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用:
龍應台,李家桐..等保守派學者認為遵從所謂體制內(司法)解決,不讚成倒扁活動,試問過去的經驗,這個政府及執政的民進黨是怎樣的德性? 319真調會在大法官還沒釋法前,行政單位發明行使抵抗權 法律規定總統罷免成案,需出席立法院答辯,陳水扁可以說成是政黨惡鬥,不去就是不去 公投不過,武器照買 還有早就想到監察委員的存在,可能會找自己麻煩,故意提名有爭議性的名單,退回一直不肯重提,如今等於少了一個監察制度來調查政府,明顯技術性犯規! 請問即使檢調因以上案件起訴陳水扁,他們也可以說檢察官是被藍營收買,不下台就是不下台,你能奈何他嗎? 倒扁活動的一個意義是告訴執政者,如果陳水扁幹了這麼多好事都不用下台負政治責任,以後上台的人幹同樣的事也不必害怕!反正有陳水扁的先例作擋箭牌 |
看看歷史課本吧!
不管國家治理的多爛 只要不讓人民忍無可忍 就還能為持下去 看看每朝的敗亡幾乎都有脈絡可循 當人民要起來反抗的時候哪還需要師出有名 就只是一群受到煽動的人 不達目的不罷休 歷史是鏡子,可是政治人物都看不到自己!! |
引用:
政黨輪替後還真的是越來越亂了啦 |
文法說明 - 進化 (寫這種文章不曉得有沒有人會看?)
(寫這種文章不曉得有沒有人會看?:n4: )
引用:
其次,既然還沒有大大對前三句話提出疑義,那麼就暫且先假設列位大大們都是全然明白的; 所以就直接進入最後一段吧! 這段話的要義是前三句是一段。結尾是結在<全憑意願>,而不是段句取義獨論頭二句: <A...;或是B>。因為<全憑意願>四字之後接的是<;>分號。 而後的前三字為<其它的...>,意指這個<;>分號前後各是一組獨立的語意。 因此本句的結構文意是: <不論是 A;或者是 B,全憑意願;(A 聯集 B) 以外的... 再美 - 都是謊言。> 基本上,這個句子很難;若是依照 dddd 的那個年代換算, 可能至少要有國二的國文程度才能讀通! 所以如果一時未能讀通,想必是一時失察; 或是受教改之累;也可能還有其它的原因,一時間還沒能想到。 所以祈請各位已然讀通了的大大們,不必為還沒讀通的大大煩心;祗需遵遵教悔即可。謝謝~~~ :laugh: 在此也感謝全球 LCD 前,用心體會前文的大大們,對 dddd 的愛用,謝謝!:p |
個人評論~~~
引用:
不會啊!和下文比起來...;還好而已嘛~~~:laugh: 引用:
:hmm3grin: :hmm3grin: :hmm3grin: :hmm3grin: 噢 ~ 對了,讀過網路學院的朋友們都知道,沒圖沒真象; 要嘛就貼上來,要嘛就乾脆<呼籲>一下就夠了, 就算真把圖貼了;誰又知道誰是誰;圖是怎麼變出來的? 別把自個兒嘴裏吐出來的東西,拿來為自己的立場說項; 那是會讓天下人笑話的~~~ 此外, 就連老共在玩 K反革命的遊戲時,都已識破:<拿著紅旗反紅旗>的戲碼了。 現在已經是民國九十五年了,別再回頭學老共的那一套啦,小心變成同路人! 如果有人蠢到憂心倒扁行動的內部不團結,那他八成是不太認識台灣的多元。 那麼建議他還是先多長點對台灣的見識再發文 K 人吧; 以免<假倒扁,真挺扁>的立場被網友當成<黨工>兼<綠衞兵>。:dcft689kj |
引用:
我只想知道 我是否被大大劃分為挺扁人士? |
引用:
我笑了 既然大大要這樣論述 那麼 虛大還真的被大大給指正到了呢 大大說:「不論是 A;或者是 B,全憑意願」 虛大卻說:「dddd大大所言即是勇於突破與知人善用,若無如此特質,其餘一切都是謊言.........」 希望虛大能好好看清楚囉 回過頭來 dddd大,我想我該指正您的邏輯了 您在前段,已明說 「在任何一個時代中前進,祗有兩種依靠: 在可以想見未來的路上靠謀略; 在不能想見未來的路上靠勇氣!」 這裡,已將以後的式子給限制在這兩種條件之下 所以 「提出謀略;或是拿出勇氣,全憑意願;其它的... 再美 - 都是謊言。」 這句話就必須在這兩條件下進行解讀 但您說 <不論是 A;或者是 B,全憑意願;(A 聯集 B) 以外的... 再美 - 都是謊言。> 這句話在沒有擇其一的前提下,本身沒有問題 卻脫離掉了上面的兩個限制式 您代過前三句不說明 原因即在那將使您下面的說明站不住腳 因為上面的限制式就是擺明要做選擇 而選擇的依據就在這未來看不看得見 這就是邏輯上的矛盾 再舉一例 不論要一個李子,或是一個梨子,全憑意願;其他的,都不行 所以只有李子和梨子可以 但我們是在做選擇, 那句話是在說 只有李子或梨子才可以? 還是說要李子和梨子才可以? 我覺得很好玩 既然沒關係,卻放在一起講 若說上下文無關,為什麼下文卻是呼應上文的謀略與勇氣? 到底有哪本書,用的是這樣的文章體、邏輯寫成? 這真是太有趣了 |
引用:
