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用:
|
引用:
我已經報請管理階層了 請管理階層依照各版區的規定處理 誠心希望你可以找到真理 :on_53::on_53::on_53: |
引用:
搬去時事區 人家的珍珠姐姐 就只能看不能說了啦 |
引用:
|
引用:
當初人家在時事區也是一肚子拐 卻無法發言 所以映像深刻 珍珠姐姐:on_55: 不過水區別聊太偏的話題 人家還是比較喜歡 哈啦打屁灌水啦D賽:on_58: |
引用:
要使用就要付費 很公平啊 :on_53::on_53::on_53: |
引用:
但是那是技術問題,政府應該想辦法解決 制度上,還是應該力求公平才對~~個人看法囉 :on_81: |
引用:
只是看到有人誤解倫家的發言 所以才多說了幾句 惦惦好了 卡咱睏 卡五明 晚安 :on_39: |
引用:
遺產的定義是人死後才計算他名下的財產 根本不可能在技術上修法或作何改變,難道要規定生前不可過戶或轉移名下動產不動產? |
引用:
比方說 有錢人隱匿在海外的財產(是遺產稅課稅範圍) 歐美等國因與大多數國家簽有租稅協定,所以可以拿到國民在海外的財產資料 可是,台灣因為外交困境等原因,很難拿到 ~~~這就是政府需要努力的地方 |
真的睏了....
明天再聊囉 88 |
遠的國家不說,我們鄰近的香港是在2005年修法取消了遺產稅
他們的財政司司長在立法局回答取消遺產稅一年後有何好處 ------------------------------------------------------------------ 至於取消遺產稅為本港,特別是資產管理業帶來多少投資,由於投資決定往往受許多不同的因素影響,因此我們難以單獨及準確評估取消遺產稅為香港帶來的額外投資。 儘管如此,業界普遍認同取消遺產稅後對香港的資產管理業,以至整體金融業的發展,產生積極正面的幫助,有利於長遠的發展,並認為香港的資產管理業及投資環境在取消遺產稅後更見吸引力和競爭力。有銀行更加表示,在取消遺產稅後,很多私人銀行的客戶將過往存放於海外的資產調回香港。 遺產稅的取消、政府政策的積極配合,加上本港經濟持續向好以及日趨完善的營商環境,香港對本地、國內以及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日益提升。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704250153.htm |
引用:
如果海外資產早已在親人的名下,就不叫遺產! |
對於遺產稅要不要取消?以下有一篇報導蠻有趣,顯示某些富豪真有過人的想法
----------------------------------------------------------------- 香港富豪為何反對取消遺產稅? 遺產稅作為控制貧富差距的經濟手段,是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做法。但是,每一項政策有利就有弊,遺產稅太高,往往容易造成本地資產和財富為了逃避繳納遺產稅而轉移到國外,也不利於吸收境外資產和財富在本地安家落戶。因此,一些國家取消遺產稅的呼聲不斷。按常理說,取消遺產稅對於富豪們最為有利,最受益的是富豪們的繼承人。然而,近期香港就發生一件富豪們反對取消遺產稅的事情,確實令人深感意外。 香港擬取消遺產稅。《2005年收入(取消遺產稅)條例草案》已于昨日提交立法會審議,目前仍在辯論階段。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認為,取消遺產稅,可增加香港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令更多人放心持有在港的資產,吸引更多公司和專才,帶動更多資產管理業務在香港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使香港成為更有競爭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專業人士認為,香港取消遺產稅,將形成財富洼地效應,令周邊地區的財富流入香港。調查顯示,有70%受訪的香港人支援取消遺產稅,30%不支援廢除。讓人意外的是,最堅決反對取消遺產稅的,往往是那些頂級富豪(5月12日羊城晚報)。 筆者注意到,雖然報道沒有說明香港頂級富豪們反對取消遺產稅的理由,但是,據說,美國的比爾·蓋茨、巴菲特等就是鐵了心腸反對取消遺產稅的。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這些富豪們的思想境界確實不同凡人。如比爾·蓋茨認為繼承鉅額遺產將使子女們不用努力奮鬥就可享受榮華富貴,這對他們來說不是好事。和蓋茨英雄所見略同的是美國企業家詹姆斯·斯托爾斯,他在捐出10億多美元之後說,他不想把所有的財產都留給自己的子女,因為那樣會毀了他們的一生。巴菲特就更絕,多年前就對自己的子女明確表示:“如果能從我的遺產中得到一個美分,就算你們走運!”從他們反對取消遺產稅的理由中,也許我們能夠悟出香港頂級富豪們反對的原因。 香港富豪們、美國比爾·蓋茨、巴菲特、詹姆斯·斯托爾斯等反對取消遺產稅給我們以很大啟發,特別是中國的這樣那樣的富豪們應該從中感悟一些東西。如何對待財富,樹立什麼樣的財富觀,財富的多少對於家庭、子女究竟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和效果,香港富豪們、美國比爾·蓋茨、巴菲特、詹姆斯·斯托爾斯等最有發言權、感受最深。 這就啟發我們,必須切實加快經濟發展步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爭取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富豪。物質文明決定精神文明,無論國家和個人,只有擁有雄厚的財力和物力,才能夠做其他事情,才能夠把高的境界表現和落實在實際行動上。否則,就空有一腔熱情。 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中已經成為富豪的人們,應該像香港富豪們和比爾·蓋茨、巴菲特、詹姆斯·斯托爾斯他們學習一些東西。學習他們擁有財富後給社會做出的巨大貢獻,學習他們對待財富,對待子女的思想和做法,從香港富豪們、美國比爾·蓋茨、巴菲特、詹姆斯·斯托爾斯等反對取消遺產稅中思考一些東西。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622@779935.htm |
引用:
引用:
這個社會就是必須容納不同的聲音,容許多元價值存在 才會進步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1:10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