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壇說明 |
歡迎您來到『史萊姆論壇』 ^___^ 您目前正以訪客的身份瀏覽本論壇,訪客所擁有的權限將受到限制,您可以瀏覽本論壇大部份的版區與文章,但您將無法參與任何討論或是使用私人訊息與其他會員交流。若您希望擁有完整的使用權限,請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註冊的程序十分簡單、快速,而且最重要的是--註冊是完全免費的! 請點擊這裡:『註冊成為我們的一份子!』 |
|
主題工具 | 顯示模式 |
![]() |
#11 (permalink) |
長老會員
![]() |
![]() 民間信仰在台灣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四個時期:
(一)第一期—移民社會開墾時期 移民台灣為求保護,大多數人皆隨身帶著家鄉鼎盛寺廟的香火以為護身符(如媽祖、開漳聖王、保生大帝、關帝、觀音、玄天上帝等)。在明朝末年之前,由於開墾唯艱,此類信仰的寺廟宮觀數量甚少。待開墾有成,村社奠立,生活穩定之後,百姓感懷恩德,開始聚資建廟。大約在清代以後,民間信仰在台灣開始加速發展,其中較重要的有保護開墾的福德正神(土地神);同籍貫祭拜的鄉土神(如保生大帝、開漳聖王);航海保護神(玄天上帝、媽祖);免除瘟疫疾病的瘟神、王爺信仰等。由此觀之,在早期開墾時期環境惡劣,條件資源不良,生活無依的狀況下,從民間信仰的崇拜中,穩定,安慰了移民的生活,成為百姓的精神支柱。 (二)第二期—定居社會形成 乾隆之後,台灣移民社會漸轉化為定居社會,至嘉慶年間而定型。民間信仰亦隨之而發生了如下多元性的變化。 1、信仰對象增多。各種行業神陸續受奉,讀書人崇拜的文昌祠建立,城鎮中文廟、城隍廟、社稷壇等亦興建。 2、神靈來源增多。隨著閩西、福州、潮州百姓隨之遷入台灣後,這些地區的民間神祇也傳入台灣,改變了以往閩南民間信仰獨尊之局。如客家人三山國王信仰、閩西定光古佛信仰等。 3、家廟、宗祠大量興建。移民的原鄉地緣關係形成了同鄉同族相對集中的趨勢。而不同族姓、祖籍的移民間頻發的「分類」械鬥,直接促使了同族聚居規模的擴大,家廟、族祠也大批的建造出來。據統計,清中葉後建造的祠堂高達上百座。 4、宮廟規模宏大華麗。宮廟供奉神像往往有幾個或十幾個,儒道佛教的神像亦得同處一廟中,和睦相處。 (三)第三期—日據時期 清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戰敗後,於次年簽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予日本。至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台灣光復後,日本計治台五十一年。在此期,日人企圖將傳統的神道教移植到台灣,陸續在各大都市建立神社。同時為了拉近統治者與百姓的情感,另一方面亦推動祭祀「開山聖王」鄭成功的台灣人信仰,因鄭氏帶有日本血統之故。日方也推行大規模的宗教調查,壓抑中國本土宗教,嚴格限制台灣社會宗教信仰之活動。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後,積極倡導皇民化運動,以「寺廟神升天」之名,焚毀寺廟神像,摧毀民間祠祀。興建神社運動亦同步推行,以「一街庄一神社」為目標,希望藉著普立神社,以養成參拜神社的習慣。 (四)第四期—台灣光復後至今 台灣光復後,人民信仰的自由受憲法保障,傳統民間信仰活動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台灣民間信仰的宮廟神壇,以至於信徒的數目皆難以估計。依學者統計,民間信仰的神明概有數百個之多,其發展的趨勢有二端:一為地方神,保護神與神格低的神普遍下降,如開漳聖王、三山國王、王爺信仰等。二為普遍性、多功能與高神格的神,仍受尊敬,如媽祖、觀音、關帝等。 台灣民間信仰的特色 台灣民間信仰一切以靈驗為基礎,只要靈驗,香火即鼎盛。這種祈求靈驗的傾向,導致不問神明的本質,無論天神、人鬼、石頭、老樹,只要靈驗,就納入崇拜的範疇,形成了如下的特色: 1、家庭神廟化 臺灣民間家家戶戶的正廳,都設有神龕,一面敬奉神佛,一面祭祀祖先。這種家庭神位的功用,一來是祭祀神先,二來是求神保佑,以求閤家平安、福壽雙全。 2、鄉土守護神的崇拜 先民歷盡千辛萬苦來台,傳統不忘本的鄉土情懷和農業社會的互助觀念,使他們有同姓同鄉的鄉土神,在開殖拓土的艱難下,鄉土神更成為他們求平安的守護神。常見的鄉土守護神和籍貫的關係是這樣的: 泉州—廣澤尊王、天上聖母、保生大帝、保儀尊王 漳州—開漳聖王、天上聖母、清水祖師 粵東—三山國王、天上聖母 3、海神香火鼎盛 先民渡海來臺十分艱險,認為依賴神助,才能安抵。臺灣對海神的敬奉十分虔誠,媽祖是其中的代表。其次是王爺,它的本質是瘟神,因為「放王船」的習俗,使王爺廟遍布中南部沿海。此外還有水仙尊王、北極真武大帝。 4、靈物崇拜 基於精靈崇拜心理,因此對自然界的一切特異物體,往往賦予生命力而產生信仰。例如樹、奇石、動物、獸骨、泥土等,產生了大樹公、石敢當、土神等崇拜。 5、畏懼孤魂 臺灣民間最懼怕的,就是「遊魂離魄」、「無主孤魂」一類的亡靈。依民間觀念認為,人死了要祭拜,否則就淪為餓鬼;而因遭橫禍喪生的,則成為枉死鬼,成為人間疾病和苦難的來源。人們對付這些厲鬼的方法,消極的是驅邪壓煞,積極則因懼怕而敬拜,因此產生「枯骨崇拜」,如前述的有應公、義民爺、千歲爺皆由此而來。 6、傳說中神祇的祭祀 中國民間自古以來便流傳許多動人的神話,這些神話在人文道德意識和鄉土情懷下提高了神格、古典小說的英雄人物大多被畫成像,裝飾在寺廟中驅邪制勝,而列為神的業有列仙傳的八仙、 三國演義的關羽、封神演義的元始天尊,通天教祖與太上老君等,無不顯現人民敦厚善良虔敬的宗教觀。 有興趣可以參考:http://lib3.fsvs.ks.edu.tw/useguide/...E%D7%AA%A9.htm |
![]() |
送花文章: 131246,
![]() |
|
|
![]() |
||||
主題 | 主題作者 | 討論區 | 回覆 | 最後發表 |
笑話 - 中國歷史簡單版 | max0551 | 轉帖文章區 | 3 | 2009-02-23 10:20 PM |
討論 - 怎麼在維基上找不到史萊姆 | 飛鳥 | 生活話題、日常閒聊、喇勒唬爛灌水區 | 32 | 2008-05-04 05:54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