉充滿。是故今者有此光明。彼諸菩薩復作是言。世尊。我等今者皆願得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及文殊師利菩薩。爾時普賢如來。即於足下千輻相中放大光明。其光朗曜。過彼下方十二恒河沙佛土入此世界光悉周遍。彼諸菩薩以佛光明。莫不見此娑婆世界及釋迦牟尼佛諸菩薩等。此土菩薩亦見彼國及普賢如來并菩薩眾。爾時普賢如來。告諸菩薩言。娑婆世界恒說大法。汝等誰能往彼聽受。眾中有菩薩。名執智炬。從座而起。白言世尊。我今願欲承佛神力往娑婆世界。惟願如來垂哀見許。普賢如來言。善男子。今正是時當疾往詣。爾時執智炬菩薩。與諸菩薩十億人俱。頭頂敬禮普賢如來。合掌恭敬右遶七匝。於彼國沒。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到娑婆世界兜率天宮。善住樓觀中文殊師利菩薩眾會之前。曲躬合掌。禮文殊師利菩薩足。而作是言。大士。汝所舒光至於我國。我世尊普賢如來應正等覺。垂許我等來此世界。為見大士禮事瞻仰聽聞法故。爾時欲色界諸天子。見彼國土諸來菩薩已。咸作是言。善哉善哉。不可思議。甚為希有。甚為希有。文殊師利善權大士。乃有如是神通變化。以三昧力放是光明。而能至彼上方世界。令諸菩薩疾來詣。此時文殊師利菩薩。復為大眾廣宣妙法。眾中有七十二那由他諸天子眾。深生信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於兜率天宮所為事畢。與諸菩薩釋梵四天王等無量諸天。及一切功德光明國土諸來菩薩。不起于坐。於天宮沒。一念之間到于佛所。皆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右遶七匝。遶佛畢已。時執智炬菩薩。與其同類十億人。前白佛言。世尊。普賢如來致問起居少病少惱安樂行不。于時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普觀一切諸來大眾。勅令復坐。廣為說法莫不歡喜


  爾時世尊。復告眾言。汝等當知。此文殊師利童子。執智炬菩薩。為欲成熟無量眾生。現此神通變化之事。此二丈夫。已能成就種種方便。獲於深理智慧辯才。已於無量阿僧祇劫施作佛事。為眾生故生於世間。若有眾生得見此二菩薩者。應知則得六根自在。永不入於眾魔境界。爾時執智炬菩薩。及所同來諸菩薩眾。入此國土得見世尊。聽聞法故證無生忍。既得忍已右遶於佛。敬禮雙足。當爾之時。此三千大千世界為之震動。是諸菩薩即於佛前。沒而不現。須臾之頃還到本國。爾時世尊。告長老阿難言。此法門汝當奉持。廣為人說阿難言。唯世尊。此法門當何名之。云何奉持。佛言。此法門。名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如是奉持。佛說此經已。善勝天子長老阿難。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NKNK 目前離線  
送花文章: 14708, 收花文章: 3713 篇, 收花: 26120 次
回覆時引用此帖
有 4 位會員向 NKNK 送花:
grc45 (2009-06-08),K22514 (2009-06-08),magicwoo (2009-06-08),qdenise (2009-06-08)
感謝您發表一篇好文章
發文 回覆



發表規則
不可以發文
不可以回覆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論壇啟用 BB 語法
論壇啟用 表情符號
論壇啟用 [IMG] 語法
論壇禁用 HTML 語法
Trackbacks are 禁用
Pingbacks are 禁用
Refbacks are 禁用

相似的主題
主題 主題作者 討論區 回覆 最後發表
心測 - 瘋子測驗 crd1871 星座命理討論區 4 2007-11-05 02:19 PM
心測 - 瘋子測試 愛跳舞 星座命理討論區 4 2006-06-18 06:04 PM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1:59 AM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SEO by vBSEO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