既然您自個兒都拿了好大一把梯給自己下 我又何苦拆您的台呢 我早之前就說過我去參加過 您自己去爬文吧 我說真的 如果駁得倒我 讓我說不出口 儘管駁我 看您這樣講不過,轉而尖酸 我真的在電腦前大笑了 好一個沒風度的人兒 還有,我很好奇為什麼我需要為自己立場說項 我說我做過的、看過的 如此而已 大大可能不了解 版上,不只一位大大知道我真的去過 我不知道大大是不是已被那些大大視為跳樑小丑了 希望不要才好 |
引用:
我上篇開頭的第一句話:怎麼會舉這樣的例子? 就很含蓄的點出了這例子根本不適合用在這裡來反駁,因為那些歷史歷史學家自有不同的解讀與看法,大大您的主觀認定就是正確的? 第二段是告訴您劉備,劉邦上還有這些典故,當然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您所提的典故,後世的褒貶看由何種角度去看與切入,若真要這麼說大大何嘗不是乎綠了或是沒讀到我說的典故呢? 望文生義與望字生義相差十萬八千里,而大大您卻在文字裡打轉,卻又提到邏輯,難道您的邏輯只在文字之間? 您能言善道,但卻都圍繞在別人文字的漏洞,鑽文字的牛角尖,卻沒有去這一到整篇文章整體的意涵? 這樣的辯論表面上你贏了,然而事實上呢? 當您在指責別人斷章取意的同時卻又指責別人前後段不能呼應,又說是邏輯上的問題?這....自己不就正在斷章取義?自己不就也犯了邏輯上的問題了? 我只能說辯論不是這樣的辨的,這樣就算你辯贏了也沒有意義啦~~ 其他的我也不多說了,讓大家自己看自起細細的去品味吧! |
引用:
虛大..您知道您在反駁的是什麼嗎? 我拿劉邦、劉備的例子來說相互配合 試問不可嗎? 再者,您又舉了劉邦、劉備兩個例子 是不同角度的,這與我的例子不衝突,也沒關聯 但您卻用您的例子來說我的不對 試問,我說的有錯嗎?何來您說我不對? 本來我們是兩角度的例子,您卻硬扯在一起 您確定您知道自己在反駁什麼嗎? 邏輯您與我通不通這倒也無可厚非 但您又看錯了 這是我寫的:「既然沒關係,卻放在一起講 若說上下文無關,為什麼下文卻是呼應上文的謀略與勇氣? 到底有哪本書,用的是這樣的文章體、邏輯寫成?」 您卻來質問我 「當您在指責別人斷章取意的同時卻又指責別人前後段不能呼應,又說是邏輯上的問題?」 我想請問,從古至今有哪一篇辯論、議論會把沒關係的文擺在一起的? 我誠心請託 要辯我,請看清我寫的文 這句話:「我只能說辯論不是這樣的辨的,這樣就算你辯贏了也沒有意義啦~~」 我先奉還給您,待您好好思慮再寫文來 |
引用:
宋朝開國君主「馬上得天下」後,就要隨即「杯酒釋兵權」:face8: 免得被同一手法「馬上失天下」:face29: 引用:
大大想吃糖:deftgh65: 還是服毒:drtyt76h6 不要逼偶說實話:face29: |
該這麼說吧
一些人反對示威抗議如白冰冰者 他們是以社會安定為前提 但社會安定豈能以執政者的貪腐來換取呢 打從李登輝執政後台灣社會就一直動盪不安 李登輝耗盡了國民黨的資源 阿扁卻是耗盡了國家的資源 人民若是繼續再容忍只求一時的安定 只怕日後要付出更重的代價與動亂 |
引用:
是民主法展的過程阿,這可是台灣人式的民主法展。 想想看中華人名共和國能嗎? 兩蔣時代能嗎? 還不是通通槍斃。 我們能由如此自由國度已是可貴,是要更好吧。能在論壇上何大家 討論不同的觀感是屬難能可貴,或許有時會雞同鴨講。但倒是可以 互相吐槽,笑一下而不為呢。 挺扁的、倒扁的,沒有誰對誰錯,有的只有歷史評論蓋棺論功過吧。 我也被大大吐槽過︰ 引用:
【馬英九的特支費】新聞時。但是馬英九的人員宣稱沒問題,但還是有人質疑 那為何不去查察自清呢? 馬英九市長任內弊案也是一堆,也不見有人倒馬, 馬英九都說跟他無關,哪相關責任呢? 以前的【興票案】到現在的【國務機要費】、【馬英九的特支費】、 【馬英九的富邦魚翅】、【施的豪宅】、【SOGO禮券】都是有共同的部份, 交代好幾種等撐過風頭。那各個案件的真相呢? 不是都逐步消失嗎。 那新聞的真偽呢? 爆料的真偽呢? 檢調的真偽呢? 只能看個人能力去 分析判斷了。 不管哪為政客,都是一樣雙重標準,自己弊案就撇清,別人弊案就猛咬。 狗咬狗一嘴毛,半斤八兩,都是爛。 |
以前聽過一個說法..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句是錯的;應更正為~ 人要為己,天誅地滅 看來他說的沒錯... 同常前者只會在找藉口時才拿來用:ledgy: |
文字之美,強在臭長?
引用:
令人看的是...眼花瞭亂,心生倦意,自然止戈...:p 大概也祗有年輕力壯,精氣閒俱足的虛大可以強打精神和您以力相博囉... :laugh: |
所有時間均為台北時間。現在的時間是 07:11 AM。 |
Powered by vBulletin® 版本 3.6.8
版權所有 ©2000 - 2025,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服務條款』
* 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嗎?請聯絡本站的系統管理員 *